第472章:南阳之变

大隋三路精锐直指长渊,杨侗坐镇洛阳,居中指挥;李世民积极备战、李唐增兵东征西线、太子李建成亲自挂帅……一连串消息,令弘农成为举世瞩目之所。

此役对大隋而言,似乎只能算是一场大中型战役,赢了似乎只是锦上添花,输了似乎也不伤大雅,不过杨侗出道以来就没输过一回,而且唐军从来没有赢过隋军一次,重要的是谁都知道唐军士气不高,所以大家对唐军普通不看好。

输赢对大隋不重要,可是李唐却十分在意,赢了,保住弘农、军队,振奋李唐朝野上下萎靡不堪的士气,如果赢得漂亮,还能反攻洛阳,对杨侗来个瓮中之鳖……输了,那就不用说了,肯定是隋军趁胜追击,不说攻到襄阳城下,但至少能够拿下弘农郡,如果止步于淯阳武川县的隋军在这个时候杀向南阳,肝胆俱列的李神通部估计也是够呛,李神通籍籍无名,本就不是什么名将,若非是李渊的堂弟,且被破格重用,谁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他名扬天下的一战是在河东城下被杨侗以少胜多的击溃生擒,然后李唐王朝花重金把他和裴寂赎回

而与他对峙的又是谁?

名满天下、载誉无数的秦琼。

秦琼参与过杨侗起家至今的所有战役,但凡是杨侗主导的战争,秦琼就是一支偏师的主将,离开杨侗独立后在塞外先后歼灭颉利可汗近二十万精锐之师,光彩夺目、功勋卓著已不足形容他对本族所立之功,虽不至于登上神坛,却也步入当世的名帅之列。

李神通玩得过人家吗?

从两人的经历、战功、武力、谋略、胆魄、一一推断下来,李唐朝野上下沮丧万分的发现,貌似李神通没一样比得过,甚至连脸都不如人家长得好看,身材也不如人家高大魁梧,所有人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奕。

好吧,国战不是由主帅单挑来定,但军队战力、器械装备也不如人家那就太不让人抱希望了。

一一比较,李神通就没有一点优势,呃,也不能这么说,最少李神通比秦琼会捞钱,比秦琼富有……

这是优点吗?

从李神通家人的角度来看,捞钱狠的确是优点!可是用国人人的眼光来看,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有人怀疑李神通克扣军饷、倒卖物资,导致很多士兵衣不蔽体。甚至连刀子都是木头做的,只不过是在外面涂上一层漆来掩人耳目,这样的武器怎么与隋军精良的武器对砍?这种风声在南阳,尤其是军营之中,却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自然是惹来一阵大乱。

这谣言颇为诡异,就像是一种无根之水,忽然间就在南阳兴起,流传数天后,终于传到了朱阳关李建成的耳中。

朱阳关!

看到南阳方面送来的急报,李建成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心头的火气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

对于李建成而言,他此次北上中原也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巩固淅阳南阳二郡,他的做法是借鉴隋朝之手段,将两郡官员全部更换成完全可信的唐官,而不是之前投降过来的敌官,亦或是地方士绅;前者有不良的投降记录,不可信,而后者的家族利益皆在当地,如果隋军以此要挟,投降的可能性极大,只有换了这些人,才能确保李唐对此二郡的绝对控制。

第二步是坐镇朱阳关,威胁上洛隋军的薛万均部,以确保李世民从弘农长渊到卢氏、到朱阳关通路的畅通。

最后第三步才是北上弘农,与李世民合兵,力争打败杨善会部、保下弘农这颗夹在关中、中原之间的楔子,为日后东进洛阳、或北攻河东、或西进关中留下一个战略前沿阵地,这也是朝廷的期望。

至于朝廷的击溃隋军、顺势杀入河南、兵困洛阳、活捉杨侗这种乐观思想,李建成认为不切实际,是白日做梦,更是看不清当前势态的歪理邪说,如果真是这么打的话,估计正中杨侗下怀。

倒不是怀有李唐必败的悲观情绪,而是身为一国储君的李建成十分清醒,深知敌我双方在国力上的差距,如果一味的盲目扩大地盘,唐朝有限的军队会分散为一盘散沙,从而被数目庞大、素养高深的百战隋军一一吞噬,结果是地盘捞不到、军队也打光。试问一下,这种短暂的地盘要之何用?

而这,也是他北上之后重点经营淅阳、南阳的用意之所在,在唐朝一些人的眼中,杨侗是一个善于冒险、敢于冒险的疯子,不管是发动的灭契丹、败高句丽、逼降奚族的辽东战役,还是和始毕可汗打的马邑战役、转战草原千里之壮举,或是同时跟东部突厥颉利可汗、西部突厥统叶护可汗的塞北大战,皆是无人看好的以少敌多的战争,尽管杨侗最后都赢了,可大家始终觉得他是一个疯子,而与天下世家为敌也在证明这一点。

李建成却不这么看,经过这么多年的交锋,他一直认真研究杨侗的一举一动,最终发现杨侗不仅不是冒险狂,反而是一个充满稳健之风的人物,只不过全都隐藏在‘疯狂’的表相之下罢了。他认为杨侗是怀有必胜的信心,所以率领大隋将士打这天下人都看不好的战争,占一地、治一地、吃透一地的其实就是非常稳健的理念,但别人都被他疯狂的一面给骗了。反倒是唐朝上下,狂妄自大、轻视敌人的思想一直盛行,并不是说唐朝文武都是傻子,而是身为世家子弟的他们从骨子里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们看不起杨侗,看不起‘泥腿子’出身的大隋文武,哪怕唐朝在事实上一败再败,可他们就是看不起隋朝君臣,你能怎么办?这就让李建成十分无奈了。

李建成虽然知道二弟李世民手中的唐军将是隋军重点打击的对象,但并不表示自己轻松,如果李世民败了,唐军主力丧尽,于国无利;其次、隋军要全盘吃下李世民的军队,就不会给他安然撤军南下,如此一来,负责接应的自己将率先遭到隋军的猛烈攻击,如果他稍稍大意,自身难保。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战斗还没有拉开序幕,己方就闹出了这么一个天大丑闻,而且,李神通还是太子系的核心人员,如果事情为真,他这个太子难辞其咎。

当然,更让他揪心的是敏锐意识到战局有了变故。这个丑闻可谓是于国、于他本人都极端不利。

正在李建成急思对策之时,有亲兵禀报:“启禀殿下,齐王、长孙先生有要事求见。”

……

(正确是晋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之前几章弄错了,现已改过!!小弟不好意思讨赏……厚颜恳请手头有票的兄弟姐妹投上一票,月票、推荐票都能让本书人气上升一二,拜托兄弟姐妹们了。)

第422章:灭门惨案第094章:关陇力量第303章:儿女双全第373章:钢铁城墙第406章:大隋暴徒第171章:仆骨部(求收藏推荐)第291章:亲戚亲,好坑第039章:天赐猛将郑重提示第332章:学董卓诈突厥第087章:江都风起第133章:据理力争第523章:战争一触即发第060章:李建成的心惊第780章: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第752章:一路追赶第003章:单挑第384章:登基大典第066章:魏征毒计第407章:全军覆没第648章:单雄信之抉择第408章:行为诡异的道观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荐)第279章:战机乍现第467章:朕也是要脸的第436章:有理说不清第408章:行为诡异的道观第583章:大朝会夺位,封你异姓王第171章:仆骨部(求收藏推荐)第665章:陈智略宋城发威第267章:军神葬礼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陈战(求票)第044章:以商补田第445章:李世民西进第019章:王世充发威第124章:有计划花钱第081章:天时地利人和第982章:立威入城第077章:始毕毒计第594章:正宗儒学育英才第298章:得陇望蜀第672章:忠义之将王伯当第329章:再战野马川第400章:莫道帝王皆无情第221章:缘分第368章:将军、道士、女将第081章:天时地利人和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荐)第212章:背主第807章:圣上口谕:将军务必留意第724章:禁‘武’令第363章:须臾缘分,终是够了第853章:春药而已第021章:耗不起第655章:家灭三回,悲剧人生第761章:皇后大气第882章:隔墙有耳第488章:凶悍杨善会第729章:失策了(双节快乐)第331章:天威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313章:国事家事,诸事不顺第310章:李密西进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236章:刑、御之争第226章:斗志燃烧第033章:房谋小露锋芒第384章:登基大典第928章:艰难行军第354章:军务司出世第878章:唐都之乱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渊交底(月底求票)第884章:广武涧,天赐之河(求票)第876章:异常年景,所用非人第089章:绝响第060章:李建成的心惊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122章:新词的伟大诞生第971章:杨广匿名助唐军第406章:大隋暴徒第092章:突厥大变第549章:恩威并施第846章:杨侗心动了第093章:河东遇阻第175章:颉利登基(求收藏推荐)第181章:卖牲口(求收藏推荐)第570章:兵临江都第161章:枭雄颉利终上位第344章:国战不讲仁慈第570章:兵临江都第258章:决战(3/4求全订月票)第483章:优势因时而变第062章:测试新阵第243章:建成之谋(求月票全订)第975章:现在的年轻人,太卑鄙了第321章:以大隋的名义第835章:中小盐商尽欢颜第225章:激化矛盾第748章:恩威并重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