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

斛斯政一番叮嘱,让鱼俱罗大为感叹:“哎呀呀,若非兄台提醒,我到不曾发觉。”斛斯政一招手,见远处有宫人走动,便请鱼俱罗往府上叙话。

二人来到斛斯政的府上,进了书房,斛斯政亲自倒上茶水,二人便密谈起来。斛斯政道:“回想皇上,穷兵黩武,耗尽民力,不听忠言。使得百姓起义,官军造反,眼看天下将乱,你我不能不留后路啊。”

鱼俱罗点了头问道:“以兄台之见,眼下之计,应当怎样?”

“杨玄感将门之后,手握军粮,振臂一呼,万民响应,不如归顺杨玄感。下官愿为引荐。”斛斯政道。

斛斯政起了谋反的心思,决定里应外合杨玄感,但鱼俱罗却心里犯了难。鱼俱罗早年便是杨广的千牛侍卫,做了半生的忠臣,如今弟弟问罪,自己不受重用,心中矛盾交错,踌躇不语。

斛斯政见鱼俱罗犹豫不决,便知已经说动,继而又劝道:“我知将军陪王伴驾多年,忠心不二,但是杨广并非有情有义之人,可记得张衡否?”

“这……”一提到张衡,鱼俱罗心神大乱,一声苦叹:“事到临头,也不得不另寻明主。”斛斯政一通说服,使得大将鱼俱罗决心谋反,归顺叛军。这才是:

人生几度有两难,数载忠心一朝叛。

莫怪豪杰难择主,只恨难扶江山乱。

过了一日,皇后萧珺正在宫中焦急等待,忽然樊子盖匆匆来到宫中,拜见了皇后,言道:“娘娘千岁,大事不好,裴弘策、达奚善意大败而回,两路叛军沿途招募百姓,已有万众。”

“啊?”萧珺大惊,言道:“樊爱卿速速传旨,命东都官员,午时后入宫觐见。”樊子盖领旨传下。

鱼俱罗这两日,趁着朝廷忙于平叛,忙乱不堪,自己在府上散尽家财,召集家丁、私募府兵,发放兵器,准备起兵叛变。忽然家童来报,皇后懿旨要众将官入宫觐见。鱼俱罗得知此事,心中一惊,暗想此时招我入宫,莫不会走露的风声,心中一慌,决定提前造反。

鱼俱罗立刻骑马前往斛斯政府上,二人相见,鱼俱罗道:“皇后命午时后入宫觐见,我看此去凶多吉少,不如造反。”

斛斯政一看鱼俱罗有此积极性,心中大喜,说道:“既然将军欲反,何不里应外合,攻取洛阳?”

“愿听斛斯大人差遣。”

斛斯政道:“鱼将军亲带府兵,午时之后,率兵入宫,拿下萧皇后及左右文武官员;我现在前往洛阳城外引杨玄感外围攻城。里应外合,大事必成。”鱼俱罗闻听此计,大喜不已,二人一拍即合,各自分头行事。

先说斛斯政起身出城,一路东去,迎接杨玄感叛军。此时杨玄感、杨玄挺节节取胜,沿途穷苦百姓,山林贼寇,纷纷响应,加入造反,两军会合,兵力已有两万。

叛军先锋官乃是杨万硕,一见斛斯政单人独骑。知道洛阳城中必有变故,赶忙带斛斯政来见杨玄感。

叛军大队前行,杨玄感、李密、斛斯政翻身下马,在路边暂落座一旁,斛斯政言道:“今日午时之后,萧皇后召群臣商议对策,鱼俱罗将军欲借此机会,兵变入宫,策应起义军。”

李密言道:“可宿命先锋官杨万硕加快进兵,定要在午时之后,先达洛阳。”杨玄感大喜,遂传令先锋官杨万硕,率骑兵快马加鞭,直奔东都洛阳城下。

到了午时之后,萧皇后在大殿召集群臣,众人皆到,却不见鱼俱罗、斛斯政二人。萧珺与众人正在等候,忽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到殿前,伏地言道:“娘娘,大事不好,鱼俱罗率领府兵,堵住白虎门,封锁宫廷。”

在场众人,惊愕万分,樊子盖奏道:“启奏娘娘,鱼俱罗此时用兵,必有谋反之举。”

萧珺道:“鱼俱罗跟随哀家多年,忠心耿耿,此事能否拿得准?”

大臣庾质最擅长相面,奏道:“启奏娘娘,臣擅长相法,谋反之人,多有四种面相:脑后反骨,目生重瞳,眉中有痣,颈后长疮。鱼俱罗目生重瞳,绰号便是重瞳子,即便忠心数载,但早晚必反,应速速平叛。”

萧珺站起身来,踌躇之下,言道:“鱼俱罗勇冠三军,武功高强,今无大将,如之奈何?”

樊子盖道:“臣保举一人,必能克敌。”

“何人?”萧珺问。

“娘娘千牛侍卫独孤武都。”听樊子盖一说,萧皇后顿时大悟,独孤武都在辽东徒手拿下过鱼俱瓒,武艺高强。萧皇后即刻命独孤武都率领宫中禁军,前往白虎门。

独孤武都在殿外台阶,召集五百禁军,刚好列队,忽然内宫四扇大门冲开,鱼俱罗统率亲兵杀进内宫,正与与独孤武都对峙殿外。

独孤武都挥举大槊,往地上一戳,高声喝道:“娘娘懿旨,鱼俱罗叛乱,反贼格杀勿论。”两下兵勇,不容分说,挥举刀枪,喊杀声起,杀做一团。

萧皇后带众官员走出殿门,只见宫宇院内,杀的撕心裂肺,血肉横飞,东都内外叛军迭起,混乱不堪。但见鱼俱罗虽年近半百,依旧武艺高强,连诛数人,不可阻挡,正遇独孤武都。二人一个用九环大刀,一个用渠水长槊,斗杀一起,大刀飞舞,长槊劈空,一痛好杀,真可谓:

九环刀下亡魂多,渠水槊前血成河。

保驾最堪独孤氏,骁勇非凡鱼俱罗。

反叛骤变乱宫廷,起义群涌焚城郭。

二虎相争必一死,尽是大隋残阳薄。

鱼俱罗与独孤武都,二人武功高强,打的难解难分,不分胜负。萧皇后带领群臣殿前观战,极为揪心。

正值此时,一个小太监,从内宫侧门循入乾阳殿外,慌忙奏道:“启奏娘娘,叛军先锋官杨万硕已到洛阳东门外,城前交战,官军无人敢应。”

萧珺闻听,一时手足无措,旁边的樊子盖言道:“娘娘莫急,先看独孤将军胜负再定。”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独孤武都猛挑渠水槊,“嘡啷!”一声,打掉了鱼俱罗手中九环大刀,鱼俱罗从无败绩,一时打掉兵器,两眼发慌,心神大乱,独孤武都一槊刺来,鱼俱罗躲闪不及,打穿了鱼俱罗铠甲上的护心镜,命丧金阶下。叛乱兵士见鱼俱罗战死,纷纷投降。

顷刻间,宫乱烟消云散,萧皇后大喜,对樊子盖言道:“哀家出战已有人选。”乾阳殿宫变平定,萧珺遂命独孤武都,出东门迎战叛军。

一战成名的独孤武都奉萧皇后懿旨,点起一路禁军,直出东门。只见城外叛军早就严阵以待。独孤武都催马立于阵前,抛出一颗人头。迎面的杨万硕定睛一看,这颗人头不是别人,正是鱼俱罗项上人头。

独孤武都厉声喝道:“鱼俱罗人头在此,尔等谁敢出战?”

杨万硕久闻鱼俱罗威名,今见人头落地,心中畏惧,暗想鱼俱罗是数一数二的大将,竟被斩首,倍感意外。杨万硕身为先锋官又不得不打头阵,便催马挥枪,直取独孤武都。

两相交战,二马挫蹬,不过三四个回合,杨万硕便被一槊打下战马,命丧阵前。独孤武都身后官军见叛军先锋阵亡,一齐杀出,把先到的叛军打的一败涂地。

杨玄感、李密、斛斯政等人正带兵前行,忽然见前面退回来,这才知道先锋官杨万硕阵亡,杨玄感大怒,传令三军直奔洛阳。

杀到洛阳东门,独孤武都已退回城中,阵前只是横着杨万硕的尸体,杨玄感一声令下,三军四面攻城,一时间洛阳城头喊杀大震,攻城震天。

叛军猛攻洛阳,沿途穷苦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几日之间,叛军已达数万。东都留守樊子盖来到乾阳殿,二眉紧蹙,虚汗倒流,萧皇后见情形不对,便问道:“爱卿何事焦虑?”

“杨玄感煽动百姓,揭竿而起,围攻洛阳贼兵,已达数万,十万火急。”樊子盖道。

萧珺言道:“求援急报,早已发出,传旨各军坚忍不拔,死守城池。”

樊子盖见萧皇后意志刚强,又束手无策,自己也是焦虑不已,只得亲自巡城。偏逢裴弘策匆忙往城内而来,樊子盖拦住裴弘策,问道:“眼下四面受困,裴大人不督守城池,欲往何处?”

裴弘策道:“樊大人你我都同朝为官,同等品级,凭什么来回差使本官。”

樊子盖道:“皇后懿旨,要各军坚忍不拔,死守城池!”

“哼!”裴弘策道:“先前若不是看皇后面上,我岂能听你指使?”

言罢甩袖离去,樊子盖大怒,对身后侍卫言道:“左右来人,将裴弘策拿下!”一声令下,几个侍卫摁倒裴弘策,反手捆绑起来。

裴弘策怒道:“樊子盖你好大胆子,怎敢乱抓朝廷命官?”

“如今要严令三军,固守洛阳,裴大人无视皇后懿旨,下官只能杀人立威!”樊子盖怒道,几个侍卫拿下裴弘策,押往城头。

城上将士见裴弘策反手捆绑押上城头,大惊不已,裴弘策怒喊道:“樊子盖!你算老几?我是许国公的门生,打狗还需看主人呐!”

这裴弘策不提宇文述便罢,一提宇文述的名字,使樊子盖心中更怒,言道:“裴弘策违抗懿旨,临阵脱逃,本官先斩后奏,以正军法!”

裴弘策摁跪在地,骂声不绝,仰面喝道:“樊子盖!你擅杀命官,我要见娘娘评理!”樊子盖不做理会,将手一挥,只见裴弘策人头落地,身首异处。城头将士大惊,不敢多言,只得坚守城池。这才是:

军法多由人血筑,十万火急斩头颅。

虽是同朝臣子辈,杀人立威更严肃。

杨玄感叛乱,东都四处求援,单说隋主杨广统率七十万大军节节获胜,高句丽已岌岌可危,隋炀帝正逢得意之时,宇文述匆匆来到杨广宫帐,奏道:“启奏陛下,大事不好,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造反,散发军粮,杀向东都洛阳。”

“唰!”的一声,隋炀帝手中毛笔瞬间落地,猛拍桌案,怒道:“玄感畜生,误朕大事!”宇文述道:“皇后娘娘、皇孙杨侗均在东都,不可不救,还是先救洛阳为上。”

陪在杨广身边的裴蕴言道:“国公所言极是,臣请附议。”

虞世基也奏道:“先救东都吧,军粮不济,大军还需后撤一百里,以免粮荒。”

眼看高句丽节节败退,胜利在望,隋炀帝万般不能甘心,思量再三,随炀帝才默默言道:“传旨停战,退兵百里;命屈突通兄弟弃辽东城,率兵南下;传命来护儿父子暂不渡海,返回东都。

七十万隋军不战而退,返回涿郡,屯驻据守。水军都督来护儿率水军西进,屈突通兄弟放弃辽东城,率一军南过黄河。

黄河南岸便是黎阳,镇守黎阳之人,是杨玄感的偏将元务本。这元务本见屈突通率兵开始渡河,吓得魂飞胆丧,黎阳守兵不过几千人马,哪里挡得住屈突通七万大军,一夜之间,卷走城内钱财,弃城而逃。黎阳的将士找不到主将,四散而逃。

围攻洛阳的叛军久攻不下,杨玄感召来李密商议对策,未谈几句,杨玄挺匆匆来到大帐,玄感问道:“何事惊慌?”

“探马来报,隋炀帝派两路援军往洛阳而来,东路来护儿水陆并进,北路屈突通已攻陷黎阳,时不我待。”杨玄挺话音未落,又见杨玄纵来到帐中。

杨玄纵神色焦虑,言道:“大事不好,方才得知,西都大兴留守卫文升,率七万大军已出弘农,驰援东都洛阳!”

第52回 贺若弼潜兵擒黄恪,陈后主迂腐失战机第115回 避台风退兵反大陆,扩宫室拒谏贬忠臣第152回 萧皇后谏言援两京,薛万均救父斗反贼第111回 高句丽扩疆惊隋主,河间王回京求战船第68回 重兴佛院三请智顗,木舍访贤潘徽献计第167回 讨叛军王薄走聊城,哄贼子家仆探萧后第131回 诸葛颖再谏怒龙颜,来护儿中计折水军第48回 送金器萧珺唬宦官,递密信裴蕴传家书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归长安御驾迎萧珺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祸,赋俏诗薛道衡获罪第6回 江陵城误撞太子驾,望江楼密谈兴亡策第65回 返建康萧妃招侍女,巡江东僧侣遇劫难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62回 梅嘴山枭首吴世华,横浦关计收麦铁杖第107回 奉国书触怒隋炀帝,跨东海诏安琉求国第67回 战丹阳棒杀许飞雄,访高僧二进光宅寺第61回 诸葛颖反间悬咒诗,鄱阳王自戕围帅帐第157回 御书房老臣言密计,骁果营奸党统禁军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50回 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162回 刺行营三将中伏兵,离间计女主擒元凶第15回 宋嬷嬷戒尺兴家法,宇文述献策请北伐第50回 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第87回 皇甫诞孤身谏汉王,越国公点将御叛军第6回 江陵城误撞太子驾,望江楼密谈兴亡策第129回 党争重起张衡入狱,百万征兵举国从役第182回 灭反王刘武周兵败,访唐营慕容遐议和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祸,赋俏诗薛道衡获罪第47回 江总赋诗遣书励兵,杨素盼雪铁骑过江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89回 对艳词求爱病美人,改河道复议夷州岛第37回 晋王妃省亲返江陵,张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33回 诸葛颖遗计救败军,鱼俱瓒虐俘犯皇后第173回 枕边风挑唆窦建德,鸩毒酒冤杀王伏宝第94回 改元大业旧臣复任,童谣逆耳一语成谶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58回 宣文殿群赏有功臣,御书房同议南征帅第72回 修宫宇暴政掠民夫,送绸缎泄密说要案第147回 散流言雁门解重围,说谶语刑房诱口供第62回 梅嘴山枭首吴世华,横浦关计收麦铁杖第58回 宣文殿群赏有功臣,御书房同议南征帅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105回 乾阳殿贤才对诗篇,云霄堂太子命归天第95回 封尚书新官查东都,探民情杨素添耳目第41回 调虎离山萧瓛夺权,金蝉脱壳隋使搬兵第163回 诈降策老臣投汜水,缓兵谋义军调童山第58回 宣文殿群赏有功臣,御书房同议南征帅第60回 陈叔宣惊艳入隋宫,水上蛟摆阵战鄱阳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59回 封帅位杨广再复职,赴家宴陈主重团圆第168回 萧美娘二番封皇后,孙安祖诈败唬许王第132回 乙支文德诈降隋营,慕容三藏殉师萨水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123回 讨西域奇兵降伊吾,伐东夷战船攻琉求第141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萧皇后重逢杨伯丑第116回 入京师易服邀洞主,讨西海亲征比汉武第189回 翻旧案追罪裴虔通,镇漠北遣使萧嗣业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计,谗言惑主蜀王幽禁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180回 宋金刚作乱刺太妃,康苏密平叛保后隋第187回 回关内万民随女主,望长城老臣逝归途第55回 张丽华妖媚惑晋王,萧美娘出使见吴主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选奴仆,勤政殿夏王幸新欢第128回 隋炀帝二下江都宫,王世充行贿藏罪行第133回 诸葛颖遗计救败军,鱼俱瓒虐俘犯皇后第117回 斗猛牛隗不群扬威,遣御马诸葛颖献计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华,斩妖僧隋军收交趾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17回 会五王塞北起雄兵,袭少帅突厥换将旗第144回 王伏宝误闯高鸡泊,窦建德刺驾马到崮第4回 十里界章大宝纵祸,黄歇口戴僧朔除恶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42回 畅春园赏菊提联姻,神羽亭比试选驸马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178回 二度南征图谋复辟,三服毒丸可汗归天第67回 战丹阳棒杀许飞雄,访高僧二进光宅寺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23回 众皇亲赴宴宁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园第181回 连环计牛羊烧雁门,折勇将突厥围马邑第62回 梅嘴山枭首吴世华,横浦关计收麦铁杖第62回 梅嘴山枭首吴世华,横浦关计收麦铁杖第143回 破卑沙挑杀尹靖直,求议和遣返斛斯政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82回 灭反王刘武周兵败,访唐营慕容遐议和第78回 探禁地杨广演情亲,改年号文帝换储君第116回 入京师易服邀洞主,讨西海亲征比汉武第147回 散流言雁门解重围,说谶语刑房诱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