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回 金蝉脱壳老臣脱身,化贼为兵献计招安

得知苏威已经脱离瓦岗军,只身逃走,这让李密等人大吃一惊,李密问道:“苏威老儿去往了何处?”

“在下听说去往洛阳方向。”

“啪!”李密怒拍桌案,怒火冲冠:“苏威老儿,唬我出战,自己却反复无常又叛逃洛阳,我岂能饶他!”

裴仁基也站起身来:“早知讨伐宇文化及叛军损失惨重,还不如用二十万大军直取洛阳。”

“唉……”李密手托下巴,凝思片刻这才说道:“老儿欺我太甚,苏伟年迈,肯定尚未走远,命大将郝孝德立刻捉拿苏威!”

苏威知道李密即便不败,也必遭重创,所以提早离开瓦岗军,转往洛阳,投奔越王杨侗。苏威已是八十岁的老人,马车不敢一路颠簸,只能慢行。走了半日,忽然一个侍从看到后面有尘土荡起,对苏威言道:“禀告老相国,后面恐是来了追兵。”

苏威一愣,先看马车帘子观望,扭头对马夫说道:“快快加鞭,恐是瓦岗贼寇!”

只听几声清脆鞭响,马车飞奔一路西去。郝孝德追了一乘,见望见前面马车,便对麾下喊道:“前面马车定是苏威,快随我来!”郝孝德麾下数百骑兵,快马加鞭,去追苏威。

苏威未曾想追兵来的如此之快,坐着车里是万分焦急,只听“嗖”的一声,一支雕翎箭穿破车篷,从苏威脸旁划过,吓得苏威抱头心慌:“我命休矣,我命休矣!”

眼看在劫难逃,忽然马车减慢而行,渐渐停住,苏威吓得掀开布帘:“为何不走?”

车夫用马鞭指了下前面:“前有官军拦路。”

苏威定睛一看,一支大隋官军拦住去路,后面又是瓦岗军的追兵,前堵后追,把苏威的马车憋在中央。隋军一主将催马向前几步:“马车之中,所载何人?”

苏威观望,官军之中,为首一员上将,不是别人,正是大将独孤武都,顿时苏威心中转忧为喜,趴在车篷中声嘶力竭大呼:“独孤将军,我乃苏威,还望相救。”

郝孝德一看隋兵来到,担心苏威逃脱,催马便冲向马车,欲杀苏威;独孤武都不问原由,也催马奔向马车,欲救苏威。

苏威困在车中,已经急得浑身瘫软,只见独孤武都拦住郝孝德,二人绕车追打起来,反到是苏威躲避车内,吓得目瞪口呆。

郝孝德以为独孤武都是泛泛之辈,缠斗二十个回合,被独孤武都挡飞兵器,打落马下。独孤武都诛杀郝孝德,扬威马车之前,对瓦岗军喝道:“尔等谁还敢来?”

众人见郝孝德战死,哪里还敢挑战独孤武都,一哄而散,慌忙逃走。独孤武都,翻身下马,掀起马车轿帘:“老相国莫要惊慌,独孤武都在此保驾。”

苏威问道:“将军为何在此?”

“洛阳军粮吃紧,皇上担心…….”

“皇上?”

独孤武都道:“老相国有所不知,自从先帝江都驾崩,东都留守群臣已拥立越王杨侗登基,如今已是皇泰元年。”

苏威顿时醒悟:“原来如此”

“皇上担心盗贼抢割稻谷,故而派末将,巡防周边。”独孤武都道。

苏威这才面带笑意,频频点头:“劳请将军速带老朽去见皇上,老朽十万火急的军情相告。”

“遵命!”独孤武都翻身上马,亲自护卫苏威的车驾赶往东都洛阳,真可谓:

八旬为国苦奔波,前堵后追只求活。

愚忠不死志犹在,唯有坎坷伴颠簸。

回到东都洛阳,苏威顾不上歇脚,跟随独孤武都来到乾阳殿。只见丹陛之上。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头戴金冠,身着杏黄龙袍,端坐龙椅之上,此人正是东都新君杨侗,史称皇泰帝。

苏威赶忙撂倒拐杖,屈身跪拜,独孤武都和旁边太监架着苏威,难以下跪。杨侗道:“老相国免礼,老爱卿是三朝老臣,今后上殿,朕赐爱卿免跪。”

苏威听了,连声称谢,感慨万千:“如今新君即位,老臣倍感欣慰。”

杨侗问道:“老爱卿可知太皇太后消息。”

杨侗所说的太皇太后,指的正是萧珺,想到萧珺情况,苏威老泪纵横,长吁短叹:“唉,先帝被害,皇室尽遭杀害,宇文化及秽乱宫室,太皇太后为保齐王杨暕的遗腹子,受辱于宇文化及,得以保全。”

“那现在怎样?”

苏威道:“老臣诈降瓦岗,转投洛阳,就为太皇太后打探东都消息,听说童山之战两败俱伤,恐怕太皇太后已随宇文化及东去。”杨侗虽然担心,但也无可奈何,传下旨意,明日早朝,商议解救太皇太后之策。

等到次日,留守东都的文武百官,纷纷上朝,分列金殿左右,皇泰帝杨侗携老臣苏威一同上殿,百官见了老相国苏威,纷纷施礼。

百官礼毕,杨侗道:“昨日老相国归朝,朕方得知太皇太后仍在反贼宇文化及手中,皇祖母受难,朕心难安,今日商议搭救之事,有何良策尽可说来。”

东都的宰相元文都奏:“瓦岗贼寇占据汜水,隔断东西,宇文化及叛军鞭长莫及,不如派人游说李密,招安瓦岗贼寇,化贼为兵,如此便可讨伐宇文化及。”

“不可!”大将军王世充奏道:“为剿瓦岗盗贼,征战数年,不知死伤了多少将士,我等与李密不共戴天,岂能议和?”

大将军王世充之所以竭力反对,就是因为自从王世充率兵救援东都洛阳,与瓦岗军大小交战多次,相互厮杀,难免仇怨深厚。一旦李密成了隋臣,只恐日后也会报复东都的旧臣。

王世充一番反驳,使得宰相元文都二眉倒立,虎目圆睁:“王将军,是你那些弟兄的仇恨重要,还是太皇太后性命重要?”

元文都是皇泰帝杨侗的当朝宰相,在百官之中说一不二,王世充当着众人的面,哑口无言,也不敢再作顶撞。

杨侗问道:“李密毕竟是手握十几万起义军的反王,以元爱卿之见,招安应当封个什么官职。”

众人一想,也是如此,一般的将军官职,李密哪能看得上,元文都又作揖奏道:“陛下若是招安李密,可授其魏王封号,恩准李密进京辅政,汜水关之东可不战而平。”

皇泰帝杨侗点了点头,毕竟战事迫在眉睫,便立刻准旨,招安瓦岗起义军,加封李密为魏王,恩准其进京辅政。这才引出:

打打谈谈欲招安,往日旧恨摆一边。

奈何仇怨深千尺,岂是魏王能化干。

百官退朝,大将军王世充回到府上,郁郁不言,心中是满腹怨恨。王世充最亲近的副将,便是侄儿王仁则,王仁则见叔父不悦,将茶水轻轻端上:“叔父有何不快,闷声憋气,不如给侄儿说说?”

王世充咽了口茶,把茶碗往桌上一墩:“元文都自以为是当朝宰相,当堂训斥本官,欺人太甚?”

“不知元文都为了何事?”王仁则问。

“唉。”王世充叹道:“皇上要招安瓦岗军,还封李密做魏王,进京辅政。我等与瓦岗盗贼交战数次,杀死盗贼父兄子弟不在少数,自己损失的江东将士何止千万,有此血海深仇,岂能与李密一党同朝为官?”

王仁则一听,谏言道:“李密乃是关中人士,与苏威、元文都早晚结成一党,而叔父是江东派旧臣,根本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是啊,本来江东派与关中派就势不两立,以后咱们麻烦大了。”

王仁则贼眉一抖,鼠眼一转,凑到王世充耳畔:“与其封李密做魏王,不如叔父自立为王!”

“啊?”王世充问道:“侄儿,你想怎样?”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王仁则道:“叔父手上有两万淮南精兵,何不鼓动将士,发动宫变,斩杀元文都,挟天子以令百官。”

王世充吓得两眼发直,摸着胡子说道:“这可是谋反之罪。”

王仁则道:“东都洛阳乃是天子立国之地,叔父若占据洛阳,挟持天子,可效仿曹魏,将来成就帝业。”这一通谋反伎俩,大言不惭,说的王世充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这才是:

唯恐瓦岗记旧仇,叔侄勾结起阴谋。

洛阳本是帝王都,却非人人能出头。

王世充叔侄正在密议谋反之事,只听门外有管家叫门,王世充问道“有何要事,非要此时来报?”

管家道:“段达、跋野纲二位将军求见。”

“请客人前堂等候,这就去见。”王世充与王仁则,互看一眼,心中纳闷这二人为何此时突然造访。

王世充整了整衣冠,来到前堂,王仁则躲在偏房偷听。段达、跋野纲二人一见王世充,便起身施礼,王世充陪着笑脸,看座上茶。三人各座,王世充问道:“二位将军此时造访,所为何事?”

段达道:“今日朝堂之上,将军反驳元文都,在下以为不无道理。”

“哦?”王世充一愣:“莫非将军也反对招安李密?”

段达道:“莫说王将军与那些瓦岗贼寇势不两立,我等平贼多年,与那些贼寇也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倘若招安,岂不成了与贼为友,岂有此理?”

听罢此言,王世充深感共鸣,其实朝中武将多数反对招安李密,包括段达这样的老将也与起义军有很深积怨,王世充一看关中派的将领也不支持元文都,更加坚信侄儿王仁则的计策,这才放开胆子说道:“不瞒二位将军,王某有意废掉元文都一党,绝不招安李密。”

段达大喜:“我与跋野纲愿倾力相助。”三人相互称谢,决意起兵。

单说七月十九日这天, 王世充、王仁则率领淮南将士与段达麾下将士,汇集淮南营。校军台上,王世充顶盔挂甲,腰悬佩剑,杀气腾腾,扫望麾下将士:“诸位兄弟,宰相元文都等一群文官,勾结盗贼,要许诺高官厚禄招安。重用盗贼,而怠慢诸位将士。”

听得此言,众人哗然,王世充看台下将士面带愤怒,言语报怨,便放开胆子,厉声高呼:“我等数月苦战,血肉横飞,尚不能得到赏赐。朝中狗官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弟兄们的血汗岂不是白流了?”

王世充一番攻心,激得众将士义愤填膺,振臂反对。段达也站出吼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逼宫兵谏,铲除元文都这般贼子!”话音未落,已是人心浮躁,纷纷响应。

王世充与段达,点齐兵马,分兵两路。段达带兵缉拿元文都等文官,王世充率淮南营直逼皇宫,进谏皇泰帝杨侗。

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归长安御驾迎萧珺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争功收复建康第61回 诸葛颖反间悬咒诗,鄱阳王自戕围帅帐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6回 江陵城误撞太子驾,望江楼密谈兴亡策第92回 宣文殿请旨斩杨谅,斟茗楼品茶邀尚书第13回 晋王爷求贤邀诸葛,萧王妃无才惹独孤第165回 金蝉脱壳老臣脱身,化贼为兵献计招安第105回 乾阳殿贤才对诗篇,云霄堂太子命归天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174回 会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亲第140回 元务本命丧章丘县,荣国公大破长枪阵第120回 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174回 会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亲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89回 对艳词求爱病美人,改河道复议夷州岛第142回 涂血鼓出兵长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107回 奉国书触怒隋炀帝,跨东海诏安琉求国第91回 汉王献城叛军覆灭,萧后祈福华山遇袭第62回 梅嘴山枭首吴世华,横浦关计收麦铁杖第134回 劫凤辇张须陀平乱,献密计李玄邃策反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选奴仆,勤政殿夏王幸新欢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156回 成象殿进谏述志赋 琼花池吟诗献岁宴第117回 斗猛牛隗不群扬威,遣御马诸葛颖献计第177回 李仲文献城投唐军,刘武周异志谋汗王第43回 御书房皇子争帅印,茗竹阁储君逢佳人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107回 奉国书触怒隋炀帝,跨东海诏安琉求国第185回 萧太后临阵换主将,隋唐军激战恶阳山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11回 苦肉计诈取晋王心,特色礼谋划宛城游第115回 避台风退兵反大陆,扩宫室拒谏贬忠臣第107回 奉国书触怒隋炀帝,跨东海诏安琉求国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167回 讨叛军王薄走聊城,哄贼子家仆探萧后第149回 害忠良刘长恭栽赃,投瓦岗裴仁基献关第25回 送宝甲杨坚斥太子,呈奏折皇后赞晋王第128回 隋炀帝二下江都宫,王世充行贿藏罪行第121回 宇文述献言征西域,萧贵嫔道别赠陈婤第58回 宣文殿群赏有功臣,御书房同议南征帅第49回 寄兵诗孔范再遣书,战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43回 破卑沙挑杀尹靖直,求议和遣返斛斯政第105回 乾阳殿贤才对诗篇,云霄堂太子命归天第189回 翻旧案追罪裴虔通,镇漠北遣使萧嗣业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30回 起哗变赵修罗降隋,荐贤能司天监举才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125回 访汉儒火烧花草阵,吞琉求收复夷州岛第177回 李仲文献城投唐军,刘武周异志谋汗王第181回 连环计牛羊烧雁门,折勇将突厥围马邑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131回 诸葛颖再谏怒龙颜,来护儿中计折水军第47回 江总赋诗遣书励兵,杨素盼雪铁骑过江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华,斩妖僧隋军收交趾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189回 翻旧案追罪裴虔通,镇漠北遣使萧嗣业第123回 讨西域奇兵降伊吾,伐东夷战船攻琉求第40回 樊子盖驳论江枫馆,七王爷献计孤月夜第40回 樊子盖驳论江枫馆,七王爷献计孤月夜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计,谗言惑主蜀王幽禁第178回 二度南征图谋复辟,三服毒丸可汗归天第144回 王伏宝误闯高鸡泊,窦建德刺驾马到崮第151回 贾闰甫探亲定反计,张须陀追击丧敌阵第101回 宁陵县生擒陶榔儿,豫东营正法金德明第42回 畅春园赏菊提联姻,神羽亭比试选驸马第106回 探东海何蛮返洛阳,游扬州一下江都宫第150回 宴江都萧皇后动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104回 会君臣隋主点进士,入东都倭国送使函第124回 斩小王踏平台窝寨,收旧部重回陀螺洞第187回 回关内万民随女主,望长城老臣逝归途第140回 元务本命丧章丘县,荣国公大破长枪阵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58回 宣文殿群赏有功臣,御书房同议南征帅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138回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绝命葭芦戍第123回 讨西域奇兵降伊吾,伐东夷战船攻琉求第5回 孝明帝拒收亲骨肉,郭老太粥济苦命女第3回 东平王临终送孤女,西梁国降旨平凶宅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39回 凭江雾轻舟躲艨艟,选贤能二次遣使臣第180回 宋金刚作乱刺太妃,康苏密平叛保后隋第148回 出伪证冤案斩李浑,进谏言暴君杀忠臣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20回 调三军燕荣两拒宴,拦王驾父女跪喊冤第176回 聚汉民萧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晋阳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102回 萧皇后赠笛逼馋臣,越国公求死做遗诗第45回 伐陈国三军进淮南,谋换帅密奏入关中第101回 宁陵县生擒陶榔儿,豫东营正法金德明第185回 萧太后临阵换主将,隋唐军激战恶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