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 孝明帝拒收亲骨肉,郭老太粥济苦命女

梁兵一见主将获胜,章大宝满脸是血,便一拥而上,梁陈两军混战一团,杀的难解难分,那些被抓的百姓,也分不清孰是孰非,趁乱赶紧窜走,四散逃命。

章大宝自己脸上冒了血,已无心纠缠,掉头就跑,陈兵有的投降,有的逃命,被打的一哄而散。

梁国太子萧琮得了捷报,快步来到御书房,“启禀父皇,戴僧朔将军来报,黄歇口大捷,正在追击败退陈兵。”

孝明帝脸上并无多少喜悦,反到露出一丝顾虑:“东边的百姓如何?”

“听说正沿江流往江陵城而来。”

“传朕旨意,立刻在江陵东门外,搭棚舍粥,招抚民众;再命二皇子萧瓛带领一标人马,沿江岸寻找落难百姓。”

“儿臣遵旨。”

孝明帝的两个儿子,太子萧琮和二皇子萧瓛(huán),遵照旨意,分头行事。萧琮在东门外赈济灾民,萧瓛率梁兵分走数路,沿岸寻人。

江陵东边百里江岸,杂草丛生,百姓遗弃的行囊,陈兵丢弃的旗仗辎重,到处散落,可见逃难之时混乱不堪。

寻找落难百姓的梁兵,有一个叫丁六,跟着二皇子萧瓛一路寻人。整整寻摸了两天,不见人影,嘴里给同伴默念道:“都两天了,就是有人也饿死了”

丁六没抱什么期望,沿途荡荡悠悠正想着拣点值钱玩意儿。忽然,看到前面一个人坐在地上吃什么,丁六刚想去喊,“哐”这人一头歪倒。

这丁六赶忙跑过去,一看是个十几岁的女子,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萧珺。

“小妹子,小妹子,你醒醒呀。”

萧珺连抬眼皮的力气都没有,只是小嘴蠕动两下,从嘴里泛出几粒草籽。“哎呦,是不是饿的呀。”

丁六身上转身就喊同伴:“快请二王爷来看,这里有人要饿死啦”

身后的兵勇,搜寻一天也没见几个滞留的百姓,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就赶紧禀报了二皇子萧瓛。

萧瓛,年方十八,是梁国皇帝萧岿的二儿子,在江边抚民,溜达了半天,也不见人影。萧瓛嘴里叼着个草根,哼着小调,正悠闲看江边美景,只当遛马。

忽听士兵呼喊,料到是见了活人了。萧瓛赶紧催马过去,果然丁六扶着个女子,有气无力的刚坐起来。

“哟,还是个姑娘。”萧瓛甩镫下马,走到跟前,俯身把萧珺揽到怀中。一看萧珺不仅长得俊俏,苦难之状更令人怜惜,萧瓛用手擦去萧珺唇边草籽,用手轻轻拍萧珺的脸蛋:“姑娘,姑娘。”

萧珺勉强睁开双眼,看见这位皇子,二眉淡细,两眼溜圆,鹰勾鼻子,一副将官装束。萧珺微微说道:“军爷,我饿呀。”

萧瓛两眼盯着萧珺,觉得凄惨,一只手伸向属下:“快拿干粮。”

一个梁兵从随身皮囊之中,拿出一张饼,掰下半块,递了过去,萧瓛把饼递到萧珺嘴边:“小妹子,快吃吧。”

萧珺一见有饼,不知饿了多久,抓住萧瓛的手,大口啃去。

看着萧珺饥饿啃饼,两眼瞪得如铜铃一般,旁边的军士个个投去怜悯之心:“哎呦,这姑娘饿成这样这般模样。”

“哎呀!”萧瓛猛地抽回手,“咬我手指头啦。”这把萧珺吓了一跳,萧瓛又微微一笑,“没事,不疼不疼。”

萧瓛救下一女子,自以为慈心大发,正想着宽慰几句,不经意间看到萧珺颈上一个玉佩。这萧瓛身为皇子,又是纨绔子弟,养鹰遛狗,玩鸟弄玉,得心应手,故而看这佩玉不同一般,而且似曾见过,像是梁国的公主佩玉,便问道:“姑娘,你究竟何人?”

这时萧珺已缓过劲来,坐在地上说道“我养父是梁国东平王萧岌,养父早亡,寄养在十里界舅舅家,两天前渡江时,我崴了脚,就跟舅舅走散了。”

“哦?。”萧瓛一愣,心中暗想听说自己还有一个妹妹,这莫不是被父皇过继的那个妹妹?当面不好相认,萧瓛假意说道:“姑娘也是好人家的女儿,本王送你一程。”萧瓛抱起萧珺,扶到马上,自己牵马而行。

萧珺一路跟着来到江陵府东门外,此地已扎起不少营帐。这里营帐虽多,却非梁兵军营,而是安抚百姓的临时搭棚舍粥,有亲戚的投奔亲戚,无远亲的只能暂时露宿城外。太子萧琮正在此处安民。

太子萧琮正在东门外指挥搭建帐篷,萧瓛来到东门,心想这个妹妹能不能认,先要与兄长商量一下,便让兵士带着萧珺在流民帐篷候着。

萧瓛快步走到太子跟前,说道:“皇兄,我有急事。”

萧琮问道:“二弟何事?”

“今日江边抚民,寻见一个女子,自称‘萧珺’,且有梁国的公主佩玉。”

“什么?”萧琮一把抓住萧瓛的衣袖,问道:“你可看清?”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萧琮听了差点没蹦跳起来,对萧瓛说道:“此女定是当年父皇、母后过继给东平王的小美娘,先让她休息,随我速速告知父皇。”

萧琮和萧瓛兄弟二人一起赶回皇宫,正往御书房走着,忽然萧瓛一把拽住太子萧琮,神情若有所思:“皇兄,我想起来了,听说过继的那个公主二月出生,灾星下凡,克杀父母。”

“那是无稽之谈,二弟莫信。”

萧瓛抚着太子肩膀说道:“连父皇、母后都信,难道皇兄不信?”

“所以才面见父皇。”萧琮拉着萧瓛手腕,快步去往御书房。

孝明帝萧岿正翻看书卷,只见萧琮、萧瓛兄弟嘀嘀咕咕回宫求见,暗想兄弟二人不去安抚百姓,都回到宫中,必有要事。

萧琮奏道:“启禀父皇,二弟今日江边招抚,寻得一女,疑似皇亲。”

“哦?”萧岿问:“是何情形?”

萧瓛也说:“此女自称名叫‘萧珺’,自称东平王之女,且有梁国公主佩玉。”萧岿闻听此言,倒吸一口凉气,心中窃窃思量,万没有想到萧珺竟在此时出现。

萧岿倒背双手,踱来踱去,心神不定。太子萧琮生性仁孝忠厚,幼年时妹妹被过继时的记忆,依旧常记于心,便说道:“既然是皇妹,不如恩准其回宫。”

看着父皇犹豫,萧瓛在一旁可不这么想,自己是迷信占卜算命之人,萧珺二月出生,犯忌江南旧俗,故而作揖劝道:“儿臣以为,此事父皇还需三思。”

太子萧琮一听这话,转脸问道:“二弟,这可是亲妹妹,为何犹豫不决?”

萧瓛说道:“当年东平王也是萧氏宗亲,听说过继一年有余,夫妻双双病毙,做何解释?”

“这……”萧琮顿时无言以答,孝明帝萧岿抬眼看了看兄弟二人,未发一言,只叹了一口粗气,然后拂袖而走。太子萧琮一看便心里明白,皇上不语就是不许

萧瓛暗中颇为得意,轻轻碰了下太子:“父皇一言不发,认亲这事还是到此为止吧。”这才是:

皇上不语是不许,迷信难认亲生女。

唯恐灾星留身边,交予天命随她去。

萧珺在江陵城东门外逃难百姓之中,一连寻找几天,也未见舅舅一家消息。打听了许久,才知道两个表哥大臭、二臭所乘船只遇浪打翻,溺水而亡。舅舅张轲所乘之船,去往何处,也不知所踪。

孤苦伶仃,萧珺再无亲人,靠着东城门外搭棚舍粥,挨过几日。等到流民散去,各反家园,粥棚拆掉,萧珺再无依靠,只得流浪。

萧珺身无分文,又不知如何乞讨,饿了几日,再无力气,心中暗想自己命当如此,饿死也是天意,不如了却这惨淡浮生,依靠在城墙根下,奄奄等死。真可谓:

世道起沧桑,难民欲渡江。

离散难择路,野犬食荒凉。

常闻百姓苦,少见帝王殇。

王侯邀功日,把盏饮琼浆。

也不知昏厥了多久,萧珺本以为自己大限已到,未曾想如同一觉醒来,双眼微睁,但见一座破茅草窟,里面一贫如洗。萧珺隐约听到,旁边有烧火木炭响声,转脸望去,见一老太,发髻盘白,腰弯如弓,衣衫褴褛,坐在石板之上,正用破罐煮汤。

萧珺微微开口,问道:“老婆婆,可是救我恩人?。”

且说这老太太城东一流浪乞讨为生的妇人,人称郭氏,终日乞讨,心地仁慈,见萧珺醒来,问道:“孩子,你是哪家闺女,几尽饿死,因何如此悲惨?”

萧珺答道:“小女萧珺,家住十里界,遇陈兵烧掠,幸有官军搭救,才流落至此。亲人离散,无以生存,只是等死而已。”

“好死不如赖活,我乞讨半生,尚且活到古稀之年,何苦自寻死路呢?”说话间粥汤已熟,郭老太将粥汤倒入一个破边瓷碗中,吹了吹热气,端给萧珺,郭老太说道:“孩子,喝了这粥汤,便有力气,将来日子还长着呢。”

萧珺腹中饥饿,喝了两口,倍觉美味,如同珍馐,抿嘴问道:“老婆婆熬的是什么佳肴,竟然如此美味?”

郭老太说:“我见你饥饿难当,去城外军马营,在喂马的草料里捡了些豆子,熬成豆汤,放些野菜,为你充饥。”

萧珺听后如获至宝,又喝两口,如同寒冬鹅毛,雪中送炭,也有力气坐了起来。萧珺端着粥汤,递给郭老太,说道:“饥饿已经熬过,还是婆婆喝吧。”

郭老太两眼含笑,捋着萧珺头发说道:“你虽身处落魄,却知道孝悌,将来一定能有好命。”郭老太与萧珺情同祖孙,从此便在江陵城外,跟着郭老太流浪乞讨,生活下来。这才是:

恶俗偏把二月伤,一十三载总流亡。

白发老妪识大义,救人一命胜君王。

茅草窟前知孝悌,寒窑门下见善良。

少年莫叹坎坷早,翻身富贵也未尝。

伤心往事寄渡口,不堪童年逝荆江。

人生几遇漂泊命,慨叹一路尽沧桑。

欲知后事如何,切看下回分解。

第86回 屈突通递送假遗诏,慕容遐急传真檄文第13回 晋王爷求贤邀诸葛,萧王妃无才惹独孤第31回 攀林涧太子邀神算,宁安殿萧妃二进宫第2回 谈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谣传养女走乡下第121回 宇文述献言征西域,萧贵嫔道别赠陈婤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118回 烧妖将烈焰烧湟水,擒秃鹫隋军破丁零第45回 伐陈国三军进淮南,谋换帅密奏入关中第145回 金光门叛将遭极刑,汾阳宫忠臣进死谏第148回 出伪证冤案斩李浑,进谏言暴君杀忠臣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荣,仁寿宫萧妃传密信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祸,赋俏诗薛道衡获罪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89回 对艳词求爱病美人,改河道复议夷州岛第3回 东平王临终送孤女,西梁国降旨平凶宅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133回 诸葛颖遗计救败军,鱼俱瓒虐俘犯皇后第89回 对艳词求爱病美人,改河道复议夷州岛第175回 鞠球场双射惊魂马,狼牙帐四封萧美人第117回 斗猛牛隗不群扬威,遣御马诸葛颖献计第68回 重兴佛院三请智顗,木舍访贤潘徽献计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风陵渡单骑战唐军第13回 晋王爷求贤邀诸葛,萧王妃无才惹独孤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125回 访汉儒火烧花草阵,吞琉求收复夷州岛第124回 斩小王踏平台窝寨,收旧部重回陀螺洞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第176回 聚汉民萧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晋阳第124回 斩小王踏平台窝寨,收旧部重回陀螺洞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95回 封尚书新官查东都,探民情杨素添耳目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72回 修宫宇暴政掠民夫,送绸缎泄密说要案第30回 起哗变赵修罗降隋,荐贤能司天监举才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39回 萧皇后巧谏乾阳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计,谗言惑主蜀王幽禁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23回 众皇亲赴宴宁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园第166回 起兵变逼宫乾阳殿,夺中原激战北邙山第6回 江陵城误撞太子驾,望江楼密谈兴亡策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147回 散流言雁门解重围,说谶语刑房诱口供第51回 韩擒虎俘敌收南豫,来护儿斩将震丹阳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177回 李仲文献城投唐军,刘武周异志谋汗王第108回 演百戏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献美人,绿丘岭救驾退刺客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37回 晋王妃省亲返江陵,张老六父女得重逢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50回 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第31回 攀林涧太子邀神算,宁安殿萧妃二进宫第120回 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第178回 二度南征图谋复辟,三服毒丸可汗归天第122回 献骆驼举兵征西域,平响马老臣病淮南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187回 回关内万民随女主,望长城老臣逝归途第20回 调三军燕荣两拒宴,拦王驾父女跪喊冤第88回 裴文安急谏渡黄河,麦铁杖恶战蒲津关第138回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绝命葭芦戍第138回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绝命葭芦戍第167回 讨叛军王薄走聊城,哄贼子家仆探萧后第87回 皇甫诞孤身谏汉王,越国公点将御叛军第118回 烧妖将烈焰烧湟水,擒秃鹫隋军破丁零第152回 萧皇后谏言援两京,薛万均救父斗反贼第25回 送宝甲杨坚斥太子,呈奏折皇后赞晋王第52回 贺若弼潜兵擒黄恪,陈后主迂腐失战机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166回 起兵变逼宫乾阳殿,夺中原激战北邙山第118回 烧妖将烈焰烧湟水,擒秃鹫隋军破丁零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第101回 宁陵县生擒陶榔儿,豫东营正法金德明第109回 宇文恺进献观风殿,突厥部拓路开草原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123回 讨西域奇兵降伊吾,伐东夷战船攻琉求第29回 屈突盖阵前刺先锋,卢昌期献计弃黄龙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选奴仆,勤政殿夏王幸新欢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祸,赋俏诗薛道衡获罪第141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萧皇后重逢杨伯丑第162回 刺行营三将中伏兵,离间计女主擒元凶第65回 返建康萧妃招侍女,巡江东僧侣遇劫难第73回 宇文述赌博行贿赂,两兄弟猜字拥晋王第78回 探禁地杨广演情亲,改年号文帝换储君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69回 晋王求贤四请智顗,萧妃追佛五请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