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计,谗言惑主蜀王幽禁

独孤皇后是个朝堂上的强势女人,隋文帝杨坚又一贯惧内,这次独孤皇后网开一面,主动给坚守一夫一妻制大半辈子的隋文帝纳个妃子,隋文帝是既得便宜又卖乖。隋文帝身边五十九岁的独孤皇后,换了绝色倾城,年方二十五岁的陈叔宣,那真是天壤之别,让隋文帝大喜过望,陈叔宣遂由陈尚仪封为陈美人。

老夫少妻,恩爱相伴,无话不谈,一连数日,忘乎所以。这夜云雨欢爱之后杨坚叹道:“朕没想到年老之时,还有叔宣相伴,今生无悔矣。唯有一事,让朕纠结于心,放心不下。”

陈叔宣问道:“陛下还有何事顾忌,何不说出来,让臣妾帮着分解烦恼?”

“蜀王杨秀,前日来信,历数新太子之罪,为杨勇叫屈喊冤,三个儿子都是朕的骨肉,让朕着实为难。”

陈叔宣一听,萧珺平日待我不薄,若是将此事隐瞒,只恐日后杨广太子难保,便安慰杨坚说道:“偏听则暗,兼听则命,陛下还是多多听听朝中议论,再做安排。”

虽说隋文帝杨坚心中担心此事,但由陈叔宣枕边吹风,只得暂且将此事抛到脑后,只顾得云雨欢悦。

次日,太子妃萧珺入宫看望独孤皇后,独孤皇后病情一日甚过一日,已有弥留之样。见萧珺跪在床前,独孤皇后才略有精神,独孤问道:“陈美人伺候皇上可好?”

“母后放心,陈美人久经母后调教,伺候陛下处处到位,无有不妥之处。”

独孤皇后盯着萧珺,言道:“皇上和叔宣几天没来了,哀家活着也多余了。”

萧珺道:“母后何出此言?尚有孩儿日日陪伴。”

“哀家知命了,自知大限将到,众多儿媳之中,唯有你最贤良,身世非凡,又吃苦耐劳,日后当多做太子表率,辅佐他荣登至尊,振国兴邦。”

“孩儿自会效仿母后,辅佐太子。”

婆媳正在攀谈,忽然听见有人到来,原来隋文帝与陈贵人前来宁安殿探望,隋文帝再见独孤皇后,老两口如旧情复燃,老泪纵横。

这时一旁的陈叔宣拉着萧珺衣襟到偏殿而来,萧珺心中疑惑,便问道:“美人叫我何事?”

叔宣道:“昨夜听皇上告我要事,蜀王杨秀正为废太子之事鸣不平,历数新太子罪过,只恐皇上老糊涂了,听信谗言。太子妃早作准备,以防皇上废立太子,重蹈覆辙。”

萧珺闻听此言,脸色大变,言道:“那美人替我侍候母后,我立刻回东宫。”

萧珺急匆匆回到东宫,太子杨广一见萧珺脸色慌张,便问缘故。萧珺便把陈叔宣所说之事,一一告知。

杨广跃然起身,双手倒背,来回踱了几步,对萧珺言道:“自古以来,兄弟之争,多是刀兵相见。这杨秀自幼雄心勃勃,胜过杨勇,早晚必成后患。”

萧珺道:“殿下不过兄弟五人,如今大哥杨勇被废,三弟杨俊病故,只剩四弟、五弟,皇室日渐趋弱,也并非好事。”

杨广一笑,反问道:“爱妃以为本宫何人,少几个兄弟便做不了太子?无论抵御突厥,平定北齐残余、讨伐南陈,收复岭南,还是大治江东,著书立作,弘扬佛法,哪有本宫办不到的事。杨秀之事,决不可拖延,以免被老四蛊惑了父皇。”

说罢,杨广便往外走,萧珺追上,拉住杨广问道:“殿下要去哪里?”

“本宫去见杨素。”

“听臣妾一句良言,万不要害了老四,以免殿下背上欺兄害弟的名声。”

杨广点了下头,说道:“爱妃所言有理,本宫自有分寸。”言罢,杨广便去命赵才准备车撵,去见杨素。

越国公杨素正在府上写诗,听说太子造访,赶忙整好衣冠出门迎接。杨素把太子杨广请到府上,杨广如闲庭信步便来到正堂,一看桌案之上,写有诗歌,便近前细读: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杨广读后,大为赞赏:“国公所做的五言,气势磅礴,一气呵成,钦佩不已呀。”

“太子过奖,微臣下月即将出征塞北讨伐突厥,所以临行之前,有感而发。”杨素又问杨广:“太子光临寒舍,所为何事?”

杨广与杨素各自坐下,杨广言道:“自从本宫继任太子以来,蜀王杨秀处处为杨勇鸣不平,只恐杨秀想帮助杨勇复辟太子位。”

“那殿下是如何知道此事?”杨素问。

“乃是美人陈叔宣服侍父皇之时,亲耳所闻。”杨广道

杨素一听心中一阵翻腾,暗想我亲自缉拿杨勇,一旦皇上为杨勇平反翻案,杨勇岂能饶过自己,杨素想到这里,言道:“太子放心,临行之前,微臣奏上一本,决不让杨秀构害太子殿下。”

杨广大喜,指着桌案上诗词问道:“国公所做诗词,取做何名?”

“诗名《出塞》。”

“本宫甚是喜欢此诗,不知可相赠否?”

“太子若是赏识微臣诗词,微臣幸甚不已,定当相赠。”杨素道,杨广对杨素诗文是大加赞赏,杨素把这卷诗词卷好,赠与杨广。

又过两日,右仆射杨素即将离京,临行辞别君王,杨素带着写好的奏章,来到宣文殿御书房,此时陈叔宣正在一旁陪侍,杨素施礼拜过,上呈参劾蜀王杨秀,隋文帝杨坚看了看奏章,指着问道:“国公参劾蜀王,这杨秀有何罪过?”

“蜀王杨秀在远在川中,穷奢极欲,暴虐无常,残害百姓,甚至车马袍服,效仿天子,有谋篡皇位之心。”杨素道。

“哦?”杨坚听说儿子如此目无法纪,心里有些迟疑,觉的是自家的事情,便转脸去看宣华夫人,宣华说道:“蜀王离京多年,传回来问询一下,也是应当。”

“嗯。”杨坚点了点头,对杨素说道:“传旨征召蜀王杨秀,入宫觐见。”

杨素反倒装出一脸焦虑,说道“陛下,蜀王在川中二十年,拥有雄兵十万,不可妄动。”

“依爱卿之见,如何征召。”杨坚道。

“恕臣直言,就写独孤皇后病危,召蜀王探视,方可骗过杨秀。”

隋文帝觉得这事犯不着哄骗自己的亲儿子,心里对杨素的话不是十分信赖,但是陈叔宣左右帮衬,隋文帝的耳朵根子就软了下来。

“好吧,就依此计。”隋文帝说。

越国公杨素心中暗自得意,只要召回蜀王杨素,此行便是有去无回。

自古疏不能间亲,奈何妩媚乱君心。

若非美人耳边顾,岂能糊涂骗家人。

天子诏书快马送递,远在川中的蜀王杨秀,得了诏书,是心中着急,准备回京。杨秀有名军师,名叫万智光。

万智光乃是蜀王府的宾客,擅长计谋。一见杨秀拿着诏书着急,便劝慰杨秀:“蜀王殿下,杨勇被废,东宫易主,政局突变,不宜前去。”

“母后病危,身为儿臣,岂敢不往?”

“新太子杨广人面兽心,一旦入京,定囚困殿下,不可不防。”

杨秀掂量一番,说道:“母后素来疼我,只要能见母后一面,本王即刻请皇后懿旨返回,也为时不晚。”杨秀不听万智光劝阻,离开了西川,乘船沿江而上,直奔关内,看望独孤皇后。

到了京师,隋文帝杨坚知道蜀王杨秀归朝,而心里正为越国公杨素所参奏的罪行,十分气愤。早朝之时,蜀王杨秀入宣文殿拜见天子。拜谒礼毕,隋文帝故意刁难,一语不发,蜀王也不敢起身。隋文帝见百官无事启奏,便传旨退朝。

而杨秀跪了半天,不知父亲为何不理自己,便转往后宫。杨秀刚到门口,便见后宫已有戒备,当值一将,二十岁的年纪,身高八尺有余,面若银盆,八字眉间,二目炯炯,鼻正口方,头戴紫金狮子盔,身着鱼鳞镔铁甲,腰挎宝剑,此人正是东宫侍卫将军独孤武都,杨秀万没想到杨广早已命独孤武都把手宫门。

独孤武都是独孤皇后的堂侄,杨广派他把手后宫门院,谁也难以挑理。杨秀言道:“本王接万岁诏书,知母后病危,特来探望,还望将军给个方便。”

独孤武都道:“皇后有令,任何不得入内,殿下莫要为难本官。”杨秀一听,心中又怒不敢言,再三说明,独孤武都执意不许。杨秀无奈只得回驿馆歇息。

到了次日,蜀王杨秀又入宫觐见天子,杨坚并未上朝,在宣文殿外等了一早也不见早朝。只见大理寺少卿杨约缓缓而来。正值此时杨素已随军北伐突厥,尚书省的旨意便由杨约代为行事。

杨约一见蜀王杨秀,拿出一道诏书,杨秀一看赶忙撩袍跪倒,杨约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蜀王杨秀,久居川中,性情残暴,骄奢*,残害百姓,目无法纪,特命蜀王宫外反省,待罪候旨。钦此。”

杨秀听了这道圣旨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进京问罪,悔恨不听军师万智光之言,不得已只得待罪候旨。

杨秀已入宫两天,宫里的丫鬟、太监们也有传闻,很快便被病床之上的独孤皇后得知,此时伺候左右的正是太子妃萧珺。

独孤后此时已病入膏肓,对着萧珺只是颤颤问道:“昨晚听闻蜀王回京,为何不来见我?”

萧珺心中紧张,知道独孤皇后身处弥留,心中心中疼爱杨秀,一旦被皇后见了,必会赦免返回西川,便壮着胆子违心说道:“蜀王脾气火爆,群臣敬畏,整日宴请,抽不开身。”

“快去传他,哀家只想见蜀王一面。”

“母后稍等,孩儿去唤蜀王。”萧珺离开床榻,站在门口侍奉的正是贴身丫鬟萧敬嫣,萧珺说道:“你且伺候皇后,只可哄骗周旋,万不可让人去传蜀王。”说罢,萧珺离开了宁安殿。

蜀王杨秀在宫中厢房挨过一夜,到了第三日,隋文帝杨坚才命人传蜀王觐见。杨秀进了宫殿,一见杨坚,赶忙跪倒,请罪言道:“儿臣身为藩王,有负国恩,不能奉法,罪当万死。”

隋文帝怒道:“秦王杨俊糜费财物,朕以父道训之。杨秀残害百姓,当以君道绳之。”四皇子蜀王杨秀随即被废为庶人,幽禁冷宫。独孤皇后至死也没能再见到蜀王杨秀一面,这才是:

越公奸计害蜀王,挑拨杨家父子伤。

隋主老来多猜忌,枉自叫屈尽哀伤。

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108回 演百戏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63回 送犀杖两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访冼夫人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32回 逸香阁色贼戏荡妇,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152回 萧皇后谏言援两京,薛万均救父斗反贼第50回 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第64回 哭南朝女豪杰归顺,诉东宫太子妃告状第160回 诛皇室另立傀儡君,拥贼子自封大丞相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选奴仆,勤政殿夏王幸新欢第160回 诛皇室另立傀儡君,拥贼子自封大丞相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151回 贾闰甫探亲定反计,张须陀追击丧敌阵第15回 宋嬷嬷戒尺兴家法,宇文述献策请北伐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89回 对艳词求爱病美人,改河道复议夷州岛第69回 晋王求贤四请智顗,萧妃追佛五请高僧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第86回 屈突通递送假遗诏,慕容遐急传真檄文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华,斩妖僧隋军收交趾第121回 宇文述献言征西域,萧贵嫔道别赠陈婤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53回 窦建德河间袭隋营,尧君素西京传懿旨第4回 十里界章大宝纵祸,黄歇口戴僧朔除恶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165回 金蝉脱壳老臣脱身,化贼为兵献计招安第107回 奉国书触怒隋炀帝,跨东海诏安琉求国第182回 灭反王刘武周兵败,访唐营慕容遐议和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1回 张老六投亲走江陵,东平王沉疾成重病第121回 宇文述献言征西域,萧贵嫔道别赠陈婤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106回 探东海何蛮返洛阳,游扬州一下江都宫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88回 裴文安急谏渡黄河,麦铁杖恶战蒲津关第104回 会君臣隋主点进士,入东都倭国送使函第50回 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第116回 入京师易服邀洞主,讨西海亲征比汉武第176回 聚汉民萧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晋阳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95回 封尚书新官查东都,探民情杨素添耳目第32回 逸香阁色贼戏荡妇,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135回 二征高丽隋主催粮,叛军起兵谋反黎阳第112回 虞世基参劾斩忠臣,小县令衙门斗陈棱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61回 诸葛颖反间悬咒诗,鄱阳王自戕围帅帐第110回 出塞北扬威会部盟,巡长城密议修驰道第17回 会五王塞北起雄兵,袭少帅突厥换将旗第180回 宋金刚作乱刺太妃,康苏密平叛保后隋第182回 灭反王刘武周兵败,访唐营慕容遐议和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108回 演百戏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17回 斗猛牛隗不群扬威,遣御马诸葛颖献计第63回 送犀杖两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访冼夫人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76回 访城南段达诱故交,别京师杨广哭皇后第10回 观江景易袍结兄弟,乘夜色巧设脱身计第139回 萧皇后巧谏乾阳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100回 祭铜柱刘方划汉界,开运河恶官吃人肉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52回 贺若弼潜兵擒黄恪,陈后主迂腐失战机第104回 会君臣隋主点进士,入东都倭国送使函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18回 遇败绩退守双羊山,集残兵空守并州城第9回 游春苑伏兵起杀机,胭脂门闹婚扫晦气第184回 长安城伪装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马盟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15回 避台风退兵反大陆,扩宫室拒谏贬忠臣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156回 成象殿进谏述志赋 琼花池吟诗献岁宴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营,收雁门险计降奇兵第56回 河间王姑苏擒樊猛,东海兵吴县斩萧瓛第23回 众皇亲赴宴宁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园第72回 修宫宇暴政掠民夫,送绸缎泄密说要案第166回 起兵变逼宫乾阳殿,夺中原激战北邙山第109回 宇文恺进献观风殿,突厥部拓路开草原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112回 虞世基参劾斩忠臣,小县令衙门斗陈棱第110回 出塞北扬威会部盟,巡长城密议修驰道第91回 汉王献城叛军覆灭,萧后祈福华山遇袭第28回 假书信青州催兵粮,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23回 讨西域奇兵降伊吾,伐东夷战船攻琉求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91回 汉王献城叛军覆灭,萧后祈福华山遇袭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献地图,误军机杨勇失兵权第68回 重兴佛院三请智顗,木舍访贤潘徽献计第118回 烧妖将烈焰烧湟水,擒秃鹫隋军破丁零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