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以为突厥人能做出什么,但还好,程咬金他们在之前就已经打探了足够多的线索,将这些突厥人和玉亲王联络的一些具体线索,全部都告知了李长安。
刚好这也是李世民现在最需要的东西,直接在这里为这些人下了一个最后通牒。
本来就是想在这些小将军的身上找到一处可行的地方,要是一直没能探索出一些信息的话,对于自己来说不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动吗?
而且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坐稳现在的位置,全然都是因为其他人铺垫的结果。
不过李长安倒是给了自己一个很准确的答复,现在能够控制的情况已经尽力在帮助自己了。
一旦造成一些其他困难的产生,就会让李世民意识到一些危难。
就像这一次吐蕃皇帝所做出的一些事件,肯定是让自己倍感焦灼的,所以必须在事情发生之前尽可能的解决掉这里的一些误差。
对于李长安来说,现在唯一能够将所有事情摆平的,就只有自己单枪匹马的去面对这些人,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一些漏洞。
毕竟他们三方附属国在这里联合出军,肯定也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简单。
这里面的利益和一些其余的选择必然是要不断让步的,那这最终的一个落脚点,不就已经营造的很准确了吗?
“你去找程咬金,让他们尽快把所有的线索提炼整理出来送到这边。”
“怎么了?”
“先把他们三个的军队拦截下来。”
而这项任务也同时通知到了李承乾那里,反正自己现在跟郑国大将军待在一起,他的想法不就等同于自己的了解吗?
而且对于旁边的突厥来说,他们的军队要如何攻打大唐,才能够战胜,并获得 一些有效的地形还得需要时间的商讨。
而且蒙古这边也给了一个很大的帮助,吐蕃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不意味着一切的情况都能够产生。
而且程咬金的答案也很快给自己这边送了过来,李长安看着纸条上面写着的一些行动,规划不又严重,显现了未来的答案。
这方向简直根本就不是来大唐这边的,而是又去吐蕃那走了一遭,原来这突厥跟蒙古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先铲除掉他们。
但这仅仅只是自己的一个推测事情,在没有落下一锤定音情况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待定的情况。
自己可不打算贸然出击,说一些完全虚无缥缈不着调的话,那只会让自己现在被夹击的更惨烈。
其实在这些答案之前自己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指引,如果能够保证,所有的事情原封不动的回到那个地点,或许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现在可大有不同,毕竟未来的答案和预期是两种情况,自己要是真的想从他们的身上搜索到一些可行的线索。
那始终还是要迈过这一步的难关,而且这些人他们的行动方向,也是按照之前野外训练的那一批军队的地点前去。
应该是吐蕃劝他们行动之前特意描述了一下那里有什么宝贝,实际上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吐蕃这边跟玉亲王来往的信件。
难道他把突厥的士兵照到那边去,就不怕对方看到,以为御亲王在这里搭了两条线吗?
这个事情狄仁杰在晚上的时候,来到书房,询问了自己,李长安沉下心,思量了一番,随便从旁边抽了一张纸看了一眼。
“我觉得除了御亲王知道在这里连接了两个人的手以外,应该不会有人清楚这一切。”
怪不得那家伙在这里三番五次的干预这些力量,果然是因为有迹可循。
而且对于御亲王来说,他要是想造反,想要得到大唐皇帝的位置,那首当其冲还是要先把兵力的问题解决好,粮草什么的自然也不能落下。
那肯定越多的人在这里帮助他,他的胜算就越大,不然干嘛要在这里连接那么多的同伴,这些附属国都能够来帮助自己。
既然如此,李长安顺着狄仁杰的思路又发现了一条新的线路。
或许可以将玉亲王的事情一定捅出去,到时候让大唐突厥和吐蕃全部在这里敌对他。
“你去把信送给皇上,告诉他,寻个时间来帮我们一把。”
谣言的扩散肯定是要从一个最中心的地带开始,所以这无疑就奠定了现在李世民的重要性,一个君王开口说出的话,不是能够更加准确的派发给其他人。
现如今狄仁杰也明白了李长安的意图,将一些该有的书信都拟好了,一并送到了李世民那里。
“皇上,这是我们老大在吐蕃野外军营当中找到的线索,是吐蕃跟玉亲王的连接,前几日密探又打探到御亲王在和突厥联系,或许您可以将除名的消息先放出去。”
李世民肯定坐稳,这个皇位也不会是一个不聪明的人,两番话就直接在这里点明了李长安这一次的心意。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从旁边拿了一张圣旨,挥毫泼墨写了几行字,用玉玺盖上了一个大印章,就丢给了狄仁杰。
“这印章和圣旨可以调用附近的一些探子,消息能不能放得出去,就靠你们自己的本事。”
有了李世民的配合,狄仁杰第一时间就将消息禀报给了李长安,对方点了点头,随后让狄仁杰自行去做,而自己则是在这里盯着他们军队的走向。
没想到才刚过了没几日,这突厥和蒙古的军队倒是凑的挺齐的。
如果能够在这条路上拦截住一半的军队剩下埋伏,那所有的一切不就是手到擒来吗?
当然李长安考虑的可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这里之前的军队肯定是有用处的。
自己书信一封让镇国大将军,再通过李世民的登记之后,将那一批军队当中愿意跟随他们的人直接冲军。
没想到这些人竟然都是从大唐的土地上拐过去的,没想到这山东氏族居然还做这种让人唾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