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满朝的文武大臣全部集结在洛阳皇宫的南门,甚至南门外面还挤满了黑压压的一大群普通百姓。
对于所有人来说,今天是个大赦天下的日子,将由李治亲自宣读大赦天下的诏书。
“陛下,大赦天下的诏书在此……”
时任侍中的裴炎双手托着诏书,用一种询问的眼神看着李治。
显然裴炎是在担心李治还有没有力气能够拿着诏书站起来亲自宣读。
“给朕……”
李治颤颤巍巍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想要接过裴炎手中的诏书。
但是现在的李治太虚弱了,轻如鸿毛的诏书,对于现在的李治来说就如同泰山一般重!
到手的诏书竟然毫无征兆的掉在了地上。
“陛下!”
“陛下!”
城楼上的百官被吓了一大跳,纷纷跪了下来泪流满面。
“唉……”李治看了看掉在地上的诏书,无力的叹了口气,“想当年……朕披挂上马……好不威风……人人都称赞朕有先帝之风……如今……呜呼哀哉……小小诏书,竟不能手握……亦不能亲自为黎民苍生宣读此召……天,真要带朕走吗?”
“陛下洪福齐天,天下得到大赦,百姓亦会为陛下祈福,陛下定能龙体无恙!”
“陛下切莫悲观啊!”
李治展现出来的英雄暮年,让不少官员失声痛哭起来。
岁月不饶人,苍天饶过谁?
“会吗……”李治忽然一脸希冀的看着百官。
“一定会的!”
“呵呵……”李治欣慰一笑。
生命只有一次,是无价的,能活着谁也不愿意死去,李治现在也无比的希望自己大赦天下的诏书颁发之后自己就能够痊愈。
虽然李治也知道这种希望十分的渺茫,且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但是大赦天下的诏书已经是李治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了!
“裴炎!”
“臣在!”
“就由你……来替朕宣读这份诏书吧!”
“臣遵旨!”
裴炎擦了一把自己眼角的泪水,将掉在地上的诏书捡了起来,随后裴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走到城墙边开始用自己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着这份大赦天下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治,宽仁厚德,北拒突厥,西退吐蕃……故大赦天下,除十恶大罪,一应罪囚,重罪减罪一等,轻罪减罪三等,以示上天有好生之德,汝等归家,宜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可再犯,钦此!”
“陛下万岁!”
“陛下圣明!”
城楼前不少的百姓开始欢呼庆祝起来。
李治听到城楼外的欢呼声,不由得一阵向往,好几次想要伸长脖子看一眼城楼外现在的盛况。
奈何李治现在太虚弱了,别说往城楼外看,就连抬起头伸长脖子这个简单地动作都无法完成。
“陛下!您听到了吗?百姓都在称赞陛下圣明!”
武则天含着泪跪在了李治身边,两只手紧紧地握住了李治虚弱无力的右手。
“呵……呵呵……”
李治欣慰的笑了起来,似乎看到了自己在百姓的祈福之下病愈的那一天。
就在裴炎准备说什么的时候,李治忽然整个人抽搐了一下,双眼之中的浑浊竟然消散,脸上的病态苍白之色也消散了不少,甚至还隐隐透着一股血色。
看到这一幕,赵汗青不由得心底一沉。
这当然不是李治真的在百姓的祈福之下迅速痊愈了,而是死前最后的挣扎,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回光返照,李治很快就要撒手人寰了!
“陛下!陛下!”
出乎赵汗青的意料,回光返照的李治并没有问自己是不是脸色看起来好多了,自己是不是真的要痊愈了之类的话。
相反,李治现在嘴里反复念叨的只有十分简单的四个字。
“民庶安否?民庶安否?”
武则天和裴炎都猜到了李治这是回光返照了,两人无一不是含着泪反复回答着李治的这个问题。
“民庶安矣!”
“民庶安否?民庶安否?”李治宛如没有听到武则天和裴炎的回答,依然不断重复着自己嘴里的这个问题。
“安!安!”
“如此……甚好……”
李治这才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无力感很快就传遍了全身,被武则天握紧的右手缓缓地掉了下来,最终十分自然的垂在了椅子旁边的半空中。
一代君王,唐高宗李治,终于在这一刻缓缓地闭上了他的双眼,前往天堂追寻他毕生敬畏的先帝太宗李世民的脚步!
“陛下!”
“陛下啊!”
武则天和百官皆是跪在地上埋头痛哭起来。
“不!父皇!”
李令月睚眦欲裂,哭得梨花带雨,冲到李治身边小脑袋趴在了李治的大腿上。
“月儿!”
赵汗青拉住了李令月的右手,即便是平日里能言善辩的赵汗青,这一刻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正在经历丧父之痛的李令月。
“汗青!”
李令月痛呼一声之后投入了赵汗青的怀抱,好几次都差点哭晕过去。
“节哀!”
赵汗青轻轻地拍了拍李令月的玉背,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汗青看了看被百官围住的李治,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李治死之前居然反复问的是“民庶安否”这四个字,由此可见,李治并不是一个怕老婆一事无成昏庸无能的窝囊废,相反是一位心系天下关爱百姓的好皇帝。
李治死之前反复问的这个问题,再结合他这一生的煌煌功业,赵汗青竟然惊讶的发现,事实上的李治还真的算是一代雄主。
只是因为先皇太宗李世民的功绩过于耀眼,李治的功绩和李世民相比显得多少有点黯然失色。
或许也是因为李世民太耀眼了,才造就了李治不自信懦弱的性格缺点。
“唉……”
赵汗青深深地叹了口气,将在自己怀里哭泣的李令月紧紧地抱住。
城楼外的百姓们听不到城楼上的哭声,还不知道李治已经驾崩了,依然在欢呼雀跃。
城楼外的欢呼声和城楼上的痛哭声形成了最强烈的对比。
或许真的是验证了那句话吧。
几家欢喜几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