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土豆大丰收

薛老汉今年四十九岁,这个年纪,在当地庄子已经属于老人,可是薛老汉如今却丝毫不觉得自己老了,反而有一种越活越年轻的感觉,这一切还要从薛老汉的家世说起.+

薛老汉年轻的时候,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他家祖上三代贫农,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长安的蓝田县.

薛老汉二十多岁的时候,正巧赶上修运河,被拉了壮丁,泡在水里修了两年多的运河,落下了一身的病根,到如今,逢阴天下雨,他还会感到腰酸背痛.

天遂人愿,薛老汉一直痛恨无比的隋政权贪污,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最终惹得天怒人怨,从大业九年,杨玄感起兵反隋,到大业十四年,李渊攻入长安,全国起兵者众多,神州大地,一片烽火狼烟.

薛老汉胆子比较小,要不然也不会差点被泡死在运河里,所以天下起兵反隋的时候,他就躲在蓝田县的老家中,静等起义兵攻入长安,或者是隋炀帝消灭叛乱.

还好,隋炀帝昏庸无道,竟在全国起兵之时,还要发兵高丽,隋朝的百年基业最终毁于一旦,他说过的那句:";如此好头颅,不知被何人砍下";也成了乡间百姓的笑柄.

隋朝灭亡了,最终登基称王的乃是陇右来的李氏家族,其家族之首李渊,取国号为唐,大赦天下,颁行布公.

在底层的百姓中,谁当皇帝并不重要,只要能让自己吃饱穿暖的.那就是好皇帝.

李渊登基之后.果然没有像隋朝一样昏聩.而是采取了休养生息,养民以农的政策,原本元气大伤的中原子民,也是稍稍缓过了一些气,虽然粮食和布匹依旧紧缺,可是农农巴巴还是可以过下去的.

那几年,是薛老汉最为辛苦也是最为开心的几年,皇帝换了.长安周边各县的土地又开始了重新划分,薛老汉分到了五十亩地,虽然土地的地质不太好,瓦砾石头也多,可毕竟比一般脓的地大,虽然辛苦,产的粮食还是要多一些.

五十亩地,薛老汉全都种上了小麦,在蓝田县一种就是八年,八年期间.也算是风调雨顺,没有什么太大的天灾.不得不说李渊也算是一位循规蹈矩,颇有建树的君王.

可是小麦这东西的产量毕竟太低,五十亩地,薛老汉靠它娶了一房媳妇,还生了两个儿子,日子就过的有些紧巴巴的了,家中的老房子还是八年前修的,现在每逢阴雨天气就漏水,冬天络,可是薛老汉缺没有多余的钱来修屋.

日子过的飞快,一晃,长安城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已经长大成人的几位皇子终于忍不住对皇位的觊觎,最终在玄武门上演了一场兄弟相杀的大戏,李世民成了最终的胜利者,也是一举逼迫李渊退位,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说实话,薛老汉当初听到这些消息后没有丝毫的在意,他不在乎隐太子的党羽还有没有被清除完,他也不在乎李世民对于大哥大嫂一家的屠杀,他在乎的,只是家中的那一亩三分地能多些收成.

朝中的风云变幻,影响不到薛老汉一家,反而是天气久久不下雨,使得薛老汉的眉头一天比一天皱,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李二似乎是个煞星,他刚刚登基,那年就迎来了一场大旱,民间都传言是他惹怒了上天,所以上天降罚于唐.

薛老汉不知道是谁的过错,但是看着田地中因为缺水而长势枯黄矮小的小麦,薛老汉就心急如焚.

还好,干旱时期还下了一场大雨,长安周边各县的粮食总算是挺过了春天.

那个时候薛老汉很是高兴,还在去长安的一次赶集中买了两块猪肉,带回去给自家的娃娃尝尝鲜,薛老汉还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的长安就开始微微有了一些改变,街上就开始出现了一些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还有特殊炒制的茶叶开始售卖.

从那时起,长安似乎迎来了一个春天,似乎是有一位从海外而来的鬼谷先生到了长安,并向陛下进贡了长生仙草,陛下便在长安南边的山麓封给了他一块封地.

薛老汉不知道那人是谁,他也不想知道,他的心没这么大,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媳妇和儿子能够吃饱穿暖而已.

薛老汉又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长安,他也再没去过,可是,很快,长安就传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初夏之时,长安周边各县将会有一场大规模的蝗灾,届时,地中的粮食都会被蝗虫吃完.

在薛老汉的脑袋里,蝗灾是上苍一种降罚的举措,只有人间的帝王犯了极大错误的时候,上天才会降灾于百姓.

正当薛老汉手足无措之时,村长在村中宣传了一道皇帝陛下的手谕,就是让百姓多养鸡鸭,以便防治蝗灾,一家若养了二十只鸡鸭以上,到徐家庄可以换上一贯钱.

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钱,这在薛老汉眼中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急急忙忙的到西市花了血本买了十几只鸡,加上家中的鸡,正好凑够了二十只,这便赶到徐家庄,找到了帐房,怀着激动的心情换了一贯钱.

从此,薛老汉开始精心饲养这二十只家禽,家中也因为那一贯钱发生了巨大的改善,不但家禽的口粮钱有了,家里的两个娃子也是有钱添了新衣.

自从听说养鸡鸭可以换钱,长安周边各庄各县都开始养鸡鸭,一时间长安鸡鸭的价格急剧攀升,颇有";长安鸡贵";让人啼笑皆非的感觉.

薛老汉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活了四十多年,他是第一次看到漫山遍野全都是鸡鸭的情况,也多亏了这些鸡鸭,原本庞大的蝗灾在蝗虫张翅的时候就得到了扼杀,漫山遍野的鸡鸭四处啄食蝗虫,也让早有心理准备的脓们减少了巨大的损失.

蝗虫的事情一过,家中的日子似乎变得更好了,家中养的那些鸡鸭,遇到不能生蛋的就直接杀掉吃了,也让家中的两个娃娃大饱口福一番.

日子在朝越开越好的方向发展,而大唐似乎也遇到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发展时期,薛老汉去长安赶集的时候,不但听说了大唐的远洋舰队满载而归,更听说了长安要取消宵禁的消息.

不过这些东西都离他很遥远,他所关注的依然是自己的生活,一晃又是半年多,半年里,大唐的军队频频动作,一只代号叫";城管戊队";的部队,作战勇往而不利,胜高丽,灭突厥,给大唐创造了极为良好的生产环境,长安周边的百姓也再也不用担心外族会打入长安.

同时,好消息还不止这一个,其中最让薛老汉欣喜若狂的,就是长安贴出的一张皇榜,宣布,海外的高产作物第一批将在蓝田县试种,所种的东西叫做土豆,听说亩产可以过五十石,这种产量,薛老汉想都不敢想,可是既然朝中都派出官员来执行了,想必一定是真的.

蓝田县县令云烨带着一帮子蓝田百姓,种上了数十亩的土豆,期待着夏季的收获,果然,到了土豆收获的季节,惹眼的产量让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薛老汉都直咽口水,如果这东西真能吃的话,他相信,大唐的百姓绝对不会有再去造反了,夏季的一批收获,全部当作了种子,继蓝田之后,又在南山,长安两县种上了数百亩,只需等到开春时的第三批,

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21章 论功行赏第45章 魏征下乡(下)第19章 新颖的拍卖(上)第27章 城管出动(下)第16章 开幕式前夕第44章 胜败天平第11章 豪华午餐的批斗会(上)第27章 前往吕宋岛(上)第1章 朔方归唐第2章 长安,长安!(下)第59章 终将入长安第24章 泉州夜宴第42章 《大唐西域记》第77章 泉州奴隶市场第54章 大唐新变化第60章 无极舞(下)第73章 土豆大丰收第22章 长安的年轻贵族第13章 鬼谷的能量第21章 修建体育场第66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下)第5章 征服世界的决心第42章 何乐而不为第50章 化学院助手第42章 《大唐西域记》三十二章 武曌有孕第66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下)第5章 道门得势第35章 登陆!占领!(下)第3章 战前讨论会第54章 科技的启蒙第33章 澳大利亚第31章 山东集团的博弈第51章 无形天网第37章 微服私访(上)第64章 天下之主第18章 大唐的首块金牌(上)第17章 ?再临幽州第10章 VIP金银钻卡第62章 小武的婚礼第59章 五万贯!第39章 人间利器第10章 靖安四海第39章 青龙坊宅子第25章 闲人泡温泉第59章 平原决战(下)第6章 贞观二年冬第20章 风云将起第26章 有亲自远方来第25章 迫切的形式第12章 必有一战第31章 二坊合一第2章 武则天的人生第4章 有女初长成第40章 商贾代表大会第60章 天下时局第55章 龙巡天下(上)第25章 一件衣服引发的‘惨案’第17章 南美根据地第9章 芙蓉帐暖第10章 公欲夺天下第25章 永世之敌第32章 煤矿的分成第49章 归国之贺第9章 书院大考第46章 千里捷报(中)第41章 黄金大掠夺第42章 名动长安(五)第3章 国库司监第61章 庄中轶事第65章 长安书院建造第12章 形式主义第8章 王老汉送饭第4章 长安自行车大赛第64章 道家的反击第12章 鬼谷子的底蕴第44章 一辆自行车第43章 富二代们的奢侈品第56章 龙巡天下(下)第31章 润物细无声第50章 祭天仪式第1章 大航海时代第37章 大唐的武将第32章 煤矿的分成第17章 上街shopping第32章 城管生活初体验(二)第56章 龙巡天下(下)第25章 房玄龄访问第36章 被李二惦记上了第6章 玻璃带给你光明第25章 迫切的形式第64章 赵老汉盖书院第35章 一本万利的生意第58章 宵禁废除论第5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19章 登韩抗战第58章 报纸的第一次面世第43章 种植三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