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0二章:九年义务教育

bookmark

武道大会之后的第二天。

博陵崔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三家家主秘密前往朔方,在朔方停留约莫半日光景,航空站二十艘飞艇几乎同时起航,朝东边飞去。

偌大的阵仗让不少人为之侧目,各个势力在朔方的眼线,迅速利用各种渠道将消息传开。

而同一时间的长安,亦是风云涌动。

虞氏与欧阳氏召集家族所有人员汇集平康坊,朔方护庭队出动两百人的队伍负责封闭戒备。

眼看着就是年关了,这两个家族和朔方商会的反常行为,立刻引来多方势力的关注。

正当不少人对此议论纷纷的时候。

长孙氏联合弘农杨氏和兰陵萧氏,在关中地区大肆收购田产,就算收购不来,也利用各种关系与庄户签下长租的契约。

一系列的反常行为,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席云飞的通讯司铺排计划。

这几个家族和势力,不都是武道大会前十的获胜者吗?

而如今十方势力,仅仅剩下李唐宗室和席云飞的朔方商会没有动作了。

就在大家众说纷纭之际。

李世民在朝会上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

长安城,西市某处茶馆。

年关将至,茶馆的生意不但不见冷清,反而愈发的热闹了起来。

堂上说书的老先生不时敲击醒木,嘴皮子之利索,话本之精彩,引来满堂喝彩。

“……好了,今日的《射雕》先讲到这里,老夫得衙门知会,有件事情要与大家伙说道说道。”

老先生放下茶杯,笑呵呵的看着堂下的听客们。

有人好奇:“朝廷这是又有什么法令下来了吗,该不会又要帮大家伙找媳妇儿吧。”

这人话音刚落,堂下顿时笑成了一片。

前些日子,李世民一只催婚令下来,搞得民间怨声载道,不少花样少女年满十四就要被官府催婚,有些地方官员执行力强一点的,甚至直接乱点鸳鸯谱,引得许多惨剧发生。

如今听说又有幺蛾子,自然有人站出来调侃两句。

老先生朝那人看了一眼,随即笑道:“王二麻子,你小子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若是老夫没有记错,你家里共有五个孩子,三女二男,是也不是?”

那人也就是王二麻子愣了愣,点头应道:“是又如何,我家大丫头今年才十一,官府可管不到我家,大郎今年更是才九岁,总不能这就要他娶妻生子吧,小鸟儿都还没开眼呢。”

“哈哈哈……”这人说话带着点痞气,引得在座众人哈哈大笑。

老先生也跟着笑了起来,而后拿起醒木敲了一下,道:“那老夫可就要恭喜你了。”

王二麻子闻言一怔:“恭喜我作甚?”

老先生呵呵笑道:“在我看来,这回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啊。”

只见他一旁的学徒手里取来一张告示。

“在座有认字,也有不认字的,老夫我统一说说。”

“这告示上说了,从明年八月份开始,我大唐各州、县,都需开设小学馆,凡是六岁到十二岁的孩童,不管男女都可以入学,且小学馆不收任何杂学费和束脩,更免费为所有学童提供一日三餐,这是其一!”

老先生话音刚落,整个茶馆几乎落针可闻。

就连柜台里的老掌柜也停下了手中的算盘,抬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高台上的老者。

“免费教学,还免费提供一日三餐,这是要免费帮我们养孩子吗?”

神经大条的王二麻子第一个反应过来,接着他掐指一算,家里五个孩子好像都可以入学啊,顿时麻子脸笑成了向日葵。

老先生微微颔首,指着告示上第二个条目说道:“你小子别急,还有更高兴的事情呢。”

王二麻子不识字,闻言急忙朝老先生催促道:“快说,快说,还有什么好事儿啊?”

老先生轻拍了一下告示,道:“这第二条说了,凡是年满十二岁的孩童,同样不管男女,都可以到中学进修,至于学什么,则是由学生们自己选择。”

“中学?”柜台里的老掌柜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近前,他家里有两个孙子,一个十一,一个十二,到了明年八月份,刚好附和进入中学的标准。

老先生朝他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中学一共三年,同样是免费束脩且提供食宿,只不过,中学只开设在六个大城,分别是朔方、长安、定襄、洛阳、扬州、益州。”

老掌柜眼里一亮,开口说道:“既然是包食宿,那开设在哪里其实也就无所谓了,只是,这中学是学什么的,也是走科举之路吗?”

老先生闻言,则是摇了摇头:“具体这上面并没有细说,不过,这第三条或许能够给你答案。”

老先生将公示接过来,看了一眼后,说道:“第三条说,中学毕业后,学子可以自由择业,也可以依据考核分数,由中学的导师安排去向,其中之一就有各州府衙门。”

“当真?”

这次不知是老掌柜,堂下不少听客们都是豁然站了起来。

老先生点了点头:“白纸黑字,这还有假?你们且看看,这下面可是京兆府的官印否?!”

王二麻子对朝廷没有什么好印象,只见他皱着眉头喊道:“除了当官,还有什么好去处吗?”

老先生朝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好笑道:“你小子啊,真不知道是真的浑还是假的浑呦……好去处当然是有的,看看这里:中学表现优异者,可进入朔方商会任职,年薪五金到五十金不等,另有住房及各项补贴。”

“多,多,多少?五金……五金是多少来着?”王二麻子摆着手指头,数不过来了。

一旁的老掌柜心算了一下,满是羡慕的说道:“一金就是过去的十贯铜钱,五金五十贯,一年五十贯的薪俸,比老头子我多了一倍不止啊。”

老先生笑着说道:“这还只是最低标准,你们没注意听吗,五金到五十金不等,也就是说,真的表现优异者,年薪五十金也是有可能的,那可比你这个茶楼一年的收益还多了吧!”

在座的客人面面相觑,这座小茶楼一共也就十来张桌子,过去一年赚个两三百贯铜钱顶天了,现在长安城比过去热闹了许多,这样规模的茶楼,一年最少也有四百贯铜钱的收益。

“总之啊,各位回去后自己思虑思虑,告示上说了,这叫九年义务教育,就是朝廷出钱帮你们养孩子,而且读完九年的书,还给分配事情做,不知道你们心动不心动,反正我老头子明年肯定要让家里的小孙孙去上学的,哈哈哈……”

第九六二章:大东家怎么没来第六三四章:人贩子们第四百九十二章:不堪回首的过去第五百七十三章:喜羊羊和灰太狼第一二四五章:看秀第七六九章:抵达长安第二百二十八章:步入正轨(五更)第七八八章:他那么穷第一0五七章:吐蕃法师第三百八十四章:宴起(四)第三百九十三章:冶炼坊第一0六七章:惊现古墓第一二二五章:老前辈是朔方人第七五九章:亏空之症第一一二二章:临行议事第一二四一章:降维打击第一0七七章:神兽第三百四十三章:八方云动(中)第三十六章:拿蛋换馒头第四十九章:魏征的决定(二更)第九七七章:火烧皇庄第三百五十三章:安慰奖第七七七章:侯君集第一ОО二章:话本第五十四章:闰土抓鸡法第九十一章:五百个馒头第三百四十九章:小年(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长得好像第七八二章:彩云国物语第三十六章:拿蛋换馒头第五百六十二章:郎君别急第一一六七章:生查子·元夕第一二八二章:取消徭役第五百零五章:贱卖第八八九章:王元,王主事第三百六十章:官方拉票第三百二十章:识时务者为俊杰(四更)第五百九十三章:超高产量第一0九五章:博陵崔氏首胜第六二О章:你是哪家的人第九一三章:何因不归去?长愿向南流(二)第八八一章:合伙人齐聚第六八九章:渊盖苏文第一一三七章:这简直是作弊第九三五章:弘文馆一姐第三百四十六章:一举数得第一一0一章:妒第九七О章:这是第一次第五十三章:无需赏赐(三更求票)第八二九章:刺杀第五百一十五章:父爱第四百四十五章:瓦斯漫谷第三百四十六章:一举数得第七五九章:亏空之症第二百四十七章:门庭若市第二百三十章:颉利暴怒(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苏烈第一百七十八章:下沟新村(三更)第一二一二章:火车内部试行第八三四章:骠国和姑娘第一百四十八章:初露峥嵘第八章:大山可能没死第一一二九章:陆广生第四百零一章:欧阳折梅第八八七章:理所应当的待遇第一一九四章:生老病死第七二О章:特战队出头第七八О章:李泰第六七一章:王大锤的亲妹妹第三百二十七章:护廷十三队第四百三十三章:三缺一第四百二十二章:柳三出事第一二三0章:爱丽丝二次抵唐第九六四章:路漫漫其修远兮第一二0五章:王淮的提议第一一六一章:打赏第五百三十七章:雷厉风行第五百六十一章:恐慌第六十七章:王元(三更求票)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世民入伙第九二六章:诚意拳拳第五百二十四章:听你姑姑的第一二二一章:铁道招投标第四百四十一章:麻烦第六五五章:一目了然第一百三十七章:李香凝第一二一一章:迟来的亲情第一О五三章:杜仲第九三四章:护夫心切第一一一七章:早晚的事情第九十七章:沉寂的产业(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八方云动(上)第一О一五章:突利无奈!马报大火第一二0六章:姐姐相邀,莫敢不从第五百八十八章:留给我的妻子和女儿第九三一章:万族大会第二百九十一章:酸气弥漫第一О四九章:宝贝饲料第五百六十七章:有些人你惹不起第六二五章:飞艇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