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问心无愧

“夫君所说的这方士,说话虽然不可信,但是也没有夸张到是谁都无法相信的地步,而父皇因为最近身体的问题,信了这方士说的话,倒也不难理解。”晋阳说道:“夫君进宫,见了那方士,可有办法将他打发了?”

“这事儿还得专业人出手啊。”玄世璟笑道:“回来之前,我去见了李淳风道长,打算给那和尚下个套,此事我倒是觉得,母后应该也不会赞成父皇相信那方士,只是还未找到机会劝谏父皇而已,兕子,倒不如......你进宫去探望母后,顺带着提提这事儿,有些时候,父皇心里掂量不准,倒是母后看的挺清楚的。”

“夫君你是想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吧?”晋阳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从未听说过母后信这些东西,当年宫中还未修建暖阁的时候,母后那时候身体还不是很好,父皇在长安四处修建佛塔祈福,甚至要大赦天下,母后都没有应允,一来是母后觉得父皇不可为了她而耗费国驽,行与大唐律法相悖之事,二来,母后不信这些,而恰好,母后的不信,是对的。”

玄世璟与晋阳聊天的时候,手上也没歇着,在书案的纸上开始画图纸,说好了要帮李淳风“包装”一番,肯定是要好好准备一番了,对于这件事,玄世璟也要深思熟虑一番。

“这样,明日一早,妾身便进宫去给父皇和母后请安。”晋阳说道。

“在父皇面前,就不要提及这件事了。”玄世璟说道:“免得让父皇不悦,此事还要与太子说一声,让他不要再插手了,安安心心上朝、理政,做好分内之事,他越是安稳,父皇就越是高兴。”

毕竟,太子能够沉稳下来,即便是皇帝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也能安心的将大唐交给这个继承人,太子的沉稳,便是李二陛下的希望,便能让李二陛下放心。

或许也正是因为太子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李二陛下才敢在方士这个问题上,再次放手一搏。

“夫君,你说.......太子哥哥他......会不会心里真的不希望父皇.......”

“别乱想。”玄世璟笑道:“无论太子如何想,他始终是你的太子哥哥,陛下也始终是父皇,这是无法改变的,至于咱们,只求问心无愧。”

皇帝不死,太子一直都是太子,谁都不知道李承乾心里是不是真的有那个想法,可是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难不成让玄世璟因为顾虑李承乾的相反,就对发生在眼前对于李二陛下生命不利的事置之不理?这么多年李二陛下对玄世璟如何,整个长安的人都看在眼里,而玄世璟,现在遇到了这样的事,让他如何不插手,若是置之不理,那他玄世璟,就真的成了忘恩负义没心没肺的人了。

他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李淳风的名头很大,虽说在太史局中清修,不问世事,一般时候没有人会记得这位道长,但是一旦提起李淳风的名头,长安城中依旧是无人不知。

而想要西内苑丹房中的那个和尚得知李淳风,并主动找上李淳风,这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两人名头上算是“同行”,而这方士想要在大唐谋求荣华富贵或者是想做什么别的事情,绕不过太史局,朝廷若是给这些人封官,都是封在太史局下属,除却像玄奘法师那样的‘自由人’外,或者是在长安有道观、寺庙的出家人之外,一律如此。

如今袁天罡常年不在长安,太史局便是李淳风领头,虽说日常太史局的事务都是李淳风的下属去处置的,但是若是这外来的方士想要被封进太史局,无论如何,都绕不过李淳风,即便李淳风不找上他,他也要来拜会李淳风。

李淳风在大唐的地位,不是他一个外来的方士能够撼动的了的。

李淳风与玄世璟通气,要给这方士下套,这方士一找上李淳风,这个局,便悄然开始了。

方士与李淳风的相聚,仍旧是在观星台,和尚被李淳风身边的小道童引上观星台的时候,心中不住感慨,在这皇宫之中,竟然能有这般清修之地,看来这李淳风在大唐皇帝心中的地位也是不轻啊。

不由得心中对李淳风在大唐的地位生出一阵羡慕.....

“大师,这边请。”道童引着和尚登上了观星台。

“好。”和尚应声,拐过楼梯的拐角,来到了观星台之上。

李淳风仍旧是坐在观星台的栏杆边的席榻上,只是与上次玄世璟见他的时候完全不同,此时的李淳风一袭白衣,飘然如仙,坐在那里,品茶博弈,举手投足之间,道骨仙风,宛如谪仙。

怎么说呢,玄世璟觉得,李淳风的气质是有的,只是没往别的方面寻思,经过玄世璟一番“指点”,别说李淳风这个真道士,便是随便一个假道士,站在街上说是修道之人,得道高人,也是有人信的。

玄世璟让李淳风这番打扮,便是为了唬住这和尚,顺带着唬住世人。

李二陛下有多久没有召见李淳风了?很长时间,玄世璟也是要利用这‘很长时间’,让旁人以为,李淳风在观星台,修道有成,窥得天机。

说白了就是吹,就是蒙。

把李淳风吹成神仙,先震慑住这个和尚,然后再一步一步给他下套,若是这和尚真有本事,这套可真套不住他,若是没本事,也能让人看清他的坑蒙拐骗的真面目,总而言之,玄世璟与李淳风是不亏的。

而李淳风见到这方士,看到他脸上的表情的时候,便觉得,玄世璟做的,是有效果的。

李淳风伸出手来,示意他坐下说话。

“远来之人,本应早些来拜会道长,耽搁许久,失礼了。”和尚行礼说道。

“大师无需客气,贫道乃是清修之人,并不喜多沾染于世俗。”李淳风笑道:“倒是在这观星台,也清净习惯了,不知大师今日到这观星台来,所为何事?”

第四百一十二章:赵元帅的初恋第五十九章:云来楼宴会第四百三十六章:分而化之第五百八十六章:杀人第五百四十二章:时间、地点第六百八十一章:在临书院第九百一十章:纠结第六十八章:再临燕来楼第一百八十二章:缘由第六百五十章:意料之内的封赏第九百八十四章:西面的动静第五百六十四章:前往泉州城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二百零九章:简单部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场第六百七十章:来自“对头”的邀请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收钱第五百零五章:心怀战场第六百七十六章:既是君臣,更是父子第四百九十四章:当朝算账第七百一十三章:作死第六百一十一章:故人重聚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争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武媚娘第一百七十章:秦怀玉到来第八百零七章:发狠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萝卜第三百一十九章:王珪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心思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脱身第五百零二章:结果第六十七章:横生枝节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渊病危第一百六十六章:劳心劳力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圣旨第二十九章:晋阳到访第一百九十五章:谁家的摊子第四百五十六章:可疑的商队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证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与步伐第四十八章:推手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吊唁第二百二十六章:货币第四百四十章:难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冰月和钱堆第一百三十章:推荐第五百三十章:杀人第七百零四章:姜还是老的辣第六百四十八章:女儿安安第四百九十六章:国之重器第八百七十七章:女儿受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翻墙见人第五百五十一章:战争啊第七百零七章:聪明这种事第五百二十六章:时间紧,任务重第五百八十一章:偷城第五百零八章:一场考试第三百八十六章:道政坊蓝图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准备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家书第五百三十九章:爱出奇招第五百一十七章:书院食堂第十九章:长孙的作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朝堂交锋第六十五章:道政坊地产攻略第五百六十八章:动机第五百五十四章:出征!第七十一章:李愔第二百五十章:大考将近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进退第六十五章:道政坊地产攻略第九章:用刑第八十九章:风雨欲来第一百七十章:秦怀玉到来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试的成绩第四十八章:推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乱第九百九十章:黑齿常之第三百一十八章:胶着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针对法华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计第六百八十三章:少年意气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门那些事儿第四十二章:李泰再访侯府第一千四百章:信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等待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计谋?第四百零二章:回庄子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折子的人第四百二十二章:李安俨的谋划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破财消灾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预言第二百五十六章:辽东战事再起?第六百七十七章:用意何在?第四十六章:行动第三章:身份第一千零二十章:薅羊毛第七百一十五章: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