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围城

高句丽和百济被灭国之后,这里就成了大唐的熊津,薛仁贵就在这边,不断的经营着这一块地方,开垦荒野,把荒地都变成了良田,收成上来了,税收自然也就有了,都护府建造的粮仓被堆得满满当当的,这才成了他们攻打新罗的资本。

一边消耗着熊津这边的粮食,一边从大唐中原地区调度粮草过来。

不管怎么说,准备要充足,即便是最后用不了再运回去,或者书囤积在熊津这边,宁滥勿缺,这就是打仗。

“现在若是新罗人出城背水一战的话当然好,但是奈何新罗人不愿意啊。”李恪无奈笑道。

实在是先前新罗人被他们给打怕了,打仗的手段层出不穷,还有火药这等利器,一旦炸开,最惨烈的,连个尸体都找不到,新罗人能不怕吗?

但是现在城中的新罗人不知道,程处默和李恪军中的火药早就已经用尽了。

不过即便是知道了,他们也不会出城迎战了,实在是怕了,他们现在只想想办法把使节送出去,然后到长安,求和,哪怕付出再多代价都成,只要新罗不亡国,总有一天能恢复过来了。

金家还想要坐在新罗的王位上。

若是新罗亡了,那他就成了亡国之君,而亡国之君的日子,可不好过,看看高句丽和百济的国君的下场就知道了。

不,高句丽那个时候是泉盖苏文掌权,他算不得国君。

但是没有国君之名,也已经有国君之实了。

“真是想不通,如今大半个新罗都已经被咱们给打下来了,他们还龟缩在城中,还有什么意义?”程处默撇了撇嘴说道。

“这不一定,他们还在想别的办法呢,这几天不知你发现没有,他么开始试图要出城,似乎是想要送人出来。”李恪说道:“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是想派遣使者与咱们接触,而后让使者到长安城去,请和。”

“然后呢?”程处默问道。

“请和之后,若是长安那边同意了,这仗自然就打不下去了,新罗也就不会亡,咱们打下来的城池,他们自然会换回去,到时候新罗除却损失一些钱财美女什么的,城池还是他们的,土地还是他们的。”李恪说道。

用金银钱财换取城池,长安那边多半会同意的吧?即便是太子殿下不同意,朝中的大臣也会劝说他同意的。

“这不成!”程处默摇了摇头说道:“既然已经打下来了,哪儿有再还回去的道理,咱们把金城打下来的话,那金城当中的东西,自然也是大唐的,还用他们去换?”

程处默这话说的就很有思想了,打下金城,这才是对大唐利益最大话。

这样的话,新罗亡国,三韩半岛彻底改名叫做熊津半岛,全都划分到熊津都护府之中,到时候,恐怕熊津都护府也要改名了,从河北道独立出来,改为熊津道了。

大唐十三道变成十四道,这是开疆拓土!贞观朝的又一次重大的开疆拓土的行动。

“那咱就在他们的使者逮到机会行动之前,把金城给拿下来。”李恪说道。

他也乐意看到新罗亡国的结局,他作为一个王爷,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带兵出征,若是能为大唐立下功劳,那是再好不过的,至于太子猜忌什么的,李恪对于李承乾,还是有信心的,如今,李承乾在那个位子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谁也动摇不了,他乐得做个贤王,若是需要,他可以带兵出征,若是没有战事,他辅佐太子上朝理政,将来也能青史留名。

“那咱俩得想个好办法才成。”程处默说道。

程处默作为主将,围着金城,既想将金城拿下来,又不想让自己手底下的将士损失太过严重,所以,还是老套路,想办法,智取。

也只能好好的想办法,强攻金城,代价太大。

或者他们在这里继续围着,打消耗战,或者是等新的一批火药送到他们手里,这样的话,强攻进城,就多了几分胜算,少了几分损失。

程处默和李恪在打新罗的时候一路推进,而薛仁贵则是在后方,占领了城池之后,开始善后,然后调度大军的粮草,平定战后地方上那些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刚打下来的新罗的那些地方,时不时的就会有叛乱,然后薛仁贵在后面忙着平乱。

可以说这边有了薛仁贵,所以推进才能这么顺利,薛仁贵对于熊津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至于刘仁愿,接到刘仁轨的消息之后,就开始带领着自己麾下的水师朝着倭国出发,刘仁愿也觉得,攻打倭国本土,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不能错过。

所以刘仁轨一邀请,他就去了。

当然,他是从白江口那边过去的,在路上也遇到了倭国的使者,没有打理他们。

从登州到卑沙城,再从卑沙城到白江口,再从白江口到倭国,或者是从新罗到倭国,海面上的航线都是有定数的,这是无数的人走过的航线,开辟出来的航线,所以在海面上遇到的几率,还是挺大的,而且刘仁愿的水师人数也不少,浩浩荡荡的,当倭国使者的船发现他们,肯定是要靠近他们寻求帮助的。

在见到刘仁愿的水师船队之前,他们已经当了几天的野人了,在小岛上过了几天“孤岛求生”的日子。

刘仁愿避开了他们,这让倭国的使者彻底的绝望了,他们只能一边不停的找小岛停靠补给,一边沿着熟悉的航线朝大唐出发,使者可不敢忘了自己肩膀上的使命,可以说倭国的存亡,就担在他的肩膀上了。

在海面上航行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终于登陆了,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哪儿,只能操着一口不怎么流利的大唐话,跟当地的百姓问路,而后找到驿站,寻求帮助,往长安出发。

大唐这边的驿站对于外国来的使节还算是客气的,也帮着倭国的这些人前往长安。

第三百零九章:想去春闱第三十七章:泛舟闲谈第八百三十一章:东、西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李厥的亲事第六百一十三章:整合第七百零五章:小狐狸是怎样炼成的第九百二十二章:作妖第三百一十七章:报复?第五百四十二章:船员第四百八十一章:小名,只是一个希望第四百零一章:春闱场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动作第五百四十九章:扩张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准备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夜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沂州城官府第一章:准备完毕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当断则断第八百一十七章:狄仁杰第一千一百五十章:舍财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理正狄仁杰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长安朝臣第七十六章:砸锅卖铁第一百七十八章:升堂第二百零八章:敛财之人第八百零五章:抓人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九百一十章:纠结第一百六十二章:宝藏的传言第一百八十六章:藏在心里的凄凉第七十九章:天机第五百二十三章:程处默的加入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第二百章:事后诸葛亮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目标第二百四十七章:大地主的利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第四百一十六章:商讨第五百五十三章:到达泉州第一百五十章:小二贤庄第四百五十三章:兄妹2第六百一十一章:故人重聚第四百一十二章:利益不是最重要的第二十六章:没爹的孩子无人管第八百五十四章:毒杀第一千四百六十章:王柱之死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苦差事第五百四十七章:演示与震惊第六百零七章:寻找财富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李承乾的决定第一百六十九章:安排训练第六百一十三章:整合第一千五百零九章:人要往上爬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情况不太好第三十七章:觐见第一百零三章:奇怪的局外人第八百三十九章:管家和他的副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报仇第一百一十六章:晋阳请罪第六十四章:销售概念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想都不要想第一百三十三章:孙耀庭第二百一十六章:开了个很不好的头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第二百二十四章:忽悠2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里的人第一百五十六章:程咬金的教诲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暂且平安第四百七十章: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账本真容第十章:疲敌第十章:攻城!第八百三十一章:东、西第二百七十二章:满脑子都是钱第四十三章:钱不是问题第三百一十五章:一团烟花第九十七章:鹿山三霸定亲(下)第二百八十一章:见面第七百九十章:人选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一百二十七章:郑安的仇恨第九章:计定第二百零六章:疑窦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难凝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感情的事,旁观者清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刑审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动静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大手笔第一百四十七章:中秋宴(续)第一百三十三章:世人皆野望第八十六章:窦静第五章:穷侯爷第九十章:武媚的野心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势明朗,简单劝降第一千零一章:捷报第六百零二章:轮班第一千四百二十章: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