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

“常大人,回去转告你家侯爷,说这个情谊,本王领了。”李恪说道,随后对着长乐抱了抱拳:“多谢!”

常乐亦抱拳回礼:“吴王殿下无须客气,既然人带到了,那下官就先告辞了。”

“常大人慢走。”

常乐走到两名锦衣卫身边儿,示意两人将人交出去,而李恪则是派人从锦衣卫的手里接过那人。

常乐对着李恪抱了抱拳,随后带着人离开了国子监的牌坊。

“将军,这人是谁啊?”李恪身边儿的副将看着常乐离去的背影问道。

“你是问刚才那锦衣卫,还是问这小厮呢?”人走了,李恪的脸瞬间便严肃了起来。

“刚才那人末将听说过,是神侯府的一个什么官儿,末将问的是他绑来的那小厮。”那副将说道。

“你还有脸问,这人是人家在国子监里抓住的,是从国子监后门混进去的。”

“什么?”那副将听了李恪的话,一愣,这样的话,岂不是......

“把人带过来,本王要亲自审问。”李恪吩咐了一声之后,转身朝着临时驻扎在国子监的军帐中走去。

因为春闱考试进行整整三天,而玄甲军也必须在国子监外坚守三天,因此,国子监外面,立了不少军帐,供将士们晚上轮班休息。

那副抱拳应声,连忙朝着被看押的那小厮走了过去。

副将带着被捆的严实的小厮进了李恪的军帐,一把将小厮推到了地上,随后伸手将小厮嘴里堵着的抹布拿了出来。

“将军饶命啊,将军饶命,小的知错了。”那小厮跪在地上,一个劲的给坐在上方的李恪磕头。

“知错?本王问你,你是如何能从国子监的后门进入国子监的,本王可是在后门派遣了玄甲军驻守,还有,你混入国子监,想做什么?”李恪看着跪在下方的小厮问道。

“将军...这....小的......”那小厮唯唯诺诺的,就是不肯说他进国子监为了什么,只是一个劲的认错,求饶。

“看来你是不打算配合本王了。”李恪神色一凛:“拖出去先打上五十军棍,看看他的嘴硬,还是这军棍硬。”

“是!”副将拱手应声,上前一步将那小厮拽起来就往军帐外面拖。

“将军,饶命!将军。”那小厮一听到五十军棍,整个身子都摊到在了地上,如同一堆烂泥一样,拖都拖不动。

这军棍和板子是有差别的,像这小厮的体格,五十军棍下来,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两说。

“不想挨军棍你就老老实实回答将军的话,哭哭唧唧的有个毛用。”那副将一脚将那小厮踹开,一脸烦躁的对着那小厮说道:“还不赶紧说。”

这副将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这小厮磨磨唧唧的不肯说还一直哭喊着饶命,让人听的也是心里一阵烦躁。

“你以为你不说,本王就查探不到了吗?国子监的后门往多了说,玄甲军不过二十余人,只要本王将那二十余人都叫过来询问一番,总会有蛛丝马迹的,而且,本王猜想,你这么容易就能进入国子监,恐怕这玄甲军里,也有你认识的人吧。”李恪笑道:“等本王查出这人是谁,到时候倒霉的可就不是你自己了,两条人命,本王还是做的了主的。”

本来心中便已经害怕不已的小厮听到李恪的这话,心里防线瞬间就崩溃了。

都怪自己一时糊涂,闯什么春闱场,现在真是脚后跟都悔青了。

“将军,小的冒险闯国子监,其实就是小的的弟弟,正在参加春闱考试......小的想着.......偷偷的在外面看看......”那小厮跪伏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

“哦?是吗?那你又是如何进入国子监的呢?玄甲军中,是否有你认识的人?”

“小的的堂兄正是玄甲军中的军士......堂兄经不住小的苦苦哀求,这才偷偷的将小的放进国子监去的,还望将军恕罪,这所有的事情,都是小的闹腾出来的,小的求将军放过堂兄。”说着,那小厮跪在地上开始给李恪磕头。

“笑话,玄甲军乃是陛下亲军,出了如此不守军纪之人怎可放过,既然当初你那堂兄决定帮你,那他就应该知道破坏军纪的下场。”站在那小厮身后的副将说道,随后对着李恪拱手抱拳:“将军,末将请求亲自带人去国子监后门将人捉拿归案,以正军规。”

“去吧。”李恪点点头。

“将军!”那小厮想要上前抱住副将的腿,结果被副将一脚给踹了回来。

“老老实实的在这呆着吧你。”副将对着小厮啐了一口,这才转身离开军帐。

副将离开之后,李恪从座位上起身走到哪小厮身前,看着那小厮,神色淡然的说道:“说说吧,谁让你来的。”

“将军,小的......”

“那群人还真是贼心不死啊,李元景的下场他们也应该看到了,李元景封地荆州,天高皇帝远,都落得那般下场,你觉得你们比的过李元景吗?”李恪垂着眼眸说道。

“李元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殿下与李元景是不同的!”那小厮一改刚才的怂包样子,目光直直的看着李恪:“殿下您出身尊贵,难不成就一辈子想窝囊在这吴王的位子上吗,依属下看,那李承乾的才能根本比不殿下您,殿下文武兼备,哪一点比李承乾差了?那李承乾,不过是因为嫡出罢了,大人说了,若是殿下不能下决心,那大人就会替殿下出手了!”

“他敢!”李恪厉喝道:“本王到现在没有去管你们,那是因为看在你们对我母妃和对我外公忠心的份上,你们不要逼我。”

说到此处,李恪额头上的青筋隐隐爆出。

大唐好不容易才有了这番局面,若是自己去破坏,那就是千古罪人!

从小杨淑妃就教导李恪,不要去争,她希望李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太平王爷,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一辈子,大隋朝已经没了,都已经是过去了,这一点,杨淑妃看的比谁都清楚明白,虽说前隋的势力一直在联系着她,但是她能做的,便是极力的稳住他们。

第三百零一章:离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到了家长里短的年纪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有福之家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与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四十一章:房遗爱偷腥论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将薛仁贵第四百八十七章:召见进宫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四百六十九章:请孙思邈第一百零七章:命案现场第三十章:手滑第五百九十五章:谈判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善后第三十三章:逼近真相第四百五十六章:外来的和尚第五百六十九章:明察暗访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夫妻同心第九百六十七章:活字第四百零四章:书院用膳第二百二十七章:钱财乃身外之物第二百二十章:医馆临时工第三百零一章:有意思第六百四十三章:换成钱财第五百八十四章:冯家的人第五百四十一章:造船第一百四十二章:几家欢喜几家愁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时间紧迫第二百六十八章:秦玉心的行动第九百五十三章:树大不怕风的书院第二百二十章:皇子的落马第一百二十章:论道第三百零七章:论成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仁至义尽第五十二章:棋高一招第三十七章:掐算个好日子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约定第五百一是一章:时间紧张第八百四十五章:不舍第二十一章:马周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婚事提前第三百六十四章:再见泉男生第一百二十二章:李君羡外任第二百一十九章:不亏是老李家的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担忧第六百二十九章:谁都代替不了第二百一十九章:不亏是老李家的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位置越高,私心越大第七十八章:钱堆进宫第三百五十五章:添把火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长安的奏折第三百六十七章:公主聪慧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无官一身轻第三十章:李泰的分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收权第八十二章:带着晋阳看房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推入深渊第六十七章:溜虎遇恶犬第八百五十九章:明里暗里第二百二十一章:回忆杀第四百九十六章:风云骤聚第三十七章:觐见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罪名第二十二章:兵部第五百六十四章:前往泉州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特长生的由来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清算第五百二十二章:大明宫!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杀人灭口第一百四十三章:习俗第七十五章:行动第四百九十章:刘叔镇场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尘埃落定第九十二章:谁算计了谁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等待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娘家第一百九十六章:回程第五百八十章:手段第五十六章:秦岭事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后门,关系网第三百五十八章:新的任务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见的改变第四百四十三章:不松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提王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太后有请第六百一十四章:杨福、成勇第二百三十八章:东山县,安乐窝第五百零三章:处理第三百四十九章:大势成第二十九章: 玄明德与李承乾第一百六十章:锦衣卫上街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收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顾全大局第五百二十二章:大明宫!第六十九章:窦逵的来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永辉第六百章:刘仁愿回营第三百零一章:有意思第五十四章:赵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