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单纯’的李承乾

“你还真是记仇。”李承乾无奈苦笑。

“记仇是因为我没有力量去扳倒一个屹立上百年的大家族,没有那个力量去彻底铲除他,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蚕食。”玄世璟说道:“我永远忘不了那天得知郑家派遣刺客在半路刺杀我娘的时候的那种心情,愤怒、不甘、无力,夹杂着一些悔恨,但是现在既然有了这个力量,我就不会让这种感觉再次出现在我心中,我的本意,不过是要保护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的人。”

玄世璟的话勾起了李承乾当年的回忆,他与李泰上还年幼的时候,他带着护卫一路护着李泰逃跑,不惜以自身为饵引开叛军,不就是为了保护弟弟吗?当时有过愤怒,有过害怕,但是唯一与玄世璟不同的是,他没有后悔过。

“也罢,你与郑王两大家族的事儿,怎么做,孤不过问,上头自有父皇来定夺,有父皇在,做事情也要有个度,莫要将自己搭进去。”李承乾嘱咐道。

“这个我自然晓得。”玄世璟说道。

李承乾与玄世璟坐了下来,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李治在岷州的事儿。

“听说稚奴在岷州做的不错啊。“李承乾说道:”不少人都夸他,原本岷州那穷山恶水的地方,如今被他治理的,还算是有模有样,说起来,稚奴也没有辜负父皇的苦心,今儿个在宫中见过他一面,果然啊,三年未见,再一见面,如同一夜之间长大了一般。”

李治是李承乾的幼弟,一母同胞,李治变得更加有才能了,李承乾也是欢喜的,前提是李承乾到现在还不知道李治在岷州做了什么事儿。

而在岷州布下暗桩盯着李治的事儿,也就只有玄世璟和李二陛下知道。

“神侯府的消息,最近吐谷浑也不是很安静,你就不担心?”玄世璟问道:“岷州边境与吐谷浑国境相接壤,若是吐谷浑想要进犯大唐,首选便是岷州,如今岷州在晋王殿下的治理下,百姓也算是有点儿好日子了,这正中了吐谷浑的下怀,毕竟再过三四个月,可就要进入冬天了。”

李承乾摇摇头:“不会,不过到时候吐谷浑进犯岷州,也与稚奴没什么关系了,刚刚出宫之前我见过父皇,父皇似乎有意将稚奴调回长安听用,可能稚奴要挪地方了吧,这次再换地方,父皇估计得封给他一个比较富饶的地方,谁知道是哪儿呢?总之父皇不会亏待了稚奴的。”

陛下要将李治调回长安,然后换地方?玄世璟诧异,差异过后不得不赞叹李二陛下的手段,如此一来,李治在岷州的三年,无异于白费。

这算是要给李治一个警告吗?

“小璟?怎么了?”李承乾见玄世璟坐在那里发呆,伸手在玄世璟面前晃了晃。

“哦,无碍。”玄世璟笑了笑:“若真是如此,那晋王殿下,心里可不好受吧。”

玄世璟话中藏话,只是李承乾不知道李治的事情,是听不出来的。

“也不尽然,虽然在岷州任职三年,一手治理好岷州,但是岷州的地形地貌就注定它只能成为大唐与吐谷浑之间的屏障,再发展也发展不到哪儿去,还不如往南方走走,比如山南道和淮南道,两道算是大唐比较富裕的地方了,起点高,稚奴也有发挥的余地。”

玄世璟面不改色,只是心中不住的对李承乾吐槽,若是李治再发挥发挥,你这太子的位子恐怕就的被他夺去了,就算夺不去,长安城也必定要生出一番事端,如今的李治可不似几年前那般无害了,为了一个武媚,玄世璟觉得李治什么事儿都能做出来。

得夸武媚厉害呢,还是贬低李治不成器恩?

皇室子弟有那个心思倒也能理解,只是李治有这个心思,完完全全因为武媚,或者说是被武媚逼的走到这条路上去的。

“世事无常,如同白云苍狗,往后的事,谁知道呢。”玄世璟应了一句。

“今天小璟说话很不一样啊。”李承乾直直的看着玄世璟:“小璟不会是知道了什么事儿吧?说说看。”

玄世璟摇摇头:“也没什么,就是听殿下说起晋王,我感慨良多,听说中秋节当天,陛下要下旨赐婚,将兕子尚与我了。”

“我当什么,原来是小璟你紧张了啊,也是,等了这么多年,到了现在终于到了合适的时候了,怎么,不高兴?”

“高兴是自然的,只是想想,兕子现在也不过十五岁而已。”

“这有什么,我母后十二岁嫁给我父皇,十五岁的时候我都出来了。”李承乾不屑道:“也不知你这些观念是哪儿来的。”

“所以这些年皇后娘娘身子一直不利索啊。”玄世璟说道。

“什么意思?”

“当年皇后娘娘生你的时候,本身年纪就小,身子未万全长成,怀胎生了你,坏了身子,肯定落下病根了,你与魏王之间相差的年岁也不多吧?”玄世璟说道。

“这......”李承乾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说:“真的?”

“好歹我也学医十年,骗你作甚。”玄世璟端起桌子上的茶水轻饮一口说道:“我倒是觉得,咱们大唐应该颁布一条法令,女子未满十六岁者,不能定亲。”玄世璟说道:“女子本身年纪小,生孩子风险太大,你是大唐太子,你可让东宫的属官在民间做个调查,或者结合户部的资料去看看,十六岁以下女子生孩子,有几成不夭折,有几成不是一尸两命,又有几成,孩子生下来便没了娘。”

玄世璟的话说的李承乾心惊胆战,他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调查,民间生子成活几何,他从不知道。

就算在现代,十六岁以下的女子生孩子都还有莫大的风险,更何况大唐了,无论是医学条件还是卫生条件,都没得比。

“我会让东宫的属官去查,尽快弄出一份详细的折子,呈奏给父皇。”李承乾说道。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让利第三百零五章:布置第五百五十一章:战争啊第八百三十二章:求稳第二百一十九章:见李恪第四百零二章:回庄子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乱的谋划第九百六十五章:殿试第四百六十四章:探听第五百五十九章:急行军第三百六十四章:再见泉男生第八百九十五章:降职第二百五十七章:男人嘛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偶遇来俊臣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一百六十四章:临危授命第四百八十二章:前隋遗臣第一千零六十四章:结识郑远富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第六百八十章:书房谈话第七章:药王孙思邈第四百六十二章:龙体欠安第二百一十四章:忽悠第一百五十六章:坑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老毛病了第四百四十四章:真假(上)第四百六十二章:百骑司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一章:一年之计在于春第四十一章:房遗爱偷腥论第一百九十章:关押张行成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改图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无此人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一千一百章:姜还是老的辣第二十四章:阳关第一百二十八章:做公益的想法第五百一十五章:达则兼济天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宴席第二百二十章:医馆临时工第一千零七十章:三管齐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十六王宅的外来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准备第三百七十一章:野心渐生第二百八十七章:甘露殿内(上)第九百六十四章:面圣第一千二百二十章:请客吃饭第四百八十六章:结束第五百二十八章:招供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不管事儿第四十七章:圈子第四百五十七章:郑家与郑安第三十九章:唐朝合伙人第二百七十九章:明德书院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节第四百七十一章:药第五百四十八章:形势第五百二十八章:招供第四百二十七章:抓住机会第七十二章:惩戒第三百七十一章:野心渐生第二百零二章:分头第二百二十一章:回忆杀第四章:游湖第七百九十二章:大麻烦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偷跑出去第九十五章:天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钱庄事宜第十四章:退敌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弊端初现第一千章:可怕的隐忍第一百四十一章:感业寺之行第八十八章:线索第一百八十章:战后第六十三章:熟人第五十九章:悔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弊端初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伤口缝合第一百五十七章:神侯府的机会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后宫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再次会面第三百一十一章:应对第三章:石城第九章:皮蛋攻略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定论第九百一十一章:迟来的正义从来不是正义第四百八十三章:洗三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不管事儿第三百八十章:彩头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恰巧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两封书信第四百六十五章:死心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分析帝:李二第一百零三章:程咬金的邀请第一百九十二章:再临山寨第十章:人才第七十六章:商队的行踪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临别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陛下驾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