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历史变了

李元兴这几天在采购,特别是珍珠这东西,大采购。从大唐拿来的倭人进贡的宝物竟然在现代不值不提,那么就多准备一些珍珠回去了。

这一次,柜爷没有考李元兴学到知识,倒是让李元兴轻松不少。

又是一个夜晚,李元兴借口自己出去走走,又到了自己穿越的那块山林地。这几天,林子里简单的搭了一个木板房,李元兴说这是要体验山林生活,净化心灵。

一觉醒来,自然是大唐的清晨。

和自己离开时在大唐就差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守卫在外的军士站在笔直。

“各位辛苦了!”李元兴问候了一句,却没有得到半点回应。只有黑炭哥过来说了一句:“当值之时不语,这是军规。”

李元兴真正是很喜欢这些大唐的军士们,他们坚韧,他们勇敢,他们无畏,他们忠诚。

转身回到帐篷内,从箱子里扯出一根长绳子穿在一起,足足一百串珍珠手链,这东西对于李元兴来说,二十元一条,一百条才两千元。人工养殖的珍珠不值钱,但大小均匀,颜色一致,作工倒也不错,就是颗粒小了些!

“拿着,分了!”李元兴根本就没有给任何一个发问或者拒绝的机会,直接将那绳子套在门外一个军士的脖子上,看着晃眼的宝贝珍珠,军士当场晕死过去了,他脑袋里已经计算不清这要换多少铜钱了。

“郎君,他没事!”老狼赶来只说了这五个字,就让人把晕倒的那家伙抬走了。

至于那用绳子串在一起的珍珠手链,老狼挂在自己脖子上。

有些话不用说,老狼是敢收李元兴的宝贝的,这帮人早就将命卖给了李元兴了。

黑炭哥看着那些珍珠半点都没有回过神来,一直到老狼乐呵呵当真准备回拿去分一分的时候,黑炭哥急了:“站住,给老子留下两个!”

“省省吧,别和军士去争!”李元兴拉住了黑炭哥,回到帐篷又是一串。这回依然还是长麻绳,不过穿的却是项链了,珍珠的大小也比给军士那些大,更加的圆润饱满。

当着黑炭哥尉迟恭的面解开,正好两个丫头一个端着水,一个捧着早餐托盘过来。

顺手抽出两条:“你们的!”

两个丫头吓坏了,这么重的赏不是她们能够想像的。

奴籍在大唐是没有地位的,就算打死了也就那回事了,谁听说过给奴籍的丫环赏这么重东西的。黑炭哥哈哈一笑:“你们两个有福了,等五郎给你们取个名字,以后也算有个出身!”

李元兴没听懂,他在柜爷那里学到的历史知识还没有到位。

两个丫头却是喜极而泣,连话都说不了。

黑炭哥丝毫也不客气的拿了三条项链塞进怀里,和李元兴一起吃过早饭,准备带着李元兴去巡视一下庄子。这庄子划给李元兴,有多大,有多少良田,多少劣田,李元兴都从来有看过。

在李元兴离开的那个晚上,这庄子其实来了一大批人,黑炭哥却没有去打扰李元兴。

“给郎君见礼!”一位老者冲着李元兴深深一躬,这可是把李元兴吓坏了,在现代生活的李元兴可不敢接受一位老人大礼,那怕他是街上的一个小混混。下了马赶紧伸手去扶:“老人家这可不敢当!”

“郎君仁义!”老人高呼一声,身后好几百人一起行礼,小孩子都跪伏在地上。

黑炭哥这才给李元兴介绍:“这庄子不住外人,在这里住的都是军属。都是能查清三代的,靠得住的。他们家里的娃子都在那边的大营当中,五郎不用担心有外人,那些不中看的东西别说内庄,就是外庄都靠近不了半步。”

李元兴家里也算农民,但二十一世纪的农民,特别是大城市周围的农民过得并不算苦。

早些年是不容易,但免农税,又可以进城打工,各家过得也不错。

可再看这些人,满脸的菜色,没有一个胖点的。虽然不敢说衣衫褴褛,却全是破衣,鞋子多是草鞋,有布鞋的不足五个人,而且全是破的不能再破的布鞋。

“郎君,这已经过夏,这四周多是荒地。某的意思是种上一季豆子,绝不让地荒着!”老人又开口了。

黑炭哥一介绍,还在发呆的李元兴知道这位是里正,也可以理解为村长。

再看了一眼这些过得穷苦的人,李元兴脸上不怎么好看,主要是心酸的成份多些。这些是庄客,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佃农。突然一下从一个农民变成小时候电视上满的那黄士仁,变成了地主老财,让李元兴有些接受不了。

看到李元兴不说话,里正又说了一次:“郎君不想种豆,那也可以种上些菜。”

“什么都不要种,这几天都住帐篷也不要建屋,先去把地平一平。容我想几天!”李元兴突然感觉室自己应该为这些人作些什么。

李元兴的话对于这些来说,就是最高的旨意,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发问,只是默默的接受着。里正再次深深一躬,表示接受了李元兴的安排。

他们这些人吃的口粮都给了半年的,是李二特别吩咐过的。

眼下吃喝不成问题,但是他们却也要考虑将来的生计。就是这样,面对李元兴要求他们什么都不作,也不要建屋的要求,所有人都没有一点怨言的接受了。

这样的表现让李元兴更加认为,自己应该为他们作点什么?

一匹快马飞奔而至,马上的人是程咬金。

见到李元兴后,程咬金一言不发。李元兴感觉肯定有事,也不说话翻身上马由黑炭哥拉着他的马飞速回到营中,李靖也在这里等待着了。看到李元兴回来后,低声说了一句话:“后天,圣人登基!”

“什么?后天?”李元兴惊呼一声。

“没有错,今天你就要进长安,明天入宫见太上皇,后天陪殿下祭祀天地!”

这不对呀,历史上明明是在八月份登基,而且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也证实了,李渊会把禅位放在八月。这一切似乎……

李元兴心中产生了一个既兴奋,又紧张的念头。

历史改变了!

第781节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666节 李元兴挖宝第101节 威武陌刀第320节 你想刺杀谁?第360节 辽东三黑!三第71节 天策上将第211节 秦王府的家臣仪式第377节 又要结婚了第124节 大唐秦王殿下第783节 天高皇帝远第623节 出云城第818节 柜爷贪财?第454节 史上最强大的新规第546节 免死金牌第260节 不作孤王第446节 守矿区的将军第662节 工潮第590节 聪明人的计谋第66节 现代的大唐vs突厥第561节 你读过三国吗?第196节 秦王庄的奇迹(四)第836节 攻心战术(上)第541节 耀州总动员第651节 长安城出大事了第751节 海盗?第129节 不死小强赵言德第542节 秦王空中堡垒第274节 先结婚后恋爱第54节 秦王府中那看不见的战争第193节 秦王庄的奇迹(二)第315节 惊天慌言第123节 韦挺怒斥第652节 海珍第576节 秦王出游第19节 暴露的危险第201节 秦王七妃第565节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第309节 赵州桥第369节 令女人们疯狂皮草第690节 海匪第287节 大唐初雪第757节 红红的喜字第533节 一篇文章第705节 皇宫订计(三)第828节 神兵天降(一)第791节 租地百年第292节 大阅兵(中)第879节 摩洛哥的财富第418节 小道消息第204节 又厚又黑第682城一条家宴第623节 出云城第322节 游侠儿的游戏第88节 罗艺造反第293节 大阅兵(下)第848节 戍军(上)第447节 招商令第559节 新一轮敛财大计第843节 世上最高赌注的麻将第90节 真投降、假投降第875节 垃圾厂第829节 神兵天降(三)第895节 这个世界没有高大全第71节 天策上将紧急通知第332节 王八拳第一式第39节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36节 狂热的大唐商人们(一)第306节 千金买马骨第442节 时间差,四倍!第49节 天价第894节 传承的使命第135节 李元兴的野心第629节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155节 半岛三国第861节 禄东赞第226节 残军第70节 大唐战略计划(四)第439节 秦岭深处第769节 春耕与战争第278节 秦王的生活第774节 长安棋赛第504节 一大批使节团到访第123节 韦挺怒斥第276节 媵妾第678节 这是任务?第337节 打仗一定要宣战吗?第245节 精兵强将第37节 狂热的大唐商人们(二)第845节 三种武器第21节 天赐的好机会第695节 杭州城!第846节 再巡边第901节 离开之前第279节 青霉素的五年计划第392节 板车,板车第380节 战黄河(二)第310节 大唐第一次国民大会第400节 女道雪晶第835节 整军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