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传道受业解惑的良师,国子监遍地都是,但志同道合的益友却难得,这不李小白将目标对准了罗通与上官仪,没准还有身份不明的颜老头。
尽管长安醉酒肆的利润多数用来分红了,但奈何各处花销太大,入不敷出,现如今王永安一大家子的到来,彻底榨干了李小白的家当,无奈之下请来了罗通与程处默两兄弟,商量对策。
“两位兄弟,王永安一家人如今有了安排住处,也有了维持生计的营生,书院也新开张,但弟弟我快要喝西北风了,还望救济一二啊!”
“哥哥欠你的,需要啥你说”自从罗成被禁,罗家上下都以罗通为首,此话倒也不假。
“对,俺爹也开口了,都是瓦岗老兄弟”程处默点头。
“缺粮食,缺先生!”
“粮食好说,我兄弟二人能帮衬些,这先生嘛!对读书一窍不通啊”
瞧着兄弟二人,再看看一旁两眼无神的王永安,都是棒槌,没有一个能帮的上忙的。
“马上就要入冬了,至今无雨雪,天气也不似往年寒冷,弟弟我问了司农寺,明年关中大旱已成定局,官府也在大量收购余粮以备不测,市面上的米粮日渐被买空,难!难!”
”兄弟多虑了,年初我们几家大力推广牛鼻环、曲辕犁和筒车,粮食都。。。”
“打住吧!你以为明年缺粮!不,是颗粒无收,后年也不好说!是大旱遇上蝗灾啊!弟弟我庄子上的粮仓都堆满了,可还是不放心。”
兄弟三人顿时心情落到了低谷,李老头和颜老头路过,看到无精打采的三人,凑上来问明了原因,哈哈大笑,李老头说道:
“庄主稍安,咱们庄子上下,是吃一年、备一年、留一年,足够三年之用!”
“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
“回庄主,老夫跟李老头听闻了明年灾情后,全庄上下没有卖出一粒粮食,再加上今年有三大农耕利器,比往年多收了七成,再加上鸡鸭蔬菜的收成都换成了糜子,省着些吃,撑到后年秋收,不成问题。若是再加上书院的自备粮,那就更有富余了”
“书院什么时候有自备粮了?”李小白知道书院这两月建了房舍,但没想到还有自备粮。李老头看着自家庄主疑惑的神情,说道:
“庄子上的老人早就发现天气不对劲了,自从庄主把造纸作坊划归书院,卖纸的收益大都换成了粮食,以供孩子们吃食。都说半大小子吃垮老子,这可不假,有了粮书院也就有了继续下去的底气。”
“新迁来的农户粮食收成如何?”
“收成不错,来年的口粮有了着落。另外按照庄主的吩咐,凡是有卖粮食的,都让书院和庄上的粮仓收购了,另外每家每户又放养了大量的鸡鸭,高粱秸秆也都做了储备。”
“李老头,庄子的人口多了,免不了摩擦,你这个大管家要时常去各家各户坐坐聊聊天,我看这样吧,后天咱们开个大会,听听乡民的心里话,唠唠家常,每户当家的都来!就在书院的校场上,既是村民大会,又是开学典礼,一起办了。”
“好,老奴这就下去办。”李老头和颜老头一起交头接耳的离开了。
“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就差你几个武先生了!书院的孩子们强身健体都靠你们了!”
“小小毛孩子,有什么可教授的!不去!”程处默近几个月一直在练习武艺,没有高手陪练,武技也没涨多少,心情有些郁闷。
“处默兄弟,有哥哥在,还怕武技不长进么!保证你打的痛快!”
程处默一听罗通要来,开心极了,找罗通切磋了几次,都因处默武技太差,被拒绝了,难得此良机,赶紧答应了下来。
“不求两位哥哥教授高深的武技,只求强身健体就好!”
“放心,想学还不想教呢。不过,我们两家庄子上的适龄孩童也有不少,有愿意来的,你也要一视同仁!”
“没问题,不过校舍不够,明年开春再来吧,既识字又管饭,也减轻了家里负担。”
兄弟三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各自散去,准备把好消息带回去,禀告自家老爷子。
想要把上官仪这位大才留下,安心教学,不费一番功夫,是不成的。让王永安和狗剩子备了一桌子酒菜,有请来颜老头作陪,今日势必要把他拿下。
“先生到来,李家庄蓬荜生辉,饭食简陋,还望先生莫怪!”
“庄主客气了!”上官仪整理仪容,见一圆桌放置在大厅中央,三把椅子环伺,甚是奇怪。
“寒舍简陋,只能以会食招待,请入座。”尽管唐朝初年已有了会食制,但主流还是分餐制。
“老者先请!”颜老头也不客气,颔首落座,上官仪端坐后略感不适,盘腿而坐。
李小白取来长安醉,又将酒缓缓倒入酒杯,上官仪只见酒体清澈不似浊酒,闻之清香而浓烈,咽喉不自觉的吞咽。
“久闻先生大才,敬您一杯!”
“先生屈就书院,再敬一杯!”
“先生高义,再敬一杯!”
“先生。。。”
“停,停,停!佳酿不是这么饮的,庄主有话直说便是”三杯长安醉入肚,胸中有些火辣
“上官先生因赌输而屈居教书匠,朝廷便准辞,料先生心中多有不平,晚辈是来解惑的!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先生何不在李家庄成就一番天地,令朝廷刮目相看?”
见上官仪沉思不语,再添一把火:
“再者,朝廷诸公皆是世家门阀权贵,又或萌荫入朝为官,先生若能脚踏实地,为朝廷科举培养贤才,岂不正合圣意?”
上官仪心想,对啊!圣上科举选材正是为了打破门阀垄断,让百姓有上升的希望。合圣意,顺民意,就算当十年教书匠又如何!十年后,而立之年,正是出仕之时。
“痛饮三杯长安醉,幸得李郎解心结。干!”
“干,今夜不醉不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上官仪想起筒车边上的法偈,问道: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颇有禅意,可是庄主所作?”
“正是,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菩提出自《金刚经》,佛祖释迦牟尼又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庄主以身化物,用佛偈告诫百姓善待水利设施筒车,颇有“大彻大悟”的觉悟!佩服之至!”
“既然先生少年时披剃为僧,研习佛家经典,而今出仕又再度隐居李家庄,我有另一偈,赠与先生!”
“某洗耳恭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听闻此话,上官仪如醍醐灌顶,世间万物皆从无中来,到无中去,朝堂之事亦是如此,不必在意一时半刻的沉浮。
“庄主大才!敬庄主!”颜老头见过之前的偈,只是觉得庄主颇有佛缘,今日听闻另一偈,不曾想庄主在佛法造诣上,已超越不少高僧。
“慢着,颜老头,老实交代·,你是何人?”早就发现颜老头不是普通平民百姓,对饮之后,大声喝道。
“老夫颜思鲁!”颜老头自知瞒不过,只能如是相告。
“原来是颜黄门后人,晚辈失礼失礼!”
颜思鲁或许大家没听过,但颜回总该听过吧,孔子的弟子,颜思鲁就是颜回的后代。另外颜思鲁是父亲颜之推,著作有《颜氏家训》,至今也是赫赫有名。
《颜氏家训》是中国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且内容丰富的家训,开“家训”之先河,在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方面给后人提供借鉴的同时为后人研究南北朝历史及语言文学提供参考。
“如今不过一缕亡魂尔。哎~”喝口闷酒,颜老头心情有些低落。
“学生不知先生身份,失礼了。先生为何辞官埋没乡野?”上官仪心境明达之后,又见身边的老头是颜思鲁,大惊失色。
“老夫历经北齐、大隋,至大唐任秦府记室参军,王朝更替,官场沉浮。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如归园田居,万幸哉!”
“既然已知老先生身份,还可愿意到书院任教?”
“愿往!”
见颜老头应答的果断,进而不如彻底把这俩大才拉入书院,颜老头诗书传家,一身才华,上官仪又是青年才俊,科班出身,趁热打铁说道:
“既然如此,颜老先生任书院掌院,掌管书院一切事务,上官先生任院监,监察一切事务,某不才任总务长,负责书院后勤事务,两位觉得如何?”
“可!”“可!”
“不知这院长,谁来坐?”
“先留着吧,十年后再看看!奥~对了,名誉院长是咱们的大唐皇后!也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您二位的聘书!”
“善,女子不宜抛头露面。”上官仪点后称是。
颜老头见聘书上并不是李小白狗爬的字,而是方正的印刷字迹,原来是雕版印刷。
“你小子是把院长留给圣上吧?!”颜老头果然一针见血,老贼!
“呵呵~~还有一件事要告知两位,我给书院的学子请了武先生,普通学子强身健体,愿走武将的学子,除了学习圣人言,还要研习武艺兵法,武先生暂时由罗通代任。”
“强身健体,研习武艺,老夫倒不反对,至于兵法,乃不传之秘,更是会招惹朝廷猜忌,不妥,大为不妥!”
“老先生教训的事,头几年并不开设兵法教授,书院只会搜集兵法典籍,由学生自习,若有名师客座,某会禀告圣上,核准之后,才会开设。”
“不错”
“另外有三件事,要与两位商量。其一,明年大旱又遇到蝗灾,书院要以稳为主,不过多接纳学生,以五百人为上,同时书院会在年前大量从南方购买米粮,以备不测;其二,明年书院在教授之余,要大力收纳流民,发展增收产业,保障后勤;其三,不拘一格选贤才,充实师资力量。”
“可。老夫还有些颜面,选贤达,老夫来办!”
“日常管理,因材施教,上官不才,愿尽力!”
“那先生们居所薪俸,我来办!”
无论是国子监,还是私塾,大唐崇尚的都是精英教育或者因材施教,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能太多,师生配比大约是一比十。
瞧这三人意犹未尽,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李小白设想中的是后世填鸭教育,只有如此才能扩大平民成才率,提高识字率,促进社会的发展。
接下来的几个月,颜老头看着李小白昼伏夜出,白日里督造书院建设,房屋清一色的砖瓦结构,桌椅用上好的木材,费尽心力;到了下午,又拜访各大世家,用一车一车的纸换取书籍,存放到藏书阁。颜老头瞧着藏书阁慢慢的堆满书籍,开始召集新聘用的先生,整理成册,准备刊印,前期教学课本不多,一共不到十本,但刊印的费用真是天文数字。
大唐初年,书籍刊印还停留在雕版印刷,也就是在木板上雕刻整页内容,而后印刷,可想而知想要刊印正本书籍,耗费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左思右想之下,坐上毛驴车,赶往房玄龄的府邸,准备着用活字印刷术换取朝廷对书院各方面的支持。
仆役将李小白引入书房,只见房相埋头案牍,不忍打扰,便站立在侧,耐心等候。约莫一刻钟之后,见房相起身,这才拱手道:
“小子见过房相!”
“你还没有官职在身,称呼房相不合适,唤一声房叔叔便好!所来何事?”
“见过房叔叔!小子专门来礼,不知房叔叔收不收?”
房相素来以清廉自居,对名声极为看重,瞧着李小白奸猾的模样,有些滑稽。
“此物千金难换,房叔叔请看!”李小白将怀中的印章递过去,上刻:李小白印。房相左思右想,上看下看,只是一枚再普通不过的印章,并无特殊之处,但瞧李小白不似开玩笑,却想不通其中的缘由。
于是又取出四枚较小的印章,各有一个字,组合起来也是“李小白印”,房相似乎抓住了什么,但偏偏又想不明白。
李小白见房相上下其手,玩的不亦乐乎,并不急于解密,眼见房相额头细汗,再不解释,恐怕就要挨打了。
“所谓术业有专攻,房叔叔不知其中的奥秘,可以理解。小子想用其中的奥秘,换取朝廷许可书院刊印书籍的许可。”
只见房相如拨云见日,眉头不再紧锁,转瞬间就明白了印章的用途,雕版之所以无法大规模刊印,原因就在于雕刻整版耗时耗力,如今有了活字印刷,确实方便了不少,对朝廷、对天下读书人绝对是天大的利好。
“此法关系重大,需慎之又慎!”
“不错。此法想要保密,恐怕不易,但凡有心之人,必能得到,还望房相尽快定夺。”
“你跟老夫一起觐见陛下,由陛下定夺!”
几个月以来,长孙皇后师父总想招李小白做太子李承乾伴读,百般推脱,而如今要入皇宫,那是万万不能的。
“要不房叔叔自己去?”
“圣上又不会责罚于你,怕甚?”
“额~~~好吧!”
李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李小白的师父:长孙皇后。说起长孙皇后,那可不是一般人,十三岁嫁给了李二,历经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她的几个儿子女儿更是不一般,造反的造反,改嫁的改嫁,都厉害着呢!如今眼看着要羊入虎口,可不令人畏惧么!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能写出这般活泼浪漫诗,此时的长孙二十五六,仍旧美艳动人,就连李二也赞叹不已。李小白细细读来,夫妻二人果然是真爱。
长孙皇后虽然不主动出面干涉朝政,但她对于贤良却一直看重。唐太宗是一个性情中人,手下谏臣众多,比如魏征,尽管太宗善于调整心态,听取意见,但难免有被冲撞的时候。盛怒之下,也会出现过失。这个时候,身为妻子的长孙皇后就会发挥她的柔性力量,安抚丈夫,护佑贤良。
最著名莫过于“朝服进谏”。一次李世民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妻子说:“我以后找机会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李世民回答说:“魏征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长孙皇后面对盛怒中的丈夫。既没有顺水推舟出言煽动,也没有唯唯诺诺,默不敢言。她做了一个奇特的举动,暂时不理会丈夫,退到里间,换上了正式的朝服。然后走到丈夫面前表示祝贺。李世民十分惊奇,询问妻子的用意。长孙皇后则笑着答道:“我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我怎能不祝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之后更加重视魏征。
种种迹象表明,长孙皇后的政治手腕,丝毫不输给她的丈夫李二,也不知道拜长孙为师,是福是祸,且行且珍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