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妖言惑众

余额不足

承庆殿内。

杜睿指着铺在地上的地图说:“圣上可着人带着船只从泉州出发,经澎湖,夷州到麻逸,然后就可以到达这里了。”

杜睿指着地图上那个大岛说:“臣根据古籍记载推测这个大岛应当是存在的,便估且叫它澳洲,如今岛上也有原住民,只是臣推测,这里与世隔绝,这里的原住民应当如同华夏先民一般,还处在愚昧无知的时候,也就是说这片土地还是无主之地。面积应当和我大唐相差无几,臣曾在一部古书上看到过一些关于这个大岛的记载,据称上面的金银铜铁矿藏十分丰富,就算是也比我大唐,也多了好几倍。”

杜睿的最后一句话是有意引导众人,现在大唐刚刚经历了北伐大胜,俨然具备了开启一段盛世的条件,但是这也让这时的人眼光多了几分局限性,整日里只想着中原的锦绣江山,对于外界的一切,有些本能的排斥,于是他也只能利诱,让朝堂上的众臣先动心。变向的刺激人们心中的扩张欲望。的确后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国之一,金铁矿藏量居于世界前几位。

杜睿看了看众人的反应,接着说道:“船队可以在哪里驻扎几天,到上面查看一下,看书中记载是否有所失误。不过书中记载那里人十分野蛮,且言语不通,最好随行带上一队护卫,以防不测。然后再经过这里的群岛(新西兰)。然后到达大海对面,诸位也看到了,这里(美洲大陆)的土地几乎是我们大唐的十倍,和澳洲一样也生活着少量的土著人,同样矿藏更多,同样也是无主之地。”

这句话说完,太宗以及满朝文武的眼睛都冒起绿光,这若大的地盘是无主之地,他们都不敢想像了。

“对于这里是否真实存在,臣也是听那个大食商人所说,他说他曾经遇到过一个英吉利国的商人,那个商人的父祖便曾经到过那里,而且那里生长着一些植物,足可以解决我朝的粮食问题,使仓禀充盈,大唐将不再受荒年之苦。”

说着杜睿将事先画好的红薯、花生、土豆、玉米外形图,都拿了出来,然后说道:“这叫红薯,春育苗,秋收获,适宜旱地种植,味甜,耐饥,一亩旱地可收获一千多斤甚至几千斤。这叫土豆,也可当作粮食,还可以做菜,生长期要短一点,产量略比红薯低,也是旱地种植,但要时常浇灌,可极其耐寒。这叫玉米,产量又要低上一等,也是耐寒植物,也适宜旱地种植。这叫花生,又叫长生果,产量并不比水稻少多少,关健它营养,多吃了可以让人多活一两年不成问题的。”

杜睿说后面一句话是为了打动众人,至于会不会让人多活一两年那是无从考证,不过如今这些听众,一个个都是大富之人,但凡此类人,对于养生之道都格外的在乎,毕竟能多活一两年也就意味着,便可以多享受荣华富贵,便是太宗也是如此,虽然每日大朝,众臣全都要高呼万岁,但是哪里又真的有人能活到万岁呢?听着杜睿的这番话,众人不禁产生了悠然的向往。

“方才臣所说的这几种植物或者叫粮食,全都适宜在旱地生长,甚至丘陵地带也有很高收入。只是此一行有数万之遥,中途有时候几天都没有岛屿可供停泊。特别是这茫茫大海,飓风经常刮起,浪头达几丈高,的确很危险。但是如果当真完成此行,验证了书中记载,和那个大食商人所说是真的话,不但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同时收获也会不菲。据说那里盛产香料,肉桂、丁香、豆蔻、胡椒到处都是,当地土著人拿它们来当柴火烧。”

众人闻言,心中不禁生起了无限的向往,当然有人向往,自然也有人骚之以鼻。

“圣上他日若要派人远行,当切记,此行航行遥远,船员容易生船死病,务必要多带柑橘,每天让船员食用几个。臣还查阅古书,参考了历代船只的设计,设计了一种新帆船,到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说着杜睿又拿出了几张草图,这是他参考记忆里近代西方先进的帆船画出的。帆装方面和后世中国航运业最发达的明代宝船类似。只是加上了尾桅的中横帆及上横帆,在前桅中帆和主桅中帆上有2或3排缩帆索,并在后桅中帆和前桅主横帆以及主桅主横帆上有一两排缩帆索。中桅帆的头部更像方形,也就是加宽了,而且帆之高度比主横帆更大。艏斜帆桁从艏斜杠伸出,终止于新的最前三角帆的下前角索桁外缘。他还画了一组绞车圆筒,遇到坏天气,舵柄被通向绞车圆筒的滑车组所控制,绞车可通过后甲板上的舵轮来旋转。

众臣纷纷围了上来,只是他们虽然也曾行军打仗,却只是在陆地上,根本就看不懂这样设计的妙用,只是这却一点儿不妨碍他们心中的惊讶,纷纷望着杜睿发愣,倒不是在怀疑杜睿这样设计是否真的有用,而是在想难道这个少年真是天上文奎星下凡,不然怎能懂得这么多。

杜睿等众人将他所说消化了一阵之后,接着说道:“圣上!大海无边,况且此行更是艰难险阻无数,便是与臣编纂的《西游记》当中描述的三藏法师师徒取经相比,也不遑多让,臣请圣上,若是没有完全准备,切不可行!”

太宗闻言点点头,道:“此事却是事关重大,尚需缓缓而行!不过若是当真成功的话,所行之人恐怕便要名垂千古了!”

杜睿闻言不禁心中暗笑,原本的历史上,完成了环球旅行的麦哲伦,和发现了美洲大陆的哥伦布,可不就是真的名垂千古了吗。

杜睿将原本对折着的地图完全打开了,又说道:“臣据那个大食商人所讲,便汇制了一幅这个世界的地图。”

他指着地图说:“这里便是欧洲,那些小国家极其羡慕我们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他们甚至愿意用等重的黄金来换,此等贸易其实在汉末已经有过开展的先例了。”

这句话出再次引起轰动,什么危险,滚他娘的,一船瓷器值多少钱?即使是百船瓷器回来一船也发达了。

杜睿看到众臣眼里狂热的表情,想起了马克思一段著名的话,有了双倍的利润,那些资本家就会不惜一切,挺而走险。而这正是他需要的。他又在地图上画了一道航线,从泉州出发,奔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南美洲西岸到南美洲南端、阿根廷、巴西、法国再到非洲西岸、好望角再到索马里。当然杜睿不可能叫他们开挖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虽然这和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工程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可远在异国人乡,那有这么多少人力物力?

“圣上可还记得臣先前曾说过,这个世界是一个大大的圆球。”

太宗闻言,点点头,满朝文武可是第一次听到,不禁一阵惊呼,这大地如何能是一个圆球?

杜睿也不解释,说道:“事实胜于雄辨,如果这条航线能走完,便证明臣的猜测是对的,如果走不完,则证明臣对圣上说的是错的。”

杜睿的话音刚落,权万纪就忍不住跳了出来,大声呵斥道:“一派胡言!妖言惑众!臣请圣上治杜睿妄言欺君之罪!”

第64章 议征天竺第五十九章第54章 后宫之主第49章 魏王李泰第29章 群氓第四十九章第十八章第42章 父与子第80章 朱门酒肉臭第七十四章第10章 第一桶金第48章 捷报频传第二十二章第40章 亚历山大港第7章 西方攻略第62章 此身许国难许卿第54章 信仰第六十七章第72章 兵临城下第64章 诺真水之战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二十一章第45章 多事之秋第28章 布局第七十八章第45章 世家之道第8章 奢侈品消费税第59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42章 战战兢兢第81章 杜府十二钗第六十七章第47章 兵进吐蕃第4章 留书第58章 灭其国第十八章第66章 的黎波利城下第29章 陈三事第59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71章 暗战第21章 君子之道第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59章 欲正人先正己第51章 资治通鉴第66章 玉枕第66章 玉枕第34章 玛雅奸第71章 大决战(下)第52章 鞠智盛第47章 丕平第14章 南下第35章 离乱人,富贵狗第24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第46章 炎炎夏日第11章 皇后出宫第二十一章第42章 战战兢兢第十一章第1章 重生第七十七章第57章 大唐之怒第69章 二世祖第31章 突袭第55章 内华夏而外夷狄第十四章第59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22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44章 平息第20章 松赞老布第五十二章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67章 偷袭班加西第69章 何所求?第77章 阴损第60章 媚娘心思第2章 洗牌(下)第42章 自不量力第53章 绘图凌烟阁第56章 兵权第56章 兵权第十六章第77章 收得佳徒第1章 洗牌(上)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国第三十八章第5章 离情别绪第三章第71章 暗战第4章 留书第39章 骑兵出击第15章 完结第34章 全功第63章 再生事端第37章 新澳洲第64章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第70章 大决战(上)第27章 绥州战事第七十八章第40章 宴会第87章 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