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三年末,出征的各路大军都相继传来捷报,天竺道的大军已经将各天竺国攻灭,尽俘其王,韩威送回来的奏报中称,这是他所经历过最好打的战事,也见证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迹”:天竺的军队在我大军火炮或者手雷爆炸声响起来的时候,几乎都是一哄而散,争先逃命的,有几城所有的守军在我火炮攻城时候,全部都抱着头趴在地上,不敢动弹,直到我大军登城了,也没有人敢起来,尽被我大军俘虏;有一位天竺王被俘时候,身边竟然没有一名卫兵,都跑光了…
这些征战中遇到的佚事都成为了笑谈,也成了军中将士吹牛的资本。
战事进展顺利,大量的天竺贵族及倒霉的各天竺王都被我大军俘虏,这些被俘的天竺王及各天竺国内的贵族,正在押解往长安而来。
诸诏的蛮人们在苏定芳所领的大军打击下,连续的惨败,在苏定芳铁腕的政策下,大量被俘的蛮人贵族及头人们被杀,抵抗的军士在被俘后被坑杀,血腥的杀戮彻底摧毁了蛮人的斗志,剩余的那些蛮人头人们相继投降,苏定芳所领的大军已经攻占了大和城,正准备攻击还在最后顽抗的南诏残部。
安南道的大军也已经将真腊攻灭,俘其王,真腊附近的隋和罗、隋罗钵底、罗刹等大小国迫于我大唐的压力,惧我大军临其境,国人遭戮,其王带着大部国内的大臣,来到李道宗所领的安南道行军部,递交奏本,通过我出征的大军将领向大唐皇帝表示,愿内附归唐,并表示可以为我大军继续的征战提供粮草等物资的供给,其国内军队愿听从于大唐主将的指挥。
各地的战报雪片般飞往长安,都是大捷的消息。我几路大军战事进展都如此的顺利,这也让卧病在床的李世民心情大悦,身上的病症竟然好了很多,在两个多月未临朝得事后,再次亲自主持朝事,得意洋洋地向大臣们通报了这些战果,并宣布大赦天下,同时对各领军的将领发布奖赏的命令,并令大军继续征战,将那一块地方上所有的反抗力量消灭。
接着,李世民综合战报上所报告的情况,在李业诩等人的提议下,与群臣们朝议后,于贞观二十四年初下发诏令,在南方所攻占之地上设立安南大都护府,其辖地为原天竺各国、诸诏蛮人地、林邑、真腊、罗刹等原交州西、南方向地,治所设在波未城,将波未城改为南州,在南州筑城驻军守卫,以李道宗领安南大都护职,执失思力、梁建方为副大都护,下辖安南、大理、文单、络伽、中南、南州、爱州等七个都督府,八十九州,四百七十个县,暂以一些领军将领任都督职,以一些归降的当地官员任刺史、令职,并加紧调遣官员,往这些新占的地方而去,配合我大军,恢复当地的秩序和生产,安抚百姓。
南方大部地带都纳入大唐治下,但因这些原本大唐疆域之外的南方地势过大,还有诸多地方还未被我大唐军队攻占,李道宗等诸将继续率领大唐军队在进行未了的战事。
因滇池道行军部下所负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战事告一段落,滇池道行军大总管苏定芳上表请求回长安为李靖守孝,李世民也允其回京,将其所领军的事务交由梁建方执掌。
随即兵部尚书李业诩奉皇帝诏令发兵军令,在岭南道及安南大都护府内组建大唐的第十五、十六、十七卫军,分别以李道彦、梁建方及执失思力兼领大将军。
贞观二十五年初,南方的战事基本结束,在此次征战中,我大唐军队强大的战力发挥到了极致,所向披靡,没有遭遇到一次败仗,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大唐军队的威名在这片大陆上进一步传播,大唐军队行进到处,当地官员和守将基本都选择了投降,一些较远地方的酋长或者王都送来请求内附的奏表,李世民也一一批复同意,在这些我军队还暂时无法抵达的地方设置羁縻府州,依然由当地人治理。
战事平息一段时间后,一部大唐军队在契苾何力率领下北归回长安,在岭南道组建的大唐第十五卫军开进安南大都府境内,以军队轮换的方式加强安南大都护府境内的军事力量,一些战略要力都留驻有军队,并修筑城池守卫。
按目前的状况来看,安南大都护治下的地域成为大唐几个大都护府内最大的,大量的州县设立起来,大批的汉人官员到任及汉家百姓移民到南方,这些举措大大地加强安南大都护府治内汉人的力量,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慢慢地稳定了被占之地的治安情况,虽然不时有规模不定的叛乱发生,但很快就平息了。
因为安南大都护境内常年气温偏高,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水稻的种植进一进推广,所驻的军队也开始逐步实施军事屯田。
自贞观三年李靖率部开始反击突厥的入侵,经过二十许年的征战,那些原本盘居在大唐周边的敌对势力逐步被瓦解和消灭,大量的领土被置于大唐的实际统治下,大唐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放眼我大唐周边,已经没有多少地方不臣属我大唐治下,朝臣们在贞观二十五年新年朝会上,以“天下已经归唐”这样的话来形容现在的局势,只是兵部尚书李业诩批驳了这一诊断,说天下还有许多地方还未臣服于多唐治下,以“天下归唐”来形容目前的情况,还为时过早。
话虽然如此说,但朝臣们都知道,如今我大唐疆域的面积已经是非常的大了,东西和南北之长都有万余里之遥,即使以骑马行之,从东到西,或者从北到南,一年都不一定能抵达,这绝对是前无古人之举。
也是在这一年,由太子李承乾主持的赋税改革正式启动,皇家、世家、官绅皆需纳税,百姓的赋税下调,因交税比例并不高,世家在经过一阵徒劳的抗争后,也都只得接受下来。
科举制度在多年的施行后,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大量的官学办起来,因官学收费低廉,寒门子弟基本都可以入学,这也使得民间识字人口大幅地增长,一批饱学之士有机会通过科举被朝廷选拔,“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许多读书人相互激励的话语。
只是到了这年,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
贞观二十五年三月后,李世民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已经无法起身,长孙皇后也整日服侍在身边,寸步不离,为李世民端水送药,太子李承乾也日夜守护在李世民前面,责令太医署的太医们一定要医治好皇帝的病。孙思邈也多次被召进宫,只是李世民已经病入膏肓,太医们束手无策,孙思邈也是一筹莫展。
在拖延了两个月后,李世民病情急剧恶化,五月十九日,这位打造了强盛大唐帝国的一代名君在避暑地翠微宫含风殿去逝,享受五十三岁。
因李世民在位的这二十五年,大唐国力空前的强大,人口大幅度地增长,农业、商业迅速发展,国库殷实,百姓富足,对外战争无往不胜,四夷臣服,被一些好学之士冠之以贞“贞观盛世,”并称之贞观盛世比之汉时候的“文景之治,”不知要强上几倍。
李世民在临终前拟遗诏,以国事托付李世绩和李业诩,令其辅佐太子李承乾,以李世绩为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以李业诩为兵部尚书兼领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太傅,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为侍中,检校刑部尚书高季甫为中书令,张行成为兼侍中。
李世民驾崩七日后,太子率群臣护送着李世民的灵柩返回长安。
贞观二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百官聚集在太极殿内,朝廷正式发布了李世民的丧告,李世绩当着百官的面宣读了李世民的遗诏,太子李承乾即位,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平常细务,委之有司。
李世民病逝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举国皆哀,大量的官宦和百姓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后,都忍不住痛哭失声。
对老百姓而言,能给他们带来安乐生活的皇帝,那就是好皇帝,好皇帝死了,自是感觉到悲痛的,他们唯一担心的是,继位皇帝会不会延续贞观遗风。
六月初一,李承乾在太极宫正式继位,成为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并宣布大赦天下,罢诸地兵事。
李承乾即位后,立长子李象为太子,以李绩为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太师,兼检校中书令;李业诩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兼领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太傅;于志宁为侍中,兼太子少师,高季甫为中书令,兼太子少保,张行成为兼侍中并领太子少傅职,高士廉子高履行为户部尚书并守礼部尚书职,召回李道宗任礼部尚书职,侯君集也被复起,领检校刑部尚书职,军器监大匠阎立德为工部尚书,宇文节为黄门侍郎,柳奭为中书侍郎,参预朝政,苏定芳为大唐军事学院祭酒,阎立本为军器监大匠。
李世绩因避李世民的讳,在李世民去逝后,改名为李绩。
一大通的官员任命下来,诸部的主官都已经到位。虽然李世民在去逝给大唐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但因有众官员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地行使着他们的使命,大唐的国家机器还是照样在有序地运转着。
八月底,在停灵三个月后,李世民正式下葬于昭陵,谥号文武大圣,庙号太宗,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归附的胡将请求自杀殉葬,李承乾以李世民遗诏示,不允,只是命人刻这些归附的胡将雕像,列于昭陵北司马门两侧!
李世民去逝后,晋州发生地震,死五千人,长安自五月开始后,持续了三个月的连绵阴雨,直到李世民下葬后,天才放晴!
大地为之震动,山河呜咽!
长孙皇后因李世民的去逝,饱受打击,身体日渐差,并拒绝服药,也终于在同一年的十一月于立政殿去逝,刚刚即位的李承乾再次大赦天下,将其母亲封谥号为“文德皇后”,与李世民一道葬于昭陵。
第二年,李承乾发布诏令,改年号为永贞,以示永续贞观之道之意。
南方诸军在因李世民去逝罢兵事一年后,继续扫荡那些反叛的部落,灭骠国、弥国、直塘、罗谷哥等国,并将其国王掠回长安,李承乾下诏,在新置地上设立州县,派官员治理,中南半岛大部地方都归于大唐治下。
同年,兵部发布了多部由尚书李业诩制定的军中制度,包括武将的任职,解职,轮换及征兵,战时动员,退役,后勤保障,武器研制,装备军队等等一系列的条例,因这些制度的施行,大唐军队进一步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军中将领
不得干涉地方事务,地方官员不得插手军务,使得军政得到分离,皇帝通过兵部更有效地掌管军队。
李业诩的儿子李征和李衡也进入大唐军事学院学习。
永贞二年,因遭到阿拉伯大食的攻击,波斯王子俾路斯来到长安,请求内附,希望得到强盛的大唐的保护。
李承乾接受了俾路斯内附的请示,下诏在原波斯地设置波斯大都督府,归于安西大都护府治下,以时任特卫将军的席君卖为波斯抚慰使,并领波斯都督府大都督职,率军队两万五千人,进入波斯境内,以抗大食人的入侵,大食人迫于大唐军队的介入,暂时不敢东进,往西撤退。
永贞三年初,时任安东大都督府大都督的薛仁贵奉命出征平定东北方向契丹、靺鞨、室韦人的叛乱,五万大唐军队所向披靡,契丹、靺鞨、室韦先后臣服,第二年,李承乾下发诏令,在其是设置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归于安东大都护府治下,我大军进驻所有新置的都督府,重要官员皆由我汉人及归降的胡人一道担任。
永贞四年,轻便宜带的迫击炮在军器监试制出来,继尔开始大规模组装部队。
永贞五年,李承乾在李业诩的提议下,行大唐纪年,以武德元年为大唐纪元元年,年初,在南方主事的吴王李恪被召回京,任尚书右仆射职。
同年,因在贞观时期设置的一些大都护府境内已经安定,李承乾下诏,除安西、安北、西宁大都护府,改设其地为安西道、安北道、西宁道。
大唐纪元四十年,永贞六年,从大唐军事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军中的李业诩的儿子李征,李衡,跟随时任特卫大将军的裴行俭,率军进驻安西境内,与侵犯我边境的大食军队交战,大食军队大败而逃,裴行俭与李征等将领率大军尾随追进。
李承乾下诏,组建汉西道行军部,以裴行俭任汉西道行军大总管,率大军五万,攻击犯边的大食军队。
这一年,军器监研制的第一支遂发火枪问世,即开始大量生产,第二年,开始组装于军队中,大唐军中每个近卫师中多了个火枪营的编制,李业诩的几个儿子也到军器监任职。
大唐纪元四十一年,永贞七年,汉西道行军部送来战报,大败大食军队,李承乾下诏,在被占领的大食部分领地设置大食都督府,并派大军驻扎。
同一年,大唐水师战舰在水师统帅郑仁泰、副统帅刘仁轨的率领下,进驻愿意内附流求,并在下半年攻占了常掠我渔民的吕宋地。
继尔以吕宋为基地,水师战船继续南下,往婆利、婆露、陵诃一带进军。
大唐纪元四十二年,永贞八年,规模宏大的大明宫建成,所有皇室成员都搬至大明宫,大明宫气势宏伟,被喻为“万宫之首”,几疑不似人间。
大唐纪元四十三年,永贞九年,李承乾下发诏令,组建大食道行军部,以对付大食阿拉伯人不断袭扰,以裴行俭为大食道行军大总管,席君卖为副大总管,特卫中郎将李征、李衡,及苏定芳的儿子左卫将军苏庆节,右卫将军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为分总管,举大军十五万,伐大食。
同年,大食道的大军与大食哈里发阿里亲领的大军四十万在布哈拉西南方向遭遇,李征与李衡各率一万骑兵,从侧翼突击阿拉伯军队,火枪与手雷的连续攻击,再加上骑兵的连续冲击,阿拉伯军队迅速溃乱,裴行俭和席君卖率大军趁势攻击,正面的阿拉伯军队不能支,阿里率部溃逃,此战斩杀阿拉伯人五万余,我大食道的大军继续追击。
大唐纪元四十四年,永贞十年,大唐远征军包围大食国都大马士革,五天后,大马士革被我远征军攻占,阿里率残部投降。
在得到战报后,李承乾下诏,在所占之地上设置汉西大都护府,治所在大马士革,原先的大食都督府归于汉西大都护府治下,以裴行俭为大都护、席君卖为副大都护。
在李世民去逝十周年之际,李承乾率百官到昭陵举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动,将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一一向沉睡在昭陵中的先帝李世民报告,同时下诏追谥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顺圣皇后”。
永贞十一年,席君卖率大军五万,继续西征,于同年攻取君士坦丁堡,因恼于罗马人的反抗,席君卖令大军屠城,尽杀被俘的罗马战俘及城中男丁。
李承乾下诏,将汉西大都护府治所迁至君士坦丁堡,将被俘的数十万战俘皆押回中原,作为大唐内地正在进行的基础建设所需的民工,并令所占之地,必须以汉语作为唯一的官方语言,汉服为日常服装,百姓交往皆以汉俗。
继尔,大唐军队继续西征,杀入当时因宗教和人种差异而在相互攻伐的极西地方,也即是原本李业诩所知道历史上的那个欧洲腹地,原本已经战火四起而陷入纷乱的欧洲各国再也抵抗不住大唐军队的攻击,纷纷投降,大片的领土被置于我大唐统治下。
同年,李业诩被委以尚书左仆射职,李绩为司徒,李恪仍为尚书右仆射。
大唐纪元四十六年,永贞十二年,小月所生的儿子李微与颜如冰所生的儿子李径,在军器监内研制出大唐第一台蒸汽机,并在次年末成功地装备于战船上,从此大唐水师舰队有了蒸汽机驱动的战舰。
永贞十三年,李承乾发布诏令,组建总参谋部,参谋部长官由尚书左仆射兼任,同时在总参谋部下成立陆军部和海军部,将各近卫师置于陆军部下管辖,各部最高长官为上将军,以苏定芳为第一任陆军部上将军,将水师改为海军,归海军部下掌管,以郑仁泰为第一任海军上将军。
同一年,全部由钢铁打造的一艘小战舰下水试航成功。
大唐纪元四十八年,永贞十四年,吕宋以南诸岛皆归于我大唐治下,而此时,汉西大都护府新任大都护黑齿常之,率领大军继续征伐各地,所行之处,当地的部落与小国无不向我大唐臣服。
同一年,第一辆小型的蒸汽机车在军器监营地内研制出来,第二年,联接长安与洛阳的大唐第一条铁路在李业诩的提议下开始规划。
永贞十五年,李承乾在新年朝会中,面对群臣称赞李业诩为继李靖之后的大唐又一军神,因功封李业诩为安国郡王。
而此时,大唐军队依然还在四处征伐,《大唐军魂》的军歌在天下间四处传唱,大唐帝国的威名震天下,一些大唐军队未攻及的地方,诸蕃都派出使者,向大唐最近据守的官员呈表,请求内附归唐…
大唐纪元五十年,永贞十六年,大唐立国五十年之际,李承乾率百官封禅于泰山,在诏告天下的诏命中说:“如今天下尽归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