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

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应该是辽国和我大清,辽国吞并燕云十六州之后,并没有对当地汉人屠杀,虽然也没有什么优待吧,但也不至于不把北方汉人当人看,于是在北方汉人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建设城池,学会了种地,学会了汉人的文化,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只是他们晚期沉迷于繁华之中,不修武备,最终才被女真人所灭。

还有我大清,他们更是这一类的典型,虽然也有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之类的惨案,但最终还是没有被汉人赶尽杀绝,虽热不至于善待汉人,却也终究给了汉人一条活下去的路。

这也汉人即便偶有反抗,可终究无法成大气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少有人支持他们,百姓们活的好好的,谁没事去参加什么造反啊?那可是杀头的买卖,我活的好好的,吃饱了撑得去玩命?

在进入中原之后,我大清也和辽国一样,同样学习了汉人的文化,并且他们学的比辽国更深,于是他们就融入了中原,再也不分彼此——没办法,汉文明强大的同化性实在是太可怕了,无数民族进入中原之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彻底成为了汉文明的一部分,我大清能保留自己的民族名字,就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是《荀子》的话,李世民自己也将这句话进行过改编,成为自己的名言。这个道理无论是放在什么地方都是可以通行的,无论是大唐本土还是新进征服的地方,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人可以改变,只要你愿意善待百姓,那么自然可以收获当地人的效忠,这句话的另一个解释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以诚待我,我必以诚待人,这个道理同样可以说得通——所以说汉文明是最适合征服世界的文明,这一点别的文明都做不到,因为他们没有汉文明那强大的包容性,而汉文明那强大的包容性,注定了哪怕征服了别的地方,只要愿意承认并且善待别的文明,自然能得到当地人的好感和归顺,若是能更进一步让当地人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么想来当地人也不吝于献上自己的膝盖。

不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得提前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赶尽杀绝,当然这里的赶尽杀绝说的不是要对当地百姓杀绝,而是指的是当地原有的统治者和贵族们,只有将他们彻底灭绝,才有可能实现以上的目标。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以那些贵族们在当地的威望,传播谣言搞搞破坏什么的简直不要太轻松,那么在接下来的统治中,他们必然会给征服者带来无尽的困扰——秦朝不就是这样灭掉的吗?虽然秦始皇也在一统天下之后,就六国遗族迁到了咸阳,但却不彻底,在民间依旧有不少六国遗族,比如最有名的就是张良和项羽,这样的英才都能漏掉,让他们在暗地里搞事情,秦王朝灭亡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还有就是现在的天竺和南洋,尤其是天竺,因为当时朝廷陷入了大危机,急需大胜利来稳定民心,因此对那些高等种姓和贵族们包括婆罗门教在内,并没有赶尽杀绝,这就导致了他们经常给大唐搞破坏,忽悠当地百姓起来造反,给天竺总督府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等后来朝廷反应过来之后,这些贵族们却都已经隐藏了起来,朝廷失去了最佳的动手时机,再想处理这件事已经非常的麻烦,只能在天竺加大投入,各种政策几乎就没有断过,以此和隐藏在暗中的贵族们争夺民心,虽然目前已经颇见成效,但想要彻底泯灭贵族的影响力,至少还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不可。

只有灭掉这些贵族,或者将他们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再配合合适的政策,只有如此才能稳定当地的统治,至于百姓们——百姓从来就不是造反的主流。

百姓们都是很知恩图报的,或者说他们都是很现实的,现实到很少固执自己的国家意识形态,他们才不会在乎统治者是谁,哪怕是异族人统治了这里,只要你能让我过上好生活,那么我自然会拥护你,但如果你不把我当人看,不给我们活路,那么我们就只能反抗了。

还是秦朝,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已经说了,那就是对于六国遗族没有赶尽杀绝,导致他们暗地里活动频繁,对政策的影响极大,第二个错误就是对于新征服的之地,没有任何的维稳安民的措施,所以秦国虽然表面上一统六国,其实秦国在六国遗地的统治并不稳定,六国遗民对于这个新的统一的帝国,认同感并不强,甚至反感,更别说真心拥护了。

此时的秦始皇本应采取措施安定他们,争取他们早日归心,拥护秦王朝,可是恰恰相反,秦始皇对于新征服的地盘与人民,相对于秦国旧民更加苛刻的压榨,对于百姓有口饭吃的要求都剥夺,这是逼着六国遗民造反的节奏,再加上六国遗族在暗地里搞事情……于是,后果大家都很清楚了。

百信们或许不是很聪明,也很容易被舆论所引导,但有一点他们却非常的精明,那就是眼见为实,他们只知道谁给他们好处,他们就跟着谁混,从来不会因为你是曾经的统治者,我们就要听你的话——在你像曾经统治过我们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虽然算不得民不聊生,但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至少远远不如现在新任统治者对我们要好,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要跟着你推翻现在的统治者?

难道赶走了现在的统治者之后,继续跟着你们回去过那种潦倒的生活吗?别开玩笑了,你们已经不是贵族了,你们现在只是丧家之犬,如果你们花钱雇佣的话,那么我们看在钱的份上自然可以跟着你们混,但想要让我们白白为你们卖命,那想都不要想。

现在你们人都死了,我们注定要失败了,我们选择投降也就理所应当的了,不然要跟着你们一起同归于尽吗——白衣人正是想通了这个道理,因此才觉得下面人做出投降的选择才是理所应当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刘仁轨的怨念第十二章 长歪了的李敬业(三千字)第一百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7)第十九章 工商论第二十一章 马蹄铁第七十三章 铜豌豆第三十三章 处刑+流放第两百五十八章 不是天灾?是人为?第七十五章 计划泄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熟人,再生变故第二十二章 陌刀第两百三十六章 母后,你捅的好刀子啊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的事儿犯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竟然反水了……第十七章 印刷机第二百一十七章 兵临城下第十八章 世家论第七十七章 不到长安,不知道官少第四十五章 职务安排和岭南巡路使第二百二十章是 朕这么让他干的(第二十五更)第四十一章 海路还是陆路第七十四章 哎呦......第三百零五章 吵架与李承乾的委屈第六十六章 初次见面,小小心意,不成敬意第二百七十九章 巴法瓦尔曼的野心第八十三章 朝堂激辩第二十七章 奔三好蓝瘦、好想哭第七十三章 颜敬和燕敬嗣第四十二章 空欢喜一场第一百三十五章 审判(2)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贵想去海军第两百一十六章 杀人不见血的手段第两百三十一章 惊人的利益第五章 谁抢老子酒楼?(第四更)第两百二十二章 终回岭南第七十六章 不走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出大事儿了……第两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一百七十四章 谁要见我?第两百四十七章 胡印清第三十六章 血煞令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来(2)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一场赢定了,心里好高兴啊第两百六十七章 教兄弟泡自己妹子第两百四十三章 岭南的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第两百五十五章 彼此的判断(二合一)第两百四十八章 认出来了第二十章 活捉李元昌第两百二十五章 五庄观第三十三章杂事数则(3/3)第三十六章 岭南战略概述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安德第一百零四章 李贞的女人?第四十八章 问田书苑第九十七章 献俘大典之大宗正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都护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图谋少年营第两百三十三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辛格(2)第三章 老爷爷第两百三十七章 受罚第五十七章 做好准备吧第三百九十九章 佛牙舍利第二百三十二章 只缺少一件大功第三十七章 洞中惊变,崔氏的阴谋(上)第一百零四章 鱼雷再发威(四千字)第四十六章报复第五十四章 好无聊啊第三十九章 热议第八十三章 罗汉生投效第四十章 吴友德的‘胜利’第一百二十章 神机营之威第两百三十九章 ‘心黑手狠’的李世民(二合一)第三十一章 脱险(1/3)第二十三章 限制宗教,王者无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怪的鞋印o(╯□╰)o第二百二十三章 究竟是个什么罪?(第二十八更)第两百三十九章 ‘心黑手狠’的李世民(二合一)第八十三章 罗汉生投效第三十九章 借钱、借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聊表歉意(第五更)第一百零一章 李贞的橄榄枝第四十七章 开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君臣谈心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未来——君主立宪第一百七十三章 激战第四十四章 遇险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贵想去海军第五十三章 匆匆数日第九十四章 六诏献宝第三百九十五章 宝剑明蓝第八十三章 朝堂激辩第三十四章 大大的好事第四十章 好像听到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形式一片大好(第二十三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丽大屠杀第二十二章 三级风帆战列舰第二十六章 刘仁轨归来第三章 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