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薅番邦属国的羊毛

“这个宽儿,还真是从来都不让朕省心啊!大唐皇家科技奖的时候放出一堆大话来,然后就是各种折腾。你看这桌上弹劾他的奏折,都已经一大摞了。”

李世民把一本奏折往御桌上一扔,很是无语的按压着自己的太阳穴。

当皇帝,真是劳心劳力啊。

搞得他最近都没有怎么宠幸宫中的妃子了。

“陛下,明作铁路的那些事情,其实也未必跟楚王殿下有直接关系。虽然南山建工是楚王府的产业,但是也不能下面的人做了什么事情,全部都要楚王殿下来承担呢。”

李忠小心翼翼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同时看着李世民表情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

没办法,伴君如伴虎,哪怕是李忠这样的老人,也依然有这种感觉。

“哼,那些闹事的泼皮折腾了两天,南山建工也没有拿出什么像样的方案出来;但是前天下午却是一瞬间就强硬出击,直接在当天就把人全部送上了开往蒲罗中的船只。

要说这里面没有宽儿的指示,朕根本就不相信南山建工的人胆子敢那么大。他们要是有这个魄力做这样的事情,就不用浪费两天的时间。”

李世民显然不认可李忠的解释。

“陛下圣明!在前天上午,南山建工的负责人刘元去楚王府见了楚王殿下,很可能就是汇报了明作铁路修建中碰到的问题。”

李世民已经这么说来,李忠自然不敢再替李宽说话。

这要是让李世民觉得自己是李宽的人,那么他这个百骑司首领的位置,就危险了。

最关键是干这种活的人,一旦皇帝不相信你了,那这辈子就完了,甚至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了。

“朕就说呢!这么简单粗暴的把人往南洋一扔,要是没有宽儿撑腰,南山建工的人有这么大的胆子?真要是这样,那这件事情就真得要好好的查一查了。”

“陛下,那现在怎么办?人已经被送往南洋了,追是追不回来了!有争议的房屋和田地,如今也全部被推平了,哪怕是想要恢复都够呛。

当然,南山建工也把应该赔偿的钱赔给了相关的人员,倒也没有在那里白占百姓的房屋和田地。”

没有李世民的旨意,李忠现在可不敢随意的给百骑司安排跟楚王府相关的活。

“明作铁路的修建,关系着大唐今后铁路的发展战略,朕也很想早点看到铁路是不是真的有宽儿说的那么好,蒸汽机车是不是真的有那天试乘坐的那样方便,百姓们到底接受不接受这种新东西。

那帮泼皮道德沦丧,故意拖延明作铁路的修建,如今被送往南洋,也算是罪有应得。至于手段粗暴了一点,倒是没有必要太过纠结。”

李世民说着话的时候,瞥了一样桌上的奏折,算是给这件事情定了一个结论。

没办法,谁让南山建工的人做出来的事情,符合李世民的心意呢。

拖延明作铁路的修建,影响的不仅是楚王府,影响的更是大唐的未来啊。

李世民已经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不如从前了,虽然太医说自己还比较硬朗,但是他也担心哪一天自己就不行了。

所以办事的事情,自然就难免急躁一些。

“确实如此,那些房屋也好,田地也好,都是前几天刚刚完成购买的。那些泼皮想要低价购买,然后以一个超高价卖出,堵的就是南山建工耽误不起工期。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南山建工如此的硬气,直接把他们安排到了劳务服务公司,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往蒲罗中派遣。

这事情,真要是告到衙门里头来,还真很难告赢南山建工呢。毕竟,劳务服务公司里头,可是有那些泼皮的手印,表明他们是主动加人的。”

虽然李忠知道宋山他们的“主动”,肯定是被主动的。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南山建工给大家一个台阶下,这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怕就怕在南山建工的人直接在现场把那些泼皮给打死了,然后强制性拆迁,那个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到时候,哪怕是御史不弹劾南山建工,李忠都要给李世民好好的汇报一下。

“这件事就先这样吧,你也别管太多了,外面的人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过几天有新的热闹事情出来之后,这事自然就翻过去了。”

“属下遵命!”

……

明作铁路刚刚开始修建,作坊城的房价却是开始动了。

不是说长安城的勋贵富商的眼光都跟杨本满一样犀利,看到了作坊城的房价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而是作坊城售楼处自己在那里开始宣传了。

“半个小时到达明德门!距离不再是个问题!”

“作坊城全新一期骏景花园震撼首发,买到就挣到!”

“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的就业机会,买房就到作坊城!”

自从明作铁路正式动工之后,作坊城售楼处的广告就开始多了起来。

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作坊城已经不是当初的一片荒芜。

但是离当年一口气换回来的大量土地,还是有三四成没有完成开发。

这些土地,正在源源不断的给楚王府输送高额利润。

要不然李宽也没有底气直接出资修建明作铁路啊。

在钢铁产量还没有彻底爆发的贞观十八年,修建明作铁路,那可真是在拿钱往地面上铺。

“媚娘,李宽也够鸡贼的啊,明作铁路一开工,直接就在作坊城拿出一个全新的楼盘来售卖,单单收到的卖楼的钱财,就够用来修建这段铁路了吧?”

骏景花园前面,顾盼盼跟武媚娘趴在四轮马车的窗户上,看着外面的景象。

铁路的好处到底有多大,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楚。

但是作坊城又推出新的楼盘了,这却是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左右无事的顾盼盼,干脆拉着武媚娘过来凑热闹。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这修建房屋,也是需要钱财的,房子又不是地上自己长出来的。再说了,为了这铁路,单单一个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就花掉了一百多万贯钱,再加上炼铁作坊为了制作铁轨而付出的费用,明作铁路修建花掉的钱财,可是比这么一个楼盘多多了。”

武媚娘可不会任由顾盼盼在那里胡说。

这种事情要是传开了,到时候大家就感受不到楚王府修建明作铁路的付出了。

“那有什么关系,大不了到时候你们再来一个骏景花园二期,甚至三期呗。反正作坊城里头又不缺土地,你们怎么卖都可以。大不了到时候你们再低价买入一部分附近的土地就可以了。”

顾盼盼对楚王府的情况太了解了。

所以一下就反驳了武媚娘的说法。

“没那么简单!这几年,作坊城也算是卖了不少的房子了。长安城里头,买得起房子的人,基本上都在作坊城买了房子。剩下买不起的,你也不可能降价卖给他们。

为什么这两年作坊城推出新房的速度在不断变慢,就是因为买得起房子的人在变少呢。这一次要不是有明作铁路这个概念可以炒作,骏景花园的销售情况肯定不会那么火爆的。

我敢肯定,来买骏景花园的人,基本上在作坊城里头都已经有至少一套房子了。说白了,这些人买这里的房子,为的是投资!”

武媚娘掌管着楚王府的商业大事,对于许多信息都了解的比较深。

哪怕是王玄武负责的楚王府情报调查局,李宽都没有瞒着武媚娘,每次提交上来的报告,李宽都会给武媚娘看一看。

正因为如此,武媚娘知道作坊城的新房售卖,其实已经碰到瓶颈了。

如果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作坊城买房,那么一旦继续有新房入市,就很可能会压垮作坊城的房价,改变连续多年上涨的房价趋势。

“那怎么办呢?作坊城还有不少土地可以用来修建房屋吧?这要是没有人买了,到时候新房肯定卖不出去了,甚至老的房子的价格也会下跌呢。”

顾盼盼虽然刚才在调侃李宽,但是当武媚娘说到作坊城面临的问题的时候,她还是非常着急的。

很显然,她是希望楚王府能够蒸蒸日上的。

“暂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长安城百姓们的收入要是能够不断提高,那么有能力买房的人就会变多,但是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到作坊城购买,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融入到大唐。”

“媚娘,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方法,至少可以让作坊城的房子再卖掉几个楼盘。”

“什么方法?”

武媚娘对顾盼盼的才华还是颇为佩服的。

这是一个商业头脑不比自己差多少的女子。

“既然长安城已经没有太多能够有实力购买作坊城房子的人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放宽一下作坊城房屋购买的门槛!一方面,让大唐皇家钱庄进一步的降低新房购买的首付,甚至是推出零首付业务,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买这里的房子。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专门修建几个楼盘,对倭国人、新罗人、百济人、南高句丽人、北高句丽人出售。这些国家虽然实力远远不如我们大唐,但是并不代表国中的贵族会没有钱。

只要作坊城有这么几个楼盘是专门出售给这些国家的人员的,那么消息散开来之后,这些国家在长安城的人员,肯定回去作坊城买房,甚至这些国内的有钱人往长安城流动的可能性会进一步的加大。”

没有加入到大唐户籍的外国人,是没有资格在作坊城购买房屋的。

这直接就将八成以上的外国人给限制在了作坊城的房屋购买清单当中。

如果把这个口子打开,那么一下就可以消灭掉至少几百套的房子。

而从长远来看,至少可以消耗掉几千套的房子。

这可以大大的缓解作坊城售楼处的压力。

“第一个方案可以考虑,不过大唐皇家钱庄的风险就变大了,可能他们需要进一步的加大对购房者借贷信息的审查。

至于第二个方案,这个事情需要找我家王爷商量一下。如果可行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在作坊城里头专门划出一个区域来,就按照各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来设计一批房子,专门面向番邦属国的那些人员。”

小国家的赋税收入肯定不如大唐。

但是并不表示小国家的个人收入会比大唐低多少。

特别是这些年,得益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各个国家都或多或少的从这个贸易当中获得了好处。

区别只是好处的大小而已。

“按照各个藩国的风格来设计房子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注意!到时候指不定这一片区域会成为长安城的一个新景点呢。”

顾盼盼在脑中想象了一下武媚娘说的那种场景,觉得似乎颇为值得期待。

“景点不景点的,我就不指望了。现在我就希望作坊城的所有土地都能顺利的完成开发,不要砸在了我的手中。”

武媚娘不怕亏钱,楚王府更是有亏钱的底气。

但是这并不是武媚娘可以接受亏钱的理由。

作坊城如今的发展,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武媚娘绝对不希望美好的大局被剩下的那些土地给破坏掉。

“吸引往番邦属国的人员,我们需要继续鼓动朝廷安排番邦属国的勋贵子弟来长安城上学,到时候这些人又是一帮购买实力强劲的客户呢。”

顾盼盼不仅把目光盯向了现在的番邦人员,她连未来的人员的主意都想打。

“我明天就让王爷跟许敬宗说一下,教育部出面在作坊城修建一座大唐民族学院,专门吸引各个番邦属国的人员来这里学习。不管他们是来读小学,还是想要直接成为书院的学员,都没有问题。

反正只要人过来了,肯定就会带着钱财过来,作坊城里头的房屋,就又有了新的客户。”

薅番邦属国的羊毛,顾盼盼和武媚娘都是一点压力也没有。

第1241章 开心又不开心第971章 换一个赛道(求月票)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56章 比对子我也不怕第861章 我需要你第1036章 海贼王第472章 有些东西,涨价反而卖的更好第1086章 大唐的朝堂,注定不会平静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认知第176章 好了伤疤忘了疼第1168章 出轨了第67章 首次交锋第180章 烧刀子(第一更,求订阅)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683章 科举的举办权第1297章 被拯救的鲸鱼第519章 是时候分化瓦解薛延陀了第467章 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最近业绩怎么下降了?第1609章 西洋舰队第915章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祝大家新年快乐)第1618章 阿帕奇见闻录第21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392章 生病第591章 哈梅迪的新生意第31章 长孙的寿辰第653章 别具一格的悬赏第593章 纠结的杨本满第1099章 坐等看戏(求月票)第410章 顾县令,出大事了!第1290章 投资方向第437章 这算是当头一棒吗?第1218章 羡慕嫉妒第809章 南北大不同第653章 别具一格的悬赏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头嘛,就能增加水稻产量?第732章 带你们去发财第1371章 支持海盗?第257章 戴胄好气啊第1518章第一代烟民第1008章 长孙冲:还能这样吗?第1290章 投资方向第795章 冰火两重天第1028章 动乱第1043章 不信也没用,这就是真的第556章 胜利来得比想象的还要简单第1457章 意外的昏厥第1018章 王有才的绝杀之行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继续求月票)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结果……第1063章 长孙无忌的阴招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441章 李泰的动作第1446章 危机第134章 有点惨烈第632章 专卖店第108章 鸡鸭成群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难防的是什么?第336章 船队遇险第435章 凭本事欠钱,有什么好睡不着的?第1498章 李恪的选择第711章 利好齐出第343章 没钱,那就借嘛第1331章 新的韭菜来了第293章 阿斯卡的宴会第48章 愤怒的女人们第551章 都抢着带兵打仗第504章 树立一个典型(求月票)第452章 高阳公主出事了第100章 长安城四害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难防的是什么?第509章 李宽举起了科学的大旗第939章 每次都要为礼物而头疼第945章 重大失误第318章 涨价(求订阅)第746章 慌乱的辽东城第860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第421章 歌剧院的新作第410章 顾县令,出大事了!第1491章 墙倒众人推(6千字大章来了)第957章 坑我来挖,你来跳!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1305章 东方树叶第1358章 实业和金融的互相促进第403章 离京还有这个福利?第101章 争风吃醋第1071章 你以为这样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吗?第1003章 李世民亲自迎接第760章 救援李宽?第63章 动静搞大了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学院第250章 这病怎么治第1274章 寮人叛乱第9章 风靡长安城第1280章 各方云动第182章 两难(第三更,求推荐票)第203章 延误了?第1273章 让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国度第1416章 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