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户部的气氛都变紧张了

戴胄拂袖而去,房玄龄觉得有点尴尬。

要说这戴胄,前两年得了重病,差点一命呜呼,还是孙思邈和李宽联手救治之后,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

不过,戴胄生性坚贞,有才干,又熟知律法,通晓文案。

在隋末的时候,就曾任门下录事,深受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的赏识。

可以说资历要比房玄龄还要老,今天被李治一个小孩挑衅,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也能理解。

“陛下,刚才说的科举考官的事情,微臣认为还是早点定下来为妙,眼看着再过一个月就要开考了,也好早作准备。”

往年的科举,有的时候在一月份,有的时候在二月份,基本没有定数。

不过,自从三年前改革后,基本上就是固定在每年的一月下旬了,科举科目也化繁为简的只保留了五门,分别是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算科和明医科。

至于难度太高的秀才科,以及乱七八糟的俊士科、童子科之类的,全部都给取消了。

有的时候,科举科目太多了,不仅起不到促进科举发展的用途,反倒是凭空分散了科举的影响力,还不如直接砍掉。

如今,明经科和进士科,算是比较贴近宋明时期的科举,当然,大唐不考八股文。

而明法、明算和明医科,却是有点后世的味道,比明清八股文一家独大要好多了。

毕竟,朝廷官员真正的治理天下,明法和明算的用处其实挺大的。

至于明医科,纯属是因为这个年代的人均寿命太低了,有必要不断的提高医学水平,在李宽的建议下才保留下来的。

要不然,以李世民的想法,宁愿保留三史科和道举科,也不要明医科。

“玄龄,你有什么提议的人选吗?”

往年,这科举都是礼部侍郎主持,但是改革之后,这考官的人选定夺,就被李世民收到了自己手中。

这也算是变相的提高科举的公平性吧。

而科举改革的整体效果也很不错,虽然明年才第三个年头,但是参加科举的考生数量却是快速上涨,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李世民前段时间听李忠汇报,说李宽在成立那什么观狮山书院的时候,夸下了海口,要让观狮山书院以后至少有一百名学子参加科举,要包揽明法、明算和明医科的状元呢。

“陛下,考官人选,关系到科举大计,微臣认为玄成是个合适的人选。”

虽然魏征现在是门下省侍中,算是和房玄龄平级的人物。

尚书省主持的科举,让门下省侍中担任考官,似乎有点……

不过,房玄龄能够成为千古名相,自然不会计较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以大唐的利益,以李世民的利益为首要考虑事项。

“科举要体现公平性,让士子相信朝廷选拔人才的诚意,让玄成担任考官,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房谋杜断,房玄龄的谋划水平,李世民一直是非常相信的,这一次也不例外。

……

宣政殿旁,李治临时占用了一个房间,里面已经堆满了各个州府的统计账本。

李治背着小手,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深呼吸一口气,坐了下来,开始干活。

兕子很懂事的在一旁自己玩着,时不时李治要某个州府的账本的时候,还热情的要帮忙拿。

“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

李治一手拿着鹅毛笔,一手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然后在纸面上飞快的写下各种数据。

在楚王府的时候,李治就已经学会了用表格来管理数据。

绢、绵、粟米、铜钱……

分门别类之后,将各个州府的数据一一的录入。

李世民曾经过来看过几眼,看着李治笔下鬼画符一样的数字,他知道那就是阿拉伯数字,李宽搞出来有段时间了,没想到自己居然第一次看到有人实际使用。

李治一脸认真,哪怕是李世民来了也没有注意到。

鹅毛笔写字比毛笔要快很多,也省事不少,所以房子里的各州账本一本一本的纷纷被汇总到了李治的台账之中。

李治记得很清楚,严格按照李宽教授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整理各州府的数据。

无论州府收了多少税赋和余额还有多少,都保持出入的一个平衡关系。

而在户部之中,戴胄回去之后也立马亲自督促,加快税赋数据的统计,甚至还额外抽调了二十多名胥吏去帮助整理这些数据。

一时之间,户部的气氛似乎都变得凝重了不少。

“戴尚书今天从宫里回来,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你们计算这些账本,务必要认真一点,千万不要出错了,要不然到时候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老大重视,度支主事自然也是亲自督战,以表示自己的重视。

“项主事,这各州府数据,名目繁多,并不是人多了就一定更快,要是有某个环节不小心算错了,又得推到重来,这事,急不来啊。”

一个资历比较老的胥吏,在项主事面前稍稍抱怨了几句,这也算是说出了在场的胥吏的心声。

这每年的税赋统计,往年都是开春之后才计算去年的,这两年提前到了每年底,让大家的工作一下子变得紧凑了很多。

虽然只是统计去年十二月和今年一到十一月的数据,但是要在年前拿出结果的话,还是很够呛的。

毕竟各州府的账本到户部,这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年代又没有互联网可以随时传播。

“道理是这个道理,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但是戴尚书亲自吩咐要求加快进度,大家哪怕是晚点回家,也要加快速度啊,反正部里鲸油蜡烛管够,哪怕是你们奋战到三更半夜,也没有问题。”

鲸油蜡烛虽然还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消费的,但是跟以前的蜜蜡、牛油蜡烛相比,价格已经低了很多。

长安城的大明宫、太极宫、各个衙门和各家勋贵,就是鲸油蜡烛最大的消耗大户。

“哎,看来这段时间没有好日子过了!好端端的,怎么说加快就加快呢!”

领导一张嘴,下面跑断腿!

不管是什么时候,这个规律都是没有变化的。

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么跟树皮较上劲了?第1048章 生意兴隆?第1346章 变故第331章 眼看他起高楼第1130章 唐元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1234章 有钱挣的地方,就会有人涌入第245章 薛仁贵三箭定胜局第34章 真是不孝啊第770章 谁能生擒李世民?第1027章 崩盘第1574章 巨大的影响力第1277章 都是乌合之众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480章 又是这一套,朕不信了!第1207章 罐头的春天来了第1029章 米塔尔的野望第667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结果第1457章 意外的昏厥第195章 东方平在行动第1437章 濮王第1617章 养殖业的发展第1056章 惹了不该惹的人第817章 楚王大课堂第1191章 新资金入场第1067章 谁才是凶手?第563章 新发现往往源自意外第1000章 长孙冲:太过分了!第1616章 油料增加带来的影响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690章 高句丽的变局第536章 女人的钱,最好挣第982章 杜楚客慌了(求月票)第32章 镜子第420章 谁抢到,就是谁的?第166章 再回长安第803章 都往作坊城赶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点怪第78章 没有想象的那么差第632章 专卖店第1044章 皇宫中难得一见的场景第911章 大唐皇家钱庄的危机第297章 总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200章 夜黑风高第1054章 鲍鱼炒饭,鲍鱼哪去了?第115章 屋漏偏遇连夜雨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2章 王爷,这个不能卖啊第656章 疝气手术第134章 有点惨烈第1533章 什么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702章 留下了后遗症?第1595章 喧嚣的长安城第1614章 顾问委员会第1334章 有点过热的股市第1260章 李宽上课第838章 纥干承基招了第466章 幸运纸(618,求订购)第73章 八百里加急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结果第11章 荒山变宝山第1619章 大食人的选择第1437章 濮王第855章 又见证一个历史第710章 释放利好第557章 哪件事更伤心?第1538章 引领风潮第1024章 骑虎难下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393章 冉冉升起的长安城一霸第1102章 打雷了(求月票!)第1036章 海贼王第92章 回京的契机第1579章 电死人了第76章 开府建牙第1425章 证据不重要,怀疑就够了第295章 聪明人哪都有第1490章 看不开也没办法第1166章 怎么恶心李宽一把?第1089章 我应该站在谁那边呢?第1015章 调查局在行动第544章 李德謇的变化(加更,求票!)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735章 渊盖苏文的应对第1472章 吓出了一声冷汗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点怪第587章 面包新语的最佳搭档第712章 媚娘,效果一般啊第1242章 别样的营生第168章 不时不食?第1124章 划时代的体验第868章 顾盼盼:这帮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负我?第591章 哈梅迪的新生意第526章 妖言惑众的杨本满弹劾李宽妖言惑众第398章 这些人的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吧?第588章 郁闷的吕掌柜第153章 用等重的银子换第1167章 这是价值投资?第931章 热情的有点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