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担忧(为月票加更,六更)

修路是不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

李世民想不想大唐各处的官道都宽敞平坦呢?

自然是想的。

大明宫的修建当中,大量的使用了水泥,这些水泥路的好处,李世民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

但是为何没敢提出把官道改建成水泥路的想法呢?

要知道,大唐是踩着隋朝的尸体建立起来的。

隋文帝是多么的雄才大略,为何到了杨广手中,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把江山给彻底败坏了?

三征高句丽,固然是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在李世民看来,大隋的灭亡,从杨广登基元年就可以看到了。

大业元年,杨广下令营建东都,每月征集两百万民夫,在十个月就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接着,杨广又下令修建运河、龙舟,以及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各种宫殿,特别是修建大运河,动用了几百万的民夫。

要知道,整个大隋也就只不过几千万人口而已,这是直接征调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这些工程工期短,酷吏一层一层压迫之下,死在施工现场的民夫到底有多少,根本就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目。

所以大唐建国以来,对于大规模的征调民夫,都是非常慎重的。

自然而然的,全面修建水泥路的想法,李世民也就只敢在梦里面想一想了。

“宽儿,这水泥路,朕自然是知道是个好东西,但是好东西做起来,不一定就有好的结果啊。前隋的那大运河,不好吗?大运河沟通了南北,让人员物资流通都变得方便,自然是好的,可是……”

李世民听了李宽的话,思索了好一会才出声。

“陛下,微臣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其实这些大工程,为何会导致隋朝的灭亡,归根结底是隋炀帝太急了,不顾实际的一味强压。但是,我们的水泥路,完全可以吸取大运河修建的经验和教训,缓缓图之,不征用民夫,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导致民变了。”

系统这次布置的任务,李宽是不指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三年内能够完成就算是快的了,五年也不算慢。

“缓缓图之,朕是认可的。但是不征用民夫,那谁来修路?再说了,这修路的沙石也许不值钱,但是那水泥,总不能你楚王府免费提供吧?”

前隋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那里,李世民不敢轻易的做出决定。

“凉州有一支捕奴队,这个事情,不知道陛下是否清楚?”

“哼!朕没跟你提这事,你倒好意思主动说!朝中为了这事,弹劾你的奏折都快要堆成山了,朕怎么能不知道?”

捕奴队,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不会是一个光彩的职业。

对于那些讲究以理服人的圣人弟子,捕奴队的做法,完全就是野蛮人的行事途径,自然是接受不了的。

“捕奴捕奴,陛下,既然是奴,那么用来修建水泥沙石作坊也好,铺设水泥路也好,自然是只要管他们一口饭吃就行了。陛下如果担心水泥路的修建,影响太大,完全可以先从凉州城开始,修一条凉州通往长安的水泥路。一边修,一边看看效果,看看修路的影响,然后再来扩大规模。”

李宽没有指望李世民会同时启动整个大唐的官道改建工作,真要是这样,叫停的就应该是自己了。

李宽还想好好的做这个舒服的亲王,可不想大唐陷入到隋末动乱那样的局面之中。

“你是说用那些捕奴队捕捉的奴隶来修建水泥路?”

“这是一部分人员,另外一部分,可以使用俘虏。单单去年吐谷浑的俘虏就有几万,朝廷不管是把他们安置在哪里,都是个祸害,指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又起来造反了。”

李宽觉得大唐每次对外作战,在经济账方面都是亏的,甚至所有的中原王朝,在对外作战的时候,都面临这个困局。

在李宽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讲究仁义道德了。

对自己的百姓讲究仁义道德,李宽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是对于那些胡人、蛮夷……

五胡乱华之时,汉民被称作两脚羊。

在李宽看来,但凡不是大唐子民,都是属于尚未进化成人的行走动物。

“苛待俘虏,朝中的反对声音必然很大,也会让以后的征战面临更加强烈的抵抗啊。”

听了李宽的话,李世民有些心动,但是仍然还有顾虑。

“陛下,南山建工已经基本完成了大明宫的新建,几万名帮工很快就要闲着没事做了。有这几万名帮工,再加上几万吐谷浑俘虏和捕奴队捕捉回来的人手,这凉州到长安城的水泥路,一两年也就修建好了。至于朝中的反对声音,就让南山建工去承担吧。”

不管会招致什么骂名,李宽都是铁了心要说服李世民同意兴建水泥路的,要不然,自己的任务就别指望完成了。

这要是完不成任务,把系统中的积分用光之后,就再也兑换不了物品了。

那就相当于太监家中掉下西施和貂蝉,干着急,动不了啊。

“宽儿,修建水泥路,交给南山建工,朕是放心的。让户部支付一定的费用,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要想通过修路来挣钱,朕是不能接受的。”

李世民有点想不通李宽为何这么热心的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成功了,得益的是大唐,是沿路的百姓。

失败了,遭受骂名的可就是他李宽了。

他图的是什么?

莫非……

李世民心里突然咯噔一声,宽儿不会是有了不该有的想法吧?

“陛下,你放心,单单一个东海渔业,就足够儿臣衣食无忧的过完这辈子了,这水泥路的修建,楚王府绝对不会从里面挣一文钱。当然,垫钱这事,微臣也是不干的。”

李宽不知道李世民心中会不会有其他什么想法,反正只要他同意了,今天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你先退下,朕再跟大臣们商量商量,过几天给你答复。”

李世民心中已经基本有了决定,但是这么重大的事情,还是想要听取一下房玄龄他们的意见。

既期待,又有点担忧啊。

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640章 确定没有算错?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1293章 对火油的理解第620章 拉风的楚王府护卫队第617章 杀鸡儆猴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1472章 吓出了一声冷汗第96章 肉食不够?第1363章 响起了海螺号声第57章 你们一起上吧第990章 恐慌和踩踏第844章 程静雯:谁当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225章 军工行业第21章 就这么简单第858章 李宽:我这是离开了多久?第864章 立竿见影第4章 猛将薛仁贵第1044章 皇宫中难得一见的场景第728章 李宽的提议第1317章 快速的市场化第478章 连载的魅力第846章 聪明人太多,真的聪明?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胆小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实在是太稳健了第1467章 李世民有请第1325章 权衡利弊第886章 你跟和尚有仇吗?第74章 假传军情?第357章 为冲突和内乱埋下了伏笔第402章 这就是蒲罗中?第10章 谁是傻瓜第321章 谁能让价格降下来?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么样?第97章 猪肉有毒?第580章 宽儿的这个建议,也太……第464章 长安城百姓的新去处第677章 增产,继续增产第717章 不一样的交易第309章 不一样的解释第1048章 生意兴隆?第521章 父凭子贵第257章 戴胄好气啊第43章 突如其来的挑衅第971章 换一个赛道(求月票)第1184章 韧性十足的天竺第183章 百草园(第四更,求打赏)第967章 变化中的辽东道第651章 众位大佬的烦恼第538章 黄金的魅力是永恒的第1563章 狄仁杰发现的问题第1333章 卖房三要素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1082章 没有黄牛,也有长长的队伍第1599章 西域风云(当万字成为常态,订阅是否也成为常态了呀?)第51章 中秋诗会(下)第1444章 布局第776章 想不通的局面第1503章 李象与李厥第1146章 土豆带来的机会第31章 长孙的寿辰第300章 这战斗力有点渣啊第245章 薛仁贵三箭定胜局第599章 军粮改革第829章 郁闷的刘德威第784章 得天独厚的宝藏第1143章 郁闷的想吐血第483章 广告的效果第62章 真的升天了第537章 热闹的渭水码头第985章 疯狂的股票第280章 送什么好呢(求月票,更新有惊喜)第871章 长孙无忌的野心第1458章 过敏三江感言第883章 很温柔,却是生不如死第1233章 函馆渔场第1341章 要慢牛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1063章 长孙无忌的阴招第1092章 刺杀第243章 谁能熬过谁第909章 变聪明了的长孙冲(继续加更,一万两千字送到)第1030章 轻轻的我走了,带走一船金币(求月票)第1294章 论文的影响力第612章 就这样拿走了八成的利润第1243章 挣钱,没有那么难第984章 调教太子(求月票)第510章 再小点,还可以再小一点第1250章 一书封神的节奏第1002章 冰火两重天第1042章 乐极生悲第154章 苏我虾夷第1189章 杨本满的超前建议第375章 终究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第927章 金山银山不是梦第667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第1338章 政策变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