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多花钱是好事吗?

李宽又被弹劾了!

有些人一边在家里偷偷的享受着美食,一边两手一抹嘴,开始了弹劾。

“古有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今有楚王殿下骄奢淫逸,不远千里从登州运输海鲜,从凉州运输牛肉,如此竞奢斗富、铺张浪费之大令人瞠目……”

“臣闻长安城各大酒楼,都以登州的海鲜宴为傲,此风日盛之下,将危及我大唐根基。楚王殿下……”

“楚王殿下不思为国分忧,只知个人享受。为了吃上新鲜海鲜,居然派了马车一路制冰,从登州将新鲜的海鱼运输到长安……”

看着眼前各弹劾李宽的奏折,李世民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自己前几天跟妃子们还一起享用了李宽送进宫的新鲜海产呢。

“兰和,去把楚王召进宫,朕有事找他。”

李世民是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帝王,登基以来,一直都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才有了大唐今日的贞观盛世之局面。

如今,这么多御史弹劾李宽,这不由得让李世民有点犹豫。

这一次,继续留中不发,是否合适呢?

按照李世民对李宽的了解,他虽然有些懒散,有些贪图享受。

但是要说他故意带坏长安城的风气,引导奢靡之风,李世民是不相信的。

这些奏折到底怎么处理,干脆听一听李宽自己怎么说吧。

……

李宽现在也算是宣政殿的常客了,对于李世民动不动就让兰和召自己进宫的行为,他已经习惯了。

“这些弹劾,人家可有冤枉你?”

看着李宽快速的看完好几本弹劾奏折之后,李世民面无表情的问道。

“没有,说的内容基本属实吧。”

李宽的回答出乎李世民的预料。

这个家伙,居然就这么承认了?

这不是他的风格啊?

李世民脸色变得有点难看了,说:“那你可有什么需要辩解的?骄奢淫逸,带坏风气,这可不是一个亲王应该做的事情。”

“不能说是辩解,只能是说微臣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他们有所不同。”

对于自己的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李宽早就想到了。

但是他还是这么高调的继续做了,自然不是单纯的因为个人享受。

“哼,那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个看法不一样?”

“陛下,御史们弹劾的事情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就是微臣带头安排人马从登州运输海鲜到长安,另外一个是将凉州的牛肉运输到长安。其实,对于御史们的弹劾,我有一个疑问。”

李宽在脑中梳理了一下逻辑,开始给李世民洗脑了。

“微臣的这些做法,有损害谁的利益吗?”

看到李世民没有要说话的样子,李宽只好继续一个人在那里解释。

“海鲜是登州渔民捕捞上来的,以前是没有办法贩卖到长安来的。现在多了一批长安的客户去采办海鲜,也就意味着登州府的渔民收入增加了;而派人去登州运输海鲜,需要专门的马车和人手,这就意味着马车作坊可以多卖更多马车,有更多的人员可以有活干。”

听李宽这么一说,李世民觉得有点晕。

为什么御史口中骄奢淫逸的事情,从李宽嘴里冒出来的时候,似乎就变成利国利民了?

“陛下,钱财只有让它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只是放在各家勋贵的库房里头,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李宽的这个理论,在此时应该还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的。

其实,在李宽看来,自己从登州和凉州运输海鲜、牛肉,其实是一种扩大内需的行为啊。

扩大内需的好处,后世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是很清楚的。

这种行为都是受到支持的。

只是,在一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御史嘴里,这就变成了骄奢淫逸。

在他们看来,最好所有的人都跟圣人一样,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式在生活。

然后他们在家里偷偷的娶着三妻四妾,过着舒服的小日子。

“钱财的流动可以创造更多财富?”

李世民隐隐感受到李宽的这个说法,似乎跟楚王府这几年的情况很吻合。

长安城的勋贵们,明明看到李宽每天都在各种各样的花钱,兴建各种作坊,但是偏偏楚王府挣的钱却是一年比一年多。

不仅没有把偌大的家业给败坏,反而隐隐成为长安城首富,乃至是大唐首富。

“没错。”李宽微笑着看着李世民,“大唐立国已经二十余年,不管是勋贵世家也好,普通百姓也好,积累的财富都比立国初期多了不少,而要让大唐变得更加繁华,就要更多的人愿意消费。”

“消费?”

听到李宽嘴里又冒出来一个新词语,李世民露出了一副求解答的表情。

“消费就是买东西的意思。就拿马车来举例,买马车的人多了,那么马车作坊的规模就要扩大,就要招募更多的人手,就要采办更多的木材和铁料;而更多的木材和铁料,又会刺激木材作坊和炼铁作坊扩大规模;炼铁作坊扩大规模,就需要更多的矿石等材料,需要更多的人手。这一系列的循环,影响下去之后,又会带动马车的销售,起到连锁反应,让大唐的百姓有更多的挣钱机会,让大唐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李宽没法跟李世民说太过复杂的经济规律。

因为说了李世民也不一定听得懂。

再说了,李宽也不懂那么深的理论。

李世民虽然是个明君,但是也不是万能的。

特别是李宽说的这种超越时代的经济理论,要接受起来,一时还是有难度。

但是,从李宽的话里面,他也找不到明显的问题点。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为何偏偏觉得和以往的理解差距那么大呢。

宣政殿中一时陷入了沉默。

“陛下,所谓骄奢淫逸,如果是浪费公家的银钱,或者是通过贪污受贿等不正手段获得的银钱,那自然会起到一个很坏的作用,需要严厉查处。但是如果大家是花的自家的银钱,朝廷不但不应该禁止,反而可以适当鼓励。哪怕是做不到鼓励,至少也可以先旁观一会。”

看来李世民是不可能立马接受自己的理论,李宽便退了一步。

“行吧,那就先留中不发,看看情况再说!”

李世民长呼了口气,觉得脑子有点晕。

……

长安城四季分明。不知不觉当中,秋老虎已经不知踪影。

一阵秋风吹过,楚王府别院门前大街两旁的银杏树上,黄叶纷纷飘落在地上。

让整座街道都漫步在一片金黄之中,带着秋天独有的一种魅力。

往日相对寂静的楚王府别院门口,今天却是门庭若市。

就在周岁来临之际,李宽的嫡长女李馨宁被李世民册封为永平县主,取永远平安之意。

而今天正是永平县主的周岁,楚王府的众人为了今日已经准备多时。

“试儿”,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抓周,这个风俗,普遍认为是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不算是历史多么悠久,早年也是在江南地区才流行。

但是到了隋唐时期,已经在中原大地流传开来。

李宽对于自己的生辰之类的,一向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对于李馨宁相关的事情,却是非常重视。

按理来说,很少有哪个勋贵会为了家中女儿大张旗鼓的举办试儿宴。

偏偏李宽就反其道而行之,把小玉米的试儿宴搞得盛况空前,长安城有点地位的勋贵大臣,全部都接到了邀请。

前阵子,李宽刚在大明宫中跟李世民一顿理论,解释了扩大消费的好处。

今天,他算是以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那帮御史要弹劾就弹劾,但是我该吃吃、该喝喝的,继续不变。

甚至,我还扩大规模的举办各种宴席。

你咬我啊!

“王爷,你说一会小玉米会抓什么东西呢?”

李馨宁的房中,正摆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既有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和蒙学的各种书籍,也有笔、墨、纸、砚、算盘。

还有金币、账本、首饰、鲜花、胭脂和吃食、玩具之类的,甚至有铲子、剪子、尺子等东西。

满满的放了一桌子。

李宽:“抓哪个都可以,只要她开心就行。”

抓周的仪式是在中午宴席之前,跟楚王府关系密切的人员齐聚一堂,看着小玉米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

“依我看,永平县主活泼机灵,有着王妃娘娘的美貌和王爷的机智,应该会抓胭脂和账本之类的。”

武媚娘跟武郭也站在一旁,准备欣赏小玉米的表现。

“我倒是觉得县主会抓各种书籍,跟王爷一样成为学富五车的女才子。”

绿竹作为程静雯的婢女,一向是看武媚娘不是很顺眼,所以干什么都喜欢和武媚娘反着来。

“也不好说,金币和首饰这些东西,说不定对县主更有吸引力呢。”

晴儿可是见识了当初金币刚刚制作出来的时候,小玉米的那个喜爱劲头。

不过,其实今天不管是她抓了什么,大家说出来的都会是赞美之词。

哪怕是抓了吃食、玩具之类的东西,也不会有人斥责她“好吃”、“贪玩”,而是会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之类的。

再说了,李宽搞这个抓周,并不是真的相信它有什么特殊寓意,而是单纯的想要给小丫头庆祝一下周岁,热闹热闹而已。

“哈哈,要我看,不如抓个指南针,以后跟着我出海。”

不知道什么时候,程处默和程处亮兄弟也到了,这家伙,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大咧咧。

李宽听了脸色一黑,不过还没有等他说话,程静雯就发飙了。

“大哥,你说什么话呢,哪有女孩子家出海的。你自己整天不着家就算了,还在这里满嘴胡语。”

“嘿嘿!”

程处默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也不以为意。

反正从小到大,都是只有妹妹欺负自己的份,从来没有轮到自己欺负她。

“王爷,外面有些客人已经陆续到了,要不我们就让小县主先抓周儿吧。”

来福看到眼前热闹的场面,笑的脸上的皱纹都要找不到了。

“也是呢,今天邀请了好多贵客,王爷你还是要去外面迎一迎的。”

程静雯也意识到自己和李宽在房间里待了太久了。

“行,那就开始吧。”

李宽说完便亲自上前抱起了小玉米,把她放到了桌子上面。

小丫头已经能够麻利的爬来爬去,对着桌上的一堆东西,一会拿起这个,一会拿起那个。

每一次她拿起一个东西,旁边就有人发出赞赏之词。

“这个算盘啊,将来长大了一定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

“砚台,就这个砚台。抓了这砚台,长大以后一定好学,说不定变成长安城第一才女呢。”

“抓这个燕窝也不错,说明县主有福气,这一生将不愁吃穿。”

李宽在一旁听着,不由觉得好笑。

不过,左右不过是一个游戏,倒也不用太多当真。

小丫头开心就够了。

“啊?县主抓的这个东西是什么?”

绿竹看到小玉米最终抓住一个东西之后就不放手了,倒是愣了一下。

李宽一看,也纳闷了。

那是李宽亲自安排人制作的一个小小的地球仪,虽然里面只是非常笼统的区分了几大洲几大洋,但是确实就是一个地球仪。

这个玩意,一直是放在李宽的书房,今天他也是心血来潮,从书房里收集各种抓周的东西的时候,顺便也拿了地球仪。

天圆地方,这是此时大家的普遍认知。

所以李宽一直都还没有跟任何人提起地球是圆的这个理论。

就连地球仪,也是在书房里放了一年多了。

“王爷,这个圆球,不是放在你书房的桌子上的吗,你怎么也把它放过来了呀。”

程静雯倒是认出来了这个东西,不过她其实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虽然李宽的书房,她也去过。

但是她很少会对书房里看到的一些东西提出疑问。

因为在她的观念里面,书房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具备隐私性的地方。

自己阿耶的书房,就是从来不让人随便进去的。

“这个丫头。”

李宽也是一脸无奈,没想到小玉米居然抓了这么一个玩意。

“静雯,这确实是我书房里的东西,我给它起名叫做地球仪,具体的含义,等以后再给你们介绍。”

地球是圆的,这个理论迟早是要对外宣传的。

但是李宽不想让楚王府成为这个富有争议性的观点的舆论中心。

很明显,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才是这个理论诞生最适合的地方。

第391章 这么装鱼,一会全得死光吧?第994章 准备救市?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证第1142章 总想上头条而不得第536章 女人的钱,最好挣第508章 明德门上的新东西第1573章 意外的获奖人第30章 造船业第1327章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第1245章 轰动永阳坊第1352章 迎来一个井喷期?第482章 我们赶紧先去县衙把名给报了吧第405章 这个案子怎么破?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蕴第259章 观狮山书院第533章 不一样的边塞风情第752章 稀里糊涂的胜利第515章 这个误会有点大啊第482章 我们赶紧先去县衙把名给报了吧第1473章 阻拦第1465章 劝说第163章 立规矩第1187章 德妃带来的后续影响第1334章 有点过热的股市第399章 中二少年的逆反心理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给我送了一封信第247章 班师回朝第739章 唐军来了第341章 没有人接受金币银币,怎么办?(求订阅)第840章 终究是迈出了这一步第758章 憋屈的战斗第202章 怎么还没人来买第802章 什么财都有人发啊第26章 李宽眼中的国与国第1204章 郁闷的松赞干布第513章 楚王殿下这是在跟世家低头了?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结果……第1545章 蒸汽机车的变革第868章 顾盼盼:这帮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负我?第1429章 怎么报复?第1554章 大格局(万字求月票)第853章 大唐版的医患纠纷(上)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来凑什么热闹?第990章 恐慌和踩踏第120章 脱贫致富的思路第566章 哑口无言孔颖达第505章 这篇文章不一般第1337章 好久没有被人弹劾,有点不习惯第376章 跨越时代的经典第975章 对付天竺的大招第1142章 总想上头条而不得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没闲着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第812章 这么低的价格,还有钱挣?第115章 屋漏偏遇连夜雨第338章 发了,我们要发了啊第541章 通兑天下的愿景第1515章 刘大娘卤肉铺子第266章 宿命吗第520章 烦恼的人很多,原因各不相同第122章 出海打渔第1415章 闹哄哄第596章 变废为宝第811章 不讲武德的李宽第547章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第1058章 对付吐蕃国的新招数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417章 故地重游第1253章 松了一口气第113章 哪里有卖?第1235章像是一泡马尿?第1172章 正式运营第952章 背靠大树的大食糖商第184章 没钱是不行的(第五更,求好评)第1076章 简单粗暴的对应方法第647章 简单的油条不简单第863章 史上最贵的广告费第573章 不祥的征兆?第1348章 快,先退货第1257章 成了投资指引了?第978章 这不算拔苗助长吧?第1556章 算不算拔苗助长?第441章 高阳的三观不断被刷新第298章 敌袭,有倭国人来袭第1262章 这才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1054章 鲍鱼炒饭,鲍鱼哪去了?第1616章 油料增加带来的影响第188章 接了个大活(九更,你懂得)第1550章 阿牛特殊钢作坊技术展览会(继续大章)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955章 疯狂的夜晚(为催更圈催更邀请函活动加更)第648章 帝王耳中的烟火气第987章 扫地大妈都来炒股(继续求月票)第1442章 尽快做决定第1281章 关键时刻,结果……第690章 高句丽的变局第818章 开启大航海时代第119章 主动请缨第821章 野蛮生长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