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不管是谁当领导,都是希望下属能够给自己传递真实、准确的消息。

可是,实际情况是各种各样的消息经过层层传递之后,到了帝王手中,往往就已经失真了。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再加上一些人处于特别目的的篡改,消息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一百八十度变化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李宽提到的“用数据说话”,可谓是挠到了李世民的心窝窝上了。

“玄龄,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今后的各种奏折,要尽可能体现用数据说话的精神。特别是各地送来的信息,不要老是含含糊糊,如果一县县令连简单的算学概念都没有,那就请有这个概念的人来当县令。”

李世民这话一出,在场的人中,都觉得以后的活不好干了。

当然,李宽除外。

“陛下,用数据说话,微臣是支持的,对我大唐也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如今各地的胥吏和官员,精通算学的很少,甚至有些胥吏连字都不认识,要真的达到理想程度,绝非一年两年可以达到的。”

房玄龄觉得李宽这个家伙给自己挖了个坑,并且还是个大坑。

很多东西,大家都知道好。

但是真的要去执行,就会发现执行不下去了。

“宽儿,你有何见解?”

解铃还须系铃人,李世民一句话,就把难题抛给了李宽。

“陛下,房相说的说,完全属实。如今的胥吏和官员,确实还有很多人是不能胜任自己职位的。微臣建议以后各县招募的胥吏,除了不良人等一些特殊职位,其他的都需要能够识字,并且负责粮草和税负相关的胥吏,还必须通过观狮山书院组织的算学考核。”

李宽本来是想把后世公务员考试的要求直接搬过来的,不过想了想,觉得要求太高了,

要是所有的胥吏都必须识文断字,还必须觉悟够高,还能通过算学考核,那大唐的官员,就要没有胥吏可以使用了。

如今之际,只能让胥吏们满足一些基本的要求,然后再慢慢提高门槛。

反正是只要把门槛设在那里了,以后观狮山书院的学员们的机会就多了,大唐各地的书院的吸引力就上来了。

别看大家胥吏胥吏的叫着,其实这些胥吏的影响力一点也不低。

就比如县里面不良人的头头,其实就相当于是后世县里面的公安局局长,你觉得一个局长不算什么吗?

一个书院的毕业生,只要愿意,现在很容易就能在县里面当上一个类似后世局长、副局长的位置,这能算屈才吗?

在后世,哪怕是边疆贫苦地区,你一个大学生也别指望着一毕业就能当上科局级干部呢。

所以,子啊李宽看来,让书院的学员去当胥吏,并没有屈才。

相反的,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挥的舞台。

先从胥吏做起,然后再慢慢的晋升到县令。

之后回到长安城进入六部或者进入州府,一步一步的上来,可谓是前途无量啊。

最关键的是,李宽这么做了,不会引起世家特别大的反弹。

毕竟,胥吏这种位置,在他们眼中就是蝼蚁般的存在。

“楚王殿下,你这个想法,未免太过理想化了吧?就像是岭南道,要是按照你这个要求去搞,衙门就被想招募胥吏了。再说了,整个大堂的胥吏数量,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你哪来那么多识文断字的人啊!”

长孙无忌面带讽刺的说道。

这个老阴逼,从来都见不得李宽的好。

“十万可能都不止,如果把里长、乡长这些人员也算进去的话,整个大唐的胥吏数量可能有几十万,吏部上哪去找这么多人才啊。”

高士廉作为吏部尚书,也一脸发愁的看着李世民。

那眼神,简直就像是在说:陛下,不是我不同意,而是大唐没有那么多识文断字的人啊。

“整个大唐都不见得有那么多识字的人吧。”

“识文断字,基本上都是读书人,有几个读书人愿意天天跟一堆村民打交道?再说这些里正和乡长,往往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家出来担任,朝廷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不现实啊。”

“是啊,我们也都希望下面的人都才华横溢,能够把上官吩咐的任务完美完成,可是现实它不是这样的啊。”

“楚王殿下您还是太过理想化了,不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啊。”

很快的,殿中就响起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声。

大家都是在久经官场的老油条了,可不是李宽随便一个口号就能忽悠的动的。

“陛下,众位国公,你们说的都没有错。但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大唐要尽快培养更多识文断字的人才,尽快培养更多能够胜任胥吏职位的人才啊。”

反对的人比李宽想象的要多。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历朝历代,又有谁做到了呢?”

长孙无忌不屑的撇了撇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唐要发展,归根结底要教育先行,只有培养了足够多的人才,目前的发展势头才是可持续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还是要依靠人。就如同各位国公都是各自家族里头的拔尖人物,对整个家族起到的作用绝非普通子弟可比。对于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只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国家的发展才会越来越有前途。”

李宽脸不红,心不跳的又借鉴了一个后世的经典理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说的好,说的太好了!”

李世民忍不住拍掌叫好。

自登基以来,李世民就非常重视科举。

虽然科举是隋朝开始有的,但是却是在李世民手上发扬光大。

如今大唐每年参加科考的人员数量比他刚登基的时候,足足多了三倍。

这个效果,也正在慢慢的显示出来。

虽然朝廷各个衙门里头,科举出声的官员占比还非常低。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上升的趋势却是非常的明显。

只要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科举迟早将成为为官最主要的途径。

那个深远意义,可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解释的了。

第1161章 后知后觉第989章 内幕消息第86章 谁说凉州荒凉?第1245章 轰动永阳坊第1347章 充满了信心第1074章 这种事情,太让人恶心了第1051章 便宜的原因是什么?第262章 只要东西好,自然有人学第957章 坑我来挖,你来跳!第1494章 不一样的见面第286章 纸里包不住火(订阅加更,七更)第1485章 但是万一不是呢?第415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893章 我还欠钱庄好几万贯钱呢第502章 契苾何力的选择第693章 一窝子的狠人第275章 奇怪的收购第1550章 阿牛特殊钢作坊技术展览会(继续大章)第649章 李世民抛出来的哲学问题第1094章 报复的最好时机?第1275章 有点失控的局面第854章 大唐版的医患纠纷(下)第987章 扫地大妈都来炒股(继续求月票)第911章 大唐皇家钱庄的危机第612章 就这样拿走了八成的利润第873章 孔颖达: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1470章 隔墙有耳第989章 内幕消息第138章 献礼第681章 税收优惠第695章 爽快的有点意外第535章 杨本满的抉择第1611章 火炮初登场(求订阅)第1369章 胜利果实第708章 让人担心第1277章 都是乌合之众第141章 小日子第1020章 积极的会员们(求月票)第986章 贪婪是本性第138章 献礼第553章 守城,我们是专业的第1132章 恶心人的手段第928章 海妖来了?第555章 凉州城的底牌第563章 新发现往往源自意外第1425章 证据不重要,怀疑就够了第162章 望眼欲穿第69章 黎明时分第1162章 离废纸的距离不远了第1260章 李宽上课第1288章 不一样的捐款第1155章 依葫芦画瓢第1465章 劝说第143章 巨大吸引力第1548章 科研热点(有点习惯万字大章了)第1331章 新的韭菜来了第729章 新的战争模式第653章 别具一格的悬赏第756章 辽东城的动静第1547章 为科学献身?(继续万字大章求月票)第411章 不把大唐的亲王当回事,后果很严重(加更!你懂的)第1179章 胜利来得有点简单第345章 不占人便宜的李泰第18章 来了个老神医第617章 杀鸡儆猴第1266章 专业的广告策划第438章 一查粮仓就着火第777章 诡异的场面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话第495章 门票还能这么玩?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隶主第61章 特殊准备第1458章 过敏第1235章像是一泡马尿?第1432章 报复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务第62章 真的升天了第22章 宅久了去郊游第835章 你到底还有多少?第738章 起事第939章 每次都要为礼物而头疼第576章 朔州城的变化第265章 蓦然回首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1214章 蒸汽机设备第85章 因为热啊第1597章 上眼药?(继续大章,求订阅)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1587章 熄火了?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603章 别出心裁的小田切第864章 立竿见影第1513章 小玉米带给大唐的意外惊喜(万字大章)第1122章 蒸汽机车第18章 来了个老神医三江感言第1274章 寮人叛乱第1140章 马周一言气晕孔颖达第1459章 憋屈的长孙冲第277章 龙井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