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变化中的辽东道

辽东道的冬天,比长安城来的更早一点。

眼看着长安城刚刚开始降温,这里已经迎来了贞观十七年的第一场雪。

洁白的雪花漂亮在大地,飘满了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管辖区域。

“郑化,今天下雪,你还要去上工啊?”

杨家村中,杨洋看到郑化裹着一件大棉衣,正往兵团驻地而去,不由得问了一句。

“村长,我听说辽东米酒作坊出产的米酒,在室韦人和靺鞨人那里卖的特别好。一小坛两斤装的米酒,就可以换回来好几块上等的兽皮呢。如今已经有不少商家在作坊门口排队,就等着采办米酒呢。所以哪怕是下雪,我也得赶紧去作坊帮忙,不能耽误了米酒的制作呢。”

郑化今年一下就多了两个儿子,才二十一岁的他,立马就觉得身上的担子变得重了很多。

所以在种植的水稻收割完毕之后,立马就带着两个奴仆去辽东米酒作坊当帮工,家里留着婆娘带看小孩。

而这辽东米酒作坊,则是今年下半年才刚刚建设好的酿酒作坊,是楚王府支援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家作坊,也是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第三家工厂。

前面的水泥作坊和青砖作坊,都是属于技术很成熟的作坊,不需要楚王府帮忙,薛仁贵自己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匠人来修建,甚至连水泥的专利费都不用给。

但是酿酒作坊不一样!

如果只是传统的还好,难度不是很高,薛仁贵随便也都能够找到匠人。

可高度酒作坊就不一样了。

除了洪州豫章县那个阿塔图搞出了一个白云边可以算是高度酒,其他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比不上楚王府的烧刀子。

辽东道的冬天非常冷,不要说其他人,就是薛仁贵自己就非常喜欢喝烧刀子。

但是从长安城运输到辽东道,路途遥远不说,还很容易给弄碎了,因为大部分的路途都是走的陆路,运输的量也比较有限。

偏偏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如今大量的开垦良田种植水稻,今年的稻谷大丰收。

薛仁贵自然不会嫌弃粮食太多,但是可以预见,明年的粮食会更多。

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自己是吃不掉这么多粮食的,可要只是单纯的卖粮食的话,哪怕辽东城的大米价格比长安城高了两三成,一户人家能够挣到的钱财也非常有限。

因为这几年大唐的粮食都属于丰收状态,整体的粮食价格就不高。

所以预测到了这个局面之后,薛仁贵就果断的开始谋划了造酒作坊,还专门请李宽安排匠人过来负责。

WWW●ttκǎ n●¢Ο

这才有了郑化这些兵团农户的额外帮工收入。

“这倒也是,我听说薛都督非常重视辽东米酒作坊的建设,现在好不容易顺利投产了,肯定要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

杨洋作为杨家村的村长,当初的伍长,对于兵团驻地的消息是比较灵通的。

“看今年冬天,已经下了第一场雪,估计再有一个月,就彻底的大雪封路,想要出行都很麻烦了。酿酒作坊也顶多再开工一个月,所以哪怕是浪费一天都很可惜啊。”

“那你去吧,家里的婆娘有我照看着,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杨洋作为伍长,获得赏赐的女奴比郑化还多了三个,但是天天努力,今年也就刚刚生下一个女儿而已,所以他宝贝的不得了,眼看着又是跟李宽一样,女儿奴一个。

所以带着奴仆收割完了稻子,把多余的稻谷卖掉之后,他就开始宅在家中陪女儿了。

刚刚满月的女儿,根本就什么互动都做不了,但是杨洋却是觉得很满足。

“好嘞!等下工的时候,我带一瓶辽东米酒回来,等到大雪封路的时候,打几着野鸡野猪什么的,正好用来下酒!”

郑化说完就带着两个下人朝着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驻地而去。

……

“仁贵,今天商队又拉了好几马车的皮子回来了,这些胡人的钱财还真是好挣啊。”

李雪雁手中拿着一块紫色的貂皮,轻轻的抚摸着。

这么一块上等的紫色貂皮,放在长安城,没有几个金币,那是想都不要想可以买到。

但是放在靺鞨人手中,只需要一坛辽东米酒。

难怪商队第一次运输皮子回来的时候,辽东城立马就涌过来一堆的商家,想要从辽东米酒作坊购买米酒。

“所以王爷说的没有错,不管是在哪里,只要找到切入点,都能让百姓变得富裕。像是辽东道,放在以前,这种苦寒之地,关中道的百姓是压根不会考虑过来。但是自从今年的粮食丰收之后,我觉得这里的吸引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安全有保障,粮食有保障,除了冬天冷一点之外,这里一点也不比关中道要差啊。我估摸着明年愿意加入我们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农户,至少会上涨三成。”

薛仁贵手中虽然有几万的属下,但是把这几万分扔到辽东道,那简直就跟没有人一样。

哪怕是现在集中砸驻地附近,也不过是形成了几个小镇而已,远远没有达到人口饱和的程度。

按照李宽给薛仁贵画的大饼,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种植的庄稼面积,必须要超过关中道,必须要能直接养活半个大唐的人口。

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远着呢。

“那辽东米酒我也喝了,虽然口感很凌冽,但是跟烧刀子比起来还是有所不如。而装这些酒的坛子,也是非常的普通。谁知道在靺鞨人和室韦人眼中,却是那么受欢迎。特别是听说一些居住在山林里的靺鞨部落,甚至愿意用一只虎皮来换两坛米酒,实在是太夸张了。

不过,如果只是简单的把皮子运输到长安城售卖,我觉得有点可惜。如果你能够找到合适的匠人,直接在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驻地把这些皮子加工成成品,那么利润绝对可以翻一番。

当然,我们也可以模仿长安的大唐交易中心,在驻地附近修建一个辽东皮革交易中心,让更多的人把兽皮主动的运输过来,我们收购加工之后运回长安城售卖。

到时候,我们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就可以不需要朝廷划拨经费,直接实现自给自足,还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种植更多的粮食,早日达到王爷给你设定的‘小目标’。”

说到这里,李雪雁不由得对李宽这个弟弟升起了几分不满。

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粮食种植面积没有达到一千万亩,就不允许薛仁贵这个都督离开辽东。

这不是强人所难嘛!

一千万亩啊,哪有那么容易?

所以小目标,一点也不小。

“嗯,有你这个贤内助帮忙,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事情,我总算是理顺了,不用每天都忙的手忙脚乱。”

一不小心,薛仁贵就给站在旁边的丫鬟塞了一把狗粮。

“我要是有李宽一半的本事,你今年就不用那么忙碌了。又是修建作坊,又是组织人铺设道路,还要拉起一个商队来为兵团挣钱,我看你累的白头发都长出来好几根了。”

“有白头发长,总好过那些连头发都不长了的人吧?你看那水泥作坊的茅升,也就三十多岁而已,额头上的头发都掉光了,秃着个脑袋,远看着还以为是个和尚呢。”

“哪有你这样取笑人家的!”

两口子就这样在那里闲聊。

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经过一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很快就能彻底的走向正轨。

到时候,大唐在辽东就算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了。

去辽东,能够挣大钱。

这就是吸引人口流向辽东最简单的方法。

哪怕只是去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当一名农夫,种上一百亩水稻,一年下来也能挣不少钱。

因为这里的水稻产量比别的地方要高几成,还因为薛仁贵为了提高农户的收入,让酿酒作坊以高于市价三成的价格来收购兵团内农夫多出来的稻谷。

反正一斤米酒,也就耗费了两斤大米,哪怕是大米的价格再翻一番,酿酒的材料成本也是非常低的。

而一斤的米酒,却是可以从靺鞨人手中换取价值高达一个金币,甚至更贵的兽皮,这其中的利润,绝对比抢钱都来的还要高。

……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郎君,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北高句丽人从鸭绿江进入我们辽东道,并且还有越来愈多的趋势,我们要不要阻止他们?”

国内城中,程处亮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手中拿着一只烤羊腿,津津有味的吃着。

旁边有幕僚跟他汇报着事情。

作为国内城守将,程处亮这一年的日子过得很舒服。

不管是北边的靺鞨人,还是东边的北高句丽人,去年都刚刚被大唐教训,如今乖的跟孙子一样。

他每天除了操练手下的将士,就是到处借着巡逻的名义在打猎。

妥妥的带薪游玩。

“为什么要阻拦?这些高句丽人愿意来我们大唐,有多少我要多少,只要不是那种老弱病残,我们都把他们安排到辽东城,然后再由薛仁贵考虑是把他们留在生产建设兵团,还是送到朔州去种植棉花。”

高藏王统治下的北高句丽,是当年高句丽所有区域之中,最贫瘠的一块土地。

在这里,冬天来得很早,温度非常低不说,还缺少良田,普遍都是各种山地,跟鸭绿江对面的辽东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初高藏王裹挟了不少人口跟着自己去了北面,后面在李宽的刻意安排下,高藏王的北高句丽和高建武的南高句丽,以及渊盖苏文坚持的高句丽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谁的力量超过了另外两家之和,驻守国内城的程处亮和平壤的水师,就会帮助另外两个国家。

反正你们要和平共处,没有问题。

你们要争夺疆域,也没有问题。

但是谁要是想要一统三国,那么不好意思,想都不要想。

所以小小的朝鲜半岛,如今有北高句丽、南高句丽、高句丽国、新罗、百济五个国家,以及倭国占据的飞地、大唐水师占据的租借地,形成了一副超级复杂的局面。

心中本来有想法的金胜曼,在看到大唐水师居然售卖给了南高句丽大量的兵器来防御新罗的攻击,立马就熄灭了继续南下的想法。

所以朝鲜半岛上,如今维持了一个相对诡异的平静局面。

但是,局面再平静,遭受到战争破坏之后,南北高句丽的粮食产量都大幅的下降,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鸭绿江的江面一结冰,就有北高句丽人往国内城逃跑的情况。

“将军,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不如我们干脆安排一些逃过来的北高句丽人回去,让他们去宣传一下,就说国内城会善待每一个套过来的百姓,会给大家提供吃的穿的和住的,到时候肯定会有大量的人员套过来。”

“城内的粮食够吃吧?”

程处亮虽然过着夜夜笙歌的日子,但是脑子还算清醒。

在准备大量的接受北高句丽百姓之前,首先确认粮食是否准备充足。

可被一年都没有什么事情的国内城,到头来因为这些逃过来的北高句丽百姓给折腾出动乱来,那就丢人了。

到时候程处亮觉得自己都没有脸回长安城了。

“够了!入冬之前,船队就从登州运输了大量的粮食来到国内城。这几年,大唐各地的粮食都是大丰收,根本就不用担心大军会缺粮。

其实要不是因为登州运粮食过来可以走水路,辽东道如今已经可以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了,以为你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在辽东城外面开垦了大量的田地种植水稻,今年也取得了大丰收,稻谷多的吃不完,都用来酿酒了呢。”

“既然粮食够吃,那你就去安排吧,不管是北高句丽人还是靺鞨人,亦或是其他哪里人,只要愿意乖乖的听我们安排,全部够可以允许他们进入国内城。”

程处亮的这个决定,让国内城在一个冬天就多了五六万的高句丽人。

当然,这些人在开春之后,全部都被送到了辽东城和朔州,被当做是奴仆赏赐或者售卖给了各个农户、商家。

对于那些高句丽人来说,只要能够吃饱饭,有衣服穿,有房子住,自己是属于平民百姓还是属于奴仆,他们已经不在意了。

第589章 打破长孙皇后的习惯第896章 领导觉得你行,你就行第1304章 不一样的治病方法第191章 玄武门急报第222章 心痒痒第459章 大唐纪念碑第1259章 金胜曼:这不是好事吗?第1212章 工业化的切入点第815章 开年不吉第835章 你到底还有多少?第189章 对楚王有所误会啊(十更,感谢盟主天海祥云)第523章 朗清要挖墙角了第212章 不一样的名人第490章 群魔乱舞第860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第373章 一本书引起的反响第56章 比对子我也不怕第716章 冷清的开业第545章 倒霉的侯君集第1308章 风靡法兰克第542章 六味地王丸第1454章 萧瑀的选择第851章 闪开,让我来!第561章 无知者无畏?第1307章 买的不知茶味,喝的不知茶贵第508章 明德门上的新东西第482章 我们赶紧先去县衙把名给报了吧第1101章 祈雨仪式好像要结束了(求月票)第1271章 功德圆满第370章 武媚娘还有这个技能?第1314章 橡胶热第340章 这个水平,李宽不大满意第1221章 走马观花第987章 扫地大妈都来炒股(继续求月票)第1246章 正常的商业推广手法?第1278章 乱战第1260章 李宽上课第1477章 心如刀绞第670章 观狮山书院的突破第1614章 顾问委员会第436章 三足鼎立的格局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209章 三日内查明真相第1523章 舆论争夺第10章 谁是傻瓜第1579章 电死人了第789章 热闹的文登码头(继续三合一,求月票)第509章 李宽举起了科学的大旗第1314章 橡胶热第1162章 离废纸的距离不远了第1040章 又是一文钱第506章 大唐皇家专利局第579章 这个使者不一般第1058章 对付吐蕃国的新招数第1417章 李谚的感受第1348章 快,先退货第495章 门票还能这么玩?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来凑什么热闹?第961章 混乱的天竺第1314章 橡胶热第691章 渊氏父子第1444章 布局第1540章 人走茶凉?第1029章 米塔尔的野望第922章 新大陆,我们来了!第564章 大唐皇家科技奖第798章 李世民不见了?第1311章 推动历史前进的轮子(求月票)第809章 南北大不同第1003章 李世民亲自迎接第26章 李宽眼中的国与国第513章 楚王殿下这是在跟世家低头了?第866章 体育产业第180章 烧刀子(第一更,求订阅)第673章 春闱第1413章 寡人第878章 怀英哥哥,我过来帮你了第1164章 王富贵的小算盘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么样?第1476章 您觉得是否有胜算?第1550章 阿牛特殊钢作坊技术展览会(继续大章)第1371章 支持海盗?第373章 一本书引起的反响第84章 布满了汗水第1080章 一书难求第1029章 米塔尔的野望第1259章 金胜曼:这不是好事吗?第238章 牛心堆三将显英姿第775章 互相算计第869章 不务正业?第162章 望眼欲穿第1429章 怎么报复?第1581章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大章,求订阅,求月票)第843章 需要一个热点新闻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为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93章 低调回归第851章 闪开,让我来!第1621章 和谈第378章 黑火药的威力第469章 格物书院号的荣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