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舅爷与舅舅

李承乾将目光从图纸上移开,揉着有些发酸的眼睛,低声道:“她们打牌久了,一定坐得腰酸背痛吧。”

宁儿重重点头道:“正是如此。”

“呵呵呵……”李承乾笑道:“你看,这样一来就有需求了。”

宁儿不解道:“殿下这话……”

李承乾闭着眼,放松着身体,一脸的笑容。

宁儿上前两步,按着太子殿下的肩膀,正在思考着。

许敬宗让工部的人设计的图纸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坎儿井的设计很顺利。

宁儿的目光看向图纸,低声道:“工部的人设计的图纸如何?”

李承乾稍稍回神,回道:“已经给许敬宗送去了原图,这一张图纸还是工部之后又绘制的,就是有些关节处,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又重新坐起来,李承乾拿起一旁的毛笔,在坎儿井的入水口画了一个圈,道:“还要再改进一番,在入水口加个盖子,水位漫过盖子的时候,那个盖子就会在水压的作用下压实,水位低时,它又会自己打开。”

抬头侧目看向站在背后的宁儿,又解释道:“加一個支架与一根绳子就能造好的装置,原理很简单,就像是抽水马桶的水盖是一样的。”

听殿下这么一说,又想到在东宫的抽水马桶,宁儿当即了然点头,道:“原来是这样,这应该是一个很便于灌溉的好事,可殿下这么说,总觉得有些煞风景。”

李承乾接着道:“所以呀,朴素的劳动智慧一直都是我们人文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宁儿点头笑着,大唐的储君能够时刻牵挂万千生民,真是一件很好的事。

“奴婢虽不知祥瑞是何物,也没见过祥瑞,但这等简单又机巧的事物,比之祥瑞一定更好。”

殿外,李丽质听到寝殿内,宁儿姐的笑声,她顺着窗户看来,见到宁儿姐正站在皇兄身后,捂着嘴笑着。

好似笑得很开心,还弯着腰。

李丽质又收回目光,耐心地与小福修理着肥皂的边角,让肥皂方方正正的一块,才好看。

片刻后,两个身影从前殿跑来,是李治与李慎,他们一路跑,还在比较谁能先跑到皇兄的寝殿内。

“皇兄!”李治先一步跑入殿,大声道。

“在的。”李承乾看着两个弟弟走来。

李治个子还不高,需要抬着头看人讲话,“从母后那边听说,坊间已有人在倒卖肥皂了。”

李承乾啧舌道:“多数肥皂都是从东宫送去给母后的,就算是母后要赏赐也不会给太多,他们哪里来的肥皂倒卖?”

再仔细一想,便想到了先前一直疏忽的要点。

李承乾缓缓道:“母后不会将肥皂大肆赏赐出去,但父皇要赏赐可就不一样的,可能动不动就会人手一块。”

李慎小脸神色凝重道:“多半是这样的。”

虽说肥皂的原料也不贵,让宫里的人出去一趟就能带来很多没人要的猪油,但再一想宫里处处节俭,有个败家的父皇,总觉得不太爽利。

可正是朝中新旧交替之时,以高士廉也就是舅爷为代表的虞世南,王珪一派的老臣,武德年间的朝政老人离开朝堂。

以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岑文本等贞观一朝的新势力就要上位之时。

现在这个时候,父皇分发肥皂,来维持朝堂的团结和气,大家其乐融融地完成权力交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到底父皇在发肥皂的时候,有没有说这肥皂是从东宫来的。

多多少少觉得心疼,很心疼……

李治道:“皇兄,听说外面倒卖的肥皂只有这么小一块。”

看着他用拇指解释,坊间倒卖的肥皂只有拇指大小,李承乾疑惑道:“价格如何?”

“有香味的五百钱一块,没有香味的也要八十钱一块。”

一块完整的肥皂,他们可以分成十块到十五块左右,就算是这样也是不够卖的。

因为给立政殿的肥皂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块左右,这些肥皂本来是为了给母后,用来在一些节日的时候给出赏赐。

李承乾颔首,板着脸思索着,“有假货。”

李治还有些气愤,道:“要不弟弟帮皇兄卖肥皂算了。”

“你们要好好读书,卖什么肥皂。”

他又道:“要不让父皇安排人去卖。”

李承乾叹道:“都给孤写作业去,谁敢去卖肥皂,等着值日去洗马桶。”

两个弟弟又是噤声,怂得不敢吱声。

这肥皂能让父皇去卖吗?

东宫眼前有的,都是仅有的。

但凡钱到了父皇母后手里,那就真的不是东宫的了。

看这两个笨弟弟,李慎就先不说了。

再看李治这个小子,还打算将这么好的买卖交给父皇母后?

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见到李治和李慎拉长着脸从皇兄的寝殿中走出来,李丽质早有预料,但还是没有忍住,“噗嗤”地笑出声。

“皇姐,何故发笑?”

李丽质收拾好肥皂,领着两个弟弟走向前殿,叮嘱道:“帮姐姐一起织蜀锦。”

见李治还有些不情愿,李丽质又道:“马上就是织女节了,不论是宫里的宫女还是父皇的嫔妃都要织绸缎的。”

李治道:“弟弟知道。”

“那就不要问了,帮姐姐织。”

听到皇姐的命令,李慎坐下来帮忙。

李丽质见李治还站在原地不肯动手,低声道:“你现在还不如慎儿懂事。”

“皇兄也太委屈了。”

李丽质虽说只有十二岁,可自小经历的事比李治多太多了,李治没有关于秦王府的记忆,也不知道玄武门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有经历过朝不保夕,整日担忧,随时就要逃离长安打算。

见到皇姐不容置疑的神色,李治抿着嘴坐下来,帮着整理针线。

姐弟三人织着蜀锦,李丽质才开口问道:“说吧,出什么事了。”

李治将之前与皇兄说过的事,又讲了一遍。

李丽质手中的针线没停,低声道:“就这种事,需要让你们的皇兄烦忧吗?”

李治一想,挠了挠头,皱眉想着好像确实不用,可能就连说都不用说。

宁儿从殿下的寝殿内走出来,见到姐弟三人正在织着蜀锦,平时就算再打闹,这些公主殿下们,也只有在长乐公主身边,才能够安静下来。

光是这种信任,就连太子殿下也自愧不如。

东宫的葡萄依旧没有种出来,宁儿走在一片架子前,葡萄的藤蔓长得很好,但没有长出果实。

李承乾还在寝宫内,看着许敬宗这段时间的工作简要,这是东宫给泾阳制定的规矩。

说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孙神医了,听说他老人家杜荷家中,这也让杜荷家每天都宾客盈门。

大家都想来看看孙神医,不管有病没病。

对这位孙神医说过的微生物说,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理解之后作何感想。

其实这些知识,说一次也是说,说两次也是说。

看开之后,也无关他人能够听懂,或者听不懂,反正都习惯了。

于志宁也有一段时间没来东宫了,听说他帮着与岑文本修编氏族志。

徐孝德出了一趟远门,因朝中的安排,在潼关还有些要事要办。

若不是他时不时会给东宫来信,还以为这人带着他女儿跑了呢,说是这些天就会回长安。

他从五月就这么说的,呵呵……现在都七月了。

李承乾气馁地神情挂在脸上,夺过了小福手中的圆扇,给自己扇了起来。

小福见状,退到一旁拿起另一把扇子,接着给殿下扇风,她心里想着一定是自己摇得慢了,殿下觉得没有风?

“行了,你也去午休吧。”

“喏。”听到殿下的吩咐,小福不再扇风,圆圆的脸带着几分委屈退下。

宁儿端着一盘洗好的桃子,“殿下,这是立政殿送来的。”

李承乾拿起桃子啃了一口,蹙眉道:“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夏收了,对吧?”

宁儿跪坐在一旁,给殿下的碗中倒入已经放凉的开水,点头道:“关中大部分地方,八月就可以收粮,九月就结束。”

继续看着泾阳送来的工作简要,李承乾接着道:“按照我们的唐律,农忙时是不能征召民力的,只要过了夏收,许敬宗就可以将整个泾阳县的青壮力召入作坊中?”

宁儿点头道:“按理说是这样的。”

李承乾接着道:“那就对了,夏收过去之后,就让许敬宗与杜荷忙起来。”

看到她凝重的神情,李承乾笑着道:“这不是东宫的产业,东宫不参与经营。”

宁儿颔首道:“这些事殿下做主就好,过两天就是七月初七了,陛下要在曲江开设游园。”

“孤知道了。”

翌日,李承乾早早去上朝,入夏之后,早晨来的更早了。

还是踩着就要开朝的时辰,不早不晚,准时准点地来到太极殿。

在朝班上站定之后,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喝,大唐的皇帝来到了太极殿。

今天的早朝,朝班上明显空缺了许多位置,舅爷早就不来上朝,属于一种在职但处于退休的状态。

今天的早朝也少了很多老面孔,反而多了一些新面孔。

比如说现在站出朝班讲话的人,就是新面孔,他叫马周,是新晋的监察御史,现在更是朝散大夫。

还有刘洎,高季辅等人,皆是最近才出现在朝班。

下朝时,李承乾与往日一样,揣着手等太极殿的群臣走得差不多时,这才迈步走到殿外。

站在太极殿的台阶前,目光掠过一片开阔的平地,远处便是承天门。

今日的早朝又说起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

其实自诗经传世以来,自汉以来七月初七一直都是个很美好的节日。

后来呀,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让七月初七变得不那么美好了。

也罢了,至少现在的七月初七还是美好的。

走下台阶,又多了几步,见到自己身侧还有影子跟着。

又走了一段距离,这个影子还在跟着。

回头看去,找到这个影子的主人,便是皇叔李孝恭。

李承乾停下脚步,稍稍行礼道:“皇叔,你跟着侄儿做甚?”

李孝恭脚步快了几分,道:“打牌!”

李承乾道:“皇叔,孤平日里不玩这个游戏的。”

“伱若是早点与老夫说这个游戏,也不至于老夫连着一个月输给他们十贯钱。”

“怎么了?难道皇叔输的钱让东宫赔吗?”

“倒也不用,有些事要与你说。”

“嗷……”李承乾了然道:“皇叔,崇文殿请。”

李孝恭快步走到东宫旁的崇文殿,按照惯例,一篮子的面条,还有些羊肉,多了一份梅干菜。

先是坐下,还没动筷子,李孝恭啧舌道:“听说那个游戏出自你手?你自己怎么不玩。”

李承乾在皇叔的桌边盘腿坐下,倒上一碗开水,准备放凉,“因为没有对手。”

“口出狂……”

李孝恭欲言又止,将准备说出来的话又咽了下去,盯着这个侄子莫名有些犯怵。

悻悻地拿起筷子,他笑道:“算了,怕传出去老夫欺负你个小辈。”

李承乾端坐好,道:“皇叔想要与孤说什么?”

李孝恭夹起一些梅干菜,放在嘴里嚼着,道:“这个菜不错,怎么做的?”

“那您多吃点,腌得不太好,有点过咸,别一口吃太多。”

“你还记得当初那个因为赵节之事,你反悔之后弹劾东宫的那个言官?”

李承乾淡淡道:“他不是死了吗?”

李孝恭冷哼一声。

李承乾皱眉又问道:“大理寺不是结案了吗?人是自尽的。”

李孝恭看了眼四下,压低声音道:“不是自尽的,那是被你姑姑害死的,你姑姑为什么要害死他?”

李承乾沉默不言。

他又道:“你姑姑怕得罪了高士廉,你舅爷是吏部尚书,掌官吏升迁,怕因此影响她丈夫的仕途,只能杀人灭口。”

本着吃瓜,看热闹的心态,李承乾神色平淡,又觉得有些惋惜,摇头道:“为了仕途,不惜杀人,姑姑好厉害的手段。”

“这件事又被马周捅出来了,真是笑死老夫,你姑姑家多半要完了,你舅爷那吏部尚书的位置要成你舅舅长孙无忌的了。”

259.第259章 来长安的禄东赞206.第206章 真话226.第226章 令人费解的变化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严第174章 分寸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权377.第377章 旧人老臣第59章 事必躬亲的太子第164章 这世上的事难不住太子302.第302章 交河城旧事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377.第377章 旧人老臣400.第400章 皇宫欢庆第34章 储君心事371.第371章 虎牢关375.第375章 登泰山第73章 “肥羊”274.第274章 新年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13.第213章 旱情第20章 忠诚不极端第152章 东宫旧人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禄东赞344.第344章 并不顺利的治理349.第349章 事关尊严331.第331章 赵国公的忧愁第45章 冒失举荐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344.第344章 并不顺利的治理261.第261章 看第一场秋雨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174章 分寸第10章 太子的身心问题262.第262章 禄东赞的生活第164章 这世上的事难不住太子190.第190章 下蛋了第5章 东宫前任尸骨未寒245.第245章 皮纸老子祭典338.第338章 文景与现在212.第212章 坚韧的意志220.第220章 唐军来了206.第206章 真话215.第215章 存粮第81章 喜欢建房子的皇帝第105章 被监视的太子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337.第337章 “奇观”244.第244章 花丝镶嵌第58章 重情重义,英雄好汉282.第282章 洛阳变故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书第171章 学到老活到老277.第277章 京兆府无所畏惧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响第162章 小公主与李道长286.第286章 转变294.第294章 山君传说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82.第282章 洛阳变故365.第365章 宴席第5章 东宫前任尸骨未寒261.第261章 看第一场秋雨275.第275章 朝臣榜样褚侍郎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满79.第79章 家宴第175章 莫要内耗183.第183章 识大局第86章 补贴与孝顺第325章 佳节307.第307章 太子的实习期第128章 风波乍起354.第354章 大唐的“天人三问”第89章 哪来的怪脾气第69章 活该一辈子太子?第118章 不缺添乱的人第50章 天分340.第340章 为过去,也为将来346.第346章 眼光要长远284.第284章 关中雷雨344.第344章 并不顺利的治理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第87章 通达?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365.第365章 宴席第165章 难免的第138章 从不退让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124章 圆满的成果274.第274章 新年第74章 太子拜师第184章 历代皇帝的忧虑366.第366章 请英公相助214.第214章 大旱大涝227.第227章 军中安排第152章 东宫旧人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320章 归来的皇帝第167章 夏收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80.第280章 史书难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