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弹劾李瑄,堂兄犯法

“好诗!”

李隆基听到李瑄所言的题目后,抚掌大赞。

此诗妙可不言,能看出李瑄博览群书,非常应科举的试题。

另外,考新法的策略,李隆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也让天下文人士子、地方官吏明白朝堂坚定推行新法的决心。

只是将算科带入进士科,还是头一次。

朝廷有专门的算科,只要算术好,就能为官。

“禀圣人,《九章算术》是《算术十经》中最著名的书籍,朝廷不求官吏精通《算术十经》,但最起码得知晓基本算筹,而非一涉及到算,就召唤属吏。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古代君子需要掌握的,进士最尊贵,也当如古代君子一样。”

李瑄猜出李隆基对算术的顾虑,转而劝道。

“也是!《九章算术》都不读,在为官上有缺陷。”

李隆基点了点头,同意李瑄的试题。

旁边的李林甫默默无言,科举也是李瑄对话语权的一种掌控。

李瑄在利用科举传输自己的观念。

如果多举行几次这样的科举,不出十年,李瑄必桃李满天下。

不过李林甫不会坐以待毙,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找李瑄的破绽。

本以为是在常平新法上。

现在常平新法还未施至两京,李林甫却先抓住李瑄的破绽。

只能证据到手,就对李瑄发难。

他知道想要拿下李瑄很难,必须得先夺回声望。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瑄一边了解常平新法的进度,和常平新法的细节信息。

一边开始着手科举,建立济生堂。

武举李瑄不管,由兵部主持。这个时代的武举,也不怎么受重视。武状元都不及一名进士。

来长安的文人士子不再进行行卷,不再访问王公。

而是苦心读书,不浪费一点提升自己的机会。

九衢之内,麻衣如雪,朗朗的读书声,在长安城每一个角落响彻。

他们知道打响自己名气没用,只有努力进士及第,才能名动长安。

正如糊名制度和誊录制度出现时的预测一下。

杜绝“歪门邪道”后,文人士子只能凭借实力,看谁有资格渡过“独木桥”。

如此,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才疏学浅的士族子弟,几乎失去机会。

没有背景的贫寒学子,振奋心神。感受到公平公正,为他们注入活力。

然科举新制是建立于“曳白”和“野无遗贤”的事件上,更完善的科举。

士族无从反驳。

月底的时候,李瑄果然派人去请姜度夫妇。

马车停在姜府前,不由他们不来。

李瑄与姜月瑶,陪姜度父母小宴。

姜度坐如针毡,还要不停地迎合李瑄的话。

好在看到女儿如从前那般,让姜度安心不少。

李瑄一口一个“岳父大人”,听得姜月瑶心跳加快,她当然知道这个称呼意味着什么!

相公能将她的父亲、母亲接入府邸,让姜月瑶十分感动。

这种待遇,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像其他妾室一样低微。

在天水王府,李玉莹时常来找她。裴灵溪也待她很好。宛如一个大家一样。

姜月瑶已经放开身心,随时准备侍奉李瑄。

下午的时候,李瑄将姜度夫妇送回姜府,并告诉他们以后要常来。

天宝七载的中秋节,依旧很热闹,在昼夜不息的灯火中,兴庆宫缓歌慢舞,李隆基畅饮美酒,好不快活。

只是杨玉环在明月之下,更加幽静。

李瑄的《水调歌头》已经成为宴会上必然的曲子。

直到四更天后,李瑄才带着裴灵溪回到天水王府。

八月二十三日,朝会。

一如往常一样,李瑄不疾不徐的声音,响彻朝堂,代表着在文武百官心中的影响力。

中书门下事务,地方事务,日常事务,李瑄处理得游刃有余。

最后,李瑄向李隆基汇报迁民进展、常平新法进展后,退回自己的座位上。

“启禀圣人,臣有本奏!”

就在高力士准备喊退朝的时候,刑部侍郎萧隐之出班向李隆基一拜。

“萧侍郎有何要事?”

李隆基让萧隐之直说。

朝廷事务,井井有条。让李隆基对烦闷的朝堂失去兴趣。

他认为自己已经掌控一切,哪怕不入朝堂,也可以歌舞升平。

“回陛下,臣弹劾新安令李銙收受豪强贿赂,似与豪强勾结,阻挠新法推行。”

萧隐之出列,是要弹劾一个县令。

新安县,属于都畿之地的一个大县,紧靠着洛阳。也是前往洛阳的必经之路。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想知道新安令的身份,竟然还敢在两京之地,做出反抗新法的事情。

京畿和都畿,一直是监察最严格的地方。

有大臣想到什么,心中陡然一惊。

特别是李霅、李季卿、李琦等人,面色大变。

“这还用问吗?交由御史台处理,先将新安令押回长安审讯。”

李隆基根本就没看萧隐之递上来的奏折,懒洋洋地下达政令。

不过是一个县令而已,哪用大费周章,在朝堂上禀告。

天下的县令数以千计,由吏部和宰相们商量着就行了。

“臣只是觉得难办!”

萧隐之并没有退下,他向李隆基一拱手后,向李隆基禀告道:“因为新安令李銙是李相的堂兄。”

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香案前到大殿门口,文武百官都来了精神。

这是骇人听闻的消息。

因为李瑄一直被称为“克己奉公”“大公无私”,是士人文人眼中一心图变求强的宰相。

而李瑄一直磨刀霍霍,准备杀鸡儆猴。

现李瑄的堂兄似乎犯法,百官想看李瑄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稍有不慎,威望扫地,前功尽弃。

李銙,为李玼的儿子。

李玼为李适之的亲兄长。

由于李适之是李象花甲之年才生下的儿子,现在李适之亲兄弟都已经去世。

所以李适之对李銙、李粹等侄子颇为照顾。

李瑄封王,出将入相,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仅仅亲兄弟被提拔,堂兄弟也因此幸运。

如争气的李粹,已经是上郡太守。

李銙本来只是考核不及格的县尉,现在却成为大县太守。

“萧侍郎这是什么话?难道因为新安令是李相的堂兄,就不去过问了吗?你在朝堂上小题大做,这是什么意思?”

萧隐之话落没多久,在李隆基都在皱眉头的时候,刚升任御史大夫的杨慎矜出列,向萧隐之质问道。

“臣并非小题大做,而是担心御史台的官吏,因此而免去对新安令的责罚。”

萧隐之并不怕杨慎矜,他直言不讳地说道。

为什么御史台会不过问新安令?

萧隐之就差指名道姓了。

“萧侍郎言过了,都知道李相高风亮节,大公无私,怎么可能因为亲人犯错,而去包庇呢?据说李相熟读《春秋》,一定知道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如果新安令真有问题,李相绝不会姑息。”

达奚珣出列说道,看似在维护李瑄,实则阴阳怪气。

“李相,你怎么看待此事?”

李隆基沉声向李瑄问道。

如果是私下说这件事情,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揭过去。

但在这朝堂之上,大臣又将李瑄抬得这么高。

如果不过问此事,对李瑄影响太大。

李瑄是新法的领袖,许多理想者的意志,都集中在李瑄身上。

李隆基当了快四十年皇帝,许多事情早就司空见惯,一个县令收受豪强贿赂,不过是常见的小事。

爱屋及乌,李隆基不想多问罪。

“臣请御史台将新安令缉拿归案,仔细调查。正如达奚侍郎所说,臣略懂《春秋》,当时楚国有一个令尹,叫斗谷於菟,他的族人犯法以后,被廷理拘捕,然廷理听说犯人是斗谷於菟的家人后,立即将其释放。斗谷於菟训斥了廷理,对族人用刑。是以楚国上下,没有人不服斗谷於菟,所以楚国国力飞涨,有北上争霸的实力。好在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我大唐的御史台、刑部,还是恪尽职守的。臣愿意如斗谷於菟一样,执法不避亲。如果新安令李銙罪证属实,立即处死,震慑天下郡县……”

李瑄出班,借着达奚珣的话,用春秋时楚国名相斗谷於菟举例,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堂兄李銙受贿,还是李瑄最痛恨的豪强。

这是在打李瑄的脸?

如果李銙的罪证属实,李瑄不会放过他。

哪怕不够死罪,也直接处死!

因为李瑄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变革派声明,新法用重典,要杀鸡儆猴,震慑天下,以免出现人间悲剧。

他也向李隆基禀告,李隆基给了李瑄先斩后奏,可处死太守、县令的权力。

若轮到自己家人犯事,就放一马,这次变法直接缴械投降算了。

以后也不要再有变法的打算了。

但李瑄要调查清楚,以免有人陷害李銙。

不过李瑄有一种预感,李銙很可能真有罪。

保守派憋了几个月,搞出一个这样的陷害,显得太低级了。

唯有保守派掌握真正的证据,才敢向李瑄发难。

亲人犯法,虽然和堂兄李銙不熟,但李瑄心中很不是滋味。

但李瑄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李适之有好几个兄长,他们都有子嗣。

以为宰相是后盾,被欲望蒙蔽双眼,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

好在今日弹劾的,不是他的亲兄弟,否则李瑄也会没有头绪。

因为他是人。

第304章 杨玉环第二次出宫,李隆基的“脆弱”第76章 李瑄亦是第33章 战马体力控制第278章 结婚前的幻境第76章 李瑄亦是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腾,杜甫第60章 峡口第33章 战马体力控制第36章 皋兰州都督府骑兵第334章 决战河中,极致的轻骑兵第290章 科举,李瑄的态度第148章 杨玉瑶的诱惑,凤凰东来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书第205章 你想图谋天下,恢复隋室?第348章 新的龟兹,小别胜新婚第54章 暗度陈仓第273章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322章 大食突围,安西陌刀与河陇陌刀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军撤回安西第238章 堵住花石峡,吐蕃赞普穷途末路第358章 我们殊途同归,等待东北的鼓声第121章 甲骑具装,惊天噩耗第209章 圣人赏赐诸葛亮剑,入相之势第36章 皋兰州都督府骑兵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树第60章 峡口第319章 大食转攻为守,你闭嘴第350章 不一样的朱雀街,长安百姓的期望第256章 千秋节上,李瑄的礼物第371章 我要节制天下兵马第86章 李适之的“罗钳吉网”第93章 海贼王吴令光第19章 箭术与马战第195章 诸葛亮剑,李林甫的把柄第289章 权势滔天 满库金银珠宝第258章 争斗来临,杨钊的效忠第30章 建立威势第52章 期望的功勋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贡 求和第176章 狼烟冲天,赤岭争夺战第372章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第238章 堵住花石峡,吐蕃赞普穷途末路第180章 树敦城破,谋划九曲第303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二子;杨氏远亲第289章 权势滔天 满库金银珠宝第289章 权势滔天 满库金银珠宝第350章 不一样的朱雀街,长安百姓的期望第229章 赞普的决定,将军难免阵前亡第160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第367章 灵宝之战,潼关陷落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220章 上不疑我,勋章制度第304章 杨玉环第二次出宫,李隆基的“脆弱”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第332章 定河中之战,围歼大食近卫军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儿浑瑊第210章 四镇节度,控地万里,劲兵重镇,皆第7章 早春赠王补阙第349章 安西军的“清君侧”思想,最后的长安第103章 对吐蕃的战略第64章 大举进攻第97章 竟敢偷袭本将第20章 皇帝问策第22章 宁远将军第301章 天宝九载,重要的抉择第334章 决战河中,极致的轻骑兵第112章 拜为上将,左龙武卫大将军第46章 再遇薛错第34章 神勇第105章 角力,吐蕃麦庄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贺知章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万士兵支援九曲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梦,颜真卿第232章 连斩十八猛将第142章 整饬凉州城,河西第一城第79章 回到长安第252章 与圣人论国事,出将入相第263章 水调歌头,杨玉环的眼泪第348章 新的龟兹,小别胜新婚第119章 吐蕃大举入侵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养马官第288章 处置李林甫的两个儿子第362章 誓师清君侧,天策军,九万骑兵入河西走廊第188章 为诸将士升官,陇右军扩至十一万五第346章 李隆基观看新大唐地图,为将士奏功第319章 大食转攻为守,你闭嘴第110章 李适之罢相第232章 连斩十八猛将第239章 生擒吐蕃赞普,三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第266章 “锦衣卫”,野无遗贤第90章 再见杨玉环第151章 野兽袭击李隆基第28章 新任军使卢瑜第113章 组建四万匹战马的临洮军第203章 三十三万大军,十八名顶级猛将第226章 大非川之战开启,焚烧草原,日夜不息第322章 大食突围,安西陌刀与河陇陌刀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斩元帅第133章 龙驹岛第139章 节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