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天将军

“吐蕃大论,你们的新赞普和尺带珠丹比何如?”

李隆基问恩兰达扎路恭新任赞普的能力。

“新赞普年幼,只会哭泣,还无法与赤德祖赞相比较!”

恩兰达扎路恭继续说低赤松德赞,让大唐皇帝以为稚子为君,平平无奇。

“嗯!那个赞普的舅舅,仲巴杰大论,能不能比得上大论炯桑?”

李隆基点了点头,又询问道。

他意外于玛祥仲巴杰执掌吐蕃朝政,之前他对这个名字闻所未闻。

现还以为是吐蕃文武大臣皆亡散,才让玛祥仲巴杰以赤松德赞舅舅的身份上位。

“大论炯桑是我吐蕃历史上名列前茅的名相,大论仲巴杰自然无法比较。”

恩兰达扎路恭为迎合李隆基的心思说道。

当然,他心底也认为大论仲巴杰,比不上大论炯桑。

可惜大论炯桑生不逢时,遇到李瑄,最终病亡于雪天战场。

“如此,吐蕃也未有什么了,松赞干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哪怕再有论钦陵出现,也不如我的宰相。以后像西域诸国一样听从大唐的指令,吐蕃还是可以长存的。”

李隆基听到令他心中满意的话,向恩兰达扎路恭安抚一句。

“臣遵旨,吐蕃国内汉人的奴隶,已经全部释放到青海和九曲。今后必不再反。”

恩兰达扎路恭信誓旦旦地承诺。

“善!”

李隆基饮一杯美酒,很享受此时此刻。

在武街之战后,吐蕃的大论乞力徐面对大唐的时候,竟还用平等的礼仪。

现在的大论,却卑躬屈膝。

这是一代君主征服的美妙感觉。

“吐蕃大论,虽大唐已经原谅吐蕃的冒犯,而汝终为罪过。从明年起,每年十月需为大唐上贡战马一万匹,牛一万五千头,羊十万只,皮毛一百车。”

李瑄和李隆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他直接将每年要上贡的物品告诉恩兰达扎路恭。

本来李瑄还想让吐蕃上铜、铁,仔细想想算了。

吐蕃的柴达木盆地号称“聚宝盆”,虽吐蕃的铁产量不错。

但此次大唐占领吐蕃三个较大的铁矿。

李瑄想利用吐蕃,不能将他们逼迫得太急。

此言一出,恩兰达扎路恭面色大变。

李瑄这是动摇他们吐蕃的根基啊!

别的不说,一万匹战马。

大唐河西、陇右的军队将越来越强,此消彼长,他们吐蕃的骑兵将越来越弱。

“启禀圣人,臣本服从,当竭尽全力。但如此多贡献,恐吐蕃有心无力啊!”

恩兰达扎路恭向李隆基一拱手,表示吐蕃无法上贡这么多马牛羊。

来的路上,他完全没想到李瑄会狮子大开口。

“朕微醉,此事与李相讨论。”

李隆基将此推脱,让恩兰达扎路恭与李瑄商量。

“噔!”

“吐蕃以夏冬牧场制度,从百姓到贵族牧场,再到官属牧场,养牛马百万。吐蕃每年出一万战马绰绰有余。难道吐蕃还想建立十万的骑兵,向北寇掠吗?”

李瑄将酒杯放在案上,故意发出声响,然后沉声说道。

酒杯碰案的声音不大,却让恩兰达扎路恭心中一跳。

李瑄这么说,代表他从各方面渠道,了解过吐蕃的冬夏牧场制度,大概知道吐蕃每年的战马产出。

“不敢!吐蕃周围强敌环饲,吐蕃也需要一些战马防御。”

恩兰达扎路恭来不及细想,随意说一个理由。

之前的桀骜不驯,早已被李瑄的锐气击碎。

“南诏?西域?天竺?哪个是你们的敌人?圣人怀威,一道诏书,难道还不能使入侵吐蕃者撤退吗?既已臣服为藩属,大唐有义务去保护吐蕃。现一万匹战马都不想付出,看来你们的想法很多。”

李瑄还是步步紧逼地说道。

“牛羊亦多,现吐蕃国内青壮缺失,连耕种良田的奴隶都没有。如果每年上贡这些牛羊,吐蕃的百姓很可能饿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恩兰达扎路恭再次找借口,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大唐的皇帝和宰相能怜悯吐蕃的百姓。

“吐蕃的百姓,亦是圣人的子民。如果真出现饥荒,圣人核实后,会资助粟麦。你们如实上缴贡品,不要去想那么多。”李瑄向恩兰达扎路恭说道,让他没有借口。

饥荒是可能发生的事情。但马牛羊必须每年一贡。

“唐军停止在柏海,并非无法再前进,只是念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份上,再给吐蕃一次机会。玛祥仲巴杰莫不是想积蓄力量,等待我们汉人朝代‘盛极必衰’?今圣人英明神武,已在为大唐谋划万世,你们肯定等不到这种机会,不想风行草偃接受教化,就必被摧拉枯朽般终结……”

“我言尽于此!”

李瑄的手放在膝前,说话的时候,透露着一种狠厉,脸上也有股子执念。

看似臆断的话,实际上直透恩兰达扎路恭的内心深处。

和众多被猜透内心想法的人一样,恩兰达扎路恭一瞬间的慌乱以后,立刻变得畏惧。

心虚的恩兰达扎路恭想也不想,连忙向李瑄承诺:“吐蕃今后必按时向大唐奉上一万匹战马,一万五千头牦牛,十万头羊,一百车皮毛……以表吐蕃对大唐的臣服和尊重……”

他害怕李瑄的“摧拉枯朽”,当今的问题是,若李瑄率领柏海方向的唐军挥师南下,吐蕃没有一丝一毫抵抗的可能性,唯有忍痛割肉,换得喘息的时机。

他们别无选择……

李瑄猜透玛祥仲巴杰制定的“忍辱负重”“发展图强”策略,使恩兰达扎路恭更害怕李瑄。

怪不得李瑄能成为大唐宰相!

“哈哈……大论饮酒……”

李隆基终于大笑,不仅仅是吐蕃妥协,为大唐带来的收益。

还有就是李瑄的话太中听了,明明是对着恩兰达扎路恭说,却如同流入李隆基的心底。

别的君王一世英名,都算是明君。而他却在变法革除弊端,是在谋略万世。

晚会上,酒香愈发迷人,舞女的姿态更加优美,丝竹也醉人……

只有恩兰达扎路恭强颜欢笑,美酒在他口中失去味道,他无心观看周围的万般美好。

他希望回到吐蕃以后,玛祥仲巴杰和贵族们能理解他。

“圣人,臣请与吐蕃前任赞普一见,望圣人成全!”

酒宴结束,恩兰达扎路恭向李隆基请求道。

“准!明日由羽林郎带至尺带珠丹宅院相见。”

李隆基微微点头。

尺带珠丹几乎是幽禁状态,吐蕃立新主,他明显无法再回去。

与恩兰达扎路恭一见也没什么。

李瑄没有阻拦,他也清楚其间的利益。有羽林郎监视,翻不起什么风浪。

“谢圣人!”

恩兰达扎路恭拜谢。

他没有提及,请李隆基释放吐蕃的俘虏等事宜。

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没有资格讨论这些的条件。

次日,恩兰达扎路恭与尺带珠丹相见。

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个劲地言自己的辜负。

尺带珠丹执政的吐蕃,国力到达顶峰。

然高山突然崩塌,是尺带珠丹的罪过吗?

是大唐国力更强,是大唐有李瑄这样的将军。

尺带珠丹了解到自己的小儿子继位,了解到玛祥仲巴杰辅政,心中五味陈杂。

他问吐蕃还有机会强大吗?

恩兰达扎路恭说有,他的眼睛在告诉尺带珠丹另一个信息。

尺带珠丹明白,一切皆在不言中。

会面半个时辰后,恩兰达扎路恭被羽林郎催促离开……

三天后的朝会,恩兰达扎路恭入兴庆殿。

李隆基亲签国书,封赤松德赞为怀恩赞普。

怀恩!

怀大唐的恩德的君主。

四字汉字,甚至吐蕃都不好意思去翻译。

因为赞普的“雄强”已经不在。

如此不伦不类的封号,是吐蕃的耻辱。

也意味着,今后在丝绸之路上,吐蕃将退出舞台。

当商人闲聊的时候,问及天下哪个国家更强大的时候。

商人们说大唐!

三足鼎立的局势消亡,大唐有一名将军,降伏了吐蕃。

诸胡、粟特商人,称此唐将为“天将军”!

而天将军之名,由此而始!

恩兰达扎路恭于十月底,回到长安。

回去的路途很快。

因为他留下所有金银货物……

……

前往华清宫以前,王昌龄从新安县回到长安。

他将自己得到的证据,禀告杨慎矜。

杨慎矜权衡以后,带着王昌龄,来到中书门下堂,拜见李瑄。

然李瑄没有私下见杨慎矜和王昌龄,而是将李林甫和裴宽叫到自己的公事堂内。

“杨大夫,王御史,关于李銙案,你们尽管直言。”

李瑄向杨慎矜和王昌龄询问道。

“王御史,你将自己的调查,告知诸位相公。”

杨慎矜很不自在。

他本想与李相私密交谈,寻应对之策。

在中书门下堂的办公之地会面,不属于私下见面。

哪想李瑄公开。

“回李相,经下官调查,新安县的百姓十分憎恨您,多有私下大骂。究其原因,是新安令李銙常言您是他的堂弟,连河南尹的官吏,都不放在眼里。新安县大族豪强,以新安令马首是瞻,常平新法之风已吹至新安,可新安依旧未能执行,豪强欺凌百姓,又受到新安县衙的庇护,百姓对新安令道路以目……”

王昌龄向李瑄汇报他在新安县明察暗访的情况。

第425章 除贱为良结束,大唐的人口第112章 拜为上将,左龙武卫大将军第420章 布局天下,开始出击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辩论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针毡第403章 请圣人封我为太子第329章 大将战死,怛罗斯之战胜利第33章 战马体力控制第103章 对吐蕃的战略第483章 再至龟兹,仁厚的君主第365章 安禄山称帝,哥舒翰出潼关,突袭长安第223章 吐蕃也读孙吴?远方国王的来信第41章 丰安令第415章 除贱为良运动开始第382章 曳落河出击,瓜分大唐第362章 誓师清君侧,天策军,九万骑兵入河西走廊第132章 天寒地冻,就是苍天助我第259章 京兆尹妥协,九霄环佩第249章 吐蕃成为附属,回到长安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第391章 攻破陕郡,直逼洛阳第291章 科举发榜,吐蕃大使再入长安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书第84章 长离第243章 大唐的地图,李林甫入道第137章 被监察御史弹劾第212章 安抚杨玉环,欲长镇河陇第360章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第342章 罗马帝国进攻大食,最后的大战第55章 颇黎第229章 赞普的决定,将军难免阵前亡第425章 除贱为良结束,大唐的人口第316章 大食十万大军来犯,波斯王普尚第128章 你说的是人吗第95章 劫过倭国商船的海贼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380章 请求为李适之封王,占领蒲津大桥第365章 安禄山称帝,哥舒翰出潼关,突袭长安第200章 李林甫权势再减,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126章 汗血宝马的速度第370章 马嵬驿政变,李瑄遇李隆基第331章 进军两河,经略军 长城军出动第77章 升官,忠武将军第429章 设立鲸县,吐蕃的雪崩第168章 率临洮军 赤水军突袭回纥“阅兵”第220章 上不疑我,勋章制度第13章 违制的坟墓第176章 狼烟冲天,赤岭争夺战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养马官第260章 与裴灵溪游东市,定情信物第57章 甲骑冲阵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万士兵支援九曲第397章 万岁,范阳城破,安史之乱结束第303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二子;杨氏远亲第486章 对天可汗的崇拜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儿浑瑊第431章 雪域大都护府,天下诸国拜长安第351章 天将军回天街图,与李隆基的对话第332章 定河中之战,围歼大食近卫军第478章 第一次巡视天下结束,回到长安第307章 李瑄的危机,高仙芝回京献俘第407章 恩兰达札路恭死亡,天宝十六载第431章 雪域大都护府,天下诸国拜长安第331章 进军两河,经略军 长城军出动第282章 安禄山怒火中烧第79章 回到长安第28章 新任军使卢瑜第21章 为高力士“献宝”第372章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第304章 杨玉环第二次出宫,李隆基的“脆弱”第463章 纺织,数学,天文第293章 天将军第254章 朝堂的争辩,再兼三使第254章 朝堂的争辩,再兼三使第120章 吐蕃叶如第一猛将第35章 斩将第55章 颇黎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进攻碎叶城第352章 李适之的顾虑,小儿小女第73章 威震草原第56章 唐军阵形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55章 杖杀罗希奭,驱逐王鉷,裴宽拜相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帅的选择第389章 收复范阳 渔阳,平卢归唐,大决战第326章 大唐西进,目标怛罗斯第316章 大食十万大军来犯,波斯王普尚第148章 杨玉瑶的诱惑,凤凰东来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第14章 权相李林甫第355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天宝十三载第464章 大诗人去世,书文运动,南巡第137章 被监察御史弹劾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见尺带珠丹,任命刑部尚书第8章 看花马第322章 大食突围,安西陌刀与河陇陌刀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281章 豪掷黄金两千两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书,修国史,紫金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