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战马体力控制

第33章 战马体力控制

“推官此言差矣,我五百丰安精骑,必能将来犯敌兵击溃。请将军允许我追击。”

阿史那扶汶向卢瑜请命。

他们部落效忠大唐一百多年,不会因为同是突厥,而心慈手软。

如鲜卑一样,彻底融入汉人之中,才是他们的归宿。

卢瑜则犹豫不定,迟迟未说话。

“诸位将军要为草民们做主啊!牛羊为牲畜,舍弃就舍弃了。但家家户户都有亲人皆被胡人掳走,那是活生生的人呐,在胡人那里,还不如畜牲……”

那名老者跪在地上,哀求丰安军出兵。

他是里正,必然为父老乡亲们寻找一线生机,他的儿孙也被掳走。

“长者请起,非我军不愿,实无能为力。”

柳锡赶紧将这名老者扶起来。

边塞就是这样,历朝历代胡人劫掠汉民太普遍了。

“将军,敌人轻骑能深入到黄河,在丰安军的眼皮子底下劫掠我大唐子民,是我们丰安军的责任。敌人离开的时候,携带大量牛羊,一定无法快速行进,且敌人长途而来为疲惫之师。末将请命,率领骑兵追击。”

李瑄突然起身向卢瑜拱手。

丰安军最近的突厥部落,在贺兰山西部,距离数百里。

现在起兵,必然可以追上。

突厥轻骑虽数量众,但结合种种,李瑄有信心战胜。

再不济,也可以依靠轻骑的机动,将突厥骑兵赶走,救回被掠走的大唐子民。

“此长者只是估计突厥骑兵过千,具体数量还未得知。贸然出兵,会有失身之险。”

卢瑜看了李瑄一眼,缓缓说道。

“边军的责任就是安边戍民。为苍生而义,为国家而死,这正是我辈男儿所追求。”

李瑄不论心里如何想,说出的话却是豪言壮语。

一众衙将和军中佐吏听到李瑄的话后,肃然起敬。

“将军,请允许末将骑上战马,与李将军一起追击敌人,救回百姓。”

热血沸腾的高锴,起身说道。

李瑄能以尊贵之躯,行如此勇敢之事。他出身寒微,又怎能不从呢。

“战机稍纵即逝,丰安军中没有懦夫,请将军下命。”

阿史那扶汶正要思战,他对李瑄敬佩之至,有李瑄带头,他更有底气。

“李将军之言不无道理。敌人长途奔袭而来,人困马乏。我军可出其不意。”

“出战吧将军,我也愿加入骑兵,与李将军一起。”

“突厥在丰安黄河劫掠而归,这是我们丰安军的耻辱……”

一众衙将,纷纷向卢瑜请命。

这让卢瑜眼神微变,他是文官为将,新节制丰安军,还来不及笼络诸衙将。

现在因李瑄一句话,而靠拢李瑄,这对他威势很不利。

但事已至此,他不能惹众怒,只能说道:“就由李将军率领五百骑兵追击突厥。本将会立刻快马上书王帅,请求支援。”

如果李瑄能击溃突厥来犯骑兵,最大的功劳归主将。

如果不能……

“遵命!”

李瑄领命。

一出军使府,李瑄让阿史那扶汶迅速召集骑兵,并携带干粮和水,半个时辰后,准时出发。

高锴请求带他一起。

但李瑄婉言拒绝,他是跳荡军的衙将,没有这种规矩。

再说诸衙将纷纷请战,如果只带高锴,算什么事呢?

李瑄告诉高锴,迟早会有大战,让他不要心急。

罗兴已经回来,李瑄让司胄为罗兴配一套明光甲。

自己也从兵库取出一杆适合在马上战斗的长枪。 马槊是面对敌人披铁甲时使用。非王庭直属的突厥骑兵大多数都无甲,披皮甲的都不会有几个,更别说铁甲。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卢瑜来到校场上向李瑄吩咐:“能成则成,不成也不会怪罪你。”

“末将必救下被掳走百姓,凯旋而归。”

李瑄语气坚定。

卢瑜为展现自己主将的身份,在骑兵集结后,鼓舞士气。

“咚咚!”

“出发!”

随着战鼓声的敲响,李瑄骑上他的战马一声令下,一队队骑兵,从军城北门奔出。

李瑄从斥候军选出数十名熟悉地形的探马。

他们皆一人双马,先一步探查突厥骑兵的动向。

一个时辰后,李瑄带领骑兵,来到被突厥骑兵劫掠过的牧场上。

此地浓烟滚滚,突厥劫掠过后,放火将牧民们的房屋烧毁。

有一些牧民趁乱逃跑,或者游过黄河的牧民,幸免于难。

也有十几名百姓,反抗突厥,被无情杀害,曝尸荒野。

幸存的牧民重回破败的家园,无不悲泣。

“里正将官兵唤过来了!”

李瑄率骑兵到来后,一名牧民激动地喊一声。

“求将军将我等亲人救回。”

百姓们见以李瑄为首,纷纷哀求。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突厥犯我,必血债血偿。”

李瑄见百姓的房屋都被烧毁,怒火中烧。

他开口安慰牧民,向他们承诺,必救回他们的亲人。

牧民们跪地感激,将希望寄托于唐军身上。

此时,前方探马已经探索到突厥骑兵撤退时留下的痕迹。

“将军,为恐马匹体力不支,贻误战机。”

来到牧场的时候,只用不到一个时辰。

这已经是透支战马的体力,阿史那扶汶以为李瑄不懂这些,硬着头皮向李瑄提醒。

“我已有想到,在牧场停留一个时辰,割草喂马。然后以两里快步,与两里快步的速度行进。”

李瑄心里清楚。他来自后世,有更科学的骑兵行军速度。

他先来牧场,是因为他们突然出战,战马只是匆匆喂一下。

在牧场上休整一番,让马匹状态到达巅峰,然后开始连贯追击。

“末将不解,何谓快步与慢步?”

阿史那扶汶不明白李瑄说出的两个词汇。

快步是多快?慢步是多慢?

“你们跟着我的马匹,控制马速即可。”

李瑄现在很难对阿史那扶汶等人说清怎么样更节省马力。

以后在训练骑兵的时候,李瑄会精确就计算大唐战马的平均耐力,将快步、慢步、跑步、袭步统一,方便指挥骑兵。

慢步就战马的基本行走方式,一般慢步行军的时候,每半个时辰十里左右。

快步行军的时候,每半个时辰十五到二十五里。

跑步行军的时候,每半个时辰三十到四十里。

袭步为战马进行突袭的时候,这是最耗费战马体力的步法,通常用以最后的冲刺。

快慢交合,持续行军,是最上解的行军方式,一旦遇到敌人,随时可以让马匹飞跑,甚至突袭。

第73章 威震草原第385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第418章 先拿宗室开刀,罗马帝国来使,献礼第242章 建立神策军,追封李瑄祖父为王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辩论第113章 组建四万匹战马的临洮军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367章 灵宝之战,潼关陷落第217章 梨树争夺战,杨氏家奴第325章 大唐西进,骠骑大将军第72章 心在动第452章 回纥骑兵进入唐境,合黎山之战第370章 马嵬驿政变,李瑄遇李隆基第442章 叶护太子的决定,草原变成都护府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耻辱第350章 不一样的朱雀街,长安百姓的期望第11章 押官薛错第386章 亲至潼关,李泌献策第383章 安禄山穷途末路,一战定乾坤第357章 最后的准备,布置兵马第209章 圣人赏赐诸葛亮剑,入相之势第339章 大食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反应第15章 大胜第451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第123章 穷途末路,殊死一搏第231章 最关键的一战,十八大猛将出击第7章 早春赠王补阙第77章 升官,忠武将军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腾,杜甫第158章 裴灵溪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91章 问擒拿海贼之策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齐出第246章 刺客,水调歌头的创作第199章 城门前的重逢,万民拥戴第12章 大案第325章 大唐西进,骠骑大将军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国的态度第463章 纺织,数学,天文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袭九曲第279章 洞房花烛夜第140章 凉州城,哥舒翰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开花第382章 曳落河出击,瓜分大唐第361章 凶残叛军,华清宫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392章 全军覆没,秦赵会盟台,骁将安守忠之死第5章 兴庆宫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计韦坚第149章 杨玉环封贵妃第296章 天宝八载,灵溪怀孕第111章 李适之拜太子太师,封宋国公第357章 最后的准备,布置兵马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穷途末路第35章 斩将第263章 水调歌头,杨玉环的眼泪第374章 斩太子亲信,与叛军首战第193章 造反,凉州城中的欢呼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树第133章 龙驹岛第35章 斩将第2章 灵翠楼第121章 甲骑具装,惊天噩耗第183章 九曲之战开启,南霁云假冒敌军冲阵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游行,与李隆基论开元宰相第311章 西域,龟兹古国第374章 斩太子亲信,与叛军首战第308章 李瑄罢相,李林甫死,宿命第451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第309章 算计高仙芝,西域之路第257章 李隆基为李瑄拜相造势,舞马第392章 全军覆没,秦赵会盟台,骁将安守忠之死第24章 广运潭第358章 我们殊途同归,等待东北的鼓声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424章 王昌龄结算前世仇,江南地区的丧钟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第41章 丰安令第41章 丰安令第241章 河源勒石,丰厚的战利品第144章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第170章 神兵天降,骑兵大战第446章 划分行省,久违的征程第33章 战马体力控制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第342章 罗马帝国进攻大食,最后的大战第15章 大胜第258章 争斗来临,杨钊的效忠第77章 升官,忠武将军第365章 安禄山称帝,哥舒翰出潼关,突袭长安第352章 李适之的顾虑,小儿小女第117章 擒拿监军第84章 长离第374章 斩太子亲信,与叛军首战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第145章 李隆基引荐安禄山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杨玉环的失落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万士兵支援九曲第313章 截胡长安的钱财,李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