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称帝,改元,华夏历

“太子李瑄上承天命,下保庶民……朕今退位之,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天宝十六载二月十一日,太子李瑄继承皇位!”

刘单又“请”来李隆基的诏书,宣示着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李隆基正式退出皇位。

李瑄在中书省议事厅文武百官的见证下,成为新的大唐天子。

他站在大堂的中央,龙行虎步,接过刘单手中的诏书。

此时此刻,李瑄腰板挺直,不再行礼。

仿佛一瞬间天命加身一般,李瑄虽穿着玄黑色的太子袍,但气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斜眉入鬓,目中似有辰星。

那标志性的短须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举手抬足间,更有一种拥抱苍生,睥睨天下的气质。

包括刘单在内,文武大臣纷纷整理衣冠,向李瑄行大礼:“臣等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他们行礼毕后,高喝三声万岁,以祝贺李瑄为大唐第八位皇帝。

这一年,李瑄三十岁。

对于一名男子来说,这是年富力壮的时期。

如李世民、李隆基,都是年近三旬的时候登基。

李瑄自天宝二年开始,每一年几乎都在建功立业。

他的战功,古往今来无人能及。

虽中途拜相,政绩卓越,但离盛世相差甚远。

现叛乱过后,百废待兴,李瑄要向百年盛世,发起冲击。

“众卿平身。”

李瑄抬手示意文武大臣起身。

“谢陛下!”

能入中书省议事厅的文武大臣,就算不肯定李瑄谋朝篡位的行径,最起码步伐是一致的。

“朕承天命,登临皇位。当殚精竭虑,整饬朝纲,使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朕必敬天法祖,勤勉于政,纳忠谏之言,绝逸豫之行,期以盛德之治,垂范后世,不负宗庙社稷之托,苍生黎庶之望……”

李瑄向文武大臣发表他胜利结算感言。

“臣等必倾力辅佐陛下中兴大唐!”

文武大臣再拜,喜于言表。

这是天下人奋发有为的时代。

这是有志者磨拳擦掌的时代。

这是文人士子心潮澎湃的时代。

是李瑄将大唐从危难之中扶起,革除弊病,才能焕发新生。

许多大臣坚信他们能重新迎来盛世。

因为有李瑄在,大唐威名赫赫,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他们几乎不用担心边患侵扰,只要全心全力发展内部,整饬吏治,治国安邦。

“按照制度,新皇登基第二日,进行登基大典。”

“秘书监立即通知在京九品以上职散勋爵、外国使节,另组织三百名长安周边有威望的长者,明日在太极宫参与即可,不必铺张浪费……”

李瑄又宣布登基大典的时间。

和汉代不同,大唐的登基大典,不选良辰吉日,一般都是在皇帝驾崩后的第二日。

亦或者皇帝禅让的第二日。

明日为二月十二,为李瑄登基之日。

“臣等遵旨!”

大臣们拱手,今天虽已称帝,登基大典完成,才算法理上的天子。

陛下未继位的时候,就禁止奢靡,以身作则节俭。

由于战争前的储备,抄家杨氏和安禄山、史思明等叛将的财富,获得洛阳城被洗劫的财富,吐蕃、回纥等国的巨额贡品,豪强大族的贡献等,现在两京的左藏库和内藏中金银珠宝数不胜数,但李瑄却只赏赐功臣。

绝不会因为身边人一句拍马屁的话去赏赐。

更不会因喜好去挥霍。

李瑄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自高宗以来,皇帝有称圣人的习惯。但朕初御宇,无德行树立。朝野内在,不得我称为圣人。”

李瑄又向大臣们嘱咐此事。

圣人,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高称呼。

名义上皇帝最大,意识上圣人更胜一筹。

自古皇帝都有祭拜圣人的习俗。

李唐自诩是老子的后代,所以从高宗皇帝开始,就继承老子的圣人称号。

大臣们私下称呼圣人,朝堂上一律称“陛下”。

但李瑄认为,李唐的皇帝是没人可称圣人的,徒让后世耻笑。

圣人这两个字神圣,在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公认的圣人屈指可数。

在一个人盖棺定论之前,一切都可能有反转。李隆基是最好的例子。

即便李隆基在开元二十四年之前死亡,称圣人也不太可以服众。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称圣人。今后在私下,只能称至尊。

“诸卿入坐,我等商议明日登基大典时的事宜。”

“天宝至今已有十六载,安禄山叛乱于天宝,杨氏祸乱于天宝,民生于天宝凋敝,此已不吉也!朕欲改元,有什么建议,卿等尽可言明。”

李瑄回到座位上,示意文武百官坐下,并提出改元事宜。

新帝登基,改元是必然的事情。

年号具有重大且又神圣的象征意义。

古往今来,帝王在选择年号时,会在名称中寄予自己的政治期望,或昭示某种政治信号。

绝对不能不符合时宜地取一个突兀的名号。

如李隆基在位时的三个年号。第一个年号虽只有短短不到三年,其间却寄予着李隆基攘夺权位的政治意图。

先天,出自《易经·干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解释起来就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众所周知李隆基身为老三继承皇位。他以先天为年号,表示天意如此,不可强求。

所以先天只用三年,就改元开元。

其意义简单明了,握住权力的李隆基,要开创新纪元,向朝野表明他的宏图壮志。

只是到了开元后期,各种各样的破事接踵而来,李隆基的兄长又接连去世,再加上地方官吏弄出太上老君显灵,献符天宝千载,所以改元天宝。

天宝最明显的寓意就是李隆基觉得大事都办完了,开始享受成果。

然而国家的规律就是盛极必衰,在鼎盛时期不改革,必然会走向下坡。

天宝,不是一个成功的年号。

“启奏陛下,天宝多灾,又临兵祸,百姓苦不堪言,臣且以为,百姓渴望太平,可取泰平为年号,泰有安宁、平和之意;平为太平、公正之音。寓意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在文武百官沉思的时候,裴遵庆起身向李瑄拱手,推荐自己的年号。

他是相对宽和的大臣,推荐年号为寓意较为平淡,以发展民生为主。

“泰平虽不错,但朕以军功名扬天下,此年号缺乏一些锐气。”

李瑄微微摇头,没有采纳这个年号。

他喜欢类似于开元之类的年号,不喜欢这种尽显盛世之音。

“陛下神文圣武,当用神武年号,突显文治武功。”

刚从蜀地回来的兵部侍郎张兴心直口快,他想到什么说什么。

在他心里李瑄的武功威名,配得上神武二字。

“陛下不可,且不说神武年号太锐,寓意空洞。那安贼刚用圣武年号,直抵神武。另神武为先帝尊号,不能强加。”

御史中丞颜杲卿当场反驳张兴提出的年号。

年号可以藏住战功,不一定非要锋芒毕露,如神武之类,太过刚锐。

当今天下太平,陛下明显是要开创超越开元的盛世。

如果是其他寓意的年号,中途可以改元。

无战争发生,一上来的就神武,没有意图。

“是微臣想得不周到,臣认错。”

张兴虽然熟读史书,但在这方面他没有过多研究。

他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无妨,诸卿不必有过多顾虑,要像张侍郎一样直言。”

李瑄点头,他不会用这种明显带着武意的名号。

为皇帝献年号,一定是精通史书者,如果用了以往朝代用过的年号,显得不太专业。

所以李瑄给文武大臣考虑时间。

他心中有几个青睐的年号。

永乐,天启等。

永乐和泰平一样,表达的政治寓意非常好,但表达过于和平。

天启,也要再观望一下。

“陛下文治武功,在众望所归中继承大统,朝野服从。陛下执政,有变革天下的意图,可以启新为年号,启有开创之意,新代表着气象。此寓意陛下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推行新政。国家一定会因此充满生机,富足强大。”

颜杲卿说出自己的年号。

他话音落,有一些文武大臣频频点头。

他们觉得启新能代表新气象,兼以文武。

“颜中丞所献年号不错,先搁置起来,诸卿还可以说出更有寓意的年号。”

李瑄听到颜杲卿阐述启新,觉得符合他变法革新。

“启奏陛下,《易经》乾卦有四德,为元亨利贞,取贞在前,元在后,改元贞元。贞有正、坚固之意,元有开始、根源的含义。此年号寓意国家遭受重大变故后,开启新纪元、恢复元气;也有破旧立新的改革之意,使国家昌盛繁荣。”

尚书右仆射李岘说出一个比启新寓意更深的年号。

点头的大臣更多。

李瑄也搁置这个年号。

“启奏陛下,臣且以为,当今天下有礼崩乐坏的趋势。天下衰落为失德而致。从上到下,应该重振德行。当改元为干德,以干之刚劲进取,与德刚柔相济,展现国家新气象。”

京兆尹卢奂重视德行。

他的年号虽寓意不错,但没有几个大臣应和。

他们不是傻子。

李瑄不认为自己缺德,但他的皇位确实是从李隆基手中抢过来的,年号还是不要带德字为好。

不过他也将干德的年号搁置。

又是几个大臣献出年号,恒治、盛华、泰昌等,都有不错的寓意。

在李瑄没有敲定年号前,大臣们自然要进行一番辩论,谁也不想放弃这次增加名望的机会。

文武官吏先后说出干德、贞元的年号后,让李瑄想到乾元的年号。

仔细一揣摩,乾元这个年号也不错。

历史上也是安史之乱中,用乾元的年号。只是被李唐自己不争气,显得此年号有点虚。

“诸卿觉得乾元的年号如何?”

“干是《易经》八卦之一,代表天,象征着刚健、阳刚之气,元有开始、起点之意。寓意着如上天一般刚健有。从改革到盛世;从期许到完成;从君子豹变到气象万千,都在乾元之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朕希望与诸卿休戚与共,万众一心,通过强大的决断力,完成乾元盛世。”

李瑄在文武大臣争论不休的时候,将乾元年号说出。

“乾元……”

文武百官再听李瑄的解释后,交口称赞。

乾元也有开创新纪元的寓意。

干相比贞,更锐利一点,符合李瑄的赫赫武功。

“臣赞同国家以乾元为年号。”

李岘作为宰相,他最先表态。

年号的选择,往往是皇帝优先。

就算皇帝不与大臣商议,自己从《易经》中翻出一个年号进行改元,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以乾元为年号,也确实可以服众。

“臣赞同改元乾元……”

裴遵庆、路嗣恭、韦见素等大臣也纷纷赞同。

自然不会有一个人反对。

“好,秘书监将此事宜写在诏书中,明日改元乾元元载。”

李瑄让秘书监王维起草登基大典的诏书。

现如今,还是以载纪年。李瑄认为没必要改正。

就如天宝元年改州为郡。

历史上在李亨登基后,立马就改回来。

十几年来,百姓好不容易适应郡,折腾起来也没意思。

郡,比单名的州更有地理辨识度,寓意深刻。

就比如河西走廊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武威,霍去病为华夏开疆扩土,纪念他的武功威名。

张掖,张国臂掖,直通西域。

酒泉,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故而得名。

敦煌,敦,大也;煌,盛也,寓意在沙漠绿洲上,有一座盛大辉煌的城市,宛若明珠。

类似于此的郡比比皆是。

李瑄在永乐和乾元,选择后者。

他会将永乐作为美封,给予自己的长女李蓁蓁。

除了寓意外,希望她永远快乐。

“遵旨!”

王维领旨。

“改元虽定,但以年号纪年,对历史记录、编写等方面非常不便。朕决定将《黄帝历法》设为大唐正式纪年,在年号纪年之前。并将黄帝历法改为《华夏历》,今为华夏历三四五四年……”

李瑄又抛出重磅消息。

华夏要有一个沿用的纪年法。

这样可以增加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即便改朝换代,也可以延续下去。

作为炎黄子孙,黄帝历法可谓是不二选择。

黄帝历是轩辕黄帝打败蚩尤后统一天下后命人所制定的历法。

黄帝诞辰相传是三月初三。

经过后世推算,黄帝出生在三千四百五十四年前。

华夏历三四五四年,显得历史厚重。

不过开元年间张守节推算黄帝历法的时候,比李瑄所知的晚了一百八十多年。

张守节是盛唐知名学者,为史记作注,名《史记正义》,颇受文人的认可。可惜现在已经去世。

他对这方面很有研究,但受限于消息,不能推演准确。

李瑄提出的黄帝历法,让大臣们一头雾水。

术业有专攻,研究历法的臣子可未有几人。

当然,知道黄帝历法的官吏不少,就是不知如何去算。

而且李瑄竟然将从黄帝历法还来的华夏历提在年号之前。

代表以后史书记载、发布告示、科举考试等等,以华夏历法为先。

见群臣无一人解释,李瑄遂扯着张守节的名义,以与张守节生前好友转述,解释华夏历法,以及其推演。

将三四五四年这个推演功绩,算在张守节头上。

作为人文始祖的黄帝,将他出生的那一日,作为华夏历的元年,再恰当不过。

毕竟这是华夏第一位帝王,建立国家的雏形。

为后世的华夏文明奠定基础。

李瑄解释完毕后,连宰相李岘,和经验丰富的老臣裴遵庆都一脸懵逼。

格局是非常大的。

从一个王朝,扩大到整个华夏文明。

让天下文人士子去探索、追求自己的根源,让引以为豪的文明之花,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是以,李瑄认为华夏历应该在帝王年号前。

但新东西,想让人接受十分困难。

“明日登基诏书,一定是华夏历在最前。”

李瑄向王维吩咐道。

秘书监的官吏已经将华夏历的介绍和推演依据记下。

他必须要推行华夏历。

李岘看透华夏历长久推行,会动摇大唐在一些人心中的地位。

他看向李瑄智慧的目光,显然李瑄也知道。

只要大唐的掌权者勤政为民,改革弊缺,这无关紧要。

如果气数已尽,就该由其他统治者代替。

一旦华夏历深入人心,想废除可没那么容易。

他希望华夏历能成为全世界的历法,去代替某位神诞辰的那个历法。

首先,会借助大唐的影响力,向波斯地区推广。

王维领命,李岘和诸大臣没有多劝。

更多的是要回去研究一下华夏历的具体。

陛下定今年为华夏历三四五四年,就如同圣旨。

随即,商议大赦天下之事。

李瑄不想大赦。

因为大赦天下,除了“十恶”外,不论轻重罪犯,都可被赦免。徒刑者可以从边疆回归。

这定然会影响社会风气。

但自古新皇登基,必然大赦。并减少朝政的压力。

现天下犯人属于较多的阶段。

最终,李瑄决定除了十恶不赦外,还设立三不赦。

唐军逮捕的众多叛军俘虏,肯定是不能赦免,叛乱在十恶不赦之内,他们要为大唐的建设添砖加瓦。

新设的三不赦,一为奸淫妇女者;二为故意杀人者,或致人残疾;三为拦路抢劫者。

这是除十恶以外,十分恶劣的罪名。

事实证明,犯过法的人,比普通人更犯法的概率更大。

李瑄规定,以后徒刑,皆发配至西北、黄土高原上,进行植树造林,六年得归。

并严令,不会再轻易特赦。如改元、立太子、立皇后等,不得劝谏大赦天下。

李瑄当太子的时候,有人劝大赦天下,被他否决。

律法不一定要严苛,但必然要细致,面面俱到,不断吸收案例,取长补短。

现在使用的《唐六典》,就有诸多纰漏。

李瑄又下诏免去今年天下百姓的租、庸。

虽然免税力度远远不如河南河北百姓,但可以让天下百姓感受到新帝的恩德。

不出意外,今年可以进行除贱为良运动。

“朕虽称帝,然天策上将、尚书令,朕仍兼之,卿等知晓。”

与大臣议事到最后时,他着重向文武百官提醒。

省得他们以为自己登基了,天策府会解散。

不可能的,天策府是以后的军队总司令部,要进行改制。

兼尚书令,李瑄也用心良苦,他要确立六部尚书的执行地位。

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执行部门。

尚书右仆射将成为首席宰相。

文武百官没人敢觊觎这两个位置。

他们只是奇怪皇帝兼官职。

但也有大臣猜测出李瑄要保留天策府,加强尚书省权力。

议事结束,文武百官退下,他们暂时停止处理政务,要好好消化一下李瑄所说的内容,准备明日大典。

长安城,羽林郎将李隆基退位,李瑄登基的消息传至东西两市、大街小巷。

使百姓知道太子明天将进行登基大典。

确定消息后,百姓载歌载舞,欣喜若狂。

李瑄为新帝,平民百姓最认天命。

他们仿若看到旭日东升,使天下光明。

看李瑄在长安的这段时间,上下官吏恪尽职守,泼皮无赖不敢冒头。米价再次有所回落。

百姓想着米价能落到开元年间。

现在米价三十五文,相比以往,还是居高不下。

主要是洛阳含嘉仓要优先向灾区运输粮食,新粮还未下来。

长安的粮食并不丰裕。

黄土高原几乎无森林,导致关中水土流失严重。作为大唐政治中心,京畿道户籍人口超过三百万,更别说京畿道奴婢众多,还有宫女、宦官、胡人、僧侣、道士、军队等等。

使得这曾经的天府之国,不堪重负。

自唐高宗以来,长安缺粮的问题就没断过。

李瑄还要想其他办法。

一些与李瑄敌对的大族,已经不抱有与李瑄对抗的念想。

他们去拜见李适之、裴泛等,会见大臣,服软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那些嘴硬到底,倚老卖老的大臣,根本翻不起风浪。

这一日,是载入历史的时刻。

在长安城风起云涌的时候,李瑄最后一次回太子府……

第113章 组建四万匹战马的临洮军第10章 咏柳第46章 再遇薛错第61章 前锋第34章 神勇第28章 新任军使卢瑜第153章 天水郡公,实封五百户,韦坚罢相第308章 李瑄罢相,李林甫死,宿命第121章 甲骑具装,惊天噩耗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杨玉环的失落第159章 终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医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第206章 收复杨慎矜,我能杀死猛虎第128章 你说的是人吗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开花第193章 造反,凉州城中的欢呼第7章 早春赠王补阙第258章 争斗来临,杨钊的效忠第207章 圣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机第292章 对吐蕃的惩罚,上贡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穷途末路第83章 灵翠楼宰相之子再斗殴第382章 曳落河出击,瓜分大唐第167章 十二万步骑齐距河湟,回纥骑兵南下第415章 除贱为良运动开始第296章 天宝八载,灵溪怀孕第93章 海贼王吴令光第193章 造反,凉州城中的欢呼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计,李林甫罢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218章 再遇裴灵溪,勉之第360章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第210章 四镇节度,控地万里,劲兵重镇,皆第89章 王昌龄第32章 突厥寇边第263章 水调歌头,杨玉环的眼泪第147章 安禄山拜杨玉环为母第80章 满城沸腾第412章 登基大典,变革的时代,李隆基与李适之第148章 杨玉瑶的诱惑,凤凰东来第367章 灵宝之战,潼关陷落第221章 安禄山蠢蠢欲动,豪强的乞降第220章 上不疑我,勋章制度第8章 看花马第257章 李隆基为李瑄拜相造势,舞马第410章 三辞三让,收集年号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帅的选择第361章 凶残叛军,华清宫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318章 碎叶之战第246章 刺客,水调歌头的创作第396章 安禄山之死第3章 李适之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游行,与李隆基论开元宰相第168章 率临洮军 赤水军突袭回纥“阅兵”第98章 父亲举荐儿子第402章 剑履上殿,质问李隆基第64章 大举进攻第70章 陷阵第236章 吐谷浑倒戈,吐蕃赞普南逃第337章 攻克萨末鞬城,总督的末路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第372章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第296章 天宝八载,灵溪怀孕第278章 结婚前的幻境第19章 箭术与马战第200章 李林甫权势再减,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183章 九曲之战开启,南霁云假冒敌军冲阵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 五杨第74章 大雪满弓刀第389章 收复范阳 渔阳,平卢归唐,大决战第35章 斩将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乱,二十四都督府第324章 斩将拔旗,大食远征军覆没第17章 杨玉环第233章 骑兵大战落幕,吐蕃赞普的心灰意冷第176章 狼烟冲天,赤岭争夺战第241章 河源勒石,丰厚的战利品第270章 变革派领袖李瑄,保守派领袖李林甫第248章 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43章 凉州城发展规划,回到长安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开花第42章 把柄第164章 巡视诸军,不斩来使第348章 新的龟兹,小别胜新婚第233章 骑兵大战落幕,吐蕃赞普的心灰意冷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耻辱第139章 节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职第40章 罗兴失踪第121章 甲骑具装,惊天噩耗第313章 截胡长安的钱财,李嗣业第329章 大将战死,怛罗斯之战胜利第21章 为高力士“献宝”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书第210章 四镇节度,控地万里,劲兵重镇,皆第127章 擒拿元帅,漓水之战胜利第365章 安禄山称帝,哥舒翰出潼关,突袭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