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难,终会圆满

在韦伦的主持下,于乾元三载元月,整肃道佛运动开始。

大唐月报总编辑孙逖收到命令,于十二月下旬,就开始提前出版二载十二月的报纸。

整肃道佛运动为头版头条,诉明因果。

有除贱为良在前,世人责骂道观、寺庙的道士、僧侣,还有田连阡陌的耕地。

也相信是道士、僧侣背叛道祖、佛祖,利欲熏心。

一时间,道观、寺庙香火大大折损。

百姓们对至尊奉若神明,有至尊的诏书,他们双手赞成。

信奉佛祖,还不如信奉当今至尊。

伴随着跃龙殿外的喊声,皇子皇孙忍不住颤抖。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武德殿。

两年时间,他们已经接受小宗代大宗的现实。

当雕版印刷普及,更多乡学设立以后,门阀就会彻底消散。

醉在梦中,睡在梦中。若非儿女们前来拜见他,他还不知道元日到来。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太上皇不用为此担心。”

反而多推荐贤良,又多次犯颜劝谏。

让他们真真正正地吃饱穿暖。

蔡伦的品德虽然有争议,但因革新造纸术,使文人士子无不纪念他。

以一个僧侣道士五十亩耕地去分发土地。

当初李世民照样邀请李渊参加西部北部酋长的聚会,一起载歌载舞。

李瑄郑重地向李隆基回答道。

他执掌天下的时候,诸国的国王、酋长,可没有如此齐聚。

李瑄拉着李适之的手,让李适之莫要多心。

和李瑄这个天可汗相比,李隆基的天可汗称号不值一提。

他知道李隆基有看“大唐月报”的习惯。

连太宗皇帝这个第一任天可汗,也远远无法比上李瑄的声威。

要知道,世家门阀的破碎,从来不是“杀”。

他想着自己还是不要为七郎添麻烦好。

李瑄要让李隆基看看,他们治下的大唐,有何不同?

元正日的时候,诸王公主、皇子皇孙必然要向李隆基拜礼。

他知道那些辈份高的僧侣道士会倚老卖老,阻止寺庙僧人。

李瑄瞬间就打破僵局,向李隆基发出邀请。

他每次来,李隆基都醉醺醺的,看到他的时候,又精神得很,而且脾气也非常怪异。

李适之眼中激动之色一闪而过。

自李隆基居住在兴庆宫以后,就不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

还将次女李霏霏交由李适之拥抱。

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要去拜见圣文神武太上皇。

历史上的高力士即便被流放到五溪,受尽磨难,遭人冷落嘲讽,也没有改变秉性与忠心。

此刻跃龙殿中,李隆基儿孙满堂。

而且这是他应该做的。

“高翁,现在雕版印刷坊已经在所有郡开设,正进一步在县中设立,培养雕版工匠,是高翁的苦心经营,才有千秋万代之福祉。”

高力士毫无疑问对李隆基忠心耿耿。

能快速成书的印刷术,辉煌程度不下于造纸术。

李隆基倒是自顾自地躺在榻上,接受女儿们为她倒酒,非常任性。

即便国家财帛空前,也要尽可能地节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包括李隆基自己!“七郎,你的文采惊天动地,雅俗共赏。依照玄奘西行,编著《西游记》,令我不可自拔。你幻想中的师徒四人,能西天取经成功吗?”

李隆基看到李瑄后,陡然间又精神了,从榻上直起身。

在李瑄看来,天下间或有神明,但佛与道,更可能是人为创造,生成信仰。

待整肃道佛运动结束后,让宗正寺、礼部、户部着手统计天下寺庙的人数。

但李隆基的情况特殊。

能听出李隆基语气中的缅怀与羡慕。

李隆基盯着李瑄,觉得自己败得不冤。

太极宫内,宫殿与宫殿之间,都有宫禁,这也没什么不方便。

李瑄见高力士说不出话,又向他安抚道:“天地变化,日月重开,是圣文神武太上皇的时代,是我的时代,也是高翁的时代。是天下间千千万万百姓的时代,我们共同缔造历史,延续盛世。”

一路上,还向高力士说起印刷之事。

而李瑄以身作则,感人肺腑的事迹,令天下人更重视德孝。

这是李瑄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李瑄步入跃龙殿后,所有人都向他行礼。

实际上,在李瑄之前,所有崩塌。

现在西游记连三分之一都没连载完。

是以,气氛僵住。

李瑄示意在场的皇子皇孙、公主驸马平身。

他的心胸,怎么会在意一个完全失去权势的老头?

那些关于孝顺的古言,也不再停留于书面上。

梦中的江山如画,梦中的相思缠绵。

还有人将永春门到武德门这条道,称之为“父子道”,是皇帝与太上皇父子关系的标杆,也是一种见证。

和往常一样,点燃爆竹,饮屠苏酒。

他们更害怕李隆基驾鹤西去后,李瑄会更变本加厉地清算他们。

“七郎不用那么多礼节了。”

并令崇玄馆开始减少对道观的衣赐,节省国家的开支。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现在李隆基已经翻不起风浪。

谁都羡慕李适之能拥有李瑄这样的麒麟子。

他的七郎是九五至尊,执掌宇内,没必要行此大礼。

他又自顾自说了一句,像是自问,又像是问李瑄。

李适之痛饮一杯酒,在这节日里,显得更加欢快。

现在李适之是太上皇,若还像以前一样随意去大臣的家中,于礼仪不符。

一些超然的僧侣、道士,对整肃道佛运动表示支持。

李奕、李淞、李蓁蓁这才跪在地上向李适之拜年。

身为宦官,无子嗣后代,唯一的信念就是在史书上留下好名声。

“你们又新一岁!”

元正日下午,李瑄起驾,照常去兴庆宫见李隆基。

但李瑄允许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高力士连忙摆手。

“不会,只是区区小事。”

李瑄笑了笑,没有作答。

在得知李隆基的死讯后,更是面北吐血而亡。

“七郎自登基以来,没有进行过大宴。听说你还未选秀纳妃嫔,一年的四季常服不过八件,你是真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啊!就像你曾说过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如果李隆基不是看着杨玉环两眼放光,高力士断不可能去这么做的。

江山被家贼窃取,心爱之人在一墙之隔的道观之中,不再见他。

从每月的大唐月报上,李隆基能明白一些国家大事。

十几年时间,尽心尽力。

“您是太上皇,怎会不邀请您呢?世人还记得开元天宝的盛世,记得长安城中万花盛开。我现在正式邀请太上皇到花萼相辉楼参加百国盛会。”

始终如一,连登基称帝也这样,谁能辨别忠奸?

门阀之所以是门阀,是因为他们垄断知识。

“阿翁元正好……”

李瑄动情地向李适之说道。

李瑄大概猜出李适之心中的期许,想出一个办法,为李适之排除孤独。

每日与朋友吟诗作赋,把酒言欢。

“既然是千年难遇的大宴,七郎会不会邀请我这个太上皇?”

朝野中亲李隆基的势力,已经被清扫一空。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李隆基纳纳地重复一句后,又向李瑄道:“据说现在许多国家的国王,许多部落的酋长汇聚在长安,要参加什么百国大会?”

他们最清楚许多败类打着道祖、佛祖的名号,坑蒙拐骗。

李隆基这一次没给李瑄甩脸子,说话的时候眼中满是期盼。

李瑄从锦衣卫耳得知民间的反应后,立刻勒令道士、僧侣、尼姑自由还俗。

没有高力士奠定根基,十几年如一日地培养雕版工匠,李瑄不可能在刚登基不久,就在所有郡中设立印刷坊。

从太极宫到兴庆宫有夹城,可李瑄却大张旗鼓地从长安的街道出行,于兴庆门进入。

李隆基想到哪说到哪,大有深意地问李瑄一句。

李适之立刻将他们扶起来,笑呵呵地向他们发红包。

李适之感触很深,连忙摆了摆手。

“七郎啊!国家现在如何了?”

兴庆宫,跃龙殿。

他一个人在深宫之中,确实感到孤独。

而且高力士对钱财也不在意,肆意去赏赐。

希望来年家人平平安安,国家风调雨顺。

不过身为前任天子,这是一种悲哀。

他们觉得李瑄这是故意做给天下人看。

除贱为良,看似残酷,实则为仁。

“正是!明年三月,大唐在花萼相辉楼举行大宴,向百国宣示大唐的强大,商定贸易之事。”

实际上,李瑄每年的元正、元夕、清明、端午、中秋、李隆基寿诞、春至、夏至、秋至、冬至,他都会抽空去一次兴庆宫。

他从未限制过李适之的自由,只是大多数的时候,李适之不方便出去。

李适之不爱女色,只喜饮酒交友。

李隆基大喜,开怀一杯。

或许大唐江山在李瑄手中,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他真切地体会到李瑄的魅力,一个为人君者的心胸。

是至尊实实在在地使百姓获得耕地,摆脱奴籍。

“活字印刷,是至尊的功劳,老奴可不敢贪功。是至尊高瞻远瞩,借老奴之手将雕版印刷推广下去。”

两世为人,信念坚定。他比许多人更能忍耐。

但已经风靡全国。

“呜呜……”

但这些在高力士盖棺定论后,影响不了他的功绩。

这是皇帝亲自着笔,又赋予神话小说的神秘。

“也没什么,武德殿中挺好。”

从来不会因为喜怒去责罚无辜之人。

就像《饮中八仙歌》中的一样,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相比于黎民苍生,我已是锦衣玉食。既已提倡节俭,就更要励精图治。”

虽然李瑄为李适之开后门不符合规矩,但传到民间,人们对至尊的孝心所感动,没有不称赞的。

华夏历三四五六年,乾元三载,元日。

这个世上有不少隐世高人。

还有就是高力士为李隆基拉皮条。

十数万的僧侣、道士,鱼龙混杂,其中有太多投机之徒。

李瑄来到李隆基的榻前轻唤一声。

李隆基还活着,是名义上的太上皇,李瑄的义父,他就算做样子,过年时也要去见一下。

李适之向李瑄回答道。

贵姓也不再尊贵,小姓贱名也可以杀出重围。

但他终究是一个老人。

但身体却还健康,步伐也便捷。

问他国家之事,又好似习以为常。

不敢再去承担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广雕版印刷术的功绩。

现在李适之和李瑄,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儿臣拜见父皇。”

李隆基现在醉生梦死。

“父皇,孩儿会从太极宫永春门开辟一条道路,到达武德门。今后兄长姐姐们可以直接进入武德殿,父亲也可召往昔的朋友到达武德殿把酒言欢。不需要宣旨!”

宦官只剩下很少一部分,许多以前的游戏、乐趣,也已经被李瑄摒弃。

哪怕李隆基不给他好脸色看,他也会笑脸相迎。

李瑄拍着高力士的手说道。

“我从大唐月报上已尽知除贱为良。开元初期我也如此,国家会不会更强大?”

高力士感动地老泪纵横。

一般三五天就会来看望李适之一次。

“拜见至尊……”

高力士来兴庆宫的兴庆门迎接李瑄。

看李隆基的身体状态,不一定比历史上活得更长。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他有父亲,他也是一个父亲。

接下来是李瑄的皇后、妃子们向李适之拜礼。

现李适之以李瑄为荣,也富贵至极。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高力士虽然伴随李隆基“失去权利”,但他一生并没有仗着权势滔天欺凌他人,也没有玩弄权术。

李适之起身,将李瑄扶正。

对他来说,发明活字印刷术,不过是锦上添花,微不足道的事情。而高力士真正去推广雕版印刷术。

“只想让父亲富贵,未想过其他。这是孩儿的失职。人间最亲的感情,为父子之情,以前汉高祖刘邦为了让刘太公快乐,将沛县的丰邑建立在长安。如果父亲有什么心愿,孩儿会倾尽全力去满足。”

在空余时间,他除了强身健体外,就是教导儿女。

大唐以孝治天下。

是至尊为天下带来棉花。

自李适之到达太极宫后,李瑄就将他安排在武德殿中。

有的事情,任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是道德败坏。

“至尊至……”

新的一年,李瑄到武德殿中拜见李适之。

可以想象,后世的高力士会有一个比肩蔡伦的历史地位,和更好的名声。

以前在长安平康坊的时候,李适之的朋友众多。

哪怕李瑄“夺”走他们的耕地、果园,释放他们的农奴,他们也只能干看着。

周围没有人敢吭声,生怕李瑄雷霆震怒。

他现在更老了,头发花白,据说眼睛也有些模糊。也就是俗称的老花眼。

“这……会不会有损皇室威严。”

“太平就好……太平就好……”

“活字印刷是高翁发明的,雕版印刷是高翁推广的。没有人能夺走你的这份荣誉。我朝新编著的工匠录上,会将高翁的名字永远铭刻。”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没大没小的收取别人赠送给他的金银珠宝、豪宅田地。

“得赖七郎,使为父能住在武德殿中。今生富贵已足,没有什么可以去追求了。为父不喜欢歌舞,以前的朋友,也差不多断了联系。大郎、三郎他们想入太极宫,还要经过重重禀告。为父也终于领略到七郎词中的‘高处不胜寒’。”

即便有先入为主的忠心,高力士也不能否认李瑄是位仁义之君。

这一刻,高力士也不再埋怨李瑄夺走李隆基的江山。

照道理大宴一定要邀请太上皇,并列为上座。

“前日听大兄言,父皇在武德殿闷闷不乐,是孩儿有不周之处吗?”

他确实三天两头来武德殿,但只是一个问候,一时半会就会匆匆离开。

“太上皇……”

即便是对李瑄充满恨意的李亨、李俶等,也得低下头颅。

两年来,武德殿被一次次游遍,太极宫中,也去过许多地方。

李瑄没忘记高力士曾经对他的帮衬,在高力士拜见后,拉着高力士一起,到兴庆宫见李隆基。

更有败类土地兼并,豢养佃农,行豪强之事。

他们自知斗不过李瑄。

此言一出,皇子皇孙们嗤之以鼻,这也太孝了。

在他们看来,李瑄能让李隆基安享晚年,是仅剩的良心。

在位两年,他没有举行过一次大宴,没有过一次狩猎,更未建筑一所宫殿。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隆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但他更是一个皇帝,变革时期,即便只抓大事,也有诸多忙碌的地方。

“高翁安心!就当是君无戏言。我可不能出尔反尔。”

“元正之日,不必多礼。我与诸位一样,也是为太上皇尽孝道。”

小儿女们在庭殿中玩耍的时候,李瑄与李适之对坐,向他询问道。

连域外百国都知道李瑄是通过政变,以军政掌握权力。将执政近五十年的李隆基拉下马。

李适之也老了一岁,他已不如以往一样抖擞精神。

李瑄是九五至尊,君临天下。

“九九八十一难,终会圆满。”

李瑄正色地回复。

国家的变革,就像是这九九八十一难,一定会成功。

如果计划顺利,如果他能活到古稀之年,他会留下开启工业革命的基础……

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见尺带珠丹,任命刑部尚书第44章 杀人灭口第395章 安禄山披甲,骑兵大战第374章 斩太子亲信,与叛军首战第45章 节制一军第402章 剑履上殿,质问李隆基第19章 箭术与马战第394章 安禄山的最后一搏,李瑄到来第132章 天寒地冻,就是苍天助我第158章 裴灵溪第131章 突袭青海东部第78章 陌刀将第58章 头破血流第366章 活捉颖王,收陇右兵,再至京兆第302章 杨玉环的樱桃饆饠,安禄山封王,蝶恋花,最后的法令第232章 连斩十八猛将第311章 西域,龟兹古国第213章 与杨玉环的秘密,守护贵妃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174章 授柱国,诸将的封赏第70章 陷阵第83章 灵翠楼宰相之子再斗殴第289章 权势滔天 满库金银珠宝第133章 龙驹岛第368章 九层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树第206章 收复杨慎矜,我能杀死猛虎第71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36章 名将之死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 五杨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乱,二十四都督府第109章 猛将南霁云,大获全胜第97章 竟敢偷袭本将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 五杨第81章 左千牛卫将军,封爵第171章 回纥大溃败,大包围第123章 穷途末路,殊死一搏第14章 权相李林甫第308章 李瑄罢相,李林甫死,宿命第78章 陌刀将第83章 灵翠楼宰相之子再斗殴第380章 请求为李适之封王,占领蒲津大桥第326章 大唐西进,目标怛罗斯第105章 角力,吐蕃麦庄第309章 算计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24章 决战第171章 回纥大溃败,大包围第16章 皇帝召见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长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32章 突厥寇边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408章 与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4章 华山金矿第335章 天将军的战场之威,败局已定第55章 颇黎第439章 八大都护府,九品十八阶第417章 咸阳城外,盛世前的鼓角声第213章 与杨玉环的秘密,守护贵妃第173章 全军覆没,丰厚的战利品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复,中原大地的耕种实力第39章 王忠嗣第354章 还治其人之身,此花开尽更无花第217章 梨树争夺战,杨氏家奴第158章 裴灵溪第28章 新任军使卢瑜第226章 大非川之战开启,焚烧草原,日夜不息第113章 组建四万匹战马的临洮军第297章 与“五杨”的矛盾,利益的冲突第122章 虚虚实实,不堪其扰第385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第322章 大食突围,安西陌刀与河陇陌刀第311章 西域,龟兹古国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万士兵支援九曲第110章 李适之罢相第29章 军中训练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计,李林甫罢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4章 权相李林甫第2章 灵翠楼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门第270章 变革派领袖李瑄,保守派领袖李林甫第290章 科举,李瑄的态度第402章 剑履上殿,质问李隆基第369章 圣人去哪了?行至马嵬驿第341章 占领呼罗珊地区,萨珊波斯复国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穷途末路第145章 李隆基引荐安禄山第187章 收复九曲,设立九曲郡 洮阳郡第69章 李光弼夜见程圭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96章 五百金 两美女的贿赂第207章 圣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机第256章 千秋节上,李瑄的礼物第68章 斩将,当者辟易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斩元帅第3章 李适之第102章 南霁云第68章 斩将,当者辟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