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隆基献计

“呃。”武则天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翻翻白眼,有些无力的看着李隆基。

这小子,真是太会来事儿了,武则天就是想和他亲近点,他就来了这么一出,竟然把武三思的位置给霸占了。

武则天脸一沉,就要喝斥,只听李隆基道:“陛下,赶紧说说如何应对突厥吧。边关军情紧急,每多担误一刻,就多死不少人呢。”

这话听着和武三思刚才的话有些相似。

群臣拿眼把武三思瞄瞄,再看看李隆基,似有所悟,原来李隆基是给张说打抱不平。

张说对李隆基投来感激的目光,冲李隆基笑笑。

谁都看得出来,武则天适才有升赏张说的意思,却给武三思所阻。李隆基现在为张说出气,张说能不感激李隆基?

“小样的。张说是我的大臣,是开元盛世的重要推手,我自然是要罩着他。”李隆基在心里暗道:“再说了,如此收买人心的良机,我怎能错失?”

“你找个座次坐吧。”武则天算是明白李隆基的用意了,对于被武三思所阻一事有些后悔,瞪了武三思一眼,要他自己找位置坐。

这等于承认了李隆基霸占武三思座位一事,武三思差点把鼻子气歪了,却是无可奈何,只得自己找个末座坐下来。

武承嗣也只能坐末座了,二人真是晦气。

“既然已明默啜的图谋,那就好办了。你们都说说,该如何应对?”武则天原本拧着的眉头散开了。

正如她所说,只要明白了默啜的图谋,要应付就好办多了,她也不那么担心了。

“陛下,当调集大军征剿,一定要打掉突厥的嚣张气焰。”武三思出了丑,很是不爽,忙抢过话头,想要拔个头彩。

“是呀,陛下。”武三思脸上无光,武承嗣也觉得脸上不光采,忙附和。

“嗤。”二人的话刚落音,李隆基就是失笑出声,冷笑道:“这等屁话谁不会说?调集大军多少?粮草多少?如何出兵?如何号令?把突厥打到哪种地步,你知晓么?”

武三思的话听着有理,着实是屁话,等于没有说,大而空。被李隆基一抢白,顿时怒气上涌,冲李隆基喝道:“你有计较?有本事,你说出个好计较。”

“这事何须我来说,有王大帅在这里,听听王大帅的高见,不是更好么?”李隆基裂裂嘴角,冷笑道。

“是呀。”武三思本想反唇相讥,却见武则天重重点头,率先赞同。

“嗯。”狄仁杰他们深表赞同。

王孝杰是硕果仅存的老将、名将,德高望重,有关打仗的事儿不问他,你说什么看法?

武三思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了,他虽然很想抢白李隆基,却是不得不承认,李隆基说得在理,非常在理。

“王孝杰,如何应对突厥,你可有良谋?”武则天冲王孝杰问道。

众人的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王孝杰,静等他说话。

“陛下,臣以为此战干系甚大,绝不能让默啜得逞,应当出兵二十万,迎头痛击。”王孝杰不愧是名将,说起来头头是道:“这一仗,一是要打掉默啜的狂妄野心,二是要拿下黑沙城,三是要重创突厥,最好是全歼突厥的主力。”

这就是名将,一开口就有实际的东西,比起武三思那大而空的屁话具体得太多了。

默啜一心想要复国,打掉他的野心是必然之事。

黑沙城是突厥的“南牙”所在,其实是默啜的实际都城所在,唐朝一直想要收复,一直没有成功,若是拿下黑沙城的话,这对突厥的打击相当沉重。

能全歼突厥的主力当然最好,若是不能的话,就得重创突厥,使其在短时间内不能入侵。

这三点完全切合实际,完全能够实现。

“好!”武则天大为赞赏,一脸的欣慰,道:“王孝杰不愧是名将之才,一转瞬间,已是良谋在胸。”

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说出如此具体的目标,出兵数目,的确难得,王孝杰当得这番赞誉。

“陛下,臣以为当派人深入漠北,与九姓铁勒和回纥联合,南北夹击。”狄仁杰出一策。

“好!就这么办。”若是能联合九姓铁勒和回纥,要这两部族从北方进攻突厥,唐军从南进攻,那就是南北夹击,突厥必败无疑,武则天大为赞成。

“臣赞成。”群臣没人有异议,齐声附和。

“你们都没异议,是吧?那朕就下旨了。”武则天扫视群臣,见群臣没有人异议,这事儿基本上是定了。

“陛下,不可。”然而,李隆基却是出声阻止。

“嗯。”众人大为惊讶,目光齐刷刷落在李隆基身上。

“三郎,为何不可?”武则天最是惊讶了。

这么多人都没有异议,就他有异议,她能不惊讶?

武则天这话正是众人心中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瞄着李隆基。

“三郎,休得胡说。”李旦更是脸一沉,轻声喝斥。

这是军国大事,虽然李隆基适才有抢眼表现,可是李旦也不会相信他能有比王孝杰更加高明的主意。

要知道,王孝杰驰骋沙场时,还没有李旦呢,李隆基能有他高明么?

“陛下,若是只是击退并重创突厥的话,王大帅的谋划自无不可。若是要彻底解决突厥的话,王大帅的谋划就不行了。”李隆基却是如同没有听见李旦的提醒似的,侃侃而言。

“彻底解决突厥?”武则天好看的小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一脸的震惊,打量着李隆基,很是难以相信,这话是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的。

不仅武则天震惊无已,就是狄仁杰和王孝杰他们也是震惊。

彻底解决突厥,武则天不是没有想过,而是做不到。要是能做到的话,武则天还不把突厥给灭了,哪会留下这么大的祸害。

李隆基只有十三岁,就有如此雄心壮志,这的确是太惊人了。

“三郎,休要说大话。”紧接着,武则天就是轻斥,道:“要彻底解决突厥,谈何容易。”

“是呀。”群臣齐声赞同。

突厥反叛十几年了,要是能彻底解决的话,还会任由突厥嚣张?

“陛下,要是在以往的话,要彻底解决突厥,是不太可能。如今嘛,却是天赐良机。”李隆基剖析,道:“默啜要想把北方化为废墟,必是倾巢出动,他的大军必是在漠南。若是朝廷大军北上的话,就能拖住他,只有找到战机,全力一击,就能彻底解决突厥。”

“楚王,你所说,老夫也想过。只是,这至少需要四十万大军呀,朝廷没这么多军队。”王孝杰双手一摊,一脸的懊恼。

唐朝全盛时期,也才五十三万多军队,出动四十万大军,这也太多了,唐朝还真没有这么多军队。

“王孝杰说得没错。”武则天点点头,道:“朝廷要是能有四十万大军,朕就是倾尽家产,也要把突厥给灭了。”

话锋一转,一脸的遗憾,道:“只是,朝廷没有这么多大军呀。”

府兵制已经败坏,唐朝的兵员很成问题,四十万大军就是武则天把脑袋想破了,她也凑不出这么多军队。

“哼!说得好听,你还能有办法?”武三思终于抓住机会奚落李隆基。

“孙子,你说对了,我就有办法。”李隆基头一昂,胸一挺,激昂昂而言。

第68章 龙武军第19章 狄仁杰第60章 开元基调第28章 又一顶绿帽子第85章 上官婉儿第29章 灭天竺好处多第27章 你比我狠!第45章 一箭三雕第5章 武则天第70章 杀机第88章 李家有儿名隆基第32章 阿拉伯帝国灭亡第19章 波斯动荡第55章 李旦禅位第32章 阿拉伯帝国灭亡第16章 立太子之议第3章 威行大漠第17章 丰硕战果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35章 武则天好伤心第31章 出兵天竺第14章 关你屁事第21章 立子第60章 开元基调第2章 万骑第63章 妙解名题(上)第85章 大决战(上)第49章 最毒妇人心第30章 吐蕃大治第22章 立谁?第55章 李旦禅位第57章 国号开元第4章 商议军机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50章 不识时务第28章 妙计破城(中)第32章 阿拉伯帝国灭亡第30章 波斯复国第74章 楚王万岁第4章 商议军机第15章 踏上征程第83章 大唐名将:王孝杰第55章 李旦禅位第81章 隆基挡道第34章 逼宫第13章 武三思第59章 姚崇十事第86章 狗屁诗文第12章 张说罢官第24章 活捉默棘连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18章 振聋发聩第9章 盛大庆典第87章 碛口大捷第1章 唐中宗第47章 教子有方第2章 将星云集第54章 类我!类我!第40章 武则天退位第46章 争相结纳第21章 大举进攻第26章 陈玄礼第12章 张说罢官第42章 治理天竺第22章 回归故国第16章 立太子之议第31章 毁灭打击第6章 征吐蕃第45章 一箭三雕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26章 谁更狠?第12章 吐蕃震恐第54章 类我!类我!第85章 大决战(中)第6章 一语解惑第29章 王孝杰上书第13章 弹劾李隆基第2章 狼狈为奸第29章 灭天竺好处多第64章 一将一相第68章 龙武军第18章 去最危险的地方第42章 治理天竺第16章 赞普亲征第88章 李家有儿名隆基第38章 风雨欲来第63章 妙解名题(上)第31章 太平公主第3章 突厥犯边第15章 信?不信?第45章 首战大食第5章 凯旋班师第12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65章 武三思兵败第79章 突厥耻辱地:碛口第60章 开元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