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名将之才

一代名将程务挺很得武则天器重与信任,他之所以被杀,就是触犯了“恢复李唐江山”这一禁忌。众将中,有不少人曾经是程务挺的部下,他们对于此事特别清楚。

武三思以此禁忌状告王孝杰,按理说武则天应该把王孝杰治罪才是。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武则天不仅没有治王孝杰,反而是对武三思痛下辣手,一点也不留情面。

“嗯。”就是王孝杰也是迷糊,为何他没事儿,武三思却倒霉了,打量着李隆基,静等李隆基给出大答案。

“此次大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李隆基解释,道:“统兵之人,舍大帅其谁欤?要是大帅不统兵,你武三思行么?”

“有理!有理!”众将恍然大悟。

唐朝已经进入战争总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在调动,大量的粮草在运输,这一仗已经是箭在弦上了,不打也得打,打也得打。

既然要打的话,就得有一人统兵。武则天朝的名将只剩下王孝杰一人了,要是武则天把王孝杰给撸了,谁来统兵?

换一人不是不可以,可是谁能有王孝杰这样让武则天放心的?

如此大战,干系很大,影响深远,当然要派出最有才干,最让人放心的将领来统兵了。

舍王孝杰其谁欤?

至于不打这一仗,那更不可能了。因为突厥要在明年复国,一旦复国,就是巨大的隐患,会威胁北方的安危,后人提到这事时,就会骂武则天。帝王追求的不外功名,让自己的名声受损,武则天肯定不干。

“你以此禁忌状告大帅,就是要置大帅于死地,就是要让陛下无法建立大功,陛下能不对你痛下辣手?”李隆基冷笑一声道:“你这是自己找死!你应该感谢陛下手下留情,没有砍了你的狗头!”

武三思以禁忌告王孝杰的状,是用心险恶,就是要把王孝杰置于死地。若王孝杰死了,这仗就没法打了,武则天的帝王功业就会受损,她肯定不会忍受,肯定会对武三思痛下辣手。

“原来如此!”王孝杰和众将重重点头,一脸的恍然。

“嗯。”贾铭赞赏的打量一眼李隆基。以他对武则天的了解,她这次之所以不给武三思留情面,原因就是李隆基所说。李隆基能以十三岁年纪就能有如此了得的见识,他非常欣慰。

“陛下英明!”王孝杰他们再次面向南方,大声颂扬,一脸的钦佩之色。

这就是武则天,她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在大事上从不糊涂,她总能从大局出发。为了大局,哪怕是至亲之人,她也可以牺牲。

狄仁杰、王孝杰、张说这些英雄豪杰,之所以甘愿为她驱使,原因就在这里。

要是换个皇帝,遇到这种禁忌之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王孝杰拿下再说。这种事,史不绝书,有很多记载,最终导致惨败。

而武则天不仅没有拿下王孝杰,而是对武三思痛下辣手,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武三思,给你一个忠告,你老实点,休要再闹腾。”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若你再不老实点,还要再闹腾的话,下次来的就不再是陛下的圣旨了,而是千骑!”

李隆基原本不想提醒武三思,只是现在要以大局为重,要齐心协力,共破突厥。若武三思老是闹腾的话,这对大局不利。尽管他的影响力很小,要是经常闹,也是麻烦。

“要我老实?”武三思眼中厉芒闪烁,在心里暗道:“休想!我就要闹腾!就要闹腾!”

武三思很不得人心,经过这次事件后,他会更加不得人心,要是不闹腾,人们还不把他当作空气?

闹腾也可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总比被人当作空气要强。

“王孝杰接旨。”贾铭把武三思的这副样看在眼里,摇了摇头,一脸的惋惜,冲王孝杰大声道。

“我接旨?”王孝杰有些意外,武则天已经对武三思痛下辣手了,自己接什么旨?

“臣在。”王孝杰忙跪在地上。

“陛下又有甚旨?”众将很是好奇。

李隆基也有些好奇,睁大眼睛看着。

贾铭从袖管里取出一卷皇绫,展将开来,念道:“王孝杰:朕以为将令必一,将令必行!此战干系甚大,为了号令必行,朕赐你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个个惊讶莫铭。

尚方宝剑在手,就意味着王孝杰的权力会平空增大很多,众将万万没有想到,武则天竟然赐给王孝杰尚方宝剑,要不惊讶都不成。

“这是冲武三思这孙子来的。”李隆基眼前一亮,打量一眼武三思。

只见武三思一脸的不信,如同看见老母猪上树似的。

王孝杰本人也是一脸的惊讶。

“……凡有怯敌不进者,不敢力战者,不遵号令者,无论何人,皆可先斩后奏!钦此!”贾铭的声音尖细刺耳。

然而,众将听在耳里,却是如同天音仙乐似的,人人大喜,张大嘴巴,直乐呵。

“无论何人,皆可先斩后奏”,也就包括武三思和李隆基了。李隆基不会闹事,自然不会斩他。可武三思肯定不会消停,他会闹事,有了这尚方宝剑在,他还敢闹腾吗?

“臣谢陛下隆恩。”王孝杰很是激动,眼中含泪。

武则天赐他尚方宝剑,他就是大权在握了,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敢闹腾了,哪怕是武三思也得老实点。他就可以专心于军务,准备来年的大战。

贾铭从随从手里接过尚方宝剑,递给王孝杰。

王孝杰接在手里,一打量剑柄,上面刻有一个武则天独创的“曌”字。这个“曌”字是武则天的“独门标识”,除了武则天,没人敢用。

有了这标识,此剑就是真正的尚方宝剑,绝对假不了。

王孝杰双手捧着尚方宝剑,面向南方,恭恭敬敬的道:“臣王孝杰谢陛下隆恩!请陛下放心,王孝杰定破突厥!”

“武三思,你还要不要闹腾?”李隆基瞄着武三思,调侃道:“你尽管闹腾吧,尚方宝剑还没饮血呢。”

“你……”李隆基这话如同响亮的耳光,重重抽在武三思脸上,怒火上腾,却不敢发作。

众将大是好笑,冲李隆基竖大拇指。

王孝杰尚方宝剑在手,李隆基撩拨武三思,这不是要让他死么?

王孝杰手捧尚方宝剑,静静的打量着,泪水在眼眶里滚来滚去。

“大帅,你这是……”众将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

“哎!左骁卫大将军,你在天之灵有知,陛下赐我尚方宝剑了。”王孝杰仰首向天,大声祷告道:“当年大非川一战,若是您有此尚方宝剑在手,就不会有此一败了。”

大非川之役,王孝杰也参与的了。他的军队几乎全军覆灭,他力尽被擒。吐蕃想要他投降,他誓死不从,吐蕃赞普大为敬重,就放他回到唐朝。

当年那一战,王孝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师长,回归唐朝,积功升迁,终于成为大唐名将。

此时此刻,他手握尚方宝剑,不由得想到了大非川之役。那一战,唐朝之所以战败,不是薛仁贵的错,是郭待封不听从号令所致。若薛仁贵手握尚方宝剑的话,郭待封也不敢乱来,就不会有此一败了。

“我宣旨完毕,人年岁大了,有些累了,想要歇息。”贾铭冲李隆基招手,道:“楚王,随我来。”

贾铭肯定是有话要说,李隆基忙跟上去,冲贾铭见礼道:“李隆基见过贾祖。”

对于贾铭这个太监,李隆基还是敬重的,施礼很恭敬,贾铭点点头。

“你们退下吧。”王孝杰一挥手,众将施礼告退。然后,王孝杰快步跟上来,道:“贾大人,这边请。”

王孝杰对贾铭充满敬重,亲自把贾铭领到一间上房里。

“大帅有空么?若是可以的话,耽搁你片时。”贾铭冲王孝杰道。

“王孝杰正要与贾大人亲近亲近。”王孝杰脸上堆笑。

三人落座,自有人送上茶水。

贾铭把李隆基一通打量,点点头,道:“楚王,不错!你可知,当你打了胜仗的消息传到洛阳,陛下是如何夸赞你的么?陛下赞你好小子。”

他这是在给李隆基透露宫中消息,可以谓用心良苦。

“你能打胜仗固然让陛下欢喜,然而,最让陛下欢喜的是,你来了丰州。”贾铭点点头,赞赏之意流露无疑。

李隆基身为皇孙,不顾自身安危,敢来丰州这个最危险的地方,这令人肃然起敬。

“陛下还亲手挪矮几,要皇嗣坐在身旁。”贾铭透露的消息更多了。

他是在告诉李隆基,李隆基打得越好,东宫的地位越高,影响越大,李旦的日子越好过。

“谢贾祖告知。”李隆基忙谢道。

“丰州一战,固然打得不错,可在接下来的大战中,你还能打胜仗么?”贾铭话锋一转,大声问道。

丰州一战固然打得漂亮,不过,李隆基毕竟年幼,而且还是初上战场,在接下来的大战中是不是还能有所作为,谁也说不清。

“还有,你训练的军队如何了?”贾铭非常关心这事。

军队训练得好,才能打胜仗;若是不能训练出一阵能征善战的军队,何以取胜?

“贾大人,这你就放心吧,楚王训练的军队非常了得。”王孝杰捋着胡须,脸上泛着笑容,道:“虽然训练的时间并不长,却已经有精锐的雏形了。若是再假以时日,训练成功的话,一定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

“当真?”能得王孝杰赞扬,非常难得,贾铭眼含期望。

“以我观之,楚王是名将之才!”王孝杰接下来的赞赏更加了得。

第4章 契丹灭亡第80章 夺马第85章 大决战(下)第64章 一将一相第42章 斩尽杀绝第63章 妙解名题(下)第56章 阿拉伯帝国使者第25章 增援丰州第23章 在劫难逃第37章 李旦求助第15章 信?不信?第82章 惊天血战(下)第77章 默啜傻眼第10章 请命击边第86章 狗屁诗文第33章 开元盛世第60章 开元基调第6章 巧舌如簧(下)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33章 开元盛世第64章 各有盘算第69章 波斯都护府第34章 势如破竹第8章 妙计破城第23章 势如破竹第35章 阴谋第12章 安插人手第65章 气象一新第25章 增援丰州第44章 遭遇大食第45章 一箭三雕第38章 御前对质第73章 默啜亲征第12章 吐蕃震恐第8章 献俘第85章 大决战(中)第19章 斋戒第73章 默啜亲征第16章 中亚明珠第32章 识破第44章 王孝杰的选择第26章 陈玄礼第6章 一语解惑第12章 安插人手第70章 杀机第54章 精兵第19章 波斯动荡第31章 太平公主第36章 中天竺灭亡第21章 大举进攻第48章 奇葩圣旨第49章 灰头土脑第22章 回归故国第9章 王孝杰挂帅第47章 教子有方第56章 登基第62章 武则天的提议第1章 大食东进第28章 妙计破城(中)第23章 藏龙卧虎第53章 狠狠打脸第4章 契丹灭亡第20章 惨无人道第73章 暗杀泥涅师第19章 等你多时了第59章 姚崇十事第21章 大举进攻第51章 名将之才第43章 选边站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27章 千金买将第36章 滥竽充数第33章 口出狂言第3章 威行大漠第57章 离间计(下)第26章 陈玄礼第44章 遭遇大食第75章 张易之第9章 高力士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20章 优素福很恐慌第39章 宫变(下)第70章 选妃第71章 图穷匕现第47章 教子有方第75章 张易之第76章 轻取黑沙城第67章 波斯王子第31章 太平公主第2章 狼狈为奸第33章 招兵买马第87章 《水调歌头》第37章 李旦求助第53章 战后总结第57章 无理挑衅第27章 大争论第88章 李家有儿名隆基第69章 大练兵第34章 投楚王第57章 离间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