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有妙计

振武军驻地,将士们兴高采烈,个个张着嘴直乐呵,如同大过年似的。

“太子就要到了,我们快去迎接。”

“若我能见太子一面,就是死也值了。”

“没错。太子英明神武,睿智果断,打突厥那一仗真是太了不起了,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太子,突厥就不会灭亡。”

“甚叫可以这样说,没有太子突厥肯定不会这么早灭亡。”

“见到太子,这是光宗耀宗的荣耀事儿,老了就可以说给儿孙听,那多得意呀。”

振武军将士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的就是李隆基如何如何了得,他们若是能见上一面,就是死也值得,老了也有吹嘘的本钱。

李隆基在打突厥一仗中太过抢眼,比起统领全军的王帅杰还要露脸,大名传遍天下,将士们服气得紧,无不以能见上李隆基一面而自豪。

“太子也真是的,早就传下军令,不让我们远迎,要不然的话,我要到五十里外去迎接他。哎,太子真是。”

“五十里?太少了,至少要一百里。”

“太子不要我们远迎,让人遗憾,却又不得不服。”

“是呀。太子不在乎这些虚的,只看实的,就算我们在百里之外迎接太子,不能打胜仗,太子照样不欢喜。”

紧接着,将士们又是遗憾,不能远迎李隆基。

“太子到。”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将士们如同装了弹簧似的,一蹦而起,快速列成阵势。

振武军训练有素,这列阵的速度很快,只一口气功夫,就列成了阵势,横成行,竖成列,一派整肃。

李隆基在张说、陈玄礼、高力士、薛直、杨思勖、张小飞、苏凡、李宽、裴孝恪、王毛仲他们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见过太子。”将士们齐声见礼,声若洪钟,个个兴奋不已,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李隆基。

适才还在议论若是能见上李隆基一面,就是荣耀一辈子的事儿,李隆基到了,他们要是不看个够,就太对不住自己了。

“免了,免了。”李隆基摆手,把振武军一扫视,脸上泛着笑容,道:“你们中有人很面熟,打过突厥吧?”

“呵呵。”那些打过突厥的将士昂头挺胸,神采飞扬,仿佛能让李隆基记住他们是这辈子最大的荣耀事儿。

“你,斩杀三十六个突厥,对吧?”李隆基看着一个伙长问道。

“太子?你记得我?你记得我?”这个伙长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吃惊,又是振奋异常,激动得身子都在打颤。

“当然记得。”李隆基点点头,笑道:“在碛口一战时,你斩杀二十一个突厥,另外十五个是在其他地方斩杀的,我没说错吧?”

“没错,没错。”这个伙长一个头颅直点,差点把脖子折断了,扯起嗓子大吼:“太子记得我,太子记得我。”

李隆基记得他的事儿,说得丝毫不差,这太让人激动了,要他不咋呼都不成。

将士们看在眼里,羡慕不已,恨不得与他换个位置。

“你们中不少人随我打过突厥,如今,我们又要打吐蕃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打好这一仗?”李隆基大声问道。

“有!有!有!”惊天的吼声响彻天际,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吐蕃是唐朝的主要边患之一,两国交战多年,唐人恨吐蕃,将士们哪有不高兴的。

“很好。”李隆基把将士们战意高炽的样儿看在眼里,大为满意,道:“众将随我商议军机。”大步进入振武军的将军府。

“太子,不歇会?”振武军的将领有些不信的问道。

“不了。”李隆基摇头。

“太子,一路上辛苦,喝盅茶,喘口气也行呀。打吐蕃,不争这一会儿。”这个将领好意提醒一句。

从长安赶到振武军,路途不短,路上很辛苦,喝盅茶,喘口气是应该的。

“打吐蕃这一仗干系重大,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可以边商议军机边歇息嘛。”李隆基率先进入将军府。

“太子雷厉风行,末将钦佩。”这个将领很是感慨,道:“古之名将不过如此。”

“你过奖了,我是肩上的担子太重,不得不惜时。”李隆基谦逊一句。

进入将军府,立时有兵士送上茶水,李隆基一边喝茶,一边道:“打吐蕃是为了解除河西走廊的威胁,便于大唐与大食的大战,这一战的干系非常大,你们有甚想法,畅所欲言,我会择善而纳之。”

唐朝和阿拉伯帝国早晚必有一战,这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李隆基也没有隐瞒,直接点出来,这让不少将领大吃一惊:“要打大食?太好了。早就听说这大食不是好东西,横征暴殓,杀人如割草芥。”

“太宗皇上没有出兵援助波斯,致使波斯灭亡,这是大唐的憾事。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解除河西走廊的威胁。”

唐太宗拒绝出兵援助波斯,这是大唐憾事,一提起这事儿,唐人就是非常惋惜。

其实,不仅唐人惋惜,就是后人何尝不如是呢?

就是到了今天,一提起这事儿,就有不少人很遗憾的说“要是当年唐太宗出兵援助波斯帝国,说不定中国都征服世界了”。

感慨一完,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出起了主意,却是没有一个妥善之策,主要就是与吐蕃对耗,凭借唐朝强大的国力把吐蕃拖垮。

这也是一策,只不过是下下之策,一是会费时太长,没有数年十年时间不可能解决,这不利于唐朝的既定战略。唐朝打吐蕃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想要让唐朝早日准备对阿拉伯帝国的大战。唐朝越早准备,在将来的大战中,就有更高的起点,胜算更大。

二是消耗太大,这么多的军队,人吃马嚼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拖上几年十年,那种消耗太过惊人了,即使以唐朝的强大国力也有些吃不消。

“太子,我以为,此战就两策。”杨思勖眉头一挑,道:“一是攻打石堡城……”

“攻打石堡城?不可能!不可能打下来!”杨思勖的话才开了个头,就被一片叫嚷声打断了,将士们个个反对。

“石堡城有多难打,我们太清楚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想要打下来,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

“是呀。石堡城是天下间最难打的关隘了,要想打下石堡城,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长有翅膀,飞上去。”

将士们的反对并不是想象的,而是唐朝用血的代价得出的结论。

石堡城的地理位置太过特殊,就象一只展翅的鹰,两边是悬崖峭壁,压根儿就上不去。只有一条小道,通过石堡城。

位置之险要,放眼天下间也难以再找出一个。

为了打下石堡城,唐朝多次进攻,除了失败还是失败,这一失败就是数十年。

是以,在将士们的印象中,石堡城是不可攻克的。

“……攻打石堡城只是一策,另一策就是准备通过山道进入大非川,进行奇袭。”杨思勖没有理睬将士们,接着道:“这两策应当同时进行准备。若是不能打下石堡城,就翻山越岭,进入大非川。”

这两策是李隆基离开长安之前,由王孝杰提出,杨思勖却是把这两策具体化了,道:“这两策都需要精兵强将,参战将士务必要千挑万选,务必是多次经历战阵的老卒。”

“没错。”张说率先赞成道:“唯有精兵强将,才能完成这两策;唯有战阵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卒,方能处变不惊,多增胜算。”

“我也赞成。”陈玄礼、薛直他们齐声赞同。

“杨思勖,你说得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李隆基赞赏的点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翻山越岭一事,就交由张说处置,陈玄礼辅助。攻打石堡城一事,就交由杨思勖处置,薛直辅助。”

“遵命。”对这分派,没人有异议。

张说的才华早就为实战证明了,杨思勖虽然初临战场,他极富军事才华,已经让众将服气了。

“薛直,你是千骑第一人,很能打,这攻打石堡城正是你武勇的用武之地,你要好好干。”李隆基勉励一句。

“太子请放心,薛直定当竭尽所能。”薛直胸脯挺得老高。

“谢太子。”杨思勖初当大任,不免几分激动,道:“太子,末将以为,要想攻打石堡城,不能明着打,要奇袭。”

“奇袭?这能成么?”将士们惊疑不定。

奇袭虽是好办法,可对于易守难攻的石堡城未必有用,因为唐军就用过,却是没有成功。

“石堡城并不大,再多的军队也是展不开,是以,需要精兵强将。”杨思勖沉吟着道:“末将的意思是挑选数百身经百战,战阵经验极为丰富,而又能挽三百斤,善于跳跃者。”

“杨将军,挑选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卒是必须的,可力挽三百斤又是为哪般?”有将领不解的问道。

攻打石堡城这样难打的坚城,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兵这是必然,只是这和力挽三百斤没有关系呀。

“我当然是有用。”杨思勖道:“力气大,就可以掷东西,一定会砸得吐蕃头破血流。”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啪!”猛然间,李隆基一拍额头,眼睛贼亮贼亮的,道:“杨思勖,你提醒了我,我有一计,可破石堡城。”RS

第25章 暗流涌动第18章 纷纷归降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选择第22章 帝国精锐:千骑第67章 大唐军事学院第48章 金吾将军第16章 立太子之议第87章 《水调歌头》第51章 纷纷请降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12章 吐蕃震恐第69章 波斯都护府第1章 唐中宗第56章 隆基献策第17章 武则天很烦第17章 谁传谁兵法?第5章 各出机谋第25章 增援丰州第9章 进军大非川第4章 调兵遣将第19章 等你多时了第15章 尊重第33章 行刺第45章 首战大食第1章 李隆基第57章 离间计(上)第61章 世界名题第34章 势如破竹第7章 我有妙计第35章 阿罗那很害怕第18章 断敌退路第80章 夺马第53章 战后总结第5章 各出机谋第64章 有孙若此,夫复何憾!第1章 后突厥汗国第15章 超级乌龙第11章 雄心第23章 武则天有点烦第2章 狼狈为奸第28章 妙计破城(中)第5章 各出机谋第29章 王孝杰上书第41章 铁证如山第61章 君臣失和第38章 东天竺乞降第25章 暗流涌动第1章 后突厥汗国第63章 一文一武第32章 你算什么东西!第26章 陈玄礼第30章 默啜的愤怒第9章 进军大非川第23章 武则天有点烦第64章 一将一相第37章 阴谋进行时第5章 各自盘算第65章 武三思兵败第14章 关你屁事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65章 中国智慧第60章 开元基调第16章 告刁状第19章 波斯动荡第1章 优素福很烦第53章 狠狠打脸第25章 吐蕃灭亡第63章 妙解名题(下)第29章 血流成河第59章 姚崇十事第5章 各自盘算第42章 斩尽杀绝第1章 后突厥汗国第13章 张说来投第63章 妙解名题(上)第80章 大追击第42章 智珠在握第79章 突厥耻辱地:碛口第70章 杀机第45章 一箭三雕第64章 各有盘算第33章 招兵买马第42章 治理天竺第32章 战争总动员第71章 设伏第64章 一将一相第85章 大决战(中)第54章 精兵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选择第22章 好大的鱼第11章 不信?第67章 波斯王子第13章 薛仁贵兵败处第44章 遭遇大食第23章 在劫难逃第9章 狠人当先锋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22章 好大的鱼第7章 突厥复国?第56章 阿拉伯帝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