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bookmark

事实上,虽然潘崇彻张维卿二人面色诚恳,毅然决然地保证此战必胜,但李嘉依旧心中没底。

无他,实在是唐军的敌人太弱了,衬托出唐军的不强,而宋军的敌人又太强,胜迹太多,又让宋军有战无不胜之感。

这种印象很奇妙,但又让李嘉心惊。

所以,对付宋军,李嘉心中自有一份计较。

六月二十七,天气晴,微风拂面,燥热感却依旧存在。

十数万唐军,自然也分成了三部分,张维卿、潘崇彻各带一部分,李嘉亲自指挥中军,洛阳四座城门,为三缺一。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各城门外的宋军,消灭干净。

攻城其实并不重要,宋军击溃了,洛阳城自然不战而降。

十几万的唐军,身着黑红相间的戎袍,随着鼓声的轰鸣,不断地挥舞旗帜,分成各个纵队,开始准备进攻。

洛阳平原大约不过一千平方公里,约莫上海的六分之一,十几万大军洋洋洒洒而出,仿若是铺满了整个平地,望之不见边际。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而赵匡胤则亲自站立在城墙上,目视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阳光下的唐军,甲具反光,透露出其雄厚的军资,这让赵匡胤极为羡慕,其步伐齐整,虽然兵卒参次不齐,矮小了些许,但依旧不失为强军。

统一整个南方的军队,果然不简单。

“不过,此乃整个唐国的精锐吧,一旦拿下,整个南方垂手可得,也算是别样的安慰吧!”

赵匡胤凝神屏气,其身后,则站立着一排将领,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韩重赟,韩令坤,曹翰,呼延赞等人,皆是禁军将校,以及开国攻城,所以,赵匡胤一点也不慌张。

而在他左右,则是向拱和赵光义二人,位低半级,目光晦涩。

说到底,十几万的军队,光是气势,就让人心惊胆战。

这天底下从来就是以多击少,以强击弱,那些以少胜强的事例,正是因为太过于稀少,所以才流传于世,泯灭于历史之中的惨败,又有何人知晓。

如果只是守城的话,大家自然不必担忧,但出城为战,则颇为焦虑了。

“唐军不足为虑。”赵匡胤轻声说道:“自古以来,就未曾听闻以南统北者,况且,江南强不强?还不是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割地赔款吗?”

“就算其再厉害,但洛阳是咱们的地界,就让咱们教他们怎么打仗吧!”

赵匡胤鼓舞士气,然后开始分发军队,开始一场极大规模的大作战。

北宋朝廷钱粮缺乏,注定是耗费不起的,速战速决,才是最佳的选择。

李嘉亲自率领五万禁军,直攻东门;潘崇彻率领三万禁军,去往了西门;张维卿率领他的关中军团,直接去往了南门。

至于北门,则面对的是黄河天险,如果赵匡胤有船,倒是能逃脱。

这就是围三缺一。

鼓声不断,旗帜飘扬,李嘉站在高台上,对于战场把握的清楚。

立在东门的营寨,约莫两万人左右,以五万对两万,可谓是胜算极高,但李嘉却没有放松,这般兵力对比,其实算不得碾压。

而且,他这里,才是大唐的主力部队,两万御营铁骑,游走左右。

张维卿的关中军团,属于鱼龙混杂,以及汉中的地方军,虽然有五万,但实力最弱,有可能最先被突破。

潘崇彻属于最稳当的,他的兵马与对方半斤八两,着实属于消耗对拼,一时半会肯定不见效果。

唐军连忙立起准备多时的抛石车,各有百余人伺候,数十辆齐发,数不清的石头向前抛射而去,破空声不绝于耳。

而宋军则毫不畏惧,甚至鲜血激起其凶悍之气,不断地向前冲锋,拉近距离,他们知晓,只要两军对阵焦灼,抛石车就再也没有效果。

唐宋两军相隔不过两百余步(一步五尺,一米五左右),宋军快速的步伐下,抛石车不过是发射了三五回,使得对方死伤千余人,就彻底没了动静。

对于敌方士气的打压,并不见得效果。

随即,宋军进入射程后,唐军开始响起了一阵咯吱声,随即,数千道弩箭,从天空中飞而来,后面的则高抬弩头,不断地来回反复扣射,一只弩箭全部射空为止。

数不清的弩箭飞来,宋军则毫无胆怯,他们弓箭手,也毫不犹豫地抬手射击,一道接着一道,似乎都赶上对面的弩箭了。

漫天的箭雨,让人目不暇接,唐宋两军着甲高,这点射击,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少损失,只是或多或少影响一些士气罢了。

“宋国军容强盛,果然不容小觑。”

看着有来有回的两军,李嘉不由得感慨道。

宋军虽然弩箭不多,但弓箭却不少,射手特别多,与唐军打个平手。

随着他的视线中,宋军面对倍与自己的对手,毫不犹豫地向前推进,视死如归。

“也不知赵匡胤许下什么诺言,竟然让宋军士气如此高昂。”

接下来,就是重步兵对重步兵,肉对肉,身材颇为高大的宋军,对于唐军来说,似乎天然地就具有优势,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焦灼状态。

骑兵上,准备穿插的宋兵,则遇上了师同一人的唐兵,打个旗鼓相当,甚至,其还经常被装备弩箭的唐骑偷袭。

宋兵领兵作战的将领,胡子拉碴,身材魁梧,一马当先,鼓舞了士气,让宋军一往无前,速度极快,纠缠而上的唐骑,也对其无奈地很。

战场陷入了僵持。

随即,李嘉将目光放向了另一边,张维卿的南门。

宋军骑兵,一个个披着绯袍,在战场上极为耀眼,虽然大部分骑兵,在东门,但仅存的骑兵,依旧让观众轻骑们吃尽了苦头。

基本上是宋军撵着关中骑兵跑,可以说,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但温末骑兵与关中轻骑,速度倒是极快,虽然被追,却一点也不慌张,只是处于下风状态罢了。

至于步兵,也同样被碾压,即使同样着甲,但地方军,终究对付不过宋国的禁军。

第两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订阅)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1410章危机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七十八章丧尽天良。第一百一十四章风波不平(中)第七百九十三章参谋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269章漠北第1243章钱塘自古繁华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护第八百二十章来事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历史新篇(上)第两百五十七章情况不明第四百九十六章余晖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1281章当家做主第两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1186章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尔第六百五十七章答问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莱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贡举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产第九百九十三章大决战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粮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六百九十四章议论第两百五十九章湘江汹涌(上)求票,求订阅第1295章门槛第1407章禅让第九百一十六章第1218章凉州词第七百一十五章热闹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五百零九章择将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内功第六百七十一章张苗第二十八章后备计划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三十章东岳大帝第1246章主考第两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两百零四章梅山之乱(中)第十八章建武监军第一千一百章第七百二十六章应对第1377章使臣第三十一章观中细谈第七百零五章岳麓山(第三更,补)第八百六十一章与民同乐第三百五十一章轰炸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联姻第两百二十五章战争动员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动第1168章安抚第两百二十八章来的突然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师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赵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九百一十三章抛石车第五百零一章躁动第1112章老君山第1215章阿斯兰汗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六百二十三章夸张的兵马第两百四十七章中原战起第1156章民心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尔第1374章大喜第1335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灵渠第1265章死战第两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热捧第五百章无言第1182章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1321章皇事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归都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热闹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1355章山民第六百章俸禄增减第四百一十八章折腾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1276章实践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杨氏第六百零四章行动第八百八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