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钱荒

bookmark

洛阳逛了一圈,一年多的时间,其实就等于是建了围墙,以及宫殿,其余的都没有开工,完成到这种程度,还得感谢秩序井然的降兵们。

七万人不辞辛苦,终于造就了这座雄伟的洛阳城。

说什么江山在德不在险,亦或者都兵临城下了,都城修建再坚固也没用,这等谬论,李嘉完全没放在心上。

一个强大的都城,绝对能够给予皇帝安全感,不在于是否守得住,而在于能否坚持些许时间,让皇帝从容的撤退。

不过,城池大而难守,处处漏洞,所以修建卫星城,就很有必要了。

巡查了一番后,李嘉也没在洛阳久留,率领的御营骑兵,又奔向了汴梁。

走的时候杨柳依依,归来时,已经是桂花飘香,为汴梁城增添了些许美感。

文武百官的迎驾自然不必言语,李嘉回到了皇宫,整个人终于也放松了许多,汴梁至少熟悉许多。

政事堂的宰相们也齐齐松了口气,皇帝离京小半年,整个北国逛了一圈,真可谓是让人心惊胆颤,尤其是听闻河中民乱时,众人吓出来一身冷汗。

幸亏皇帝并非莽夫,选择了逃离,才让人松了口气。

“臣等贺喜陛下巡游而归……”

文武百官齐声跪下,气势壮观。

“起来吧——”

李嘉目光一扫,轻声道:“多亏众卿安稳朝政,不然朕哪能如此久去?”

“臣等惭愧——”

一番君臣问答,处理些许鸡毛蒜皮的杂事后,李嘉召集政事堂,以及转运使司,军机处,细细查询。

赵诚身为首相,详细的为皇帝讲解了朝政,尤其是今年的夏收情况,可以说,北方一片寒酸。

而由于都城北迁,虽然运河直达,但运费增加了不少,转运使司的耗费,超过了百万贯,年耗费超过两百万贯。

“转运使司在北方增添了数府,添吏一千九百人,北方又少河流,转运多费脚力,所以导致耗费频增。”

胡宾王轻声解释道,述说着转运使司的境况,生怕皇帝不满。

毕竟转运使司的耗费,已经与一府的两税相差不离了,可谓是极高的水准。

李嘉默然,这就是朝廷权力过多的结果吧!

像是唐、宋,明清等,基本上税收是地方自己征收,以及输送,实际税率数倍与正税,但如今将征税权力集中与朝廷,成本肯定会增加的。

“嗯!”李嘉点头道:“转运使司身负朝廷重任,耗费这般之多,要拿出效果才是,天下的田亩是有定数的,人丁滋生,商业自然繁茂,税赋问题,可不能减——”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喏——”心头一禀,胡宾王连忙应下,他知晓,这是皇帝的要求,税赋不减,也就是说要求没每年税赋增加,这可是压力巨大。

这时,负责财政的孙钊,皱着眉头,起身,向右跨一步,不由得出声道:

“启禀陛下,转运使司衙门耗费增添,朝廷的户部,却觉察到了一个重要问题。”

“说来!”李嘉看了其一眼,瞅着一脸严肃的样子,似乎有什么大事,不由得紧张起来。

“是!”孙钊连忙朗声道:“如今朝廷复前唐境域,由南至北,定鼎天下,在南方时,本来锻造的铜钱就已经不堪使用,如今又增添数府,以致于民间竟有钱荒,影响朝廷的开支往来。”

随即,孙钊向其抱怨,转运使司衙门这几年来,铜钱的运转越来越少,粮食越来越多,以致于朝廷赏赐給百官的钱财都紧缩。

而且,北伐的大半年期间,民夫的徭役只有一个月,剩余的时间都是朝廷支付钱财来役使的。

这般一来,户部的钱财如流水一般出去,但收拢的却极其缓慢,以致于孙钊捶胸顿足,仿佛天塌了一般:

“微臣听闻,民间大户人家,收拢金钱、银钱后,多以融炼,或为首饰,或为佛像,亦或者纯粹囤积,炼成如西瓜一般,舍不得用出。”

“长此以往,钱荒日盛,商税难收,收入日减,何以支用朝廷?”

“更甚者,朝廷用兵,怕是犒劳的赏钱都难拿出罢了。”

虽然此言极为夸张,但孙钊也陈述了一个事实,朝廷的赋税多为粮食,钱财征收多为商税,但是民间钱荒,商人也拿不出钱来,这就势必导致朝廷的赋税不可避免的下滑。

粮食是有损耗的,而钱财没有。

李嘉默然,这就是通货紧缩罢了。

之前这种情况他就遇到了,他所做的就是一件事,直接用金银来做成金银钱,作为大额使用货币。

而在宋朝,早在宋仁宗时,就锻造了当二钱,后期当三,当十钱,大量推出,到了南宋,当二钱竟然成为了主流货币。

李嘉做不到像两宋时期那么不要脸,公然掠夺民财,为今之计,还得是老办法:

“既然民间钱荒,那朕嘱意,再行造钱五百万贯,户部与少府司一同锻造,可还行?”

最后一句,显然问的是孙钊。

孙钊听闻皇帝这般话,立马躬身道:“造钱自然是必须的,但如今朝野钱荒,尤其是户部,对于转运使司,还欠缺着数十万铜钱,其言语不要粮食,老臣实在绞尽脑汁,难以应付。”

李嘉目光看向了胡宾王,后者低着头,沉声道:“回禀陛下,转运使司官吏自然有所俸禄,唯独转运脚夫,船费等,皆需要铜钱应支,粮食笨重,难啊——”

“这般吗?”李嘉若有所思,他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但又想不到,总不可能由少府寺借贷吧!

“前些时日,某用盐引改革,得了几十万贯钱财,就暂且让户部用一用吧!”

“陛下——”孙钊有了精神,目光炯炯地瞪着皇帝,说道:“自古以来,盐税乃是朝廷的主要收入,前唐末年,甚至占用户部收支的一半以上。”

“况且,其盐商所纳者,多为钱财,有了这般钱财,户部何愁铜钱不足?犒军奖赏何以不足?”

原来在这里等着自己。

李嘉瞬间就明白,他们这是盯上了盐税这块大蛋糕,文官集团,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咬一口了。

第1330章支援第三百九十二章州县合并第七百六十一章反应第1208章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1198章乌梁素海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两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五百一十九章脚气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关里第一百一十二章岭南不安(下)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一百四十八章话里有话第九百六十九章銮驾第1355章山民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九章镇压第1369章骑兵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1326章第一百四十八章话里有话第八百二十一章应对第1174章消磨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两百一十七章一夜无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联姻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一百六十章衣带诏(上)第1334章王庭大点兵第两百三十二章无题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镇番禺(上)第六百六十章迁徙第1298章规格第三百九十章怀孕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1128章中秋宴第六百八十九章镇压第1342章惊喜第七百二十六章应对第1326章第一百二十三章历史新篇(上)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动作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两百零八章陈桥兵变(上)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1283章谈心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镇番禺(上)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八百零九章顽固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219章异议第1190章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269章漠北第八百七十八点五章乱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瞒下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贵戚第1216章忌惮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继勋第四百五十章勋爵第九百零九章疲军第1288章父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镇番禺(上)第两百七十章杀意盎然第1149章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两百八十一章 计将安出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五十六章坊市见闻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七百九十六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一百零七章地动山摇(上)第三百四十九章纷乱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九百五十二章大败第1300章假道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1120章哭泣第1276章实践第13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