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产

神武九年终于到来了。

如果粗略来算,北宋已经灭亡了近两年,这也就意味着大唐已经占据北方两年时间,各地的州府衙门,已经组织完备,换句话来说,大唐已经初步建立的统治。

接下来,就得是让统治深入人心,光有个科举只能算是拉拢中上层人士,没有安稳的统治,以及减税,减役,底层的百姓也是不认的。

元宵过后,汴梁城依旧残余着大量的节日气息,人们沉浸在这种气氛中难以自拔。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整个天下源源不断地输送钱粮,特产入汴,让汴梁这个人口极多的商业城市,越发的繁盛起来,尤其是四月即将举办的科举进士科考试,更是增添了大量的消费者。

不过,李嘉对于这样的景象不以为意,甚至颇为胆颤心惊。

无他,汴梁这座城市先天畸形。

它本来就是因运河而起的商业城市,随之定为国都,城市拥挤,规划错乱,关键是大量的建筑都是用木材,只要遭了一点火星,就容易造成大火,殃及整座城市,甚至皇宫。

于是,在去年,就仿照长沙府,在汴梁设置巡捕司,专门负责盗贼,救火,疏通下水道,以及街面管理等工作,人数为八百。

八百人对于一个数十万的城市来说很少,但他们是城市的管理者,在闹火的时候,普通的百姓就是最大的劳动力,只要有了他们组织就行。

所以,天干物燥的时候,皇帝是最着急,汴梁根本就不符合一个都城的基本要求。

城池狭窄不坚固,坊市界限不明确,乱七八糟,管理不便,皇宫狭窄难居等等缺点,让李嘉看的头疼。

于是,刚过完正月,他就直奔洛阳而去,反正几百里,七八天就能回来。

这次来到洛阳,时隔三五个月,来自各个地方皇宫的材料,已经齐全,偌大的皇城,宫殿已经完善,要不了几个月就能齐全。

坊市已经打好了雏形。

按照潘崇彻的意思,市集可以让商人们修建,朝廷卖个地基,监督即可,毕竟十二个市集,规模实在太大,浪费时间和精力。

至于坊,一百二十坊,除了原先洛阳城的六十坊,还有六十坊,近三万栋屋舍,也可以让百姓们自建,到时候督促即可,省却了不知不少精力,年底即可让洛阳完功,耗时两年半。

洛阳城是按照以前长安的标准来扩建的,实行皇宫、皇城、民居三分,使之界线分明,既安全,又实用。

全城以对准宫城、皇城及外郭城正南门的大街为中轴线。在外郭城范围内,以三十条纵横交错的大街将全城划分为一百二十坊和八个市。

这种方格网式的规划,使整个城的平面如同棋盘一般。

各坊之四周筑有坊墙,开四门,坊内设十字街,十字街和更小的十字巷将全坊划分为十六个区。

坊、市、街、巷,等级森严,规划明确,齐整如一,管理难度大大减轻,毕竟是政治城市,而不是商业城市。

“不行——”李嘉摇摇头,直接否定了潘崇彻的意见,说道:“洛阳预计百姓丁口不下于昔日的长安,如此多的建筑,光靠民力,不知要用多时,况且人来人往,其中的隐患不可忽视。”

“况且——”李嘉看着干得热火朝天的降兵们,嘴角不由得露出笑容,说道:“有了自己免费的劳动力,些许的材料算的什么?”

“朝廷百官,勋贵公卿,长沙,汴梁,我都赏赐了许多宅子,如今洛阳岂能例外?”

“况且,齐整划一的民宅,修建起也便利许多,到时候一经贩卖,投入到洛阳城的钱财,岂不是很快地回流了?”

“两年来,洛阳耗费了近五百万贯,售卖宅院能回流吗?”

潘崇彻不懂的数学,只觉得这笔数字太大,卖房子能有多少钱?

“呵呵——”李嘉笑了笑,满脸自信地说道:“你也说了,近三万栋,你知道这是一笔多大的数字吗?”

“微臣不知——”潘崇彻摇摇头,他数学也没那么好,难以计量。

“汴梁的屋舍,如今最低的,也有近百贯,高者数以千贯,假使洛阳每栋百贯,就是三百万贯,千贯,就是三千万贯。”

皇帝笑容越发地灿烂起来:

“现在投入五百万贯,与之相比,算不得什么,有时候,建座城,并不是意味着亏损,投入大,反而是比收税赚的还多。”

听闻到这番数字,潘崇彻懵了,这笔数字实在太多,三千万贯啊,相当于朝廷一年的两税。

“这,这,微臣实在是,难以言语——”潘崇彻行了一礼,脸上的震惊仍未消减。

李嘉不以为意,房地产这玩意,古人还真没这见识,生产力太低,大规模的扩建不适合,而且豪宅基本两三层左右,私人不适合经营,国家又没那么多的资本。

况且,唯一适合炒房的,也唯独是京城了,实力背景稍微薄一点,就被勋贵们吃的丝毫不剩。

“京城居,大不易啊!”

李嘉感慨了一声,自己这般一炒,洛阳的房价可就难跌了。

不行,也不能全部卖出,至少留个两三千栋当作赏赐,再留下空白地界,与将来的皇子皇孙们。

粗略的估算,洛阳城的住宅售卖后,应该能赚个一千万贯,对于朝廷来说,可谓是大补啊!

他对于这点钱,并未贪图,还是府库有些干涸的朝廷更需要它。

“放心,尔等功勋,朕会留给你们宅院的。”

回首看了一眼潘崇彻那副震惊的面容,李嘉不由得笑道,这点恩惠,他还是舍得的。

只是……

一想起物价,李嘉忽然就想起,御营的兵卒月俸,只有八百钱。

这在南方的时候,还算宽裕,但到了京城,养家糊口,这点远远不够,体现不了御营的水平。

但地方的巡检只有三百钱,地方军只有五百钱,御营的八百钱,已经远远超出了,购买力上相差很多。

“不能再增钱饷,已经够高了,地方该有怨言了,换个法子看看!”

随即,李嘉恍然,这个适合普及军衔制啊!

第1354章规矩第两百一十章淮南节度第九百八十四章犹豫第一百一十章岭南不安(上)第九十章水力锻锤第1389章彩云之南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恶日第两百二十六章战争随起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编、整训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1150章安北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杨氏第1370章煽动第两百一十七章一夜无话第1390章治河第五百四十六章波澜第五百二十九章发动第两百零六章大兴科举(上)第两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汉第五百七十二章败家二代李景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学第两百二十五章战争动员第两百一十九章从容自若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一百五十章久别重逢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没事求个收藏及票票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门第1288章父子第三百五十五章条件第一百四十八章话里有话第六十二章锦衣归乡第八百二十八章溃败第六百九十六章为难第1148章御前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动荡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厘清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订阅)第一百二十三章历史新篇(上)第九百七十九章东出第六百六十二章尝试第九百八十二章第1346章教子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五百八十五章儿皇帝不好当第八百八十九章图谋第五百九十八章终究还是和亲第1149章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两百四十五章以粮为本第六百三十三章观政结束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260章离谱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1393章高原上的战争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六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五章历史新篇(下)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护第四百四十三章余波第1256章罢都护、设新府第四百二十九章马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五百八十章荆国公薨第1166章安排第十九章另寻他处第六十四章扬帆起航第1197章想法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五百零一章躁动第1161章胜之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问题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师第1106章修法第1149章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两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1382章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两百二十章稳定朝政第三百五十四章诱惑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1306章惊——第四百七十一章锦帆军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贱户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341章第七百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