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bookmark

对于陶谷的手段,李嘉闻之,颇为欢喜,一时间感慨万千。

看看人家,虽然是剿匪,但只是调集了万人,就让太行山匪不战而降,更是募集了数万石粮草,充实了府库。

最后,经过恐吓,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一下子,就让转运使司打开了局面,豪强家底,泄露泰半,赋税倍增。

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没有一定的手腕,绝对是达不成这般效果的。

至于最后,为何目的只是让转运使司衙门登录土地,在李嘉看来,更是一笔妙招。

别的不提,那些在乱世中被吞没的土地,早就没有了地契证据,而且历史久远,人口混乱,根本就拿不回来。

均田什么的,更不可取,也是陶谷做不到的,他的出身,就让他难以做到,而且只会激起更大的混乱。

所以,舍大拿小,让豪强们缴税,既不伤筋动骨,又能让豪强们肉疼。

其实,只要豪强们缴税,朝廷赋税充足,土地在谁手里都无所谓,关键是这些有钱有势的豪强,有大把的土地,却不想着纳税,这才是封建社会财政奔溃的主要原因。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如此,河北度田,也算是走了泰半了!”

李嘉赞叹道:“这般,度田检户,河北可以直接进行了,也能更容易一些。”

不过,陶谷的上书,让李嘉看到了另一个重要的忧患——因为战乱,大量被抛弃的土地一再荒芜。

也就是说,本来是良田变成了荒地,那些流民没有成本进行开垦开荒,就只能依附豪强,成为佃户,农奴。

所以,必须进行开荒减免,五年为期。

按照道理来说,这对于百姓是一项良政,毕竟是免税,减轻负担。

但就像之前所说的。

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本,亦或者人力,物力,来进行开荒的,本来一年忙到头,只是勉强果腹,怎么能还有余力来开荒扩充呢?

所以,李嘉多年来的执政生涯,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埋伏:

“陶谷这是在为豪强们进行补偿啊!”

作为缴税的代价,也是为了安抚豪强,陶谷开出五年免税的条件,让豪强们进行开垦,让他们扩充实力家产。

在李嘉眼里,豪强势力的扩张,就代表着朝廷势力的压缩,以及普通百姓生存的压迫,这很不好。

不交税,势力扩张。

但在陶谷等人眼中,或者是说朝堂上的大部分人眼里,豪强才是朝廷的根基。

也就是数千年来强调的,百姓并不是平民,百姓只是豪强地主。

所以,豪强扩充土地,增强势力,这是无可厚非的,其最可恶的一点,只有不交税罢了。

正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观点。

但,五年的免税已经发下去了,他还能朝令夕改不成?

想到这一点,李嘉颇有些懊恼。

而且,陶谷对于豪强们之前肆无忌惮地吞并土地既往不咎,李嘉也颇为不爽,但这是他力所能及的最大程度了,怪罪不了他。

“对于荒地,不可以一甩了之。”

皇帝打定了主意,准备弥补一二,他绝对不会纵容豪强势力合法地进行扩张。

于是,李嘉召集了宰相们,讨论一下如何进行弥补,减少损失。

皇帝的想法一经说出,宰相们就沉默了,观点虽然有些奇特,但仔细一想,还是有所道理的,免税什么的,绝对不能一刀切。

对此,王溥则精神抖擞,直接言语道:“启禀陛下,早在十年前,周世宗在位时,就曾考虑过荒地之事,也有心限制豪强扩张,安抚民心之举。”

“哦?仔细说来?”李嘉来了兴致,借鉴这种事,在政策方面,是最好不过了,取长补短,杜绝隐患。

“显德二年(955),曾施行过请射之法——”王溥抬起头,轻声说道。

因为战乱连年,导致大量土地荒废,可以让百姓种地。

在郭荣的主导下,朝廷规定,农民可以向政府申请耕种土地,称为“请射”,在审查合格后,把这些土地交给农民耕种。

而有些土地以前都是有主的,只是在战乱中或死或逃,如果旧主回来要地、怎么办?

郭荣则规定,旧主在三年内回来,则交还一一半,余者为请射者所有;五年之内回来,交还三分之;如果五年内不回,则失去土地所有权,不过旧主的坟墓不在此例;而对于逃到境外的士地旧主,则把期限放宽至十五年内。

但这里还有可能产生一个问题,谁敢保证申请耕地的人不是在冒充旧有逃

户?

针对这个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郭荣特别规定,且有人冒充逃户诈领耕地,旧主回来,则该人无条件丧失土地使用权,没有年限限制。

“此法如何?”李嘉听闻那么多,有了兴致,忙不迭地问道。

“由于当时朝廷之故,适用范围只在汴梁附近,也是在河南府之内,京畿之地,则因此而粮草大增,赋税增长甚多。”

王溥不无遗憾道:“但如今大唐复兴,朝廷权威大盛,地方哪有不服?陛下可推行全国,丁口赋税定然大增。”

虽然其言语甚好,但李嘉一眼就看出来其弊端:“请射之法虽好,但却依赖于主官,若是有贪腐之辈行之,怕是有不少的冤假错案啊!”

说白了,这项政策太过于依赖人治,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再好的政策一到了底层,就会残民害民。

王溥闻言,微微一愣,这才拱手道:“陛下明鉴!”

李嘉笑道:“不过,这法子也着实不错,只是还得补充一些,比如,请射之田,可三年免税;每户人家,请射之数,须在百亩以内;请射之田,不得买卖……”

“若是没有限制,岂不是又成了之前那般,纵容豪强?”

“除此外,北方各府,也得设置罢黜使,巡察地方,察纠不法。”

“请射之法的完善,就由王相公你来草拟吧,毕竟你较为熟知!”

皇帝轻声吩咐道:“记住,万不能让他们找到缝隙牟利的地方!”

“微臣明白!”王溥点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

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1311章威逼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气第一百八十九章马政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归第1181章天可汗第一百零四章极其荒唐第一百零八章地动山摇(下)第七百三十八章气急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领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1217章不一样的凉州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340章落下第一千零二十章第1141章手段第五章意外之人第1354章规矩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五百二十一章东去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1374章大喜第三百一十三章分发赏赐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二十八章后备计划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联姻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戏第八百五十八章诚恳第六百零四章行动第两百三十六章大兴科举(续)第1277章第六百六十四章女墙第两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三百五十八章收获第两百一十章仿制回回炮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税总数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1168章安抚第六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布局(上)第两百四十三章收获不定第1167章惊喜第六百四十章刹住妖风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师助剿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七百九十二章辎重营第1325章黑水都护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溃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释兵权第1176章赎人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内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动第1145章建议第三百九十八章潜移默化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六百六十五配种第一千零五章谥号第1153章第七百四十四章高丽第1310章甘州回鹘第一百零七章地动山摇(上)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动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万字了,订阅票票来一波)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折制度第七十一章大为不易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继勋第1257章安南府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军衔第三百零八章水师之谋第七百九十四章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两百八十三章亡国之人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九百八十章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两百二十九章露布报捷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三百一十三章分发赏赐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抚第1375章传响第两百二十三章宫闱之事第一百一十章岭南不安(中)第1354章规矩第九十八章干柴烈火第1219章异议第1226章取暖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