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bookmark

李继勋则作为主将,爵封丰州伯,食邑两千五百户,加正四品的忠武将军衔,调入京中,任五军都督府的左军副都督。

加官进爵。

而对于杨业,除了官职是北庭都护外,还升爵至侯爵,改封为胜州侯,食邑增添至四千户,加正四品忠武将军衔。

毫无疑问,对于三十来岁的杨业来说,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至于李继勋,不说他四五十岁的年龄,就说他前朝的资历,能够在都督府养老,已经算是不错了。

为了不寒心,李嘉甚至等他告老还乡时,还加个节度使头衔,好让他养老。

而党进,潘美,李光睿,折御勋等四位大将,也加封为伯爵,食邑两千户,加正五品定远将军。

其余的计功,自然就不值得皇帝亲自过问,一概漠视。

规模浩大的授勋仪式,目前还得等到杨业等人归来,与立功的御营将士一同领赏。

御前会议结束后,首相赵诚,则私底下求见皇帝,说出一番令人惊诧的话语:“如今北庭都护府设立,怕是定难军会造反啊!”

“李氏那么无智?”

李嘉一脸不信,定难军臣服中原几十年,怎么可能突然造反呢?

“杨业在其上,折氏在其右,郭守军在灵州,南边则是陕西府,李光睿怎么会造反?这是找死。”

皇帝断然道。

面对皇帝的这般话语,赵诚也没有否认,反而直接说道:“正因为定难军被四面包围,如同入笼之鸟,无处可飞,而党项人一向桀骜不驯,只能断翅而挣脱,选择造反。”

“桀骜不驯,也不等于找死吧!”

李嘉眯着眼睛,说道:“除非,他们有外援,但契丹人相隔太远,怕是力竭吧!”

“所以,赵相公,你的这番猜测,并非实情。”

“陛下所言并不差!”赵诚笑道:“但这可能并不小,李光睿并非那种理智的狐狸,而是莽夫,想法自然不同。”

“你的意思?”李嘉诧异道,

“逼迫定难军,永安军,献土归降。”

赵诚认真地说道:“如今外患已除,尤其是河套地区收入囊中,承包抄之势,正可一网打尽,如此,今岁不仅得北庭六州,还有定难四州,还有永安三州,如此,陇右府,才算是真正的定下。”

“何其速也!”

李嘉摇摇头,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两地,迟早是囊中之物,太过急切,反倒是容易出事。”

“话说,相公不是一向持稳吗?怎会如此反常,急功近利起来?”

面对皇帝的质疑,赵诚无奈地笑了笑,说道:“请陛下原谅老臣的鲁莽,实在是微臣贪慕身后荣光,想要最后时间立一番功业。”

“此话怎讲?”李嘉急了,忙不迭地问道:“相公身体可是出了问题,快招御医——”

田福忙不迭地想要走出,却被赵诚所阻,后者不由得摇摇头,苦笑道:“微臣并无其他疾病,实在是年岁太大,身体日下,早已经负担不起政事堂的重任了。”

听闻这番话,李嘉这才仔细地看着这位首相,不由得感慨万千。

只见,赵诚的发色,已然灰白参半,眼袋深沉,双目虽然有神,但却颇为疲惫,原本挺立的身躯,也渐渐佝偻,朝服穿在其身,尽显松垮。

显然,多年来的朝政,已经让这位宰相,消磨了大量的精血。

要知道,他如今也才五十六岁,但却仿佛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政务对他的摧残,是极为夸张的。

当然,在这个人均不过三十来岁的时代,活到五十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只是,对于六十致仕的标准,还差一些。

“从神武元年,到如今的神武十年(969),我们君臣历经十个春秋,相辅相成,才有了这般盛世,相公这时离我而去,朕,着实心痛!”

“陛下——”赵诚低着头,眼眶通红,声音颇为沙哑地说道:“微臣何尝不是如此,何尝舍得陛下。”

“只是,微臣年老体衰,纵然是陛下能容臣,大唐也不会容下老臣,老臣自己,也容不下这般恋权之行。”

赵诚情真意切地说道:

“辅佐明君致尧舜,老臣已然竭尽全力,有所成就,自然得顺应天命而下,还请陛下恩准!”

说着,赵诚匍匐而跪,满脸的真诚之色。

望之其皓发,以及瘦弱的身影,李嘉颇为不忍,又带着一丝的欢喜,轻叹道:“罢了罢了,就让朕背负这飞鸟良功之议论吧,相公既然养老归乡,朕也不想阻隔,就这般吧!”

“多谢陛下恩准!”赵诚在这一瞬间,好似又老了几岁,但浑身又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轻松了不少。

李嘉见其表情,不由得摇摇头,说道:“来人,加赵诚中书令衔,为酬其功,再晋其为武乡侯,食邑四千五百户,荫其家二人入太学,再令御营百人,亲送赵相公荣归故里。”

“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赵诚感激涕零,不住地拜谢。

无论是中书令,还是从子爵晋为武乡侯,都是巨大的恩典,尤其是武乡侯,这个名称,可是诸葛亮用过的,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这是把我比做诸葛亮啊!

想到这里,赵诚感觉一股豪气,直冲大脑,甚至还有再干五年的冲动。

但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是不舍,也得推下,回家养老,才是最适合的。

皇帝放心让他掌控了十年的朝廷十年的宰相,朝廷内外,数不清的人脉关系,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退路。

也是这样,才能保护他的亲朋好友们,为家人未来铺一条路。

“相公慢走!”李嘉连忙起来,小跑而来,将赵诚亲自搀扶着,一同走出了皇宫,见到壮美的宫殿,皇帝对着赵诚说道:

“与相公风雨同舟时载,一朝离去,真是舍不得,也放不下啊!”

“朝廷内外清明,人才济济,君明臣贤,老臣并无多少遗憾,这辈子能见中国一统,已经值了。”

“是啊,值了!”

宫廷的宦官侍卫宫娥们,在这一天,就到了奇怪的景象,太阳的余晖下,皇帝搀扶着宰相,慢慢地散着步,聊天,可让人惊掉了不少下巴。

第三百五十六章处理第1287章第一百四十八章话里有话第两百三十四章大兴科举(下)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百一十五章风波不平(下)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1387章最后的抉择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折制度第九百四十九章军心第八百八十六章温末第1391章藩王第六百零四章行动第两百三十三章中原布局(1)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动起来第七百零九章第两百九十四章商贾而至第六百八十九章镇压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一百二十三章历史新篇(上)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贡体系第1380章第五十八章钦州血案第1110章信念第1299章西域战略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厘清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三十章东岳大帝第1159章第九百三十八章大胜第七百九十章第九百六十八章江猪第七百八十八章第两百零六章大兴科举(上)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三百六十三章长沙第五百四十七章灭蜀前的犹豫第1321章皇事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问题第1115行事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热潮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1328章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感言第1146章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两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八十二章胆大包天第1221章第五百六十三章壮哉(新一月,求票求订阅)第一千零零章东进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1266章宣扬第三百二十九章全军大比第五百八十章荆国公薨第一千一百章第1233章第1328章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税第九百七十五章影响第六百六十二章尝试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布局(上)第八百八十八章扬州第一百零八章地动山摇(下)第1399章大动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归降第1328章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1150章安北第七百一十八章农田第1186章第七百零一章问策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三百六十二章归程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1163章赎回?第六百六十一章惊诧第1340章落下第八百二十四章骑兵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两百零六章洞庭水师第1384章吕端第五百六十六章国土人口统计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内应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五十八章钦州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