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冬至后,就是数九寒冬的开始,整个洛阳银装素裹,一片白色的世界。

尴尬在于,洛水,以及黄河,都结冰了。

于是,大量的货物,不得不走陆路运输,当然,也幸亏秋税在十月底已经全部到库,不然其中的损耗难以计量。

不过,有得必有失。

洛水冰封后,粮食自然有库存,秋税夏税,几千万石的粮食,有的吃,但,洛阳几十万人口,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每天都要吞吐大量的物资,才能保证它的运行。

一些奢侈品,以及其他的布料,盐,茶,瓷器,等日常用品,日常的耗费是非常大的,为了利润,商家不得补雇佣大量的民夫运送,或者纤夫拉拽船只,一时间反而促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农闲时期的百姓们,对于这种赚外快的工作,万分满意,当然,价格自然有洛阳人买单。

“所以,坏事不一定坏,好事不一定好!”

皇帝屹立在城墙上,望着洛水边劳作的百姓,不由得说道。

而这时,站立在他身边的,乃是五军都督府都督,漕运督办,张维卿,他这两年,因为治理黄河,真的是衰老极快。

整个黄河流域泥沙的治理,也是在他的工作之中,责任重大。

如今是冬日,他也能休息一段时间的。

“陛下所言甚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阴阳转换,自有其中的奥义!”

张维卿这几年到底是读了几本书的,不由得感慨道:“微臣数年来,不断地来回奔走,从而发觉,这黄河,过陕州后,就失了约束,泥沙俱下,一年多似一年,治理起来颇为艰难。”

“哦?目前你是何等举措?”

李嘉问道。

“沙船掏沙,治标不治本!”

张维卿认真道:“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加固千里河堤,防止它一溃千里。”

李嘉动了动嘴,想说一下植树造林的好处,从上游把控,但陕西府的符彦卿已经在做了,中下游植树造林并没有多大用处,加固河堤,只是唯一的方法罢了。

“哎,除此外,对于河岸附近的富家水硙,都得拆除,避免水流稀薄。”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

“是!”张维卿应下。

所谓的水硙,其实就是水磨,古人早就意识到了水磨的好处,碾压稻谷脱壳,是极为方便的,自用罢了,还能进行商用,收取大量的费用。

在前唐的时候,当时的勋贵家族,公主皇子,都拥有大量的水磨,以至于公主的陪嫁,不再想要土地,而是更想要水磨,堪比后世的印钞机,旱涝保收。

所以大量的水磨,截断关中地区的支流,从而与百姓之间进行争水,造就了大量的官司。

也正是因为如此,造就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关中的破坏,有他们一份功劳。

后来战乱频繁,水磨自然也就没了,再加上人口的流失,土地的荒芜,关中坏境得到恢复。

黄河本来就是缺水的,泥沙那么多,如果支流再被拦截,那就成了珍惜的沙河了,到时候山东地区,可得大规模缺水。

后世明清时期,山东贫瘠,逃荒众多,就是缺水而粮食少。

当然,这是得罪人的活计,张维卿也不怕。

“山东府如何了?”

皇帝问道。

“你治理黄河,必然去过山东,那里如何,可曾在兵荒中缓过来?”

“过去两三载,山东府在萧俨,萧知府的治理下,已经是百姓安乐,路不拾遗。”

说到这里,张维卿不由的感叹道:“如今山东府田多地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田地,又兼有渔盐之利,百姓殷富,豪奢者极多,其已经不下于江南了。”

“那便好!”

李嘉笑了笑,说道:“那里之前数十万乱兵,搅得天翻地覆,甚至连孔府,都不得安宁,如今安定下来,竟然能贡献大量的财赋。”

“朝廷,总不可能一直依赖于江南吧?”

“毕竟这是天下人的朝廷,而不是南方的朝廷。”

又是老生常谈的南北问题。

南北平衡,才是皇帝所期望的,即使他是南方人。

所以这些年来,无论是治理陕西,还是山西三年免税,山东减免税赋,都是为了平衡再平衡。

而黄河的治理,更是北方经济再起的基础。

毕竟,农业社会,农业是基础,而农业要好,水则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在稻谷种植上,李嘉一直也在努力。

比如,南方占城稻不断的在推广,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自然而然商业跟手工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北方,一直是种植粟米,不可否认,这种是谷物,味道确实比稻谷好吃,比小麦好吃,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比较娇贵,产量还比较低。

所以,李嘉准备让小麦,提前几百年在北方普及。

小麦的优点很大,耐寒,耐旱,产量还比较大,直到后世也是主流的农作物。

而其实,小麦的流行,除了他可以进行冬小麦的种植外,归根结底,还是石磨的发展。

在明朝的时候,石磨在北方大规模的普及,由此,解决了小麦最后一个缺点——难吃。

碾压之后的小麦,口感已经不下于粟米了,自然而然就成了北方百姓的主食。

跟占城稻一样,李嘉还是准备慢慢的普及,用十年的时间来替代粟米。

“既然山东府那么好,那小麦的普及,就从山东府开始吧!”

李嘉轻声说道:“有萧俨在,某还是放心的!”

这就是名臣的信用了。

“走,咱们出城一趟!”

就在张维卿愣神之际,突然,皇帝出声道。

“是!”张维卿反应过来,连忙应下。

出了城,走了没几步,皇帝突然对其说道:“你回去吧,朕要自己走走,你不用陪我了!”

“这……”张维卿愣了,他完全反应过来,自己成了工具人了。

皇帝有什么事?难道是与什么美人汇合?

这倒是符合皇帝一贯的做法。

张维卿点点头,骑着马,问都没问就直接走了。

李嘉很满意,他径直而走,怀孕的女人,可是多需要人来陪的。

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赏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师助剿第四章野外啼哭第三百六十二章归程第1246章主考第七百六十一章反应第两百八十四章倭国变化第1152章心思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瞒下第九百四十九章军心第七百二十九章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1327章内轧第一百零九章奇耻大辱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五百七十章自荐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318章澎湖县第1146章第1399章大动作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粮第二十二章随军学堂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五十二章别样占城第六十八章筚路蓝缕第四百章捉拿第1261章凉意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会议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二十章富饶贫瘠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八百零九章顽固第1299章西域战略第1379章谋划高丽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六十三章选择题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二十章富饶贫瘠第1309章就藩第八百四十章军制(下)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两百二十四章国家多难第五十七章好自为之第两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户(下)第四十六章改与活第一千零一十七章关中藩镇第六百七十章叙职第七百零九章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264章男当战,女当运第两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百五十章久别重逢第1262章阳妃谷第五十一章收获安排第九百七十五章影响第九百四十九章军心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八百二十一章应对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1260章离谱第一千零二十章第1217章不一样的凉州第五百二十三章谋划第1204章第一百一十五章风波不平(下)第九百零九章疲军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见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横切与竖切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庙第两百四十三章收获不定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九百三十五章决战(上)第1127章八议第1184章第1312章余热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三章上书房第1236章僧人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镇番禺(下)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一十一章杀价第八百章度田第四百九十章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释兵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丧事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门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户(下)第六十三章选择题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军衔第十九章另寻他处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