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经济

bookmark

在这个十世纪的封建时代,所谓的经济,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大宗,衣食住行等四类,利润最大,而且最容易发展的,就是纺织业。

唐朝由于实行均田制,用租庸制来配合收税,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根据各地的不同生产,每年交纳绢二丈,锦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

由此,民间的纺织业大盛,兴盛的官营纺织,逐渐让位于私营,到了中唐之后,成都的蜀锦,亳州的纱,定州的绫,名扬天下。

麻纺、毛纺、丝纺,这三类中,又以丝纺最为价值,代表就是丝绸,而麻纺,则又是属于亲民类型的,普通人穿粗麻,贵族高官则穿细麻。

前面也说过,岭南广州附近的桑树被黄巢砍伐光了,纺织业一蹶不振,于是,李嘉为了振兴岭南经济,就采取皇室营业模式,开始大力发展麻纺织业。

大力办场,招募女工,大肆置办脚踏纺织车,就这样,来推动了整个岭南,承天府的纺织业发展。

民间对于麻的使用,是极其广泛的,光是那些大户人家一次丧事,披麻戴孝者数以百计,对于麻的需求旺盛,这里前途一片。

由于需要麻,所以承天府种植各种麻的百姓有许多,其又不择地,农忙之余还能挣一笔外快;由于大肆置办脚踏纺织车,承天府的木匠们也有了不少的活计,推动了木匠业的发展,许多人破产的农夫选择了木匠业;各种麻布生产出来,又推动了海商的积极往来,让造船业受益匪浅……

女工们有了钱,就有了闲钱购买衣物、首饰、胭脂水粉,以及各种柴米油盐方面的消费,承天府也因此更加繁荣。

一环套一环,只是撬动了纺织业,就让整个广州城,繁荣了许多,这个新年,也愈发的热闹。

“这些女子能够入纺织场,就得好好对她们,吃饱穿暖,定是要的,而且,由于都是女眷,就不得让她们受到骚扰,以免影响到咱们皇家的名声!”

李嘉点点头,一次性招募上万名女工,可以有效的缓解上万家庭的生活压力,而且,其中必有许多淮南的女子,如此一来,也能解决不少人的生计。

毕竟,哪个女子不会纺织?言语不通也能达成。

“陛下一片爱民之心,微臣着实钦佩!”邵海连忙躬身,赞叹道。

“少拍马屁!”李嘉笑骂道:“今年这东日甚是冻人,不知晓还有多少无家可归的露宿街头,悄然而去,多少百姓忍饥挨饿,难度正旦!”

“让少府寺拿出几千石粮食出来,施粥半个月吧……”

“诺——”这种收买人心的举动,皇帝是做惯的,而少府寺的许多人也是见识过,所以并不会感觉到意外。

“好好安排下去,不要出了纰漏!”李嘉摆摆手,示意其退下。

“臣自会安排!”

随机,这位少府监少卿就被宦官带了下去。

“接下来是谁?”李嘉揉了揉眼睛,问道。

“回禀陛下,接下来是少府监少卿杨有义呈神武通宝一事!”田忠轻声汇报道。

“哦!明白了,让他进来吧!”李嘉这才想起,此人乃是被自己任命专门负责锻造钱币的人,也是看着他比较耿直,放心。

“臣杨有义,参加陛下!”杨有义身材中等,倒是双目炯炯有神,让人不自觉地关注到他。

“这是新锻造的神武通宝,还请陛下见过——”

呈上来的铜钱,黄澄澄的,由于使用的是五铜五铅,再加上些许锡,虽然含铜量不高,但也属于寻常水准。

一般的含五成铜的铜钱,字迹容易模糊,但这几枚钱,则由于使用了水力锻造,字迹清晰,而且除了外圆内方之外,圆边上还有一丝丝的花纹,好似稻谷麦穗一般,着实精美。

哪怕相较于开元通宝,也是不差的。

“不错,正合适!”李嘉掂量了一下重量,说道:“若是有人剪边,怕是一眼就能瞧出来,杜绝那些宵小之徒的乱为!”

“陛下,不知该锻造多少贯钱放出?”杨有义问道。

“你觉得应该放出多少?”李嘉问道。

“回禀陛下,由于一年未放铅钱及铜钱,民间所存的铅钱毁坏大半,铜钱又被藏起,钱更贵之,以物易物已然成风,陛下又打下了湖南及南平国,加上元旦的赏赐群臣,至少须得锻造三百万贯!”

杨有义思量了片刻后,给出了一个答案,令皇帝大吃一惊。

“不知所存之铜可够?”李嘉心中默算着,三百万贯,五铜五铅,铅无算,每发行一枚铜钱,差不多赚取一半,三百万贯铜钱,就是一百五十万贯的钱,果然是暴利。

哪怕去除那些损耗的话,至少也有一百来贯。

古往今来,造钱果然是发家致富的最快捷径,难怪新闻上许多人赶着造一块钱,趋之若鹜,问为啥造假钱,答不会造真的……

官府没点技术,就会让民间豪强得利,花边的存在,极其重要。

“九州的铜,这两年送来了不少的铜矿,加上其他各地累积,以及佛像的融铸,再将以往的铜钱熔炼,三百万贯应该能行!”杨有义肯定地说道。

一贯钱六斤,三百万贯就是一千八百斤,一半是铜,也就是九百万斤铜,如此庞大的一个数字,令李嘉有些难以置信,什么时候,少府监那么阔气了?

“那就按照这般模样,造三百万贯吧,待几个月后,科举之后,可发行乎?”

“可矣!”杨有义肯定地点点头,眼眸中满是坚定之色。

“那就好!”李嘉颇为满意,对于这个神武通宝有些爱不释手,这是对于统治的象征,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所以他一再慎重。

“桂林监以及九州岛,发觉了不少白银,如今少府监有多少了?”李嘉突兀地问道。

“这些年来,未曾用过,约莫有十几万斤吧!”

“可尝试一下,仿制一下大食人,锻造一下银钱,若是流通,也能轻便一些!”

ps:发觉最近大家订阅投票不积极啊!兰彻码字也没动力了,难受啊……

第两百四十五章以粮为本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四百七十四章无耻第两百七十二章为之奈何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112章老君山第1157章第1400章盛世与危机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九百七十章渐渐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竞价第九百零一章拿下凤州第两百三十七章大兴科举(续)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三百一十九章扬州危矣第两百八十四章倭国变化第1360章谈话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关里第八百零一章无言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五百七十二章败家二代李景第九百六十一章骑对骑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进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七百九十六章第八百二十四章骑兵第八百零八章宗庙第十二章杂事繁多(下)第两百二十章稳定朝政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一章财政总结第三百八十一章贪污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竞价第九百六十二章对招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九百八十二章第六百二十六章两千万贯第1274章伴当第1364章第1200章唐奴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1194章第1258章偷梁换柱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六十三章选择题第九百三十八章大胜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庙第1255章惊诧第两百四十四章任重道远第1334章王庭大点兵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两百零六章大兴科举(上)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难军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内第六百零一章终结第1344章封王?第两百六十六章初掌蛮军第1361章东去第两百七十三章诸国震动第六百七十四章吴哥王朝第两百零三章梅山之乱(上)第1365章野女真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恶日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两百九十八章战事不休第四百一十三章灵渠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贡举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图大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366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牵扯不清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九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一章张苗第六百六十二章尝试第九百一十章局势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1104章幽州营第1382章第六百零八章一桩桩,一件件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九百零七章关系第八百二十章来事第1246章主考第四百四十三章余波第六十章新旧交替第八百二十九章第1314章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