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考场

天还未亮,月亮依旧高悬空中,黑漆漆的夜里,只有一盏盏灯笼,在街道两旁指引着,县衙和府衙不敢懈怠,派出了大量的差役进行安排,拥挤不堪,人声沸腾。

临街的民户,也打开窗子,不时地张望着,反正被吵的睡不着,还不如看戏呢!

彭献从街口出来,向左一转就是贡院。站在路口望过去,但见人头攒动,人声如沸。五开间的大门,竖着三方直匾,中间是‘天开文运’四个泥金大字;东西两方题的是‘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

进了大门是二门;二门之内,便是龙门,送考的人到此止步了。

他不是考生,自然不需要排队等候,昨天,消息出来了,由于字体端正,也无差漏,作为誊抄的刀笔吏,他无疑是合适的。

誊抄需要三天的时间,虽然不需要自备干粮,贡院可以提供,但硬邦邦的干粮,哪有酥软的肉饼好吃,带着杂菜,混着吃。

这种誊抄的刀笔吏,基本上是从清水衙门筛选的,民间也有一些,由于只是誊抄,若是有错还影响前途,官吏们倒是躲避不及,哪怕三天三贯钱。

只有像彭献这般的民间读书人,屋舍简陋,衣食缺漏,对于科举无甚信心,亦或者想多磨练一些,多看一些文章,才会来录用。

这种新职业,因为科举而兴起,作为一种外快倒是合适的,彭献一边走着,一边心神不定。

五十贯钱,就只是做个印迹,这对于他而言,是极为便利的,他心里都打算好了,留下指甲印,若是被发觉,就说是不小心弄到了的。

风险极低,而收获却是极高,他是极为心动的,况且,科场舞弊,自唐以来,已然成了积弊,惯例,再说,若是整治也管不了他的头上,他只是被雇佣而来,撤职了也不怕。

如此多的钱财,虽然夜间风吹,有些寒意,但他心头着实暖和,看着这帮读书人,心中的也是亲切。

随后慢慢进去了贡院,与所有的誊抄人员一起,拜了孔子,然后听得主考官赵诚老生常谈了几句,所有人这才散开。

科举一场,开始了。

贴经,两个时辰为限。

这个誊抄起来是极为容易的,寥寥百字,花费了一天一夜的功夫,才誊抄完毕。

与之前不同的时,由于考生太多,压力太大,为了减轻压力,第一场在第二天清晨就放出,进行两天的筛选。

三天后,继续参与科举考场的,只有三千余人,仅仅是最简单的贴经,就筛去了大半,由此可见,考生水平的差异。

毕竟战乱多年,读书人不多,认真读书的人,就更少了。

第二场,即是策论。科举重头,天子重文章,誊抄时,也须仔细,不能有一丝错漏。

由于策论字数差异太大,少者数百,多者上千,数千人考卷,字量是极为恐怖的。

如此,誊抄就耗费了四天,身体精神都极大的消耗。

第三场与第二场连在一起,考时是两天时间。

题目则是诗词文章,题材不限。比策论而言,相较容易誊抄,但也耗费了一天两夜的功夫。

自从进了贡院,彭献就没怎么歇息过,不断地挥墨而抄,每天歇息不到三个时辰,赚取这三贯钱,着实也不容易。

皇帝的灯油倒是舍得,贡院灯火通明,拿起文章,他先是看了一遍,再慢慢誊抄,这时,他发觉了这篇文章的字迹,是极为熟悉的,前几天他已经看了数十遍,心中瞬间了然,目标出现了。

检查了一番,他发觉此文章竟然有数个错别字,按照惯例,除非是同考贯觉得文章过于优秀,酌情会进行通过,但这文章,却是平庸之作,有此错字,筛漏是在所难免的。

既然受人恩惠,彭献自然需要还回来,反正一般文章,除非是进士及第,亦或者进士前十,才会发下墨卷,一般是不会发下的。

更改了几字后,花费近三刻钟,才堪堪誊抄完毕,按照之前的通法,他将誊抄卷的边角,按下了手指印,很轻微。

这才缓了口气,对比了一下,他再次挥墨,开始誊抄起来,誊抄的那份,就送往了考官处,进行批阅审核。

考官第一遍,就看你是否有错别字,若是文章极好,还可以酌情考虑,但要是避讳没做好,哪怕再妙,也会被罢黜。

第二遍,就是看立意和文章笔力了,若是古板乏味,怨天忧地,或者激愤,浩浩汤汤数万字,也会被罢免。

因为科举是录官的,不是听你抱怨,也不是让你发挥文采的,历史上这类人不计其数,如明朝徐渭,考取数次不过,难中进士,就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笔力。

第三遍,就会仔细琢磨,若是精彩绝伦,就会推荐给主考官,以期中魁。

策论的审核很关键,因为天子重文章,最后一场的诗赋反而作为饭后甜点,锦上添花罢了。

王廉是吏部的侍郎,也是进士出身,如今四十有六,脾气很好,所以官场人缘不错,之前刘鋹要求进士做官须进蚕室,而普通官吏若身居要职,也须阉割,他就直接边缘化,当做养老了。

大唐重建后,由于情操高洁,加上人缘好,就被请回来做吏部侍郎,如今又是同考官,官运亨通啊!

“狗屁不通!”

“甚文章——”

王廉一边心中骂着,那些狗屁文章,看的心生厌烦,他左手拇指一直触摸着文卷边角,不急不缓。

随后,又送来一摞文章,兵卒脚步声略微大了些,王廉瞬间了然,然后仔细地开始阅卷。

数份后,终于发觉了些许印记,文章一看,马马虎虎,同进士还是可以的,但赐进士出身就有点难了,两者虽然都是进士,但待遇差别极大。

也罢,他大笔一挥,就进了赐进士出身的最后一名,呈上主考官时,赵相公眉头一皱,待见是王侍郎举荐时,勉为其难的画上了红圈。

终于成功了,王廉呼了口气,还人情太难了……

第五十一章收获安排第两百六十一章湘江汹涌(下)第五百四十七章灭蜀前的犹豫第七百四十章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订阅)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应对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语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七百零五章岳麓山(第三更,补)第一百六十二章钱赋多少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领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两百五十九章湘江汹涌(上)求票,求订阅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动荡第1240章兴复陇右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1255章惊诧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五十七章国除第四百四十二章影响第1121章沙州第九百三十章流言第五百三十一章兵临城下第1378章和谈第1118章亲临第1298章规格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莱第九百八十三章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四百二十九章马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议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赞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动荡第两百一十九章从容自若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1168章安抚第1225章隐情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1145章建议第四百零六章考场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1342章惊喜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1410章危机第1392章复立安西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两百九十八章战事不休第1248章暂住证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热捧第一百六十八章转运使司第1103章捷报第1412章龙驭宾天第九百八十四章犹豫第五百零六章初战第七百九十六章第1223章第1296章南诏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镇入京第一千零八章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遗贤第一百一十章岭南不安(上)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九百八十章第1176章赎人第1290章软肋第1295章门槛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盘诞生第1257章安南府第两百零六章大兴科举(上)第1162章战之第八百三十三章后续第四十六章改与活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1353章民艰第1364章第1140章第两百六十四章楚国不靖第1314章凛然第两百三十三章中原布局(1)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1375章传响第一千一百章第四百九十二章战事第1324章气恼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胜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