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一桩桩,一件件

“崔相公言:编户齐民,早晚得实施的,只是缓些时日再实行罢了!之后脸色凝重,又说:如今江南新附,朝廷不宜动荡,而陛下年轻气盛,易出现纰漏,而且人心浮躁,还是等时局安稳一些再说吧!”

“几位相公皆一脸附和,无言而退,只有王相公望了一眼皇宫,叹了口气,似有心事地离去了……”

刘文看着脸色不明的皇帝,弯腰,低声诉说道。

一旁,内侍省田忠听到这样的要事机密,皇帝在监控宰相,以他的政治敏感度,再结合刚才的君臣会面,他立马就猜测了许多,脸色有些发白。

强自镇定地站立着,心无旁骛,我佛慈悲,苦海无边……

“年轻气盛?朝廷动荡?人心浮躁?”

李嘉语文学得好,一下子就提炼重点内容,喃喃自语,几个宰相都沉默,连潜邸出身的王宁,也意味深长地回头张望。

“我做个什么气盛了?朝廷又因何动荡,百官为何浮躁?”

“难道几个宰相准备架空与我?不对,泰半的朝臣都没结党,况且刚打赢了江南,威望正盛,他拿什么架空我?”

“那就是说,我做了不对的地方,让这群人感到不满,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慢慢地思考着,身在其中,隐隐约约猜个二三四来,索性,让局外人来分析。

随后,刚获知君臣不谐的吴青,就火急火燎地赶到皇宫,侍卫知晓这个皇帝身边的宠臣,简单地搜寻一下,就放他进来。

近了宫殿,宦官们搜身倒是仔细,让他有了时间思虑,这才一脸平静地来到皇帝跟前。

“今天的事你知晓了吗?”皇帝轻声问道。

“只是晓得陛下与几位相公事有不谐……”这话问的,回答太细容易惹猜忌,太略又失职,吴青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也算是知晓了,毕竟也不算什么机密要事!”李嘉站起身,笑着摇摇头,说道:“我朝自有制度,宰相都有封驳之权,这无什么,哪怕是玄宗皇帝想命一状元,碰到执拗的宰相,也只能作罢,这就是宰相。”

说着,李嘉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但,政事堂四位相公,竟然沆瀣一气,异口同声,这样的境况,我恐怕也只在高宗朝立武后时见过,今天真是大开眼界。”

在玄宗朝,有个深得唐玄宗欢心的“方伎供奉”,也就是戏子,他的女婿王如泚参加科举。他就请求玄宗开恩帮着女婿及第(录取)。

玄宗答应,并命令礼部:本科考试须取王如泚及第。试后,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如泚进士的情况报告给宰相。

宰相直接将其罢免,玄宗也无可奈何,只能不了了之,失信于人。

在高宗朝,宰相权力犹盛,唐高宗为了立武则天为后,亲自贿赂长孙无忌,又是送十车金银珠宝,又是封其三子为官,但长孙无忌就是不同意立后。

褚遂良更过分,直接怼皇帝说:“陛下一定要换皇后,请从名门望族选后,为什么非武氏不可!”

并且,当众揭了武氏“经事太宗皇帝”的老底,说罢放下笏板,叩头流血说:“把这官职还给你,放我回家种地。”

高宗大怒,这直接当面骂他不孝,而躲在帘幕中的武怒更是怒不可遏,骂人不揭短,你倒是专门揭短,不顾体面的大喊道:“干嘛不扑杀这畜生?”

高宗无奈。

在宋朝,宋真宗封禅,也得贿赂宰相王旦,让他同意,不然封不了禅。

宰相这个职位天生就权力大,皇帝可以罢免宰相,但却逼不了宰相低头,高宗朝的名场面,所有宰相异口同声地反对皇帝,这在历史上都很少。

这样的局面出现,意味着实深远。

吴青闻言,身体一颤,不敢过多言语。

“朝廷动荡了?百官浮躁了?”李嘉带着奇异的腔调说道,但旁边的所有人也不敢笑。

“你与我说说,朝廷上下,百官们,到底有何不满。”

“陛下文治武功,皆是当世之上,克敌制胜,灭国无数,功迈汉祖太宗,大唐即将复兴,谁敢有不满的,人人夸颂,皆言上天又与百姓一个太宗皇帝呢,又能过上盛世日子了……”

吴青弯着腰,笑着吹捧道。

“我又不是铜钱,怎么会人人喜爱!”李嘉笑骂道:“休要消遣我,快快言语。”

虽然被吹捧地很高兴,但李嘉仍旧头脑清醒,我虽然英明神武,俊朗不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喜爱崇拜我,但仍旧有百分之一的人贼心不死。

所以,必须冷静……

可是,为什么说的我舒服呢?

哎,还是我身边的马屁精太少了。

“陛下圣明,简单一语,尽是微言大义,而朝堂上虽然多是读书人,但目光短浅者却有不少。”

吴青轻声说道,语气很低。

“他们出身地方豪族、大户,田地阡陌纵横,数朝为官,早就习惯了免税,如今转运使司衙门又不顾情面,自然深恨之。”

“我皇庄数以千顷,照样得纳税,他们有四只眼,八只手吗?敢不纳税?”李嘉冷笑道。

“之后,陛下大兴科举,糊名,誊抄,豪右子弟上榜不多,由于科举兴盛,门荫、铨试皆被排斥,渐渐边缘。”

“之后地方又起功名,秀才、举人名动乡野,出则为官,入则为绅,地方多有不满,言‘破窗糊纸成栋梁’,多夺其望。”

“前不久,陛下又将职田夺了去,又将力役、公懈钱等,尽归于一,百姓苦之已久,一朝免之,皆弹冠而庆,但官吏却少了一大片财源……”

“未曾想,我竟然做了那么多好事?”李嘉闻言,大笑之。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对于官绅士大夫阶级的利益进行侵害,难道自己提出编户齐民后,宰相们不满,百官不满。

这差不多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反过来,自己做了那么多事,自然既得利益者更多,对于官绅的威胁,倒是不用太多惧怕。

难怪宰相们怕了,又怎么不怕,这一件件事情累积,若是再纵容,他们真得被束缚了。

后世张居正的一条鞭,雍正的摊丁入亩,都是当权者逝去则废了。

其阻力,可见一斑。

自己这个只是百官不满,与之相比,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ps:月末了,友情提示,票、订……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镇入京第九十五章倔强弹劾第九百八十三章第1220章名单第1231章开药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戏码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战栗(1)第八百四十三章生产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1222章乐不思契丹第1344章封王?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1145章建议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三百一十八章宋军凶猛第七百七十章谋算第七百二十六章应对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图大第1316章第六百九十四章议论第六百四十七章阴谋第1392章复立安西第两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两百零四章抚恤安排第一千零三章崩第四百一十四章价值第八百二十一章应对第1219章异议第两百五十三章佛儒远扬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1318章澎湖县地一百四十章诸事太难第1150章安北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议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贱户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1224炭火第1121章沙州第三百八十章纰漏第1375章传响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单第1304章成婚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抚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1365章野女真第1377章使臣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觉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杨氏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十八章建武监军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贵戚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八百九十三章五万贯第两百九十四章商贾而至第两百四十四章任重道远第五十章难以形容番外3——震雷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盘诞生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宫第二十九章大势滔滔第两百二十九章露布报捷第一百六十三章蛊惑人心第1356章第1164章无条件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1215章阿斯兰汗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三百五十六章处理第1157章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韵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1212章于阗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贱户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1224炭火第二十三章军中新政第四百三十章水贼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语第五百六十六章国土人口统计第两百一十三章勉强受禅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七百六十四章教头第九百九十五章第两百四十八章利益动人第两百八十一章 计将安出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块第两百八十一章 计将安出第1150章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