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热捧

这次秀才试、举人试,不仅在大唐内陆十府,海外的交州都护府以及占城都护府,金山城,以及济州岛,都要进行举办。

毕竟从理论上来说,他们也是大唐的国土,即使金山、济州受制于少府,不在朝廷之列。

但是架不住少府寺的靠山是皇帝。

皇帝根本就不需要说话,随手一点,礼部就将两地的秀才试,举人试,给包括了,甚至准备派遣官吏进行主考。

张印作为渤海人,第一次参与秀才试,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这可是做官的最好途径啊!

等他进入金山城,进行考试时,发觉考生约莫三百余人。

“看来,金山城的读书人不少啊!”

他心中惊诧,越发的认真起来。

金山城开发了数年时间,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主要来源与辽东的渤海人和燕云的汉人,还有青州及高丽的汉人。

随后,为了稳固统治,金山城还大规模的划下钱财进行移民。

如今,金山城人口数量早已经超过了十万,几近二十万左右,兵力五千,矿工万人,成为北方少有的繁华之地,庞大的倭国市场,让这里成为热土。

虽然金山城没有州县之分,到考试依旧分为三场,与其他州县一样,县试都是用来筛选文盲的,水平很低,只要读过几本书,基本上都能通过。

所以监考上很随便,陈礼手上迁徙百姓的业务交给手下后,就来进行监考,毕竟他属于城主府。

漫无目的的巡视着,众生百态。

有的人抓耳挠腮,有的下笔如神,有的发呆充楞,读书的高下之分,一见明了。

巡视着,他发觉有一人颇为行文颇为顺畅,依稀在哪里见过,这才想起,不是戴高的弟子吗!

“渤海人读书人颇多,金山本就无多少汉人,这次怕是其占大头!”

心中思量着,他眉头一皱,一旁的考生被吓住,动作越发的轻柔。

不过,渤海人本就较多,若是纳入金山城体系,管束起来反而更方便了。

有利有弊!

“看什么,认真考试!”余光看到考生身躯颤抖,手中的笔停在半空,陈礼轻声呵斥道,然后离去。

张印看了一眼这边的波澜,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书卷,认真的答题起来。

孔子是哪国人?

列举十位七十二贤

题目太过于简单,以至于让他怀疑人生:

“这真的是县试?”

原本一个时辰的时间,他几乎半个时辰就做完了,而且还检查了数遍,重新誊抄了一遍。

交卷时,乃是第一人。

“嗯?字不错!”主考官是城主府另一名郎中,他看了看书卷,又看了看人,点头道:

“后日将公榜,你到时候来城主府门前就行了!”

“学生知晓了!”张印连忙应下。

三天后,他以榜首的成绩,入了第二场。

随后到一个月,一场接一场,难度不断的加深,但他的成绩都是榜首,惊艳了许多人。

“这就是秀才了吗?”换上新的长袍,城主府不仅送上了衣服,每人还赠与了宝剑和基本儒经,算是对其的期许。

虽说之前猜想有三十名秀才名额,但到底是高估了,金山城最后的秀才,只有区区十人,听闻这还是少府据理力争的结果。

至于济州岛,则更惨,只有五人。

可见其竞争之大。

不过,他知晓一规则,只要通过第二场,也就是州试,日后就不用参与县试,可直接参与第三场,方便太多。

秀才之名,在前唐时,泛指的是参与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因为在唐初,秀才试比进士科还要难得,一科不过数人,哪怕被废,但其依旧成为读书人的荣誉。

金山城虽然有秀才试,但却不能有举人试,说到底,它只有二十万人,不过朝廷一州,举人试是一府举办,金山城还不够格。

“张秀才,可有意入城主府?”就在他愣神之际,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礼貌的很。

入眼一瞧,原来是监考的陈礼陈郎中,张印连忙弯腰准备行礼。

“唉,你如今成了秀才,咱们平辈相交,不用这般客气!”陈礼脸上带着笑容,客气的很。

张印颇有些不习惯,哪怕其与自己老师说话,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语气,如今却仿佛是好友一般,态度转变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陈郎中!”僵硬地拱手作揖,张印胸口涌现出巨大的兴奋,自己从此不再是平民了。

“可否愿入城主府?”陈礼笑了笑,继续说道:“如今金山城户口越发的繁杂,百姓越来越多,吏员却是缺乏,只要你愿来,保举你一个主事,还是可以的。”

闻言,张印陷入了沉思。

对于城主府,由于老师的缘故,他倒是清楚一些,其隶属于少府寺,城主也不过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而陈郎中,则是六品的郎中。

至于其口中的主事,则是正八品,其上是七品的委署主事,其下则是九品的管事。

在金山城,也算是中层,位卑而权重。

“我倒是忘了,秀才可是要参考举人,此时倒是不急!”陈礼态度越发的和善起来,说道:“等举人试后,你再来城主府找我,到时候咱们把酒言欢,同朝为臣也不迟!”

随后,其他的秀才也过来行礼,陈礼的态度也是平和,平易近人,一点也不见其平日的傲气,让人如沐春风。

“成为秀才就是这般境地,那要是举人又该如何?”张印心中越发的火热起来。

等他回到家中时,整个甲都热闹起来,虽然正值秋收时分,但鞭炮声不绝于耳,乡亲们欢呼雀跃着,口中喊着渤海哩语。

大家都知晓,张印要当官了。

整个东亚地区,官本位的思想极其根深蒂固,而且渤海犹甚,因为其贵族才能为官,平民再努力也不过是平民,几与世袭无异。

由于金山城隶属于少府寺,自然其籍贯挂在承天府之下,所以参与举人试,还要去承天府。

但,所行的钱财,乡亲们已经帮他凑齐,甚至甲里的大户人家,程仪超过了百贯。

就这般,还未做官,他的家产已经膨胀了十余倍,成为甲里的富户。

甚至,甲长、里长,也过来送上钱财,甚至邀请其去家中做客,态度可以称得上恭敬了。

其门庭前,车水马龙,富户商贾皆以认识张秀才为荣,门槛都快踏破了。

其亲朋好友,甚至也受到追捧,获利颇丰。

他的字帖,一幅都能卖上数贯钱。

关于张秀才的一切,都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把他视作渤海人的荣耀。

这般情形,让周围的渤海人都震惊了。

他们都将羡慕的目光看着张印,读书取得的成果,是极为丰厚的。

自此,私塾突然大肆涌现,许多百姓拉紧裤腰带,也要供儿子上学读书,文风大盛。

第九百四十一章灵月庵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银币第1288章父子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1201章唐旗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军府第六百一十六章杀——第八百四十五章文会(上)第四百九十五章骄兵第二十八章后备计划第九百七十五章影响第两百五十七章情况不明第七十一章大为不易第1354章规矩第十五章春风爽人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凉第一百二十四章历史篇章(中)第四十八章整装出海第1162章战之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六百二十四章烦劳第一百零八章地动山摇(下)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1337章第1384章吕端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战(求票,求订阅)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一百四十七章马上行动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尔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九百七十八章无题第两百九十章为谋光景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议第六百七十三章认爹第九十八章干柴烈火第1198章乌梁素海第一百四十八章话里有话第六百九十章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带诏(下)第八百三十三章后续第两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两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四十六章改与活第两百五十二章窟说岛?库页岛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1337章第1179章忽悠第一章我有嘉宾第七百三十一章废除土贡第1173章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七百六十三章第1214章遗民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细如发第九百零二章进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扫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经番外2——触目惊心第七百零六章恶月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战栗(2)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六百八十九章镇压第1209章白眼狼第两百三十七章大兴科举(续)第两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抛石第两百一十三章利欲难安(下)第1139北行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赏第1200章唐奴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1395章迁徙豪强第1341章第1127章八议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七百六十四章教头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1235章第九百八十一章会面第八百八十八章扬州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1390章治河第两百四十五章以粮为本第1367章窥伺唐法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329章契丹突袭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归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细如发第两百四十八章利益动人第1146章第八百一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