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贱户

bookmark

也不怪乎他人不理解。

虽然江宁府去年才纳入,但邸报却已然盛行,再加上酒楼茶馆的传播,基本上每一期的邸报都被哄传开来,以至于众所周知。

对于秀才、举人的功名,尤其是其稀缺性,已经半个官身的特点,百姓们格外的羡慕,尊重。

所以贾平中了秀才,但未中举人,却依旧被街坊邻居所尊重,整个金陵城,上元和江宁二县,除却那么举人,也不过数名秀才,珍贵异常。

这段时间以来,香囊手帕,媒婆信书,可谓是频繁至极,与往日大为不同。

而且,根据朝廷的要求,地方州县的衙门,能用秀才、举人的,就尽量用他们,若是太少,反而会得个不尊重读书人的骂名,上官也不喜。

在州县接连征辟的下,贾平竟然毫不在意的全部拒绝。

要知道,经过吏治改革后,六房的书吏,虽然依旧是吏员,但已经纳入了品级,达到了八品,或者九品的境地,已然属于官身,人人艳羡。

对于那些高官贵族来说,五品以下,根本就不属于官,更何况那些吏员了,根本就不值一提。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免除徭役,坐享其成,每年食皇家俸禄,虽然只有百石,但已然属于一等一的大人物了!

贾平之前不过一书生,家境贫穷,如今一跃入品,岂不是美哉?比那抄经书不快活的多?

“我儿可是想着再考取举人?”贾母言语道:“朝廷规矩,为吏者,可再次参考,咱们一边研读,一边为吏,也不算冲突!”

听得母亲的疑惑,显然这些已经憋在他心里很久了,如今吐露出来,已然不易,贾平犹豫了片刻,这才说道:

“孩儿虽然有考取举人的缘由,但并不重要,唯一所虑者,只有吏籍罢了!”

“充任书吏也就罢了,但朝廷却喂明言其户籍,若是误了隶户,怕是孩儿成为贾家的罪人啊!”

闻言,贾母也愣神,长久不曾言语,最后才感叹道:“我儿明事理,知分寸,这事由你抉择吧,不过,入隶户是万万不能的!”

“多些母亲体谅!”贾平松了口气。

衙役被简作“胥”,就是因为“胥,相靡系也。”“联系使相随而服役之”,说白了就是干活的奴隶。

秦汉以后,还有以刑罚的犯人,充作官奴,在政府里干活的。《汉书·楚元王志》上说“靡谓罪人而靡治,不械手足使役作”。抓来的罪犯,还得用绳子牵着,在官府里面服役打杂。

到了唐朝,户籍分为“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阶级身份标签。其中,编户是良民,也叫自由民;非编户是非良民,实则非自由民,对非编户大唐官府有一个更狠的称呼——贱民。

唐代的贱民分为两类,一是给官府服役的官贱民(工户、乐户、杂户);二是依附于门阀世族的私属贱民(部曲、奴婢)。

胥吏属于“隶户”或者“杂户”,他们属于贱民,不得和百姓同类结婚,属于国家的奴隶,受官府驱使,终年服役,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在官府里做粗笨的活。“配诸有司,执掌课役。”

唐朝把捕快叫不良人,就是因为他们来自于贱民,户口是“杂户”。

大唐对贱户的限制非常多,以“乐户”为例:非编户“乐工”不能与平民通婚、男性不能读书走入仕途、艺术必须世代相传、不能轻易改行脱籍等。

所以,朝廷虽然鼓励秀才充任书吏,但许多人却徘徊与户籍,朝廷没明言,他们就生怕自己担任胥吏,全家成为了贱户,影响全子孙后代的前程。

贾平也是这般看待,总不可能为了一时的温饱,就自毁前途,让子孙后代成为贱户吧!

他宁愿每日到佛寺里抄经,也不想坐到衙门里成为胥吏,贱户。

那些普通人只见到了胥吏的威风,又从何知晓及背后的痛楚。

这一日,上元县令,又特地派遣自己的幕僚,前去延请秀才贾平出任县衙六房的书吏。

对于县令的礼物,贾平着实受之不了,连忙拒绝。

幕僚则连忙退让,最后,实在无奈地言语道:“贾秀才,上元县的书吏,可是掌管着六房之首,正九品官身,年俸百石,虽比不上县尊老爷,但较之如今,已然是强上太多,这可比抄书强太多!”

见到幕僚代表着县令说出这番话,贾平实在推脱不过,只能无奈地言语道:“非贾某不愿为县尊效劳,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说着,就将担心的贱户之事吐了出来。

“如今朝廷对此晦涩未明,某虽然一心想回报县尊,但其令我畏惧,只能作罢!”

贾平一脸苦涩地说道。

“这般吗?倒是我等唐突了,我定要汇报给县尊,到时候定会有主意!”

幕僚清楚了大概,这才恍然大悟,然后连忙告辞。

随即,上元县令又将问题反馈给了朝廷。

随后,政事堂发觉,这样的事件不是孤立,其他的地方也有许多,许多秀才举人害怕贱户制度,从而怯步难前。

毕竟以往这样的胥吏,都是世代沿袭,从杂户中抽调来的,贸然让良户担任,又没有章程,也难怪秀才为踌躇不前。

宰相们议论一阵子,又将难题交给了皇帝。

“杂户制度,几百年来,不曾变更,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皇帝心中哪有那么多顾忌,直事宰相们,毫不避讳地言语道:“自古以来,就没有不变更的制度,缺漏就补,不合时宜就变,管那么多作甚?”

在秦汉,书吏被称为“府史”“令史”,也是属于官的一种,可以以年资提拔,长官们一样都是朝廷命官,没有身份差别。

到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世族豪门垄断政治,高级官员都是世家子弟担任,当然看不起寒门出身的小吏。

由此,隋唐时,吏,就变为“卑冗”之位了,彻底的“不入流”,“皆以吏类为耻”。

以前是没顾及到,如今借此机会,李嘉倒是想要变更一下,这个世家门阀残留下的产物了。

第八百一十九章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六十八章筚路蓝缕第两百七十三章诸国震动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战栗(2)第五百二十六章来也匆匆,去也……第1178章高丽来使第八百二十八章溃败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七百一十九章第四百七十三章留从效(求票,求订阅)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战(求票,求订阅)第1263章第四百五十章勋爵第六百六十二章尝试第七百二十四章晋陵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盐场第一千零九章漕运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一百四十四章游街夸耀第两百五十章努力克制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杨氏第两百五十二章窟说岛?库页岛第1256章罢都护、设新府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1242章手段第八百八十三章第1192章严家被屏蔽了一章,明天应该能解禁第两百九十六章脱胎换骨第1267章第1401章入祀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200章唐奴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粮第1390章治河第一千零三十章无题第四百九十六章余晖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九百一十章局势第1329章契丹突袭第八百五十八章诚恳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1274章伴当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动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兽事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岛第四百二十四章无题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戏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动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门第两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五百六十六章国土人口统计第1121章沙州第六百四十八章朝会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三十三章飞龙军成第1253章教训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过第1407章禅让第三百二十五章粮草危机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栈道第1316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三十九章名义之下第六百六十四章女墙第1226章取暖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与后羿第四百四十一章热潮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1195章第1167章惊喜第十四章未雨绸缪第一千零八章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归第九十四章番禺见闻第九百六十六章亲征第1156章民心第1340章落下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一百二十三章历史新篇(上)第1368章关门打狗第七十八章丧尽天良。第1232章喜事第1193章借住第1144章后宫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钱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矿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七百三十六章钱粮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1349章小子第七十一章大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