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

北汉,由于位于河东,所以又被宋国唤作东汉,尤其是南汉亡国后,东汉的称呼更加显著了。

河东之地,山河表里,高屋建瓴,即可直下中原,从太原到东京,也不过数百余里,地理位置是极为优越的。

因此,在唐亡后,独眼李克用依此对抗朱温,其子李存勖三箭立誓,灭亡后梁,建立了后唐。

后晋石敬瑭,也因之入主中原,后汉刘知远趁契丹劫掠中原之际,获得天下。

后来郭威建立后周,其实他也是河东将领,河东地区,宛若是沙陀将校的黄埔军校,源源不断地走出造反将领。

形成了所谓的“代北军事集团”,五代中的四代王朝,都是出自于此,虽然比不过关陇集团,但也是赫赫有名的。

由于几十年来的惯例,仿佛形成了一种夺得河东,就可以拥有中原的可能。

北汉创建者刘崇,乃是后汉建立者刘知远的弟弟,所以其对于中原一直具有某种意义的觊觎,因此,赵匡胤对这个腹心之患,极为忌惮。

初春的太原,万物寂寥,点点春色附着在荒野上,焕发着些许生机,但高大的太原城,表面却凹凸不平,巨大的城门紧密封闭,不留一条缝隙。

昔日深不见底的护城河,也堪堪填平,无数的尸骸暴露其上,黑色的泥土变成妖异的红艳,散发着扑鼻的臭味

赵匡胤登高望远,看着屹立在群山之中的太原城,不由得感慨万千。

太原三面环山,一面由汾水而过,可谓是易守难攻,数万将士用功数日,抛石车挪山之石,也难以动摇,其坚可见一斑。

他这是第二次来到太原,心情越发的不同。

第一次来到太原时,乃是一个小校,军中不见其名,跟随郭荣而来,威逼太原,城外厮杀掳掠一通后,待得知契丹人来援,大军就自退了。

当时只觉得太原近在咫尺,挥手就可拿下,但此时却觉得难如登天。

自隋唐始,太原(晋阳)城即日益成为维护中原地区的屏障,在防御突厥、回鹘等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袭扰的前沿阵地。

更由于其本身的地理条件,城防设施的日益完善,可以说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坚城,哪怕赵匡胤从唐人那里学来了抛石车,也难以动摇其半分。

当然,水滴石穿,天底下从来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但留给赵匡胤的时间却不多了。

“也不知郭进那里如何了?”

此次作战虽然稍显仓促,但赵匡胤还是做了全局的谋算,以郭进为行营前军马军都指挥使,河东道、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监,从北面围攻太原,阻击从雁门关而来的契丹铁骑。

而他,则让李继勋作为前头部队,兵临太原,然后他亲自率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棣州防御使何继筠、怀州防御使康延昭、建武节度使赵赞等各率所部,分别自潞(今山西长治市)、晋(今山西临汾市)二州进攻太原。

由此,不到十日功夫,集结到太原城下的军队,就达到了十万之巨,其中禁军就超过了半数,这几年来,朝廷累积的财阜,消耗一空。

“陛下放心,郭将军乃是北地名将,突袭得石岭关而守,定然能防住契丹人!”

一旁的李继勋则轻声说道。

“其不过数千人,而且又不是禁军,能守到几时?”

赵匡胤叹了口气,望着高耸的太原城,不由得说道:“派人去瞧瞧情况到底如何了,顺便再让几个人去太原城,说服其投降!”

“诺——”

血迹斑斑的城墙上,刘继业(杨业)不住地巡逻着,若是有宋人上来,他就立马斩杀而去,充当着支援作用。

说白了,就是游走。

也只有他才有这般本事,无敌将军的名号还是非常好使的。

嗅着铠甲上的血腥味,刘继业不由得失笑,若是夫人晓得,怕是又是一顿训斥了,自己几日未曾回家了?三日?五日?

宋人来的太快,猝不及防,眨眼间,沁州,祁县,都已失去,朝廷还没反应过来,宋军就兵临城下了。

他一介骑将,憋屈在城池中,是极为难受的。

“使君,使君,快停歇一下——”就在他不辞辛苦地巡城时,突然后面就传来气喘吁吁的叫喊声,他扭头一看一个宦官带着几个将士,正急匆匆地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

此时刘继业为雄军节度使,所以被称作使君,深受两代北汉皇帝信赖,赐姓刘,也就明证。

“可是官家有事?”刘继业连忙问道。

“正是,官家有急事相召!”宦官缓了口气,这才说道。

“你们仔细巡查,我去去就回!”刘继业扭头吩咐道,然后就跟随宦官而去。

踏足皇宫时,见着一座被巨石坍塌的宫殿,刘继业不由得皱起眉头:“这抛石车如此厉害,官家如何?”

“只是受了些许惊吓,已经移驾至云景殿去了!”

宦官轻声道。

刘继业微微颔首,继续行走。

正如太原城历史久远一般,太原城内的宫殿,也是前朝不知多年来的修建的,或许是隋朝,或许是北齐,反正刘继业不晓得是哪一年的。

由于北汉自建立起来,全部的钱财都耗费在军事上了,百姓不足十万户,养军却有五万之巨,负担极重。

走了许久,路过的宫殿墙壁都是斑驳陈旧的,些许杂草从缝隙墙角长出,配合着倒塌的宫殿,刘继业心中不由得沉重起来。

如今的国势,不恰如这皇宫吗?

面见皇帝刘均时,更是一所偏殿,久不修缮,甚至地面上的石砖都是破碎的,石柱上的龙爪都掉了金漆,初春时太阳无力,因为舍不得钱财,只有寥寥数个蜡烛位于龙座旁,整个宫殿都显得极为昏暗。

“末将参见陛下!”刘继业见到一个瘦弱的身影坐在龙椅上,他连忙跪下。

“起来吧!”刘钧很瘦弱,皮肤是一种灰白色,看上去就很不健康,见到刘继业一身的鲜血,不由得笑道:“我召将军来,是有事相问的!”

第两百三十四章中原布局(2)第两百章春宵一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367章窥伺唐法第1292章事件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鸟第六百四十八章朝会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零五章愤怒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竞价第四百四十九章离别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七百零六章恶月第1199章立足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热闹第一千零八章第1175章谈判第1113章藏污纳垢第1113章藏污纳垢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无敌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1234章闹剧第八百一十章大朝会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竞价第1150章安北第两百零四章梅山之乱(中)第九百一十三章抛石车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议第1398章喜忧第六百九十四章议论第1355章山民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四百九十二章战事地一百四十章诸事太难第1182章第1348章第1255章惊诧第一百一十二章岭南不安(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钱荒第两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两百四十五章以粮为本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1111章三门峡第一百零九章奇耻大辱第1111章三门峡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1241章裁撤边镇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图大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银币第1280章那曲盟会第两百八十六章又来不及了,先发一张待会再替补第1188章空狱第五十三章闲棋子第二十章富饶贫瘠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三百五十七章国除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门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贡体系第四百六十八章书信第1307章爱怜第三百五十章赠予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318章澎湖县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谋出兵第十九章另寻他处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九十一章思维飞跃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一百九十章开拓进取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五百七十二章败家二代李景第两百二十六章战争随起第五百四十七章灭蜀前的犹豫第1269章漠北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1386章就藩第两百一十三章利欲难安(下)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银币第1385章分以四国第五百四十七章灭蜀前的犹豫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溃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七百四十七章燕云第1201章唐旗第1401章入祀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五百三十一章兵临城下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马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三百三十三章军队第1277章第两百九十章为谋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