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

在封建王朝,对于百姓的人身控制程度,决定了王朝国力的强盛与否。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朝,明初出动几十万大军北伐简直是小意思,到了后期,人口越来越多了,但军队却越来越少。

王朝命脉的盐政,朝廷上下更是容不得有一丝的漏洞,由于灶户困苦,所以朝廷对于灶户控制极严,就算有逃脱的。

哪怕有逃脱的,也会严令盐官补足差数,盐官为了保住官位,就会肆无忌惮地捉拿普通的民户,从而补足差数。

所以,灶户的不足,在李嘉看来,这是赤、裸、裸的对他的讽刺打脸,罪该万死也不为过。

盐课在南汉,所得不过三十余万贯,因为人少的缘故,所以大部分的盐,都会出口销往湖南武平军,以及丢失淮南之地的南唐,所获其利,不亚于国内盐课。

“派人传吴指挥使过来,射声司是时候行动了!”李嘉冷声说道。

很快,吴指挥使就领了令,快步地离去,盐政可是一笔大摊子,若是挑翻,对于射声司而言,也是一次震慑百官的重要行动。

在其走后,李嘉又想了想,老是通过射声司来办事,也不好,盐政毕竟是朝廷大事,暗地里调查没什么用,还是通过官方调查才是正道。

这样一想,他心中就又有了主意,想到畅快处,心思动了起来。

自从宰相分管各部后,文官系统一时间被分裂成了三部分,但李嘉仍旧不安生,南汉重文数十年,岂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分解的?

所以,只能挑拨离间,让文官内斗,作为历史悠久的最佳嘴炮,御史台怎么能被忽略?

弹劾,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如果,再加上调查权,那么御史台就不只是名誉上对官员进行伤害了,还具有实质性伤害。

御史台以后就相当于纪…委,摆脱附庸宰相的位置,成为李都督的马前卒。

而盐政之事,就是御史台成名之战。

……

侯丽娘自从进了都督府,就一直很低调,她不像那个江小鱼,可以替郎君把持账本,只能默默地守在背后,做一些衣物。

李嘉也没有亏待她,安排了一个宽敞的院落,花石都有,服侍的丫鬟也配了数个,都挺机灵的,懂事,模样也俊俏。

身旁,穿着肚兜的儿子,正在丫鬟的看护下,骑着竹马,不断地蹦跶着,开心地很。

手中做着腰带,上好的玉带,花费了好一番功夫,有时候回首一望,这样子也好,没有多少争斗,平平安安。

“娘,娘,阿耶来了——”骑着竹马,挂着肚兜,李小牛(避讳李渊之父李虎,所以成李黑牛)甩着两道鼻涕,着着木屐,哒哒哒地跑了起来。

所谓的竹马,不过是竹竿前做成马头样。

“别瞎说,你阿耶忙得很呢!哪有时间过来!”将额头前的细发别到后面,侯丽娘温柔地笑了笑,头也不抬地说道。

“丽娘手真巧!”这时,一路男声在耳边想起,侯丽娘抬眼一看,一个留着短须,面白年少的男人抱着自己的儿子,就屹立在院落中,笑吟吟地看着她。

眼眸中瞬间洋溢着惊喜,惊呼道:“老爷何时来的,到教我怠慢了!”

一手托着小屁孩的屁股,揉了揉他的圆鼓鼓的脸蛋,李嘉笑道:

“刚来,这小家伙越来越重了,三岁了吧!”

“是哩,三岁了,撒了欢似的满院子跑,能耐的很呢!”侯丽娘看了一眼李都督,瞧见其真是喜欢,这才放下心,娇声道。

“阿耶,阿娘,我要当大将军,我要当将军!”屁股扭捏了几个,李黑牛也不怕羞,从李都督身上下来,将倒地的竹马捡起来,跨在其上,也不怕硌着小几几,拖着小跑起来,一脸的汗。

望着这小家伙,李嘉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想,就凭借着这皮实劲,指不定还真弄个将军。

这撒欢劲,李嘉甚是喜欢,待回头瞧着侯丽娘的肚子,他心中又打起鼓来。

耕耘了许久,为何不见动静呢?不是说已生育的女人,更容易再怀孕吗?

穿越多年,女人没少睡,酒也没少喝,如今快二十了,远在邕州的李老爷,也操心起自己儿子的加冠礼。

对于加冠礼,李嘉却拒绝的,作为政治人物,成熟稳重才是最佳标签,举行加冠礼,这是明晃晃提醒别人,掌握朝政的不过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年轻人吗?

为此,李嘉特意留起了胡子,让自己变的成熟点。

不过,都加冠了,他么的还是没有一个子嗣,这在当时,简直是无能的代名词。

邕州的父亲,番禺的下属,府邸的仆人,都明示或者暗示他,早生贵子。

李维老爷甚是写信,言道,无须顾忌嫡庶,有个一子半女也不错。

无奈,身处这个时代

考虑到自己还未娶妻的处境,李嘉忍了,准备开始自己的造人生涯。

“黑牛将来一定是大将军的——”

李嘉瞧着欢乐的李黑牛,大声鼓励道。

“呵呵呵呵——”随即响起了一串脆铃声,小家伙难得一次获得了阿耶的鼓励,歪着嘴,使劲地上下捣鼓着竹马,脸色通红。

“哇哇哇——”不过一会儿,小家伙就甩了竹马,使劲地踩了几下,坐在地上,抹着鼻涕,踢着脚,嚎啕大哭起来:

“我不做将军了,我不做将军……”

这一瞬间,李嘉想要儿子的心思,突然又淡了,不过运动还是要做的,有意身心健康。

侯丽娘浑身圆润,上面圆,下面也圆,李嘉盘得不亦乐乎,整个人肉乎乎的,像个抱枕。

李都督加冠年龄的消息虽然隐秘,但只要是有心人,自然不难打听出来,朝野上下,瞬间就动了心思。

历代以来,婚姻永远是结盟上位的最好的方式,而外戚,也永远是上位最简单的途径。

君不见,前朝杨玉环,家中3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堂兄杨铦、远房堂兄杨国忠也都在朝中为官,人称五大家。

虽然一场马嵬坡,五大家化为灰烬,但这却是真的,由不得动心。

第两百一十八章宫廷日常第七十九章活计第六十二章锦衣归乡第两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锦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一百二十九章宫中逸事第两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一百一十章岭南不安(中)第一百四十四章游街夸耀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两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五百六十章划分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与盐第一百五十章久别重逢(修)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镇番禺(上)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两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陈仓第三百三十三章军队第两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三百二十五章粮草危机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带诏(下)第两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百一十二章岭南不安(下)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内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三百六十七章见识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两百零四章梅山之乱(中)第两百章春宵一刻(修)第十五章春风爽人第两百一十八章宫女日常(屏蔽重发)第两百一十五章再复大唐第两百四十七章中原战起第两百六十五章不见欢喜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两百三十四章大兴科举(下)第九十四章番禺见闻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一百四十八章话里有话第两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两百一十六章论功行赏第一百零七章地动山摇(上)第一百六十二章钱赋多少第九十六章国之干臣第一百一十五章风波不平(下)第四十八章整装出海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被屏蔽了一章,明天应该能解禁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两百七十二章为之奈何(修)第九十六章国之干臣第两百零四章抚恤安排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一百六十二章钱赋多少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关里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布局(续)(修)第两百一十三章勉强受禅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内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三百五十七章国除第两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订阅)第两百五十章努力克制第三百九十八章潜移默化第两百三十四章中原布局(2)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与盐第五十章难以形容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显威第两百三十五章大兴科举(完)第四百一十章军械第三百四十三章灯灭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陈仓第十九章另寻他处第三百六十二章归程第一百章自由贸易第三百一十九章扬州危矣第两百一十七章一夜无话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单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战栗(1)第一百一十五章风波不平(下)第四十六章改与活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两百零七章编练水师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盘诞生第八十八章宿铁刀第三百七十八章驾崩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荡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两百零二章薛王之号第两百零四章梅山之乱(中)第五十二章别样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