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瓦是男就遵照照源的吩咐,和荞面做粑粑。
瓦是男的响动,惊醒了身边的人们。
他们七脚八手,帮着忙开了。
男人们给一夜不灭的篝火添柴,到箐里取水。
女人们帮着和荞面做粑粑。
天亮了,大伙吃着荞粑粑蘸蜂蜜,外加核桃。
照源看着人们吃得那么香甜,心里很舒坦。
他登高大声说:“大家边吃边听我说。”
老郑一句一翻译:“大家边吃边听诏主说。”
照源:“前面的路还很远,我们不能多躭搁,马上就要上路了。
大家赶紧吃,吃不完的,带到路上吃。”
驮子已经勒好了,篝火也用土埋熄了。
野外的火,用水浇灭不吉利,只能用土压灭。
灾民们十分配合照源的决定。不一会,大伙就上路了。
到了岔路口,就岔到小路去了。
照源和几个兵士,把路口清理了一番,看不出有大队人马走过的迹象。
和老郑走得很近的赵氏,悄悄问老郑:“放着大道不走,怎么拐到小路上来了?”
老郑大声回答:“哦,你问为什么走小路啊?
刚才,忘了告诉大家,走小路近,比走大道近三天的路程。”
老郑知道,有此疑问的人不在少数,就故意扯起嗓子说了这些话。
果然,大家不再议论了。
小路不及大道好走,可是,能少走三天的路,即使难走,也值得,就都埋头赶路。
他们离大道已经半天的路程了。照源捕捉到飞奔而来的官兵,顺大道飞奔而去了。
照源选了一个隐密的地方开稍。
这里树高林密,周围十数里没有人户。
照源没有直接向大伙喊话,只是让老郑传达。
老郑:“大家听仔细了,今天开稍就不生火了,大家就啃荞粑粑得了。
这荞粑粑虽然冷了,有些硬,可是,吃到肚子里,不坏事,大家尽管放心吃就是了。”
赵氏也附和:“就是,吃荞粑粑还经饱呢。”
老郑:“大家喘口气,歇息片刻,就继续上路。”
到了傍晚,照源让大伙在一高坡上开亮。这里与大道相隔甚远,中间还有数重大山阻隔。
照源让燃起篝火,准备明天上路的荞粑粑。
这么多人上路,难免会有人头疼脑热,肚痛拉稀。
这些,照源早就有了防备。他让客师傅带着兵士一路上采集药草,专门勒了一驮。
一路上,这些药草起了大作用,不仅治好了病痛,还给灾民们带来家的温暖。
在这枯燥艰难的长途跋涉中,人们都有与人交流的想法。
年纪相当的单身男女,相互吸引,寻找一切机会,挨肩擦背,耳鬂相磨。
话比树叶还多,情比小路还长。
两人在一起,肚子也不觉得饿,脚也不觉得酸,烈日也不觉得晒,暴雨也无所谓。
先前,只是女灾民与男乌蛮混在一起,后来,男灾民也跟女乌蛮混在一起了。
眼下,女灾民与男灾民、女乌蛮与男乌蛮,也混在一起了。
谈情说爱的阵营一天比一天扩大。
还有那些与谈情说爱无关的交流,这就不分乌蛮灾民了,随便找个人就能说上半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