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众人齐聚(二)

话说李密参与玄感之乱,成为玄感之乱的策划者之一,杨玄感兵败后李密消失无踪,后被追捕又因他巧施计策从官军手中逃脱,走到邯郸县,李密等七人挖墙壁逃跑,去投奔平原县的叛军头目郝孝德。

“禀报首领,李密等七人前来投靠,如今就在帐营外,请首领定夺!”一名侍卫急忙跑到郝孝德帐营内,躬身禀报道。

“李密?”郝孝德皱了皱眉头,他不记得自己见过此人,也不曾听说他的名号。

看着郝孝德疑惑地神情,身边的将领急忙接嘴道:“李密乃是出身贵族,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大业九年与杨玄感发动暴乱,乃是杨玄感身边的大红人,也是他的军师。只不过玄感之乱被李渊率领军队平定之后,他就不知所踪,没想到今日来到此地。”

“既然是叛军的军师,理应参与了玄感之乱,没想到他居然在战乱中消失不见,可见此人贪生怕死,不堪大用。”郝孝德不屑一顾的说道,“这样的人留之何用,直接打发他走便是!他日我军与隋军战斗时,他会不会也像对待杨玄感那样对我,弃主而逃!”

“诺!”侍卫见郝孝德都李密嗤之以鼻,急忙转身离开,傲慢的看了一眼李密等七人,不屑的回道:“我家将军说了,义军之中人手足够,不需要了,诸位请回!”

李密见侍卫之前恭敬地神色消失不见,转眼间就变得冷漠无情,不屑与之交谈心里便知道即使留在郝孝德这里,将来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阻止其他人继续争取,转身便潇洒的离开了,心里暗暗地发誓道:“他日我一定让你后悔,今日之辱来日必定讨回!”

众人见李密转身离开,不再继续追问清楚,叹息一声,也纷纷的跟在后面离开了。

“诸位兄弟,今日我李密连累诸位实在是心中有愧!”李密叹息一声,恭敬地低下身子躬身道。

“李兄,我们都是起义军之人,同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责怪不了谁!”一名男子大声回道,“只能怪我们运气实在是太差了,没想到唐公李渊四子勇猛异于常人,若非他一人挡住万人,扰乱了军心,我们也不会这么狼狈!”

众人纷纷出声附和,李密叹息一声道:“唉,李玄霸之勇猛实乃生平仅见!”随后,他将目光看向了其他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决定归隐山林,招收弟子讲学,他日东山再起,不知各位有何打算?”

“我等乃是平民百姓,能有什么打算呢,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我想我们还是会继续反隋大业!”另外一人唉声叹气道,他没想到战争如此的残酷,可是至少还有一线生机,饿不死。若是选择回到农耕生活,或许不出一年自己等人将会饿死。

李密哀伤的叹气一声,他觉得这一次是他叹息最多的时候。想要帮助他们,现在确实爱莫能助。而且,他心里也仔细地想过了。若是有这些人在的话,或许自己的性命都可能遇到危险。人到了性命攸关之时,一切东西都可以抛弃,只要能够继续活下去就可以了。

于是,李密便与他们几人分道扬镳。他独自一人来到了淮阳郡,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居生活,而且就连名字都改成刘智远,但是这样孤单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无趣,他又广泛招收徒弟,开始讲学。这样的日子过了几个月,他心里闷闷不乐的,毕竟他的梦想是开拓自己的江山,推翻杨广的统治,借着酒意,他写了一首五言诗《淮阳感怀》。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李密收取了许多的学生,其中不乏一些有心人,他觉得李密虽然是借着醉意下了这首五言诗。但是,他觉得李密这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于是,他觉得李密行动异常,于是便悄悄地将这件事报告了淮阳太守赵佗,赵佗看到这首诗第一眼就判定李密有谋反之心,他给了那名学生一些赏钱,然后派人在淮阳郡及其周围各县搜捕于他。

借着醉意写出的《淮阳感怀》,他自己看了一遍吓坏了,连忙找到原稿,但是发现原告不见了。他知道此次出问题了,一定是被有心人拿起领取赏钱了,李密当即抓紧时间收拾包袱再次逃离了。

“唉,天下之大没有我容身之处!”李密忧心忡忡道,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过街老鼠一样到了哪里都会有危险,“看样子只能去瓦岗了,不知道翟让此人到底如何?看样子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翟让所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声势浩大,在各路群雄中也是名头特别响亮。于是,李密背着包袱朝着东郡走去。

“大哥,好像前面之人就是刘智远!”一个捕快坐在茶楼外的木桌上,随意地看了一眼就看到一人与此次淮阳太守追捕之人身形相似。

那人定睛仔细地上下打量着李密,皱了眉头,然后从手里拿出一张画像对比了一番,大喝一声:“刘智远,哪里跑!”

李密一听有人喊‘刘智远’当即吓了一跳,连忙转身便发现后面有十几名捕快腰间挎着大刀脸色铁青,全身冷汗直冒,拔腿就跑。

“那人是刘智远?”一名体型较胖握着一柄斧头的男子皱眉道,猛地想起了一件事,“他就是少主跟我提过的李密!”

他也连忙追了上去,此人便是与李逍遥分别许久的程咬金,他一直在此地等待着就是希望能够遇见李密,没想到今日真的碰见,而且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此时不去表达自己的心意又是什么时候呢,天赐良机。

“诸位好汉,请放过小人,来日小人定当厚报!”李密跑了许久,毕竟他是一名文人,根本不像是习武出身的捕快,因此很快就被追上来了,而且每个人都是气定神闲,唯有他一人气喘吁吁,使得他不得不低头。

“厚报?”一名捕快不屑道,“将你抓回去好好地拷问一下,太守大人定会给我厚报的!你是乖乖的跟我们走,还是让我们请你去呢?”

李密苦笑的摇摇头,暗暗地想道:“看样子此次在劫难逃了!”

“狗官,吃俺一斧!”程咬金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捕快转身望去只看见眼前有一柄巨大的斧头劈头盖脸的朝着自己砍来,还未等他反应过来,他的眼里的程咬金居然出现了二人。

“你到底是什么人?居然敢阻拦我们捕快行事!”捕快见来人二话不说直接就是一斧子将自己属下劈成两半,心里微微一沉,嘴上却没有丝毫的胆怯,“难道你与他是一伙的?那你全部都是反贼了,兄弟们给我上,杀了他们,死活不论!”

“想杀你程爷爷,你们这点人还不够!”程咬金也不愿多说话,直接就挥起斧头使出了‘天罡三十六斧’中的‘秋风扫落叶’,只见他双手握住斧柄,横向劈了过去,捕快皆是用自己的刀剑阻挡他的进攻,但是程咬金的臂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他的斧头也不是一般的斧头,正是八卦宣花斧,削铁如泥。

李密看傻了眼,身体动弹不得。他实在是没有见过如此场面,众多捕快衙差的武器全部都在程咬金的一己之力断成两截,纷纷落在地面上,众人傻愣在那里一动不动,而程咬金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又是一斧子一个全部解决掉所有的衙差。

他看着满地的尸体,愣了许久,程咬金憨厚的笑了笑,喊了他很久才让他醒转过来,道:“请兄台见谅!不知道兄台为何会得罪朝廷之人!”

“唉,一言难尽!”李密躬身道,猛地想了什么,“多谢兄台救了在下一命!”

“大家都是江湖之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看你这个情况也是得罪了朝廷,与我相同!”程咬金憨厚的笑道,“既然同病相怜,那我们又何须在乎太多呢!不知兄台高姓大名?此行又去哪里?”

“我名曰李密!此行的目的地乃是东郡翟让领军的起义军,不知兄台高姓大名!”李密恭敬地说道,他没有打算告诉程咬金虚名,直接告诉他自己的真名。因为他觉得能够下手杀了捕快之人,只能注定一条路,那就反隋,这与他的志向相同。

“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密,玄感之乱的谋划者之一,在下失礼了!俺是程咬金,你可以喊我咬金!”程咬金憨然笑道,“我此行也是想去投奔瓦岗寨,听说翟让首领广收义士,我也想去看看瓦岗寨!既然你我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不如就一起结伴同行吧!再说,你一个人文人墨客,这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其他的仇家,若是没有人相伴而行,我想此行定会凶多吉少,我们一起前去吧!如何?”

“这……这个……”李密深思熟虑后,笑了笑道:“到时候再上路多谢好汉相助了!麻烦贤弟了!”

程咬金憨厚的面容笑了笑,暗暗想道:“少主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实施到位,接下来必须做到跟他关系更进一步才行,否则将得不到他的信任!”他收敛心神,憨笑的看着李密,“既然我们结伴同行,又是性格相同,不如我喊你李大哥吧,这样显得更加亲切?”

“这个建议甚好!”李密哈哈大笑道,其实在他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位高手与自己结伴同行,最重要的是他本身只是一位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最多是嘴皮子上的功夫,还有脑子转的比较快,除了这两样,其它东西想要在混乱的时代里生存,那绝对不可能。

“李大哥,此行我还带来我的一批兄弟!不如我喊上他们一起吧,人多力量大!到时候要真是出现问题好有一个照应!”程咬金憨笑道,他听从李逍遥的建议从乡里挑选出几十人随他一起投奔于李密,但是不可能将所有的人全部带走,这样下去他的家乡就会岌岌可危。

“哦?贤弟居然还有还带有其他兄弟,不如一起投奔瓦岗吧!”李密大喜过望道,他是真心的没有想到一连憨厚模样的程咬金身边居然跟随着几十人,若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更是如虎添翼,“不如其他兄弟在何处呢?”

“他们就在这不远处的地方!”程咬金也笑了笑道,“大哥,走!我带你去好好地看一下!”李密微微点点头,随后跟在程咬金的身后一起向前走去。

这一路上李密也告诉了程咬金的经过,就连程咬金都非常的震惊,他没有想到玄感之乱能够支撑这么久,李密的确功不可没。而且,程咬金将自己是土匪的身份和盘托出,两人之间不再像刚刚认识的人一样,彼此熟络起来,也渐渐地谈论着一些自己对隋朝的看法以及见解。

第246章 解甲归田第172章 瓦岗内乱(四)第217章 困兽犹斗(六)第233章 班师回朝第108章 刺杀第4章 指点明津第187章 游说屈突盖第209章 定计,攻洛阳第115章 师出同门(二)第65章 敬德从军(二)第236章 逍遥大婚(二)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134章 晓之行动(二)第262章 二师兄第126章 三星齐聚(一)第176章 李密称帝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99章 瓦岗破,李密亡(三)第102章 进退两难第45章 雄信惹祸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贺第124章 各奔东西(一)第104章 贪狼归位第160章 入定关中(一)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74章 以死谢罪第296章 太子被废第76章 众人齐聚(六)第208章 离别第181章 谋夺瓦岗第127章 三星齐聚(二)第248章 走马上任第250章 均田制第269章 援军抵达第116章 药王(一)第62章 伍家灭门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97章 少夫人第150章 杨广之死第115章 师出同门(二)第131章 各司其职第287章 卷土重来第242章 一统中原(二)第221章 困兽犹斗(十)第294章 证据确凿第279章 太子府密谋第193章 独战群雄(四)第225章 传国玉玺(一)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30章 龙门之乱(四)第32章 历城传艺第90章 邂逅(一)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贺第234章 加官进爵第196章 里应外合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40章 援军抵达第69章 铸造师第219章 困兽犹斗(八)第133章 晓之行动(一)第3章 巧得金锤第118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112章 相见第179章 兵临城下第268章 进犯河西第106章 逍遥进府第65章 敬德从军(二)第244章 一统中原(四)第56章 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137章 蓄势待发第106章 与君同行第93章 长孙秀敏第117章 药王(二)第88章 逍遥扇第52章 渊源第184章 往事浮现第268章 进犯河西第17章 校场比武(二)第60章 约法三章第167章 自立为帝(二)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291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292章 暴风雨的前夕第178章 兵发瓦岗第70章 霸王枪第193章 独战群雄(四)第122章 心悦诚服(一)第276章 北伐结束第265章 苏醒第185章 梦魇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24章 大杀四方第71章 众人齐聚(一)第104章 贪狼归位第136章 坦白从宽第140章 援军抵达第41章 单氏双雄第172章 瓦岗内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