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裁军

太极殿内。

再说完了李承乾的事儿后,李世民则笑着看向众人,道:“诸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要奏。”

“现下,边疆安稳,大唐之内百姓安居乐业。”

魏征直迈步出列,道:“臣觉得,陛下是时候展开新的篇章了。”

“魏大人,您说这话,朕怎么有些没听懂呢?”

李世民眯缝起双眸,看向魏征道:“你口中的篇章,是什么?”

“当然是以王道服天下。”

“现如今,大唐四海皆平,边境安稳。”

“故我大唐也无需再有那么多的军卒,在军中虚度光阴。”

魏征看向李世民,道:“所以,臣建议,裁军。”

裁军?

一听这话,许多人的脸色都变了。

“魏大人,如今虽说四海皆平。”

“但北漠可还有个薛延陀与西突厥虎视眈眈呢。”

年近七十的李靖直迈步出来,道:“若是我军现在裁军,岂不是给他们可乘之机?”

“是啊魏大人。”

河间王李孝恭也迈步站出来道:“若是没有兵马做威慑,我大唐如何能让周遭诸夷服从我大唐的调遣?”

“河间王,您这话说的,可就真有些太过了。”

“若是我大唐,一直都是靠武力震慑诸夷,怎会能得长久呢?”

魏征直开口道:“若是日后,大唐的军力稍有下降,这些蛮夷岂不是马上就会来攻?”

“魏大人。”

“您说的是不错。”

“不过,若是没军队,他们怕是现在就要来攻啊。”

程咬金此刻也站出来道:“所以,裁军之事,绝不可行。”

“但不裁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影响民生。”

“百姓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精力分出来,投入到训练当中。”

魏征道:“若是一直这样下去,我大唐还如何修养生息?”

他说的也没错。

大唐推行的是府兵制,也就是所谓的全民皆兵制度。

这种制度创始于西魏的宇文泰时期,经过北周、隋朝,沿用至唐朝。

在太原起兵进军长安的途中,唐高祖李渊就逐步将手下军队纳入了府兵制度中。

府兵制是将练兵权和领兵权分离,以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对抗中央。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士卒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出征,农闲时由兵府负责操练,提高战斗力。

在隋文帝时期,曾实行过这种制度。

府兵的重要职责是轮流到京师或者边塞服役,叫做“番上”,战时则出征御敌。

在服役期间,士兵可以免除自身的租和调,但不论“番上”还是出征,所需的兵器和衣服粮食等都要由自己负责筹备。

府兵制从根本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它不但能扩大兵源,也能保证战斗力。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如突厥,其骑兵来源和府兵制相似。

但突厥的军队,都是牧民组成,平时没有什么军事训练。

所以,在那场战争当中才会被大唐训练有素的军队的打败。

当然了,府兵制对于初期的大唐来说,的确是好的。

因为大唐初期,人口很少。

推行府兵制,就能让大唐的军队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

只是,这样的兵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对百姓的一种损耗。

魏征直开口道:“别的不说,只说这次秦王殿下,率兵出征新罗。”

“秦王殿下,带走并州军与凉州军四万,还带走了水军一万,共计五万人。”

“而在战后统计当中,五万军马阵亡人数近五千,伤残人数三千多,轻伤者不计其数。”

魏征看向李承乾道:“秦王殿下,老臣说的没错吧?”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魏大人负责战后统计,说的自然不会有错。”

“那好,那老臣就继续说了。”

“且不说别的,只说这五千阵亡的将士。”

“这五千人当中,近八成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无二,年轻人在战场上的生存经验,不如年纪大的老兵。”

“而这也就简介的导致了另外一种结果。”

“那便是大唐有些地方的年轻人,已经出现了断层。”

“甚至在西北的一个村子里进行人口普查时,都根本找不出来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来。”

“而年轻人都没有了,未来还有什么指望?”

“难道指望那些三十岁,四十岁的中年人上战场?”

“是,现在是可以这样做,但以后呢?若是他们也老了,那大唐该怎么办?”

“难不成,要抓十几岁的娃娃兵?”

“难不成,要逼着六七十岁的老汉上战场?”

魏征一番话,直说的满场众人,哑口无言。

但他们虽然没有出言反驳,可不代表他们就同意裁军。

他们只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

而李世民面色沉郁,他看了看自己在场的这三个儿子。

李承乾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李泰则是阴沉着一张脸,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最后,他只能将目光放在李恪身上。

而见父皇的目光锁定自己。

李恪却也没有让他失望。

李恪直接从队列中站出来,道:“魏大人说的是不错。”

“但若裁军,我大唐的便将就要受到外族的威胁。”

“相较之下,我军能保持现状,其实就是最好的。”

“只要我们不发动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其实也不至于伤筋动骨,百姓一样可以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

李恪看着魏征道:“毕竟,比起被胡人或者蛮夷所祸害,不如养着些兵马,去震慑他们来的好。”

这番话,虽然不是很有力的回怼。

但最起码是说出了李世民的心声了。

他是真的不想裁军,这并不是因为他好大喜功,想要继续对外开疆拓土。

主要也是和李恪说的一样,蛮夷若是不用武力震慑他们,他们是肯定不会安分的。

若是大唐前脚裁军,他们后脚就打过来,这该让大唐如何进行反击?

连兵马都没有了,他们还谈和反击?

可也就在这时候,李承乾忽而站了出来。

他道:“儿臣,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见他出来了,李世民的脸上也是顿时露出喜色。

毕竟,他只要出来,一切就能尘埃落定,马上就能缓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这也是李世民让他来上朝的主要原因。

李世民挥手道:“但说无妨!”

李承乾直朝着李世民微微躬身道:“儿臣建议,遵从魏大人之建议,进行裁军!”

第693章:真想年轻几岁第641章:让你们见识见识第436章:骨头硬还是牙齿硬第500章:真的长大啦第1222章:狗仗人势的高至行第973章:得不到就炸了它第662章:李崇义闯祸了第1222章:狗仗人势的高至行第399章:李世民终于回来了第1173章:把你赐给小初子做对食吧第796章:被强制搬家第148章:你特么倒是大方第189章:遭袭第469章:被追的跟狗一样第496章:孟奔的力量技能包第13章:实力坑妹第36章:烧了吧第735章:你确定要与我为敌吗第9章:来了一群蹭饭的第432章:不顾大局第127章:一个孤独的空巢老人第693章:真想年轻几岁第605章:朕要亲自审理第432章:不顾大局第969章:丢不起那个人第1066章:难以消除的忧虑第1156章:某些人第794章:小叛徒第812章:常州第1118章:再议封赏李恪第140章:看我风力造纸术第1091章:都没当回事儿第708章:该当何罪第213章:被迫的并肩作战第515章:李世民的遗憾第907章:讨赏去第981章:归途第521章:跟秦王比不要脸第204章:秘密杀招第466章:照单全收第627章:新式火炮第1140章:势在必行的军旅改革第169章:闭门二十载却敢言红尘第150章:这是绝对的卖弟弟第860章:细菌感染第539章:顶级铸剑师第391章:看场大戏去第887章:他是太子第95章:坑爹大计第675章:我要开始装逼了第251章:错过了亲眼看他长大第1012章:鱼儿上钩第423章:他竟还如此良善第182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985章:母亲第166章:父皇可解气了第820章:收集把柄第55章:考虑一下当太子吧第1133章:长孙家要自污第690章:女人如猛虎第7章:被姐姐检查身体了第796章:被强制搬家第470章:终究还是晚了一步第124章:一个天真烂漫的丫头第773章:攻城第56章:微服出巡喽第765章:击溃第796章:被强制搬家第240章:赵有林的去处第1208章:公子齐现身第435章:他说为了全军着想第5章:慈爱的老父亲来了第627章:新式火炮第925章:蜀地哗变第544章:李承乾的心态崩了第890章:心狠手辣第878章:我自己去第461章:科技的力量第145章:凶猛的买书狂潮第1150章:你们究竟有什么目的第9章:来了一群蹭饭的第395章:您也就会坑弟弟了第717章:空空如也的府库第579章:深夜书房和她第1107章:李恪参战第877章:拼命也要拿下益州第107章:封个逍遥王我种地去第1109章:到底要不要给他嘉奖第71章:十首情诗叫事儿吗第845章:你服不服第591章:这么霸道呢第459章:我也还是喜欢呀你第1118章:再议封赏李恪第170章:李淳风脾气这么大么第581章:一直赢下去第687章:府兵制募兵制第65章:长孙皇后怒怼李二第679章:回家喽第22章:捉泥鳅呀捉泥鳅第457章:跟程怀亮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