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章 两团丁被退 李都司现身

导读:曾国藩追查火烧栅栏的原因,王知县对答如流,毫无惧色。彭玉麟据理力争,赵大年心生疑惑。王知县问一答十,一会儿传上张捕厅,一会儿又叫李刑名,不仅理直而且气壮。

曾国藩不想为难地方官府,决定午后亲自审理此案。

用午饭的时候,刘长佑却悄悄向他透露了一个尚未得到验证的消息……

(正文)茶水刚刚摆上,曾国藩与王睿尚没有正式讲话,赵大年又到了。于是又一番繁文缛节。

曾国藩坐首位,依次是赵大年、王睿、刘长佑、彭玉麟。偌大的公堂之上,既无站堂之人,亦无文案,甚是空落。

曾国藩干咳了一声,对王睿说道:“王令啊,本大臣去看防守,路过这里。听刘大人和彭大人讲,防营的栅栏一夜间被烧毁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王睿起身禀道:“大人容禀,彭大人次此所选之地,乃有主之地。地主告到了衙门,不容下官不管。经下官亲自勘查,确系原告有理。请大人明察。”

彭玉麟起身道:“王父母,学生有一事不明,要向您老请教:学生为防营选驻地时,当地地保一直同行。在确定防地之前,学生曾向地保反复询问,确认无主后,才围栅设防。现在贵县的各营防地,都是如此办理的。”

王睿道:“糊涂地保是有的。那块地,的确是有主的。”

曾国藩笑问一句:“王令是有官声的人,想来是不会错的。说不定,当真是地保记错了。王令,听刘大人讲,彭大人留守防地的两名团丁,被投进了大狱?这又是为什么呢?您现在着人把他们提上堂来,本大臣要问他们几句话。”

王睿道:“禀大人,那两名扰民的团丁,下官已扒下他们的勇装,勒令他们回家了,以为扰民团丁者戒。曾大人,下官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

曾国藩先是一愣,很快镇定下来说道:“王令做得好!团练扰民,与贼匪何异!这件事,本大臣应奏明朝廷,嘉奖于您。王令啊,烦您请捕厅和文案上堂,本大臣要问他们几句话。可使得?”

王睿一听这话,当即对门外高喊一声:“传张典史与李刑名上堂。”

用不多久,身材魁梧的无须张典史与文质彬彬的长须李刑名走了进来。

礼毕,曾国藩说道:“张捕厅啊,彭大人为团练选了处驻防之地,以备平时操练之用。但没想到,因地保糊涂,竟选了块有主之地。你把该地主的地凭与状子呈上来,本大臣想看一眼。”

张典史马上道:“请大人稍候,下官现在就去把地凭拿过来。”

张典史话毕快步走出去。

曾国藩又对李刑名道:“老夫子啊,烦你去把该地主的口供呈上来吧。”

李刑名想了一下道:“禀曾大人,不知大人要看哪份口供?”

曾国藩道:“就是最近的那份。”

李刑名点一下头走出去。

张典史拿着十几份地凭走进来,把地凭放到曾国藩的面前,后退一步站好。

曾国藩把地凭推给彭玉麟道:“彭大人,烦您把那张地凭挑出来吧。您是在事委员,应该很快就能挑出来。”

彭玉麟就把十几张地凭摊开,一张张看过,抬头问张典史:“捕厅大人,这都是些过了期的地凭。曾大人要看的那张,是团练防地的地凭。就是本委员刚刚选定的那块地。”

张典史答:“禀曾大人、彭大人,下官的手里,只有过期的地凭。凡有效的地凭,均在各地主的手里。官府这里,只有一个底子。若想查出来,恐怕三天也未必能看完。”

曾国藩笑了笑,挥手示意张典史退下。

张典史出去后,李刑名又走进来。

李刑名把很大的一个口供簿子摆到曾国藩的面前,道:“请大人阅看。”

曾国藩把簿子推给王睿道:“王令,这回得劳烦您的大驾了。”

王睿答应一声,翻开簿子眯起眼睛便看起来。李刑名不敢离开,退后两步站住。

曾国藩笑道:“王令啊,本大臣看您的眼睛好像不大好啊。是不是小时候读书累伤了?”

王睿一边翻簿子一边答:“谢大人挂怀。下官的眼睛生下来就不大好,看近处无大碍,稍远一点,就模模糊糊。所幸还无大碍。”

曾国藩道:“您慢慢看,不要着急。”

曾国藩又问赵大年道:“赵太守,本大臣看您的气色,最近挺忙吧?”

赵大年欲起身答话,曾国藩忙道:“赵太守,我们是拉家常,您不要多礼。”

赵大年道:“谢大人抬举。敝府最近人手短缺,的确有些忙乱。”

曾国藩点一下头,沉思了一下道:“衡州地处要冲,一旦粤匪在江西吃败仗,很可能转瞬就攻入湖南。衡州是第一关,务必严加防守啊!”

赵大年道:“禀大人,江西局势恶化以来,下官夜里就再未解过衣带。衡州仅有的两艘官船,下官都把他们派到要道河口游弋。一旦有警,立即通报,要多快有多快!”

曾国藩笑一笑:“如此甚好,剿贼守地,最要紧的是兵勇密切配合。这件事,还要劳太守居中调度,方不至于误事。”

曾国藩见王睿还在翻看簿子,不由问道:“这件案子只是近几日的事,您无须从头查找。您不妨从后面看起,想来会快些。”

王睿抬头问李刑名:“你好好想一想,。那个地主的口供,你到底录没录?”

李刑名施礼问王睿:“请大老爷明示,到底是哪个地主?是徐家地基被占的那个,还是强占苟老二猪窝的那个?除了这两个官司,小的怎么记不起来,还有哪个是关于地基的?”

赵大年这时问王睿:“王明府啊,您老弟说的那个官司,到底有没有过呀?老哥看您半天,好像不大对劲啊。您是湖南出了名的好官,当真有什么难处,您不妨讲出来。曾大人会保全您的。”

王睿自己沉思了一下,忽然道:“下官可记起来了!那个地主的官司,是没有录过口供的。下官原打算查实之后,再正式审理此案。”

曾国藩说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王令翻了这么久也未找出来。也好,正巧本大臣也到了这里,王令不妨就马上着人下去,把地主传到县衙,午后就升堂审案吧。拖久了,地主一旦不耐烦等,告到抚台那里,事情可就闹大了。还有,那两名被您勒令回家的团丁,也要打发人传过来。本大臣既到了衡阳,就要把事情问个明白。王令,您现在就办吧。本大臣现在要到刘大人那里去歇息一下,午后再过来。”

曾国藩起身,想了想,又对站起身的赵大年道:“赵太守,还要劳烦您的大驾,就在这里,会同王令,速把本大臣适才交代的一干人等,全部传齐。午后,本大臣要亲自审问此案。”

赵大年与王睿会同所有属官,把曾国藩等人恭送出县衙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刘长佑、彭玉麟陪着曾国藩用午饭的时候,一名什长悄悄把刘长佑请到饭堂外面禀告道:“禀大人,卑职今儿在江边练跑,发现水师的一只大船上,有一个人很像发审局通缉的协标李都司。”

什长从怀里掏出一张通缉告示,用手指着说道:“船上的人好像也瞎了一只眼,唯一不同的是,告示上的人有胡子,船上的人没胡子。”

刘长佑沉吟一下道:“你先不要声张,暗中打发人看住那只船,容本官去和曾大人商量一下再定夺。去吧。”

什长走后,刘长佑走进饭堂,并未言语,而是先陪曾国藩把饭吃完。

饭后,曾国藩甚觉困倦,想小憩一下。

刘长佑就把曾国藩请进早已收拾干净的一间卧房里,小声说道:“大人,下官见饭堂人多,没有向您老禀告。适才,什长毛娃子向我报称,说他在江边练操的时候,看见水师船上有一人,很像发审局通缉的协标李都司。下官知那李都司非寻常人犯,嘱他不要声张,先派人看住他。”

曾国藩闻言一愣,略一沉思便道:“他是个会些功夫的人,又在船上,拿他恐不太容易。他不是鲍春霆的对手,可春霆并不在这里。”

刘长佑小声道:“大人,实在不行,就用火枪把他打倒如何?他身手再快,也快不过火枪。”

曾国藩摇头道:“火枪都是不长眼睛的,打错了怎么办?子默,您把孚泗叫进来,我们问一下他的主意。”

刘长佑道:“大人,孚泗是个粗人,遇事沉不住气呀。下官倒有个主意,只是不知道使得使不得。”

曾国藩道:“子默,您有话只管讲来,不要有所顾忌。你有所不知,这个恶贯满盈的弁痞不缉拿归案,长沙百姓的心里不踏实啊!他是一只豺狼,说不定什么时候,便跑出来伤人!”(本章完)

五十七章 参将戏师爷 制军愁断肠第八章 道长话天国 圣谕飞进家七十三章 曾国藩流泪 彭玉麟练兵九十一章 座师督湖广 协领发雷霆第三十章 团练非儿戏 《七规》又《十制》第十一章 国潢遭申饬 长沙建大团一百零三章 头号心欢喜 太守好莫名三十九章 青抚台有功 张制军茫然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胜保忙善后七十九章 恶梦萦脑际 码头会游击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扰民一高手第二十六章 岳阳县稍稳 赤壁城响枪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国藩回省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扬州 青麟冒冷汗第十四章 朝廷颁圣谕 侍郎赴衡州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赵公子从军七十三章 曾国藩流泪 彭玉麟练兵六十一章 知县惩团丁 侍郎到衡阳一百一十二章 会议无结果 肃顺进良言七十六章 王錱发异议 江面试拖罟第三十六章 巡抚另募勇 臬司赴江南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扰民一高手第六章 皇帝熔金钟 琦善被起用九十六章 安庆被打破 恭王遭反驳第十四章 朝廷颁圣谕 侍郎赴衡州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号 侍郎驳圣谕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绿营忙过年九十一章 座师督湖广 协领发雷霆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军探路三十九章 青抚台有功 张制军茫然六十二章 两团丁被退 李都司现身第九章 曾国藩辞缺 郭嵩焘造访第八章 道长话天国 圣谕飞进家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九十七章 左季高回籍 王璞山进省七十一章 援师遭重创 王錱发神经九十三章 军门要灭口 协领挨军棍九十四章 提、协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一百零三章 头号心欢喜 太守好莫名六十八章 猪肘子上席 李管带献策八十章 巡抚心懊恼 统领杖营官六十五章 逃犯落法网 副将遭革职七十五章 彭刘话拖罟 孚泗挑大梁一百章 同知说真言 观察递手本三十八章 郭嵩焘回省 许老丈喊冤一百一十一章 劣员挨棍棒 皖抚患急恙三十七章 道长赠谒语 夜半参协台七十二章 老胥吏发威 造船厂无影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严 崇抚台用计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复 发审局被砸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问案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国藩回省九十章 哨长求活命 流星夜归来五十二章 骆抚台设套 徐藩司抛饵九十九章 太平军兵盛 众英雄到衡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赵公子从军一百零二章 新署县到任 老师爷打横第十三章 塔齐布抵任 江忠源论战三十九章 青抚台有功 张制军茫然七十八章 侍郎有凄楚 百姓说官府第十八章 胞弟回原籍 北抚成南抚七十八章 侍郎有凄楚 百姓说官府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呕 军门话起因一百零七章 呈文遭驳斥 明府话情由第二十九章 老亲来投靠 兄弟话营官第三十四章 杨时潮升官 徐有壬怒发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复 发审局被砸第三十五章 水上飘自裁 骆抚台救驾一百一十五章 秀全扩后宫 秀清先调包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谕 知县把头低七十一章 援师遭重创 王錱发神经第二十九章 老亲来投靠 兄弟话营官第二十二章 军门来问罪 抚台乱扯皮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扬州 青麟冒冷汗五十章 兵勇仇未了 湘勇又火并七十五章 彭刘话拖罟 孚泗挑大梁七十八章 侍郎有凄楚 百姓说官府六十八章 猪肘子上席 李管带献策一百二十章 畿辅烧战火 亲王督大军一百二十章 畿辅烧战火 亲王督大军第二十九章 老亲来投靠 兄弟话营官一百二十章 畿辅烧战火 亲王督大军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绿营忙过年第三十四章 杨时潮升官 徐有壬怒发第三章 点将台招兵 太平军打劫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呕 军门话起因七十五章 彭刘话拖罟 孚泗挑大梁九十二章 团练围绿营 提督动虎威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谕 知县把头低第九章 曾国藩辞缺 郭嵩焘造访第六章 皇帝熔金钟 琦善被起用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陆出战 奏一折两片第十五章 黄团练驾鹤 刘长佑接团七十八章 侍郎有凄楚 百姓说官府九十四章 提、协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胜保忙善后九十六章 安庆被打破 恭王遭反驳五十二章 骆抚台设套 徐藩司抛饵第二十二章 军门来问罪 抚台乱扯皮一百一十二章 会议无结果 肃顺进良言